林珊 于法稳 刘月清
作者简介:林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态经济学;于法稳(通讯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生态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生态治理、资源管理、农业可持续发展;刘月清,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土地制度、生态经济。
摘 要: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增多、生态系统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诱因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高碳排放。改善气候危机,关键在于革新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探求新的生态实践。“双碳”目标基于马克思唯物主义深厚哲学基础之上,能够重构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蕴含着生态效用观、生态制度观、生态创新观、生态消费观、生态法治观五大维度的生态实践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因此,在推进“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要将生态实践智慧内化为政府、企业、公众等实践主体的现实力量,在实践向度上实现“知行合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双碳”目标;哲学基础;生态蕴意;实践推进
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者资助计划”项目“粮食安全背景下农业的绿色发展研究”(XC202300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支持计划”项目“农业示范区绿色生产技术效率测度及其辐射效应研究”(2023-KY-6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章编号] 1673-0186(2023)012-0142-01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j.cnki.css.2023.012.010
一、引言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从科学共识到经济、政治共识,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对于落实《巴黎协定》、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力、引领疫情后全球“绿色复苏”、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1]。从哲学基础而言,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遵循馬克思主义实践观,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统一于实践基础之上[2]。因此,中国提出的“双碳”目标源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哲学根基。运用马克思实践观科学解释、全面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生态破坏性质,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当代生态危机的实质和根源[3]。针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一种是以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过分强调中国目前的高碳排放,另一种则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认为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400年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4]。因此,辨析全球气候危机的成因,探寻“双碳”目标的生态实践智慧,势在必行。有学者认为,生态危机遵循现代性实践的总体性逻辑,其根源在于现代性实践的过度与局限,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其关键在于现代性实践的全方位转变[5]。有学者认为中国碳达峰是自我加压的主动行为,2030年前碳达峰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逻辑一致[6],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有助于“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7]。因此,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实践观,是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8]。
本文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下“双碳”目标的生态哲学根基,诠释“双碳”目标蕴含的五大维度生态实践观,以多元化、多层面、多主体为导向,精准选择不同实践主体积极响应“双碳”目标,在实践推进的过程中达到“双碳”目标的“知行合一”,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二、“双碳”目标的哲学基础阐释
可以说,“双碳”目标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本土化发展,从内容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双碳”目标根基于马克思唯物主义实践观,拥有深厚的生态哲学根基。
(一)“双碳”目标源于马克思唯物主义实践观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9],以实践思维方式创立了以感性对象性活动为核心范畴的新实践观,以唯物史观为理论背景对自然与人、人类社会的互生逻辑进行重新建构[10]。马克思彻底扬弃传统哲学史上的实践观,以唯物主义的实践观为我们认识现实的人及其本质提供了科学原则。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定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根本上取决于一定社会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社会性质,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质上也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种反映,并对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有反作用。换言之,“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践根源就是在哲学的实践观意蕴上指出生态问题的最终根源在于现代实践方式在价值追求上具有反生态的性质”[11]。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为了追求增值,促使人们无节制地利用自然,致使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生态系统自我治愈的功能遭到削弱,最终导致了生态危机的发生。因此,只要奉行资本逻辑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存在,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生态危机。
