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独特载体,随州市曾都区白云湖小学自建校起数年如一日践行书法教育,切实加强书法师资队伍建设,引入现代科技设备,精心规划书法教学硬件设施与环境布置,为学生构筑展示才能、提升自我的交流平台,打造静心养性、陶冶情操的精神空间。学校先后荣获了“湖北省书法教育实验学校”“湖北省书法教育示范学校”称号。
2023年5月,曾都区成立了以全国文明校园——白云湖小学为核心,编钟小学、铁路小学、文峰塔小学和蒋家岗小学为成员的共建型教联体,旨在通过优质资源共享,实现教联体学校的共融、共通和共进。教联体充分发挥核心校的特色优势,将书法教育确立为发展特色之一,白云湖小学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分享经验、推广模式,带动成员校共同构建规范化、特色化的书法教育体系,携手开创文化育人的新篇章。
墨韵凝心:规范书法课程,润泽文化课堂
课程精编,陶冶心性。白云湖小学教联体书法课程的设计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分为基础、提高和拓展三阶。基础课程以硬笔为主,面向全体学生,每周1~2课时,重点培养学生规范的书写习惯。提高课程以软笔为核心,每周2~3课时,旨在通过开展社团活动,引导学生进入书法艺术的更高境界。拓展课程是针对书法特长生的个性化培训,由“教联体校园书法家”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每周2课时,帮助学生深入掌握书法技巧。课程内容包含技法练习和古代书法大家的生平故事、经典作品赏析,让学生既能“得法”,又能“得道”。文峰塔小学三年级学生李婉婷说道:“每次上书法课,我都很开心。老师说,写字的时候要静下心来,我现在觉得自己也变得更有耐心了。”
共绘目标,齐心守正。白云湖小学把独具特色的“润学”书法教学模式推广到教联体各学校。这一模式包含四个基本环节:审美导入、技法指导、临写训练和品评提升。在审美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展示名家书法作品、讲述书法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技法指导环节,教师采用“分解示范”的方法,将书写动作细化为若干个步骤,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在临写训练环节,采用“三看三比”方法,即看结构比整体、看笔画比细节、看间架比关系。在品评提升中,师生、生生互评,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让书法成为学生欣赏美的桥梁。
墨香互通:提升师资素养,共促教艺共进
墨香雅集,加强师训。每学期,教联体举办“墨香雅集”书法培训会,邀请名师大家来校指导基本笔法、结构规律、创作技巧,既系统传授书法精髓,又助力教学提升。针对功底深厚者,采用“以老带新”方式,共同研习,共同成长,每周开设2节书法研修课,成为薪火相传的平台。2023年,特邀黄文泉、刘居上等书法专家进校指导和交流,共同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在“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笔意中,在书法教育教学的案例分享中,学校教师不仅领悟到笔法的精髓,还增强了书法教学的信心。
青蓝工程,结对共享。教联体推行书法教师“青蓝工程”,以教学示范为引领,以备课交流为桥梁,通过师徒结对协作并进,教师在切磋中精进技艺,在实践中沉淀智慧,为书法课堂注入活力。白云湖小学将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与资源整理汇集成库,与各成员校共享,让书法教育在传承与合作中不断丰盈,为课堂增添笔墨的厚度与文化的温度。
白云书苑,共研共进。教联体建立了“白云书苑”工作坊,组织教师参加线上线下的书法教学研讨会。工作坊不仅是经验交流的平台,还是研讨书法教育的学术基地。在工作坊的引领下,教师的书法教育从理念走向实践,为教联体的书法教育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截至目前,白云书苑共开展活动40余次,指导书法教师示范课6节次,指导教师参赛共30余人次,发挥了良好的指导、辐射作用。
墨池育德:丰富课外实践,拓宽文化视野
