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分析及改进研究

2024-01-18 21:58邓鹏
审计与理财 2023年12期
关键词:改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邓鹏

【摘要】本文从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出发,首先探讨了中小企业开展内部控制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明确了中小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时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当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据此理论和市场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改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改善

一、引言

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提高经营效益,防范经营风险,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企业各项业务稳定开展的基石。通过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者的共识。

良好的内部控制依赖于合理的设计和有效的运行,人员素质、管理者意识、信息化建设等会影响到内部控制运行效果。中小企业相比大中型企业而言,人员素质、管理者意识、信息化水平等都较为薄弱,这导致许多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形同虚设,内部控制功能的实现仅仅依赖老板个人的眼睛和耳朵,作用十分有限。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常常由于内部控制缺陷导致重大意外事件发生,不少企业甚至因此倒闭破产。然而,不少中小企业主对内部控制存在天然排斥,认为规范会影响效率,进而降低企业效益,但研究数据及市场经验表明,缺乏适度有效内部控制的无序发展才是导致企业陷入经营困难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本研究以中小企業内部控制相关理论为出发点,分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聚焦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提出改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合理建议。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理论及原则

1.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我国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对企业内部控制目标、遵循原则、构成要素进行了详细阐述,但该规范主要针对的是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属于参照执行,并未做任何强制要求。纵观当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借鉴COSO五要素对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进行分析,然后结合有关企业进行典型案例研究。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追溯可以从中小企业和内部控制两个方面来进行梳理。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有其自身显著特点。首先,中小企业的数量更多、分布范围和领域广泛。各行各业都能看到中小企业影子,它们构成了市场经济的纽带,带动着整个经济的高效率运转。其次,中小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基本统一。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大中型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逐步分离,委托代理问题成为了大企业的一个重要顽疾。然而,中小企业的企业主一般同时承担着企业经营管理职责,董事长和总经理实质上为一人的现象十分普遍。这导致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代理问题在中小企业几乎不存在。再者,中小企业经济基础薄弱,发展底子薄,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激烈,人员素质普遍偏低。这些因素导致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意识淡薄,全面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不牢固。

内部控制的发展经历了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全面风险管理阶段。当前,内部控制不再局限于防范舞弊,其功能外延获得极大提升,已成为推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有力工具。在内部控制理论发展历史上,1992年的IC-IF框架、2013年的IC-IF框架(如图1)、2004年的ERM框架、2017年的ERM框架(如图2)的发布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对当下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2.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原则

(1)重要性原则。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无法像大企业一样做到面面俱到,面面俱到对中小企业而言既不现实,也没必要。但是,中小企业应关注自身核心业务,梳理公司运营过程中的高风险点,在建立内部控制时,要确保内部控制措施贯穿核心业务全过程。公司要建立风险识别、评估、应对措施机制,提前研判风险大小,采取相应风险应对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低水平。

(2)成本效益原则。中小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应当衡量实施成本,要在企业可以承受的成本范围内开展。内部控制的展开会给企业带来效益,但同时会增加有关成本。只有当效益大于实施成本时,实施内部控制对中小企业而言才是具有意义的,否则内部控制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功能。

(3)适应性原则。中小企业随着业务的发展和经营状况的变化,应当对内部控制进行适时调整,以确保内部控制措施符合企业当前发展实际。过去好的控制措施,不一定能够适应企业当前发展。在设计内部控制时,管理者应与时俱进,将企业战略目标调整与科技进步结合,选择实施成本低,实施效果好的措施,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

三、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问题

1.控制环境薄弱。中小企业组织架构建设普遍薄弱,治理机构形同虚设,其决策主要依赖于负责人个人经验判断,缺乏科学决策程序。组织设计不规范,权责利分配不合理,职能交叉或缺失,无法明确落实到个人。公司发展缺乏明确战略,经营方向模糊不清。管理者往往只注重市场而轻视管理,员工素质,文化氛围、道德水准普遍偏低。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员工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意识不强。

2.风险评估欠缺。中小企业抵抗风险能力较弱,员工道德风险,企业合规风险等导致的损失时有发生。但受制于人员素质和数量的双重不足,中小企业一般不存在风险评估岗位和人员,风险识别、评估、应对等缺乏有效机制。企业负责人多以侥幸心态对待各种风险,缺乏对各种内部风险因素(如员工胜任能力、环境保护、资产管理、现金流量等)和外部风险因素(如经济形势、安全稳定、技术进步等)的有效分析,风险应对策略匮乏,风险承受能力低下。

3.控制活动不健全。由于缺乏风险评估,中小企业的控制活动往往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手工控制与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与发现性控制并未形成组合,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受限于人员匮乏和意识淡薄,大部分没有有效落实。授权审批控制取决于负责人的人治和而非“法治”,无法在员工日常业务处理中形成稳定预期。会计系统控制受制于高素质会计人员的缺乏和财务核算基础的不健全,财务监督、财务预测等功能无法发挥。财产保护控制往往因为手续复杂而被认为降低效率束之高阁,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有力控制措施常常因缺乏专业人员无法执行。

4.信息与沟通制度不完善。信息在企业经营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的信息获取渠道匮乏,信息审核、信息传递、信息公开、信息集成、信息备案、信息分析等有关机制普遍没有建立。常态化的信息沟通渠道不明确,信息在员工和企业管理者之间的流转具有高度不确定性。

5.内部监督形同虚设。中小企业的监督主要依赖于企业负责人的个人性格特点和经营需要,缺乏常态化的日常监督机制。针对企业经营中出现的各种违规行为,员工见怪不怪,各项决策的落实往往缺乏跟踪,缺乏老板特别“关照”的事情往往无法落实。

四、改善中小企業内部控制的对策

1.强化内部控制意识。要提升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发挥内部控制促进企业战略目标实现,保驾护航企业稳定经营的功能。首要任务就是要强化全员内部控制意识,无论是所有者还是普通员工,要深刻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转变对待内部控制的抵制态度,接受实施内部控制可能带来的部分效率下降损失。管理者要对全体员工进行文化熏陶,建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调动全员参与内部控制的积极性。

2.优化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确保企业各项决策落实的根本依托,组织结构设计不合理,运行不规范不仅会给企业到来经营摩擦,甚至会导致企业陷入停摆。企业的所有者应选择适合中小企业发展阶段和业务特点的组织结构类型,明确治理机构和管理机构的权责关系,科学设置部门和岗位,合理划分权力归属,制定明确的组织结构图。

3.合理设计控制活动。中小企业应在坚持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根据企业风险状况和自身对风险的接受能力,合理设计和执行控制活动。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控制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将各种控制活动有效集成,尽最大可能实现最少的控制措施,最佳的控制效果。要充分发挥会计系统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各项财务制度,以财务控制为平台,集成其他控制措施。

4.建立有效监督机制。中小企业要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经营规模状况,合理安排监督岗位,配备监督人员,结合日常监督和专门监督,达到最优监督效果。企业管理者应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和决策落实的长效监督机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予以严肃的惩戒。监督人员应对各项规章制度和决策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分析,对结果进行评价,督导问题整改,确保过程监督和结果监督相互配合,保证企业规范有序运行。

一直以来,中小企业对内部控制重视不足,企业内部控制缺失或流于形式现象严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小企业想通过以往粗犷经营方式继续稳定发展将变得愈发困难,今后,中小企业立足市场拼的是管理和创新,而这正是内部控制的目标之所在。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该论文系横向课题的研究成果,课题名称: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研究。

猜你喜欢
改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城市道路下穿立交排水设计研究
浅谈我国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徐州市云龙湖健步走运动的调查分析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