解决全球气候危机,关键在于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而新发展方式的哲学基础就在于建构新的实践方式和实践观念,即“生态实践”[12]。2020年9月,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主动提出最新的气候目标——“双碳”目标,也可以说是“生态实践”观念与方式的中国化目标,更是人类应对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挑战的全球行动。碳达峰、碳中和既是自然科学问题也是社会科学问题。中国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同时“双碳”目标是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人类自觉地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必然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基础。因此,“双碳”目标是从实践观念与实践方式上践行“生态实践”,蕴含着深刻的生态实践智慧,是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研究达成“实践论”转向的产物,不但运用马克思实践论解决全球气候危机,而且为规范社会生态实践主体行为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方向。
(二)“双碳”目标重构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关系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不断调整和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双碳”目标,蕴含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意蕴。“双碳”目标需要生态文明整体布局框架下的经济社会系统性转型,是一种重构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1. 辩证把握“双碳”目标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实现“双碳”目标,必须树立辩证系统观念,从整体上系统把握发展趋势和方向。2022年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研究确定各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双碳”行动方案,不搞齐步走、“一刀切”[13]。这一重要论述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空间的辩证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逻辑主导的世界体系,全球社会发展空间体现为一种“中心—半外围—外围”的空间不平等关系。全球碳排放空间的不平等就是这种社会发展空间不平等的具体表现,并且碳排放空间还表现出更为丰富的辩证特性:任何地区的碳排放导致的温室效应都具有全球性,而排碳背后的收益归排碳者所有,导致的气候变化的危害却需要全球共担。因此,需根据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辩证分析碳排的空间的特性,因地制宜实施“双碳”目录。
就中国碳排放空间而言,由于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分工、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碳排放空间自然也存在显著差异。总体来看,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碳减排的关系问题与全球发达国家类似,而西部地区与全球发展中国家处境类似。相关数据表明,碳排放总量排名前五的省份合计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比例超过30%,而碳排放总量排名后五的省份合计排放量占比还不足5%。从行业来看,工业耗能占到全社会能耗总额的60%,高耗能工业占工业能耗的70%以上。基于以上碳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判断,在践行“双碳”目标时应充分考虑空间差异性,坚持辩证统一观念,从整体上系统把握降碳的节奏和力度,坚持循序渐进、梯次实现的原则。
2.辩证认识“双碳”目标重构环境与经济的关系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由此表明,碳减排只提出了相对目标值,未提出碳达峰的绝对值,碳中和也没有提出具体的目标值。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减排不是减生产力,也不是不排放,而是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换句话说,实现“双碳”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并不是单纯的碳减排,而是在“双碳”目标下保持经济社会一定的发展速度,实现高质量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双碳”目标下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尤为复杂,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环境与经济辩证关系的崭新体现。因此,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应该是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平衡,唯GDP论放任碳排放冲高峰,或者弃经济搞“运动式”碳减排,都不符合“双碳”目标的本质要求。
三、不同维度下“双碳”目标的生态蕴意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双碳”目标根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生态哲学,蕴含着五个维度的生态实践观,需要从生态效用、制度改革、技术创新、低碳消费以及生态法治五大层面上变革实践方式与观念,培育生态实践智慧。
(一)“生态效用观”维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实践活动中当然也包含着矛盾,“双碳”目标内含的主要矛盾就是如何协调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即是探讨经济增长方式的改革问题,是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问题。具体来讲,“双碳”目标是一种可持续性发展模式,而“先排后减”则是一种弱可持续性模式,在该模式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是忽视生态环境以及化石能源等关键自然资源的有限承载力,最终导致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两大系统无法实现可持续共生,无力承担粗放扩张型经济增长方式所带来的资源环境超负荷。因此,“双碳”目标要实现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两大系统的可持续共生,就需要思考“双碳”目标蕴含的“生态效用观”问题。
