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维仪,李春红,胡晓雯
(淮阴师范学院 学报编辑部,江苏 淮安 223001)
“双一流”建设在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同时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双一流”建设与学术期刊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通过产出一流的科研成果和育出一流的学术人才反映其成效[2]。而高校学报既是发表学术成果的重要阵地,又是推进理论创新、知识创新的重要载体。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实施,高校学报迎来转型发展的契机。如何使学报发展与一流学科建设有机结合,创新高校学报的特色化发展,在学科建设中抓住机遇,值得进一步探讨。
面对“双一流”建设的任务,发现其与高校学报特色化发展的关系,找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高校学报是目前“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双一流”建设的坚实基础和重要抓手。同时,“双一流”建设也为高校学报的特色化发展提供转型契机与创新办法。可以说,“双一流”建设与高校学报的特色化发展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3]。
特色是学报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对于提高学报知名度、学术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也是知名数据库考量学术期刊是否具备被收录资格的重要参照[2]。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培育和建设一流学科是高校学报依托学校学科优势调整办刊方向、派生刊物特色的历史机遇。
首先,“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天然地形成高校学报特色化发展的标杆与指向。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中共有146所高校入选,入选的“世界一流大学”名单中不乏成名已久的强校、名校,还有在相关领域内学科建设卓有成效的潜力高校。这些高校主办的学报在学术期刊领域随着学校的口碑早已独具特色,特别是位列985、211的综合性高校主办的学报,在“双一流”建设的加持下进一步形成本校的综合性学术品牌。而在“世界一流大学”名单中名气稍弱于985、211名校的其他强校,则以专业性学科见长,由于有了“世界一流学科”作为学校的学科特色认证,其相应创办的学报也具备发展成为拥有行业辨识度的专业性期刊的潜力。
其次,“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是学科建设,意在打造高校特色学科,旨在调整升级现有学科体系,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培育学科增长点亦是形成高校学报发展特色之所在。在“双一流”建设中,高校需要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也布局交叉学科专业,这些都是在学科建设中将会形成新的增长点,在科研成果的发表和交流中也代表着新的特色,不可避免地会体现在高校学报的调整和完善中。因此,“双一流”建设的发展走向给高校学报的特色化发展带来直接的引导,特别是对于有实力推进学科交叉和学科升级的高校学报来说,将会是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窗口期。
最后,“双一流”建设依托的专家与人才为高校学报特色化发展提供动力与平台。“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需要实力雄厚的师资,"世界一流学科"需要契合相应高校特色学科的专业性人才,在实施“双一流”建设方案构建必备的科研团队的同时,科研团队所迸发的学术活力带来的科研成果发表、特色学科发展等“双一流”建设方案的实施,也促进着高校学报的特色化发展。
吃肉后腹胀服大山楂丸 平时脾胃功能较好,饮食、大便正常,偶尔一次吃太多,尤其是肉吃得较多引起腹胀时,可选大山楂丸 (糖友不宜)。
“双一流”建设离不开各种学术资源的支撑和科研人才的推动,高校学报作为呈现学术研究成果和反映学科发展导向的重要阵地,是高校学科发展整合学术资源与汇集科研人才思想的重要平台。
