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2024-01-17 00:00:00曹莉莉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4年12期
关键词:恩施州恩施研学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恩施州”)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灿烂的传统文化,“建始直立人遗址”的发现,证实恩施这片土地上早在200万年以前,就有远古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足迹。恩施州少数民族文化底蕴浓厚,有汉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等29个世居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4%,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达71.24%。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生活在这里的各民族之间历史文化不断交流、融合。

新的时代、新的征程,加强恩施州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特别是培养青少年儿童保护和传承的意识,在繁荣发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尤为重要。近年来,恩施州教育局通过打造示范学校、拓展活动渠道和创新实践方法等引导全州中小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等,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打造示范学校,增强恩施历史文化知识的自豪感。以恩施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为载体,强化示范引领,在机制创新、特色打造等方面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打造恩施特色亮点。2021年,来凤县百福司镇民族小学等3所学校的摆手舞、地龙灯等传统文化项目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宣恩县高罗镇中心小学“苗乡少年宫 师生传苗语”被湖北省乡村学校少年宫特色项目评选为一等奖。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民族初级中学(板凳龙、竹马)、恩施市屯堡乡中心小学(连厢)等9所学校被恩施市文旅局、市教育局联合认定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示范学校。通过示范引领、典型带动,教育和引导全州中小学校生爱祖国、爱集体、爱家乡的情感,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恩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责任感,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拓展活动渠道,强化恩施历史文化知识的成果转化。打造“红色课堂”“体验课堂”,将中小学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坚持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里。一是开发民族地方特色校本课程。2022年,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恩施州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行动方案》,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模式,建立全员覆盖、人人参与的竞赛、展演、实践活动机制,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培育特色品牌等5项措施,提升学生身心素质、艺术修养、劳动精神等综合素质。二是充分利用劳动节、读书节、四十周年州庆等节庆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恩施各族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依托校内班会、思政课和校外教育基地、社区、家庭等,通过全州清江美育节活动、美术书法作品比赛、献给自治州的声音和经典诵读等活动,让学生感受身边的历史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

创新实践方法,加强恩施历史文化知识的宣传普及。2023年2月,州教育局等11部门印发《恩施州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方案》,以立德树人、培养人才为根本目的,围绕“文化之旅”主题,开展文化遗产、非遗传承、名人足迹、地域风情、博物馆藏等研学活动。咸丰县唐崖土司城遗址(世界文化遗产)、利川市腾龙洞国家地质公园等6个研学基地获评省级研学实践基地,利川市北纬30°生态农业等2个实践基地获评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逐步建立小学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以县情州情为主、高中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让学生在研学旅行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革命光荣历史,感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恩施州各级各类学校将继续探索保护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鼓励新时代青少年儿童肩负保护与传承的使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杨万军

猜你喜欢
恩施州恩施研学
去研学
恩施州创新开展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大赛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恩施石油:党建为经营赋能
“改变”让城市更“优雅” 恩施州老旧小区“变身”记
中华建设(2020年5期)2020-07-24 08:55:10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恩施方言中的“倒”和“起”
华中学术(2017年1期)2018-01-03 07:25:17
恩施年俗——点路烛
民族大家庭(2015年2期)2015-08-21 07:59:54
恩施州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效的对策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