以“双碳”目标为导向的生态实践是人类实践发展的历史必然,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效用观”。生态效用观不仅涉及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而且也反映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存在的负效用。如何实现这一辩证关系,需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与自然生态系统互动关系进行系统深入的思考。人类实践活动伊始,“先排后減”的弱可持续性模式下会迅速导致自然资源环境的超负荷,同时,处于超负荷状态的自然资源环境会对人类实践活动产生相应的作用力,进而会“主动”约束人类的实践活动,这种“约束”的出现给人类提出了警示:要有节制地利用自然资源。当人类实践远超出自然资源环境自身的承载力时,这种自然“约束”就显得苍白无力。在此背景下,从更宏观尺度上提出的“双碳”目标,则有助于人与自然的互动优化,倡导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人类转变实践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总之,“双碳”目标重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效用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碳排放的脱钩,促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和谐共生。
(二)“生态制度观”维度
马克思主义系统论超越了机械论的简单组合,从整体性原则上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双碳”目标的生态实践以系统论为科学基础,强调以整体性思维看待人与自然的有机复合关系,整体对待各种自然要素与社会要素之间呈现出的系统复合样态。因此,要重视个体与环境间的有机复合关系,系统把握“双碳共同体”,就需要根据“双碳”目标的价值导向建立一套系统完整的生态制度体系,以适应新的生产方式。即“双碳”目标亦蕴含着一种系统的“生态制度观”,助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相互协调,形成合力支撑“双碳”目标的实现。
“双碳”目标在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上蕴含着一种系统“合一”的生态制度观。其中,“合一”的要素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生态环境等要素的有机结合,使各要素间协调发力,促使“双碳”目标合力达到最优。具体来讲,“双碳”目标蕴含的生态制度观要求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框架下,将生态文明框架下的各项制度流程系统整合,同标准、同力度应用于“双碳”制度的系统化,推进重点区域“双碳”先行,加紧形成双碳“1+N”政策体系,以最严格的制度保障“双碳”目标如期实现。
(三)“生态创新观”维度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提倡辩证科学对待技术革新的社会作用,坚持事实与价值辩证统一,辩证看待科学技术的价值导向、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技术革新。“双碳”目标正是基于马克思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围绕低碳、零碳乃至负碳技术创新与应用展开竞争。据此,“双碳”目标蕴含着技术革新的“生态创新观”,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与高碳排放相对脱钩走向绝对脱钩的重要因素。
“双碳”目标蕴含的“生态创新观”在实践方式上主要表现为摒弃旧式反“双碳”技术,打破低碳技术创新的渐进性和认知的局限性,革新先进低碳技术,推动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生态创新与应用。这既是可持续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防止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当前,中国正处于碳达峰前优化现有生产技术,注重节能提效的关键阶段,只有逐步推进绿色低碳产业转型升级降低碳排放,严格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才能确保2030年碳达峰顺利实现。后期,当进入碳达峰后的高经济、高碳排阶段时,需及时调整达峰前后的技术应用,转向创新发展脱碳技术,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建设低碳产业体系,继续遵循碳中和所必须遵循的零碳路径。
(四)“生态消费观”维度
现阶段,要想深入探寻消费社会与生态危机的根源性矛盾,必须回归到马克思消费思想,深刻解读马克思消费思想中生态向度的本质要义[14]。马克思消费思想促进低碳消费,是对当代人及后代人的生存环境负责,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从生态向度挖掘消费的强大潜能,通过实践验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为新时代我国纵深推进消费绿色转向提供思想指引。“双碳”目标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和消费理论,蕴含着摒弃过度消费、奢侈浪费、炫耀消费的“生态消费观”,激励人们形成一种绿色低碳生活的社会风尚。“双碳”目标蕴含的生态消费观,就是要将人们消费实践这一重要环节在实现“双碳”目标中发挥应有之力。
“双碳”目标倡导“低碳精简”的生态消费观。其中,“低碳”消费是超越经济理性的生态理性消费观,充分发挥了伦理、道德与价值观在调整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作用,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而“精简”则进一步强调消费应该是“精”而“简”,提倡一种适度精简的有意义的享乐方式。综上,“双碳”目标要求人们根据实际需要与消费能力“低碳精简”消费,力戒奢侈之风,反对铺张浪费,推动形成“精”而“简”的社会风尚,最终实现“双碳”目标下的精致人生。
(五)“生态法治观”维度
生态法治观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法哲学思想与新时代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双碳”目标蕴含着最严密的“生态法治观”,蕴含着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法治观的核心要义:以公正为导向的生态法治伦理观、以良法为目标的生态法制创设观、以“双严”为标准的生态法治实施观、以法治社会为中心的生态守法观以及以美丽世界为愿景的全球共赢观[15]。正是由于“双碳”目标蕴含的这种严密的生态法治观,才能有效保证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实践中,拥有坚实的法治保障和强力后盾。