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层面,高校学报是一所高校对外宣传的“学术名片”,可以彰显“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成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022年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探索自主特色发展新模式”“强化一流大学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强特色、创一流”[4]。“自主特色发展新模式”中的“自主”有赖于相关建设高校在学校内部机构中优先发展建设科研平台、宣传平台,“主阵地”也进一步深化了相关建设高校的发展重心应以本校平台为主。因此,高校学报在学术成果发表、科研活动交流方面扮演的角色不言而喻,极富本校特色的高校学报正是在特色化得到发展后,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术名片”而发挥作用,为相关建设高校“创一流”注入“强特色”的活力。
在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层面,高校学报内含的学科组成反映“世界一流学科”的研究进展。相较于一般学术期刊而言,高校学报立足于本校的学科构成,更加了解相应科研人员的研究进展,其组织的稿件更能反映本校的优势学科与科研特色,在促进学科发展、培育特色学科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高校学报作为高校的“学术名片”,刊发反映高校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的科研成果,可以起到促进学科发展和服务学科建设的作用。纵观“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可以发现这些学科所属的高校所创办的学报都在其特色学科建设上加以侧重。部分综合性高校的学报在学科构成上也比较综合,但学报体量也相对较大,在划分为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的基础上,对其建设的“世界一流学科”均有涉及,甚至对于其所属高校的特色学科还单独创设了专门版本,以专有刊号的专有版本学报作为反映“世界一流学科”研究进展的宣传阵地,例如《复旦学报(医学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等。其他的以特色学科著称的特色性大学,例如华北电力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其创办的学报在兼顾校内其他学科发展的基础上,更多地是以服务“世界一流学科”的发展宣传为主,学报很大程度上直接反映这些特色学科的研究进展,作者群与受众群也相对固定。
总而言之,作为学术期刊的高校学报在我国学术体系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激励并推动“双一流”建设,促进高校一流学科与学术出版的共同发展,以高等院校为阵地打造学术共同体。
当前学术期刊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高校学报作为围绕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特殊阵地其特色化发展也面临一些特殊的问题需要具体看待,尤其在学科发展、稿源问题、传播与反馈等方面,高校学报在“双一流”建设中特色化发展需要特别关注与解决。
高校学报专业性不突出,与学科发展不同步的问题一直存在,使得高校学报整体呈现“全、散、小、弱”的特点,不利于其特色化发展。高校学报为了兼顾学校整体的学科建设,保障本校内各学科师生的发表机会,一般都创办为综合性期刊,与专业性学术期刊的学科聚焦和栏目深度相比,存在一定的劣势。栏目所体现的学科广泛而分散,栏目中的学科针对性不足,专业性不突出,严重影响了学报的发展和学术影响力的提升,更不利于“双一流”建设中学术品牌的形成。这既是办刊理念上与“双一流”建设实施方案中的学科发展不同步,又是学术成果发表的机制体制限制了高校学报对"双一流"重点发展的学科同步与靠拢。
在“破五唯”的系列工作开展下,高校学报“人情稿”“关系稿”的情况已经有一定的改善,但是在需要发表学术成果的科研人员和直接处理学报工作的编辑部人员的观念中,学术成果的发表依旧存在看不见的传播壁垒。同时,不科学的绩效考评制度对高校学报组织失灵具有催化作用,科研人员总是倾向于优先尝试投稿本单位的学报,高校学报编辑部往往也是优先选用本单位的来稿,校内发文偏多,对国内优秀稿件吸引力大大减弱。由于高校学报之间稿源交流机制缺失导致的组织失灵,往往是由作者自行投稿后等待审稿,由编辑部确认是否可以录用,这种稿源获得方式带来的稿源不平衡使得高校学报编辑部的工作稍显被动,组稿效率较低,无论编辑部是稿源紧缺还是稿源积压的状态,都一定程度地影响了自身或者其他高校学报稿源的获得,也潜在地影响特色学科对应栏目的有效组稿。
