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时代继承与升华

2024-01-18 08:47张越张琦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24期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

张越 张琦

摘   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刻吸收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内涵,汲取其社会历史发展理论,继承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价值遵循,更加凸显了中国对全人类未来美好生活的关切,并且在目标、路径、矛盾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呈现出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创造性继承和发展。通过深刻把握内在的关联性,洞悉其继承的理论核心以及在此基础上所作出的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升华,有助于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焕发出更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共同体思想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24-0132-03

21世纪以来,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凸显了中国对世界发展前途走向以及全人类生存的关切。与此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成为习近平治国理政庞大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实现了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新发展,对于促进世界和平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回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发展,有助于深刻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传承脉络、创新发展及其所蕴涵的世界历史意义。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内涵及意义

马克思通过回溯与整合人類社会发展历程,精确总结了“共同体”包含的三个不同阶段:“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虚假抽象的共同体”以及“真正意义的共同体。”[1]回望世界历史,我们能看到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社会矛盾频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弊端日益暴露,“自然形成的共同体”也由此被“抽象虚幻的共同体”所取代。有关“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浸润于唯物史观创立发展的全过程,是马克思基于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同时密切关注人的存在下形成的理论硕果。此外,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与他的整体理论、具体哲学思想密不可分、互为贯通。马克思系统性总结并且客观批判了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的“共同体”思想萌芽,汲取了19世纪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等哲学家的“共同体”思想元素,从而形成这一思想。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在当今把握全球国际发展大潮流、人类未来命运走向上的独特价值观念,其理念内涵由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及全球治理观组成,囊括了五大方面,即政治、安全、经济、文化和生态,是将全球各国人民对美好未来愿景蓝图变为现实的系统性、科学性践行指引。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以政治、安全、经济、文化和生态五个方面为基础,提出了我们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清楚道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的核心。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中国愿同全球各国人民携手共绘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接引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汲取于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并结合当今世界实际,实现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新升华,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续和引申。两者都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对未来社会作出的思考,是共产主义信仰者对人类发展的重要认识,是新时代通向“马克思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在相互区别的同时又有一定共性,共同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

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延续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价值遵循。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中不乏亚里士多德“城邦共同体”、古罗马法学家西赛罗的“法的共同体”、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康德的“伦理共同体”和其他欧洲先哲的思想观念痕迹[2]。它阐明了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应通过互通交往打破孤立隔绝的状态,塑造国际关系网。那么,最终这种民族国家间的交流会使其进入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世界整体化状态,使个体与集体融为一体,社会的包容性同个人的独立性相结合,并且使人的才能得以全面发展。在全社会生产力深入发展、全球深入交流与合作的基本条件下,其目的是关注人类的共同生存境遇与前途命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中国为全球发展所奉献出的独特智慧,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种族、国家、文化的禁锢,旨在谋求全球的和平发展,解决人类社会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与挑战,致力于真正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解放。

另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汲取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社会历史发展理论。在共同体演进方面上,马克思曾经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将社会形态的历史发展表述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最早的社会形态是人的依赖关系,即生产力低下的经济基础下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或依附关系;第二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为第二大形式,即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形成普遍的物质交换;最后,自由个性的人可以全面发展为第三个阶段,且马克思清晰表明以上三个阶段的相互关系为“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3]。当前,我们所开启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是处于马克思所说的第三阶段,两者的“共同体”的演进具有同构性、继承性。在世界历史进程中,资本主义社会得益于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的影响让西方许多国家搭上了迅速发展的列车。与此同时,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人们对于消灭剥削、压迫和对自由、解放的向往空前高涨。马克思立身于广大无产阶级阵营提出“真正共同体”这一理论,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就是在这一矛盾迭生的背景下所产生的。马克思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4]当今世界,少数国家奉行单边主义、霸权主义,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等全球性问题频频出现,更有甚者掀起了逆全球化浪潮。党中央基于对全球形势的清醒判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改善处于资本统治中的人的生存境况和筑造和谐互助的全球秩序。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时代升华

第一,目标上从抽象到具体。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自由人联合体”,辨明“真正共同体”的实现就是“自由人联合体”的实现,这也是马克思终其一生的目标。但其“共同体”的实现通过无产阶级革命颠覆资本主义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这种展望在其所处的时代很难短时间实现。作为礼仪之邦、文明之邦,中国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立足世界实际和时代大势,科学回答了两个时代之问:世界该向何处去?人类应该怎么办?对于这两个时代之问的回答,相较于其他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之所以有其独特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更加注重具体规划和实施步骤。政治交往方面坚持主权平等、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安全方面坚持遵循共建共享,用对话化解纠纷,塑造新安全观;经济方面主张尊重不同体制的差异性,推动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文化方面坚持情感认同互鉴,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生态方面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合力应对世界生态问题。在具体推行上,中国全面拓展外交布局,打造全球伙伴关系,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亚投行等建设,切实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条件。

第二,路径上从革命到和平。马克思真正共同体的愿景旨在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摆脱压迫和束缚,从而实现“人的解放”,最终走向真正的共同体的伟大构想。市场的发展使得交往更具普遍性,也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因此,利用市场使人们认识到资本对于个人发展的限制,从而驱使资本消灭。马克思指出,“只有在伟大的社会革命支配了资产阶级时代的成果,支配了世界市场和现代生产力,并且使这一切都服从于先进的民族的共同监督的时候,人类的进步才会不再像可怕的异教神怪那样,只有用被杀害者的头颅做酒杯才能喝下甜美的酒浆。”[5]可见,马克思对于“共同体”的实现在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相比之,人类命运共同体侧重的是以建设性为主。在当今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世界环境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和践行是以和平方式落实而非革命。面对当前国际形势及各种矛盾问题,中国通过积极倡导和平理念,笃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进一步提出两个“构建”。

第三,矛盾上从对立到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表明,社会中现存的阶级和阶级对立的形态也会被联合体所取代,这样的联合体是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展的环境。对于不同国家间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及文化差异的不同,秉持“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理念,倡导在差异中共求发展、共享共赢,坚持多边主义,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并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致力于将人类前途命运责任共担,提供了解决全球性问题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以极大的包容性兼收并蓄,共同促进人类自由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易重华,万君.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新发展[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21(1):13-16.

[2]   刘勇,章钊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和创新[J].理论月刊,2022(2):5-12.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44.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62-863.

A Human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The Era Inheritance and Sublimation

of Marxs Community Thought

Zhang Yue, Zhang Qi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Harbin 150028, China)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a human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has deeply absorbed the connotation of Marxs community thought, absorbed its social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ory, inherited the values of of Marx's community thought, which further highlights Chinas concern for a better life for all mankind in the future. In terms of goals, paths and contradictions, it presents the creativ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arxist community idea from the concept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By deeply grasping the intrin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gaining insight into the theoretical core inherited by it and the innovation and sublimation made on this basis, it will help to make Marxism shine with greater vitality and vitality in today's world.

Key words: a human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Marx; community idea; inherited and sublimated

[責任编辑   妤   文]

猜你喜欢
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一个半世纪后的卡尔·马克思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当代中国大学精神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