“双碳”目标蕴含的“生态法治观”要靠科学的政绩观和正确的群众观来推进。一方面,举好“双碳”指挥棒。顶层设计、科学制订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合理界定资源消耗、高碳排放、生态效益等指标,严格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的标准体系,使之成为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导向和约束;另一方面,传好“双碳”接力棒。改变地方政府以“GDP”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造福人民的群众观念,自觉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更好地避免以高碳排放、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四、不同主体推进“双碳”目标的实践向度
“双碳”目标已上升为国家长期战略,如何发挥不同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更好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进程,已经成为新时代背景之下的当务之急。众所周知,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具有多维性、立体性、系统性的复杂工程,必须多层面、多元化、多主体谋划,践行政府、企业与公众的“双碳共同体”建设机制。
(一)以政府为主体的“双碳”目标实践推进
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重要组成部分,而化石能源则是人类活动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2019年前5名碳排放量国家中,中国CO2排放总量为98×108t,位居世界第1位。2020年,在主要国家的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中,中国占比最高,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87%①(见图1)。有关统计数据表明[17],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于2005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于2009年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202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达到49.8 亿吨标准煤,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99亿吨,分别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26%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31%。单位GDP能耗3.4吨标准煤,是全球GDP能耗平均值的1.5倍,是主要发达国家单位GDP能耗的2~4倍;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为6.7吨②,是全球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平均值的1.8倍,是主要发达国家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的3~6倍。但是相关资料显示中国人均累计碳排放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遠低于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19]。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③下降3.8%。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5.5%,比2020年上升1.2个百分点(见图2)。由此可见,中国的清洁能源消费量也在逐年增加。
综上所述,中国主动提出“双碳”目标,意味着要在一定时期内完成全球最大总量、最高强度的碳排放降幅,任务艰巨,难度极大。“双碳”目标的实现不仅是环境本身问题,更是一种政治问题。面对全球碳排放最大总量问题,政府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作为“双碳”目标实现的主力军必须树立“双碳共同体”价值观,将“双碳”目标的实现置于政府执政与行政的重要地位,从政治的高度把“双碳”问题与经济问题、民生问题等同等看待,全面树立“双碳共同体”意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因此,在政府层面,要构建科学的治理体系,进行顶层设计、战略引领,实现上下联动、多方协作。高效耦合“双碳”立法行政系统、技术创新系统以及市场环境系统,各系统间互相融合、综合发力。一是推进“双碳”目标立法行政体系的规范化、标准化、计量化,为实现“双碳”目标,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完善的法治保障和标准的计量手段。二是科学制订低碳新能源实施规划,强化新能源技术革新,在能源供给侧、能源消费侧以及人为固碳等方面实现重大技术突破。三是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向绿色低碳方向集聚;发挥体制优势,推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开展舆论宣传工作,形成绿色低碳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
(二)以企业为主体的“双碳”目标实践推进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能源消费总量为52.4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2%。煤炭消费量增长4.6%,原油消费量增长4.1%,天然气消费量增长12.5%,電力消费量增长10.3%。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0%,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重点耗能工业企业单位电石综合能耗下降5.3%,单位合成氨综合能耗与上年持平,吨钢综合能耗下降0.4%,单位电解铝综合能耗下降2.1%,每千瓦时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0.5%。
从图3可以看出,中国主要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从2000至2020年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从近几年的趋势来看,二氧化碳排放也渐入平台期。据统计①,2014—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长1.16亿吨标准煤,二氧化碳排放年均增长0.94亿吨,远低于2002—2013年的水平(2.18亿吨标准煤和4.77亿吨)。特别是天然气、核电、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快速上升②,新增单位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已由2002—2013年的每吨标准煤产生2.18 吨二氧化碳,降至2014—2020年的每吨标准煤产生0.81吨二氧化碳。
