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效果在针织服装中的设计与应用

2024-01-17 04:21郭昕宜史文莉
西部皮革 2024年1期
关键词:钩针针织物针织

郭昕宜,史文莉*

(1.北京服装学院,北京 100105)

0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针织服装的要求从保暖转变为有设计感和创意感,本文首先通过对立体效果面料进行概述,其次提供了立体效果面料的设计方法,最后阐述了在服装上的应用,旨在为针织服装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

1 立体效果针织物概述

传统的针织物是由线经过编织后形成面,即二维平面,只有面积,没有体积。“立体”是指具有长、宽、厚的物体,即三维立体,在二维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一个向量构成的空间系。本文所讲的立体效果是基于二维平面针织形成的三维立体效果针织,在触觉和视觉上都是三维的,都具有立体空间感。因此不能与“肌理”混为一谈。这种具有立体效果的针织物触感更加丰富,使服装看起来更加饱满,具有雕塑般的美感,是肌理效果所不能达到的[1]。

2 立体效果针织物的设计

2.1 利用针织工艺使面料具有立体效果

2.1.1 棒针编织工艺

针织工艺是使针织服装成型的基础,棒针编织工艺作为最早的针织工艺,其历史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其审美价值是无可替代的。早期的针织在游牧民族中十分受欢迎,因为它的生产不需要携带大型机器。之后针织技术被这些游牧民族带到欧洲并在13 世纪被发现,于鸦片战争后经贸易传入中国,20 世纪初许多女性开始学习棒针编织,新中国成立后棒针风靡全国,棒针编织的发展也越来越多样化。棒针编织而成的服装比机器编织的服装更加灵活生动,富有浓厚的手工感。

传统的棒针编织以天然纤维和化纤为主,主要功能是保暖御寒,并且实穿性强,因此没有过多的款式变化、颜色变化和装饰元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需求越来越广泛,针织服装变得多姿多彩,款式更加新颖独特。瑞典针织设计师Sandra Backlund 的大部分针织服装都是使用棒针编织而成的,她的作品以具有雕塑感而闻名。Sandra 曾说:“我对待时尚更像是雕塑家,而不是裁缝。我的衣服通常很有雕塑感,轮廓很强烈,并且我也花了很多时间在装饰和合身上。”她的作品如图1,通过加针和减针为针织服装赋予立体效果。在她的另一件作品In No Time,如图2 中,她模仿自然的身体轮廓进行编织,通过具有立体效果的服装塑造和装饰身体,形成独特的立体造型和雕塑感。

图1 Sandra Backlund 的针织服装

图2 作品In No Time

2.1.2 钩针编织工艺

除了棒针编织工艺外,另一种具有历史悠久的手工编织工艺是钩针编织工艺。钩针编织(Crochet)这个名字来自法语术语“钩针”,最早明确使用该术语来指定此工艺的是出现于1832 年的荷兰杂志Penélopé,是一种传统且具有悠久历史的编织工艺,“钩编织造的织物是一种环形织物,与棒针织物类似,也是用一条连续不断的线横向地钩出一排排图案;但钩编环圈既有水平方向又有垂直方向的固定。”通过两种编织方法确定钩针织物的两种不同形态,如图3[2]。

图3 两种钩针起针方法

早期的钩针编织物主要以家用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钩针编织的选材也越来越广泛,除了运用天然纤维及化纤外还会使用一些特殊材料作为编织线材。传统的钩针材料以天然纤维和化纤为主,钩织的物品也以日常生活为主,例如服装和家用纺织品等。随着社会的发展,钩针编织的选材也越来越广,不仅有各式各样的纱线,还有例如金属丝、电线、塑料软管、橡皮筋等各种材料运用在钩针编织中,极大地丰富了钩针编织的样式和造型。钩针编织的产品也不仅仅局限于日常生活,还存在与装置摆件等装饰品中。日本钩针艺术家山口三轮(Miwa Yamaguchi)在她的作品Tichita中利用质朴的无染色棉线进行编织,设计了一系列带有立体效果的装置作品,如图4。

图4 山口三轮的作品Tichita

这项古老的编织艺术近年在时尚中也占有一席之地,由各种材料编织成的时装和配饰也大放异彩。在Dolce&Gabbana Fall 2020 Ready-to-Wear 的秀场上展示了大量的针织服装,其中的钩针作品由意大利当地居民和钩针艺术家完成,如图5;而在品牌Delpozo 的作品,如图6中通过在服装局部使用钩针编织作为装饰,通过织物的堆叠形成了立体效果,为服装增添了雕塑般的美感[3]。

