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史志》编辑部
2022 年,《巴蜀史志》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筑牢姓党为民宗旨意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宣传思想战线要“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要求,充分发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挖掘和弘扬巴蜀文化的宣传阵地、方志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平台的窗口作用,不断提高政治性、文化性、学术性、可读性,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奋力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高站位明方向,提升服务能力
2022 年,《巴蜀史志》紧跟党政决策、紧扣时政热点、紧贴百姓生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办刊中的指导地位,确保期刊正确的政治方向。着力宣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巴蜀文化和民族文化,办好常设栏目,适时新设栏目,强力打造主题期刊和专栏,持续有效提升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能力。
一是紧扣中心大局、时政热点,打造特色专栏、主题期刊。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等时政热点,紧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党委政府工作重点,精心设计“时政辑要”“奋进新征程”“成渝双城记”“红色记忆”“资治探索”等栏目,宣传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革命文化、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国家战略。联合中共泸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泸州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精心筹划、编辑出版《巴蜀史志》“四渡赤水”专刊,联合文化和旅游厅匠心策划、编辑出版《巴蜀史志》“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宣传弘扬伟大长征精神,集中展现四川非物质文化的独特魅力,助力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
二是接续弘扬巴蜀文化,加大常设栏目组稿力度。加大“封面故事”“蜀中人物”“史料之窗”“巴蜀文献研究”“盆地探秘”“历史文化”等常设栏目组稿力度,刊载大量有较高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创新价值的稿件。如“巴蜀文献研究”栏目刊发16 篇整理研究巴蜀文献的文章,“盆地探秘”栏目刊载5 篇探秘四川盆地人文地理文章,“历史文化”栏目刊载10篇省内文史爱好者探讨四川人文风情文章,引领读者从不同维度了解认识四川地情文化的多姿多彩,领略巴蜀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是发挥杰出人物、优秀书籍引领带动作用,根据来稿内容适时新设栏目。“人物访谈”栏目刊发《42 年军旅梦,惊涛骇浪筑军魂》,展现原东海舰队副政委魏伯良将军在诗歌创作、书法方面的深厚造诣及退休后捐资助学、捐资修路、扶贫扶弱、赠书赠字的高尚情操;“人物简谱”栏目刊发《赵义山先生学术简谱(1977 年至2022 年3 月)》,以大事记的形式,系统展现四川师范大学杰出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首届天府學者特聘教授,四川省学术带头人赵义山先生在宋元明清文学、中国古代词曲和巴蜀文化等领域取得的丰硕研究成果。“好书品鉴”栏目,评析探讨《晏阳初》《我与地方志二十年》《会理州乡土志》《有泰日记》等书籍,充分发挥这些书籍的教化育人作用。
二、强质量促提升,打造精品史志期刊
质量是期刊的生命。2022 年,《巴蜀史志》牢牢树立质量意识,在稿件质量、板式设计、编校质量上狠下功夫,严格把关,努力提升刊物质量,打造精品期刊。
一是广泛征约稿件,提升稿件质量。“奋进新征程”栏目面向社会各界征文;“四渡赤水”专刊精选第二届长征精神主题论坛——“四渡赤水·泸州论坛”征约的稿件;“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向国家、省、市(州)相关部门单位约稿,向省内科研院校非遗研究专家约稿,采写传承人访谈稿,确保专栏专刊增刊稿源和稿件质量。常刊“盆地探秘”“历史文化”栏目邀请知名教授、作家撰稿;“史料之窗”“蜀中人物”等栏目注重选取省内外对巴蜀文化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高校师生来稿。大量优质稿件的刊用,有效提升了刊物质量。
二是灵活设计栏目,突出主题内容。“四渡赤水”专刊设“时政辑要”栏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设“特载”栏目,分别介绍当前国内研究四渡赤水的前沿动态和主要观点,四川非遗禀赋特点、传承保护要义。“四渡赤水”专刊设“战地故事”栏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设“活态传承”栏目,介绍先锋模范人物、代表性人物生动事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前置插页提纲挈领反映四川非遗传承保护大事要事、国内外传播交流盛况,立体呈现四川非遗独特魅力;设“数说非遗”栏目,引导读者立体全面了解四川非遗分布、传承保护情况;设“图说非遗”栏目,生动形象介绍四川最具代表性的世界级、国家级非遗项目。