长期以来,高碳排行业过分追求GDP,走粗放型高碳排的经济增长方式,大量消耗能源。从图4可以看出,在2000年之前,我国各行业能源消费总量保持相对稳定趋势,但在2000年之后,工业中消耗能源总量最大的制造业呈现出高增长态势,仅2020年,制造业能源消费总量高达2.8×105万吨标准煤。但从各行业能源消费增幅来看,2005年前各行业能源消费总体呈上升趋势,而从2005到2020年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根据相关资料统计,2020年,我国电力行业成为最大的碳排放行业,占碳排放总量的45.5%,其次为工业行业占比36.9%,建筑和交通行业,分别占比10%和7%。
通过以上将全国分行业能源消费总量与增幅对比,以及全国各行业的碳排放占比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各行业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但2005年之后总体增长速度持续下降,尤其消耗能源总量最大的制造业呈现高速率下降趋势,但整体工业的碳排放量稳居高位。而整体保持能源消费增幅下降趋势的电力行业反而是最大的碳排放行业。据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显示,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技术成熟度被视为实现碳中和的关键。因此,在实践方式上,力求在电力、工业、建筑、交通等行业企业发展新能源技术,实现低碳技术转型。一是在电力行业中,做好低碳化设计建设,发展碳替代技术,聚焦新能源业务,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和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二是在工业行业中,整合内外部、上下游优质工业资源,推动工业链由高能耗向高能效转型,围绕能源供给低碳化、能源消费电气化、新型能源技术产业化、低碳发展机制化等,为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三是在建筑行业中,在建筑过程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包括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的使用等周期都要扩大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效,降低含碳排放量;四是在交通行业中,系统优化提高运行效率、调整运输结构,推广应用更节能、更绿色、更低碳的运输装备、设备,去降低能耗,从源头减少“黑碳”的排放量。
(三)以公众为主体的“双碳”目标实践推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双碳”目标,意味着将开启一场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自我革命。从图5可以看出,2021年,我国居民消费碳排放量呈U型,呈现典型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在气温较低季节,居民取暖对能源消费需求增加时,碳排放量就会急剧上升。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消费端碳排放量占总量的53%。对比已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达60%~80%。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与消费升级,消费端碳排放占比将继续上升。
从图6可以看出,纵观1990—2020年居民生活能源消耗量,30年间能源耗费量由2000年后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人均生活能源消耗量也在同步增长。这表明,我国居民生活的能源耗费量呈井喷式增长,导致了居民生活消费成为高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
通过以上对我国居民生活消费的能源消耗量及碳排放量的分析,可以清晰地观测到居民生活消费的高碳排现状,为公众层面的“双碳”主体建设提供了实践推进方向。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摈弃粗放人生,开拓绿色人生的自我救赎。作为消费端的公众,减排潜力庞大,终端消费又是生产的动力,公众的低碳偏好和消费行为将会倒逼供给侧绿色低碳生产。“双碳”目标只有在公众内心生根发芽,才能够形成巨大的低碳能量场。在公众层面的“双碳”主体建设中,要成就低碳个人,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就需要引导公众从生活消费方式、低碳人格塑造等方面践行人为降碳,重塑“双碳共同体”准则。一是探索低碳制度和利益机制,引导和督促消费公众的低碳偏好和消费倾向科学规划、建设低碳消费的基础设施,共同推动公众消费偏好的绿色化、消费结构的非物质化、消费规模的适度化、消费资源的可循环化以及消费方式的共享化[16];二是公众和社会主体自身要树立低碳意识、碳预算意识,减少碳足迹,积极主动创造低碳人格,为“双碳”目标实现发挥应有的“蜗牛动力”。
五、结语
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性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双碳”问题的实践论转向是历史的必然,实现“碳中和”是全球大势、时代命题。只有系统把握“双碳”目标的哲学基础和生态蕴意,践行政府、企业与公众的“双碳共同体”机制,才能洞见“双碳”目标带来的革命浪潮。
首先,“双碳”目标源于马克思唯物主义实践观,拥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根基。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生态文明整体布局框架下的经济社会系统性转型,是一种重构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因此,实现“双碳”目标是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平衡,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同时也要保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其次,“双碳”目标根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生态哲学,蕴含着生态效用观、生态制度观、生态创新观、生态消费观、生态法治观五大维度的生态实践观。“双碳”目标的生態意蕴深化了人与自然这一有机复合体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从生态效用、制度改革、技术创新、低碳消费以及生态法治五大层面上进行与自然相处方式的变革,推进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
最后,中国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较大、单位GDP能耗偏高,但历史人均累计碳排放量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这说明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时间更短、任务更重。因此,要实现“双碳”目标就需要践行多层面、多元化、多主体的“双碳共同体”建设机制,从政府层面、企业层面与公众层面将“双碳”目标分解、内化为实践主体的现实力量,主动顺应碳中和发展趋势,下好全国一盘棋。
参考文献
[1] 董小君,石涛,唐蕊.习近平关于“双碳”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核心要义与践行遵循[J].理论探索,2023(1):90-97.
