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德于“戏” 育“廉”入心

2024-01-17 00:00:00黄桂平张雷雨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4年12期
关键词:皮影戏皮影红色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学校清廉文化育人成效,宜昌市毓秀路小学依托宜昌厚重纯朴的巴楚文化,多年来坚持寓教于“乐”、寓德于“戏”,把传统文化与廉洁育人有机结合,成立皮影艺术实践工作坊,开发“皮影育廉洁”系列课程,开辟出一条寓皮影文化于清廉育人的新路径,使清廉教育有根、有魂、有味。

皮影剧本“引”廉,培育清廉之根。围绕“校风清净、教风清正、学风清新”主题,将清廉文化引入皮影戏课程,让师生在参与课程编写中生“廉”,在课程实践中养“廉”。师生通过“讲”“论”“问”“阅”“观”等多种形式,在优秀历史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基因中挖掘廉洁育人素材,创新编入皮影戏剧本。一是“云端”共享。充分运用互联网资源搜集整理主题鲜明的历史故事、红色故事、民间传说等适合皮影表演的文本影音资源。二是实地体验。组织师生到宜昌点军明朝铁御史王篆纪念馆、金银岗革命烈士纪念碑、东山烈士陵园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屈原祠等地搜集与宜昌息息相关的清廉课程资源。三是重点寻访。探访“四老”人员(即老模范、老英雄、老军人、老干部),深入了解学习他们的廉洁事迹。四是课本溯源。从语文、道德与法治等教材中寻找,整合利用最权威的清廉课程资源。五是活动延展。组织师生开展看红色影片、讲英雄事迹、听革命故事、唱红色歌曲等系列活动,体验更有质感的清廉教育。

皮影形象“绘”廉,滋养廉洁之魂。为了让“清廉”可观可感,学校在艺术、劳动、科学等实践课中,指导学生创设清廉人物形象,让廉洁意识印刻心间。学校分年段实施课程,低年级用绘制方式表现人物廉洁个性,高年级结合传统皮影制作工艺以及电脑特技创设场景,制作出王篆、屈原等一批鲜活的清廉人物形象。

皮影舞台“演”廉,感悟廉洁之味。学校相继创作代表作品《屈原》《送礼风波》《王篆选贤》等,师生通过“编”“绘”“做”“演”“唱”,依托“戏曲进园”“‘遗’出好戏”等活动进行展演。一系列清廉故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演绎出来,配上朗朗上口的清廉唱词,于说唱间、光影间传递廉洁寓意,使廉洁精神“看得懂、听得进、记得牢”。这既传承“非遗”文化,更让清廉元素“活起来、立起来”。

如今,育“廉”入心的德育效果不断放大。学校坚守“中国红色基因”,把清廉教育、传统德育、皮影课程充分融合,学校师生人人参与,同编一场剧、同演一台戏,让学生更直观地内化品德,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进一步提升核心素养。目前学校已实现课程有课时、有计划、有师资、有阵地,创作清廉人物作品10余个,皮影表演10余场,编制校本教材《根植民间文化传承皮影艺术》,每年编印校刊《红之影》4期,持续让清廉文化深入人心,师德师风和学生德育的正面激励效果不断放大。

学校自引入皮影“话”清廉实践以来,教师深受廉洁从教启发,学生深化廉洁做人认知。近年来,文明校园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严谨治学、廉洁执教蔚然成风。教师群体争先创优意识更强,学生群体敬廉崇洁不断深入,为人师表、诚信做人的氛围日渐浓厚,“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廉洁育人愿景正在实现。

学校借助皮影艺术将清廉教育向社会和家庭辐射。近年来先后获得殊荣:2023年,学校皮影艺术实践工作坊获教育部二等奖;2024年3月,学校皮影专题节目在湖北广播电视台《校园戏曲风》栏目播出;根据本地清廉人物创作的廉洁皮影戏获省教育厅一、三等奖;《屈原》等皮影人物故事清廉画报得到市、区纪检和宣传部门的推介;清廉歌曲和视频《我的清廉老师》获区级廉洁微视频展评一等奖。

责任编辑/李慕绚

猜你喜欢
皮影戏皮影红色
我们来演皮影戏
大灰狼画报(2022年6期)2022-08-06 07:39:30
红色是什么
皮影戏
月光皮影
红色在哪里?
我爱皮影
少儿美术(2019年1期)2019-12-14 08:01:34
不老的皮影
皮影戏的秘密
追忆红色浪漫
Coco薇(2017年11期)2018-01-03 19:42:51
皮影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