艺术节构建展示平台。各学校每学期举办教联体品牌活动——师生书法现场书写大赛。大赛分为教师组和学生组,设硬笔、软笔两个项目,先班级人人赛,然后年级精英赛,最后教联体现场书写大赛。比赛现场限时创作,帮助师生提升书写技能,培养沉着应对的心理素质。各学校设立“书法作品展示墙”,举办书法作品展示评选活动,获奖作品不仅在校内展示,还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向社会推送,大大提升了活动的影响力。截至目前,教联体师生书法大赛已进行两届,共有教师20余名、学生千余人次获奖,成为教联体书法教育教学推进工作的星星之火。
书法展彰显文化之根。举办“白云湖小学涢水清风电子书法展”,将传统书法艺术与现代展示方式相结合,以“崇德尚廉”为主题,分为“清廉颂”“廉政箴言”“家风家训”三个单元。获选的百余件作品通过电子屏幕循环展出,营造了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面向社会开放的大型综合性展览活动“涢水春风师生书法作品展”,分为“传统书法”“创意书法”“教学成果”三个板块:“传统书法”展示师生的优秀书法作品;“创意书法”展示书法艺术创意作品,如书法装饰画、书法标志设计等;“教学成果”则通过图文展示学校书法教育的特色做法和典型案例。展览期间设置现场书写表演和书法体验活动,让参观者亲身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
进社区传递书法温情。教联体与社区合作多途径开展书法教育。2024年1月6日,白云湖小学教联体举办了“翰墨迎瑞龙 福满白云湖”春联进社区活动,组织教师带领学生书写春联和“福”字,120余名师生分成小队为居民送上书法作品,将书法的温暖送入千家万户。“这些学生写的春联真不错!”“这个‘福’字写得特别好,摆在家里很有年味儿!”孩子们得到这些赞扬,既感受到了书写的乐趣,又在书法中学会了奉献,增强了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
墨光生辉:书法影响深远,心灵启迪长存
学生书法素养显著提升。在教联体的悉心培育和持续引导下,学生的书法水平日臻精进,书法作品在市、区比赛中脱颖而出,屡屡斩获佳绩并跻身省级展览。“书法让我学会了安静书写,笔笔用心。拿到奖后我更喜欢书法了,以后会继续练下去。”编钟小学学生张欣怡在市级书法比赛中获奖后开心地说。在书法学习中,孩子们既掌握了技艺,又在书写的静谧中塑造了心性。
教师专业素养日益精湛。通过教联体的培训和互动交流,教师的书法修养与教学能力日益精湛,在市级、省级书法比赛中频频获奖,个人专业素养得到提升,教学之路愈加稳健,职业认同感大大加强。“在书法教学这条路上,我发现自己与学生在一同进步。书法教育让我重新认识到教学的力量,能把这份热爱传递下去,是我最自豪的事。”白云湖小学教师夏中华在获得省级书法奖项后发出感慨。教师用心执教、以身作则,将笔墨的厚重与文化的底蕴深植于学生的心田,让书法教育薪火相传。
城乡教育差距逐渐缩小。在教联体共研共进和云上平台的助力下,校际实现了书法教育优质资源共享。各成员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同等的书法教育机会,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在教学实践中逐渐缩小,城乡孩子获得了平等的成长机会和文化认同感。
翰墨文化氛围日趋浓厚。教联体的书法教育不仅培养了热爱汉字、尊崇文化的学生,还为区域文化注入了新活力。文峰塔小学、编钟小学、铁路小学书法学习氛围日益浓厚,校园书法文化焕然一新,家长的重视与鼓励让孩子在学习中愈加自信、自律。通过书法,孩子们在成长中融入文化的厚重,传统文化也在现代校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白云湖小学教联体以书法教育凝聚共识,联动家庭与社区,共推文化传承。2024年9月,根据区统一部署,新的教联体正式成立,白云湖小学携手编钟小学、聚奎门小学、万店镇小学,将书法教育特色传播至更广区域。原教联体成员校文峰塔小学在新的区域延续发展理念,拓展书法教育实践。未来,教联体将进一步深化合作,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将书法艺术的魅力传递给更多孩子,让他们在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中找到自我,塑造坚定的人格与丰盈的心灵。
责任编辑/杨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