图5 Dolce&Gabbana Fall2020 Ready-to-Wear

图6 Delpozo Fall 2015 Runway

2.1.3 局部编织工艺

随着针织技术的不断发展,针织机器的种类不断增多,许多织法在针织机上就可以实现。在局部编织工艺中,通过暂停部分编织时只进行一部分或几部分编织图7 是在家用横机上进行局部编织形成的角状立体效果。局部编织工艺可以运用在服装大身上,也可以用在服装边缘,为服装边缘增添异形效果[4]。

图7 在家用横机上进行局部编织形成的角状立体效果

2.2 利用不同纱线使面料具有立体效果

纱线作为针织面料构成的基础,使用不同的纱线一定会形成不同的视觉和触觉效果,也承载着人文属性与艺术价值。传统的针织纱线以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为主,天然纤维具有良好的保暖性和舒适性。例如棉质的织物细腻柔软,毛质的织物保暖性能佳,丝质的织物透气吸湿性较好,腈纶排汗性能好,易洗快干等。这些特点都符合当时人们的穿着需求。在目前的时尚领域中,有些设计师还会选择冰岛粗毛线进行编织,这种粗毛线本身带有一定体积感,经过设计和编织出来的服装也具有一定立体效果。来自意大利的设计师Byblos 于2008 年的米兰秋冬时装周上展示了大量使用粗毛线为原料织成的服装,如图8,服装造型更加挺括立体。

图8 Byblos Fall2008 Ready to Wear

随着针织工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颖的花式纱线,这些花式纱线在纺纱过程中加入了不同加工方式,形成段染纱、大肚纱、竹节纱、珠片纱等等,为设计师带来更多选择性。除了以上的纱线外,设计师还会用其他材料作为针织的原材料,例如橡皮筋、PVC 软管、金属丝等。设计师Hannah Podbury 以夸张的粗毛线、透明针织网管和网状纹理为特色设计了系列作品,如图9。

图9 Hannah Podbury的针织服装

2.3 折叠和堆叠使面料的立体效果

单独的二维针织物样片无法达到立体效果,将多个二维的针织物进行多次折叠、堆积、交叠,使整体具有体积感,也可以形成具有立体效果的针织物,增加织物的体量感和厚重感,即“面形成体积”。在图10 中,在服装大身和袖子处沿服装的廓型,利用局部编织工艺将平针织物折叠并多次重复,和肩部的平针形成对比,突出的立体效果。在图11 中,服装整体是由平针织物通过编织交叠而成,使服装更具体积感,富有立体效果。

图10 Mark Fast Fall2011 Runway

图11 YUNAN MA

2.4 利用填充物使面料具有的立体效果

通过对针织面料进行填充是一种常见方法,使其由二维变成三维形态,由扁平变得立体,形成一定空间感。填充物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条状填充物,例如鱼骨、铁丝等,这种材料将针织面料分成几个面,起到支撑和分割的作用,从而达到中空的效果。在图12 中设计师James Giltner 将鱼骨穿进面料中,形成了螺旋状的立体效果,为服装带来趣味性。而在艺术家Erbold Erdenebat 的作品中,以西藏沙皇舞者、蛇和阿尼什·卡普尔的“绘画”展览作为灵感,她将琴弦作为材料把每一片织物穿起来,形成一件可交互的服装设计作品,如图13。

图12 James Giltner

图13 Erbold Erdenebat

另一种填充物是块状填充物,例如海绵、棉花团等,这类填充物有一定体积感,增添了服装的体积感和厚重感。在Sandra Backlund 与2011 年创作的作品钩针连衣裙,如图14 中,使用了丝带和海绵作为填充物。设计师Sophia Doglio 在她的棒针编织服装中通过填充使结构变得立体,如图15。

图14 Sandra Backlund

图15 Sophia Doglio

图16 空气层组织

2.5 利用不同组织形成的立体效果

2.5.1 空气层组织

空气层组织在织造的过程中前后针板进行独立作业,互不影响。通过编织不同形态、不同大小的空气层组织并对中间空隙部位做填充形成立体效果,经过填充后的织物变得膨胀,形成三维立体效果,实现了针织物从二维到三维的转变。

2.5.2 凸条组织

当横机的一个针床带住线圈,另一个针床连续编织若干横列时,可以形成凸起且空心的横条效果,凸条可以分为闭口凸条和开口凸条。若凸条两面开口,可以对凸条进行填充。图17 为12 针电脑横机所织的凸条面料[5]。

图17 凸条组织

2.5.3 正反针组织

正针和反针是针织中的基础针法,正针和反针的变化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组织和花型。通过对正针和反针进行不同的组合,可以形成带有不同立体效果的针织面料。图18 中通过使用正反针结合的方法编织出带有尖角状立体效果的服装。