目前,高校学报在印刷发行后除了在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受到相关作者以评职称绩效为目的来关注以外,还以通过纸质版以期刊交流的形式发往各个兄弟单位的学报编辑部。高校学报之间的日常交流限于不同单位高校学报的编辑部之间的期刊交流,以及主管部门的常规化审读,缺乏社会影响力。作为知识传播的载体,高校学报与其作为学术成果发表渠道在高校中受到的关注是极不平衡的。高校师生往往在寻求论文发表渠道时对高校学报态度积极,一旦论文发表计入科研绩效后或者在日常的科研中却使高校学报蒙尘,更不用说来自兄弟单位的纸质交流期刊,往往无人问津。学术成果发表存在的保护壁垒,也使高校科研人员过多地仅关注本校的学报,对于其他单位的学报,既缺乏自主阅读,又缺少来自出版行业的专业推介,高校学报在全国高校范围内的发散式传播不足,得到的反馈也比较匮乏。
综观高校学报特色化发展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与挑战可以发现,高校学报的组织失灵与传播壁垒是首要问题,因此高校学报特色化发展的提升路径主要以改善高校学报的组织和传播交流为突破点。
创新高校学报的组织形式需要构建独具“双一流”特色的栏目名称和“双一流”特色的专项工作形式,除了进行传统的编辑出版工作外,还应加大对创新科技成果的推介和转化力度,从多方位、多角度加强服务功能,构建去中心化的组织形式。
对于综合性高校的综合性学报,应当整合“全、小、散、弱”的局面,敢于舍弃非必要的兼顾性学科论文,主打“双一流”特色的学科。但是并非对兼顾性学科论文完全弃之不顾,而是在其他层次相近而更具专业性的高校学报中代为寻找合理的发表出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中高校所创办学报或暂时未发展到“双一流”建设序列但极具学科特色的地方高校学报则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这就需要一个更加机动灵活的双向交流机制,来实现及时的稿源信息互动。作为交换,其他层次相近而更具专业性的高校学报可以推荐本校学科领域论文到综合性学报划定的“双一流”特色栏目中,寻求发表机会。要过程化地融入学术生产的传导循环和知识传播架构中的适宜环节,调动各个环节的媒体参与者主动加强联系,增加学术共同体中学者、读者、专家和编辑等主体之间的信息黏性,拓展工作渠道,创新工作方式[5]。就高校学报本身而言,这是一个对内与对外的创新组织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则是学术成果寻求高校学报发表的去中心化的表现。
从“双一流”建设的提出背景来看,“双一流”建设方案虽然只选定了部分高校和部分学科,但是其对全国高校与整体学科建设的引领作用是更加广泛而深远的。因此,对于“双一流”建设名单之外的普通地方高校所创办的学报也应当成为组织形式创新的广泛参与者,作为去中心化组织形式的稿源“蓄水池”,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全国范围内高校学报的集群化发展与特色化传播奠定基础。高校学报的编辑部和校内学科带头人应当通过合理引导、稿源交流,在去中心化的特色组织形式中积极发挥作用,使稿源“蓄水池”中的论文适得其所,提升高校学报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组稿效率,优化学术生态系统。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报的特色化发展需要其学报编辑部做好内外并蓄的交流推送工作,完善高校学报在高校的双向交流机制。特别是综合性学报,需要学报编辑部的编辑在收到其他学报的期刊交流后定期分类整理选送专业突出的期刊名录、目录摘要、投稿渠道给本校的相关学院和部处。一方面,使本校师生不止仅限于关注本校学报的发表和投稿情况,助力兄弟单位高校学报的传播与流通。另一方面,扩大本校师生的投稿渠道,避免本校师生向本校学报编辑部盲目投稿造成稿件积压,通过本单位学报编辑部对全行业的宏观掌握,将师生的稿件推荐到更加符合论文所属学科或存在相应特色栏目的学报发表。通过高校学报编辑部的编辑向内的精准推送,调动高校学报在其所在高校的内循环,推动本校稿源和读者注意力向外精准定位,促进全国范围内高校学报之间传播的外循环,逐渐弱化高校学报的综合性、内向性特征。
位列“双一流”高校所创办的学报作为全国范围内的引领者,其组织形式相对成熟,传播口碑也较为突出,在完善双向传播的交流机制中应当特别注意带动非“双一流”高校所创办的学报。“双一流”高校所创办的学报倡导优先以稿源交流的传播外循环为契机,刺激非“双一流”高校所创办学报的内生动力,牵头组建相关特色学科的栏目联盟积极交流稿源,既为“双一流”高校所创办的学报疏解非特色学科积压稿件,又能为非“双一流”高校所创办学报所接收到受客观因素限制的优质稿件提供上升渠道。鉴于当前的学术成果评定机制,这样的双向传播交流机制涉及到稿源的下放与上升,其长远发展还有赖于国内期刊界对相关特色学科的栏目联盟给予专项的审视与认定。