[2] 刘海娟,田启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与内在逻辑[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1-9.
[3] 关春玲.生态哲学的重生:论马克思实践观的生态哲学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64-71+93+156.
[4] 张洪为.全球气候治理与中欧命运共同体的构建[J].国外社会科学,2019(1):77-87.
[5] 王晓东,李京子.生态危机与现代性关系再审思——一种历史实践论视角[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4):122-128.
[6] 庄贵阳,窦晓铭.新发展格局下碳排放达峰的政策内涵与实现路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124-133.
[7] 白暴力,程艳敏,白瑞雪.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经济理论及其实践指引——绿色低碳发展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1(4):26-36.
[8] 张帆.生态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当代阐释[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2(6):115-119.
[9] 贺祥林.马克思开创的实践思维方式论纲[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8):85-92+160.
[10] 邢瑞敏,樊小贤.自然——人——社会: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实践观的生态视角[J].延边党校学报,2021(6):29-33.
[11] 王正平.环境哲学——环境伦理的跨学科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
[12] 薛勇民,曹满玉.论绿色发展理念蕴含的生态实践智慧[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3):116-123.
[13] 张晓娣.正确认识把握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新发展阶段党中央双碳相关精神及思路的阐释[J].上海经济研究,2022(2):14-33.
[14] 杜欢政,宋淑苇.马克思消费思想中生态向度的四维解读[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17-23.
[15] 郭永园.理论创新与制度践行:习近平生态法治观论纲[J].探索,2019(4):50-63.
[16] 庄贵阳.碳中和目标引领下的消费责任与政策建议[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14):62-68.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Ecological Implication and Practice Promotion of the "Dual Carbon" Goal under Marxist Practice View
Lin Shan 1 Yu Fawen2,3 Liu Yueqing1
(1.School of Applied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2488;
2.Rural Development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732;
3.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Econom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732)
Abstract: At present,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aused by global climate change, such as increasing extreme weather and ecosystem degradation, have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An important cause of climate change is the high carbon emissions caused by the unreasonable production and life style of human beings. The key to ameliorating the climate crisis is to innovate the mod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xplore new ecological practices. Based on the profound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Marxist materialism, the "dual carbon" goal can reconstruct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ontains the ecological practice view of five dimensions: ecological utility view, ecological system view, ecological innovation view, ecological consumption view and ecological law view.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of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we should actively yet prudently promote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and carry out the action of carbon peaking in a planned way and step by step.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realization of the "dual carbon" goal, the ecological practice wisdom should be internalized into the practical power of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the public and other practical subjects, and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should be realized in the practical dimension.
Key Words: Marxist practice view; "dual carbon" goal;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ecological implication; practice promo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