图18 正反针组织

2.5.4 四平组织

四平组织是针织中最简单的一种组织,面料的两面分别由正针和反针组成。在工艺上,利用四平落布的方法形成网兜状的立体效果,如图19。

图19 四平落布

3 立体效果在针织服装中的应用

3.1 领口

“针织服装中添领的构成因素主要是领口的形状、领高的角度和翻折线的形态、领面轮廓线的形状以及领尖的修饰等”[6]。在基础的针织服装中,领子主要以高领、圆领、v 领、一字领为主,组织主要以罗纹组织、双罗纹组织和平针组织为主。对领口部分进行立体效果的设计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由基础组织构成整体领子的形状,边缘整齐,在此基础上向外编织立体效果。领子整体由基础组织的罗纹组织构成,领口边缘整齐,立体效果的针织组织待领子形成后再接着编织。整体服装游刃有余,既整齐又不乏味,如图20。

图20 Iceberg Fall2008

第二类,领子整体由立体效果的针织形态构成,形成立体效果的领子,可以形成异形边缘的效果,丰富了领口的廓型,如图21。

图21 Iceberg Fall2008

第三类,由基础组织和立体效果拼接组合形成的领子,整体由平面针织织物和立体效果的针织物组合拼接而成。这类效果多用在肩颈连接处,模糊颈部和肩部的概念,一起一伏,使整体富有节奏韵律感,如图22。

图22 Stine Ladefoged AW 2010/11

3.2 肩部及袖子

肩部和胳膊是最适合做服装廓型的部位之一,作为身体的突出点,通过丰富的装饰和廓型展现针织服装的美丽。在常规的针织服装中,一般有自然肩、插肩袖、落肩袖和蝙蝠袖,组织以平针或者罗纹组织为主,注重实穿性和舒适性。立体效果的针织在肩部及袖子运用的部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由立体效果的针织构成整个袖子。在图23 中袖子使用了局部编织的工艺,图24 使用了正反针组织,图25 运用了钩针工艺。通过使用不同的工艺、不同的组织编织出带有立体效果的袖子。

图23 Delpozo Fall2015 Runway

图24 Steven Oo Fall2010

图25 KENZO

第二类,由立体效果和其他平面组织组合或拼接成的袖子。在图26 中,服装在常规的肩部和袖子款式的基础上加入了立体效果的针织设计,同时与平整的二维针织物形成对比,在大臂处使用堆叠的效果,在小臂处编织较为修身的组织,在视觉上丰富了人体曲线,符合人体结构。

图26 通过将立体效果和平针效果拼接形成的袖子

第三类,在连接处和袖子侧边使用立体效果的针织物,丰富了袖子部位的廓型,营造了丰富的视觉效果,如图27。第四类,通过填充物填充后形成的具有立体效果的肩部和袖子,如图28。

图27 Tuchinda SS 2014

图28 Rick Owens FW 2020 Women’s collection

3.3 门襟

门襟是指服装在前正中的部位的开襟或开叉,主要以方便穿脱和装饰为主。在服装的门襟处做装饰也是一种设计的常用方法,使服装的门襟造型更加丰富,提升服装的美感。门襟主要分为对合襟、对称门襟、非对称门襟。立体效果的针织在门襟运用的部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从领口到门襟整体使用立体效果的面料构成,更加突出领部和门襟造型,如图29。

图29 KENZO

第二类:其他组织和有立体效果的面料拼接形成的门襟,一般使用比较平整的面料和比较立体的面料拼接使用,形成一起一伏的效果,为服装增添艺术美和韵律感,如图30。

图30 Steven Oo Fall2010

3.4 边缘及下摆

传统的针织服装除了普通组织直接收针,也会加入一些荷叶边元素作为点缀,随着针织技术的成熟,服装下摆、袖口等边缘也非常适合做立体效果的设计[7]。立体效果的针织在服装边缘及下摆中运用的部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服装下摆造型主要通过面料堆叠形成,为服装增添了垂坠效果和重量感,如图31。

图31 通过堆积形成的下摆

第二类:具有立体效果的异形边缘,为服装边缘增添了精致与美,如图32。

图32 Ragne Kikas

4 结语

文章以立体效果的针织服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明确了立体效果针织物的定义,其次对面料产生立体效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概括为五个主题。最后分析了立体效果在针织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具有立体效果的针织服装更加凸显了针织的魅力,为针织服装设计带来更多可能性。

猜你喜欢
钩针针织物针织
小钩针“钩”出致富路
优雅针织柔情秋意
吸湿速干针织物研究进展
肌骨超声引导下刀钩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会隐身的针织迷彩
针织与纱线
钩针编织的发展与创新
——评《钩针编织基础》
纱线与针织
捻度对涤纶针织物服用舒适性能影响的研究
改性涤纶针织物导水透湿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