大部分高校学报的影响力较弱,学术质量仅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主要在于文章传播途径的有效性和传播范围的广泛性受到载体形态的限制,大部分高校学报的数字化建设依托数据库平台,处于比较被动的境地[6]。传播途径的有效性和传播范围的广泛性往往受限于传播媒介的传播效率,因而可见当前高校学报工作的数字化流程需要进一步重视。通过对"双一流"建设名单内的高校所创办学报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高校学报的数字化流程相对单一,难以脱离内向性特征。除了必要的编辑部介绍、联系方式以外,数字化的向外互动较少。
为了实现去中心化的特色组织形式,外延机动性高的数字化建设必不可少。除了加强与大型数据库网站的协作以外,高校学报应更加重视提升自身门户网站的互动性,在“友情链接”“微信公众平台”等数字化接口,针对“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学报发展增设相关特色学科或聚合平台的链接外延,创新特色学科的系列学术期刊在高校学报的呈现方式,便于快捷有效地关联数字化形态的传播载体,形成以“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报所引领的全国高校学报之间的互动数据,从而达到平台再造的目标,进一步提升编辑出版传播环节的可达性和有效性,形成高校学报之间高效联动的传播矩阵,提升对外学术传播能力。在数字出版的背景下,还可以通过数字化程度高的平台采集学术共同体中学者、读者、专家和编辑等主体反馈的信息形成大数据,对大数据进行分析,从微观上了解学者和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为个人提供学术信息服务[7]。针对完善双向传播的交流机制还需要尝试智能化的发展方向,进行内容的精准加工、快速分发、有效回传和科学评估,形成有特色的知识服务平台。
学术期刊的集群化发展是指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和利用,共享资源从而获取最大的效益[8]。高校学报在自身高校个体和全国高等院校这样天然的集群内应当把握优势,推进集群化建设。“双一流”建设与高校学报最直观的发展关联体现在学科建设与作为媒体参与者的高校,因而应当注重推进学科发展的集群化与媒体参与者集群化。
学科发展的集群化应当依托本校一流学科,推进学科发展的集群化,实现高校学报框架结构的特色化。集中服务于“双一流”特色学科栏目建设,紧密围绕一流学科建设的主线,调整刊物的办刊定位,仔细甄别,有选择地增加与一流学科建设的关联度,将有限的版面集中在具有优势的一流学科相关栏目,改善高校学报栏目雷同、选题重复和特色不强等现象。根据“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打造“一流学科”建设的支撑平台,创设专业的学科期刊群,从特色学科建设的角度实现集群化,将次要学科“下放”到尚未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的高校所创办的学报,曲线发展,进而在地方高校学报实现“双一流”建设次要学科的特色化与集群化发展,为其跃升为新的“一流学科”提供通道,平衡“双一流”与“非双一流”高校所创办学报的学术资源。
媒体参与者集群化应当注意依托去中心化的特色组织形式和双向传播机制,增加论文发表后的媒体参与者黏性,使读者的建议和意见及时反馈到去中心化组织中的编辑部、作者、专家,从而进一步改善组稿、编辑的方向和更加合理地选择撰稿人选与稿源,形成良性循环。可以组织开展高水平、多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引导教师、专家等科研人员和作为潜在科研人员的读者把握学科前沿,促进学科的交融与融合,以学术交流来促进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发展。既能为学科建设提供平台,也能够促使高校学报更好地融入良性循环的学术共同体之中。更进一步来看,在集群化建设思想的指导下,也要注重以学术服务导向,从宏观上把握学术发展方向与热点问题的发展趋势,从现实社会生活实际的角度考虑学术研究,力争将高校学报从科学研究的思想载体平台升级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5]。
在新形势下,高校学报在"双一流"建设中承担着高校发展重要的历史使命,必须以特色化发展的视角赋予自身特殊的身份与功能。高校学报应充分借力“双一流”建设的契机,服务于“双一流”建设,聚焦于特色学科,培育特色鲜明的办刊风格,建设适应“双一流”要求的学术传播平台队列,疏解当前科研发展与学术传播的不平衡,通过在高等院校学术阵地内的转型与创新,将组织失灵和传播壁垒造成的压力转化为良性发展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