三是优化制作设计,提升刊物品质。专刊增刊邀请资深文化公司进行四封和内文版面设计,力求策划新颖、版面活泼。“四渡赤水”专刊先后4 次召开编辑工作座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先后3 次在文化和旅游厅、省非遗保护中心召开编辑工作座谈会,编辑部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就专刊增刊定位、视野视角、栏目设计、稿源获取、文稿编排、图片选取和内容优化等进行反复沟通商议,确保制作设计精良。“四渡赤水”专刊精选大量与四渡赤水有关的遗址遗迹图片、文物珍贵照片,“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精选众多四川非遗项目图片,常刊各期精心选用一地地标风物图片作封面,封三封四坚持精心选排一位四川籍书画名家作品,各期期刊图文并茂,大大提升了刊物文化艺术品质。
四是强化质量管控,严把质量关卡。严格执行三校程序,交叉校稿,确保每篇稿件3 人以上参与校对。每期刊物印制前,编辑部主任、副主编、主编从头至尾对清样稿进行审阅,严防政治和史实差错,避免标题格式不一、漏字、掉行、图片不清晰等情况。常刊邀请3 名巴蜀文化专家为顾问,“四渡赤水”专刊邀请江红英、周锐京、龚自德、周琴等党史专家对相关史实进行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特邀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赵红川等审读样刊,确保各期期刊内容全面、资料系统、事实清楚、记述准确。省地方志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巴蜀史志》副主编赵行亲赴印刷厂监督指导专刊增刊印制工作。
五是加强学习交流,提高编校能力。编辑部工作人员通过参加省地方志办机关党委组织的集中学习、党史学习教育培训班和政策法规宣传处支部组织的支部学习,参加四川省期刊协会、四川省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协会举办的培训及社科期刊编辑继续教育培训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现场教学,聆听主题党课、专题授课,观看专题节目、警示教育片,在编辑部内部就选题、组稿、栏目设置等开展经常性的业务研讨,不定期就编校中遇到的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交流等,不断提高编辑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养,为提升期刊质量奠定坚实人才基础。
三、多方式广传播,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
2022 年,省地方志办持续扩大期刊赠阅范围,发挥期刊育人资政作用;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积极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
一是持续扩大期刊赠阅,发挥育人资政作用。继续向成都市青羊区双眼井社区、毛边书局·桃蹊书院方志文化宣传基地赠阅期刊,助力基层德治教化。继续向国家相关部委、省四大班子领导、省直部门主要负责人、省内外部分史志专家赠送期刊;向省内外有关高校图书馆、省四大班子离退休干部阅览室、省老领导集中居住点阅览室、四川省政协文史馆、省委党校学员宿舍等各级各类阅读场所赠送期刊。向省政协会议社科新闻出版法律组参会人员、省政协文史委全体委员会议暨对口联系部门(单位)工作会议参会人员赠送期刊;新增向省、市(州)、县(市、区)图书馆,乡镇(街道)、村(社区)史志阅览室赠送期刊。赠阅范围的不断扩大,《巴蜀史志》育人资政作用更加凸显。
二是用活各类宣传平台,扩大影响力和受众面。与中国知网、国家哲社期刊数据库、维普资讯、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博看网、龙源期刊网、中邮阅读网等期刊网站和数据库合作;与四川各大传统纸媒和新媒体交流合作,扩大期刊传播面、社会影响力。与人民网、新华社四川分社、中新社四川分社、四川日报社、《华西都市报》、学习强国等建立资源共享合作机制,加强主流媒体对《巴蜀史志》扩容改版、出版专刊增刊等信息的宣传报道。每期出刊同时在“方志四川”微信平台、四川省情网发布期刊推介,增强阅读指引;每期《巴蜀史志》在方志四川微店销售,三星堆专刊在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销售,受到欢迎与好评,扩大了期刊阅读量和读者群。《巴蜀史志》实现数字化,读者登陆四川省情网,便可查阅每期电子版。充分利用各类平台,有效扩大了期刊的社会影响力和受众面。
四、以匠心铸品质,深得社会各界肯定
2022 年,《巴蜀史志》编辑出版6 期常刊、1 期增刊,累计发稿243 篇,各期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制作上乘、可读性强,深受社会各界喜爱。
一是众多网友留言点赞。《巴蜀史志》各期出版推介在“方志四川”微信平台发布后,不少网友点赞留言。如2022年3 月9 日,网友“晓风皓月”留言:“四川省地方志办主办的《巴蜀史志》杂志和‘方志四川新媒体,其善作善为和务实创新精神,所产生的媒体传播力和影响力,深受广大读者钦佩和敬重。”2022 年3 月15 日,网友“洪雅阿莲”留言:“《巴蜀史志》,与时俱进,涉猎广泛,记叙详实,图文俱美,留存了新时代的多面镜头。”同日,网友“朴刀客”留言:“《巴蜀史志》做到了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有机统一,值得细细品读。”2022 年7 月13 日,网友“琨”留言:“《巴蜀史志》,鉴古而知今,展现巴蜀沧桑巨变;彰往而察来,凝聚中华奋进伟力。”2022 年11 月22 日,《巴蜀史志》从全国近万种期刊中再次脱颖而出,入选中国期刊设计艺术周活动推荐期刊(全国推荐206 家,全国史志界推荐《巴蜀史志》《江苏地方志》2 家),对此,11 月23 日网友“汪毅”留言:“期刊方阵星汉明,万家灯火几盏新。巴蜀文明传薪火,堪有史志鉴古今。”2022 年12 月22 日,网友“前行”就《巴蜀史志》“四渡赤水”专刊出版发行留言:“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用史实说话,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重要指示要求的四川担当、四川速度。”2022 年12 月31 日,网友“文生”留言:“《巴蜀史志》,研究与弘扬巴蜀文化的主阵地!”同日,网友“唐及民”留言:“《巴蜀史志》,在专业刊物中独树一帜,讲述巴蜀历史,助力治蜀兴川!”同日,网友“冬哥”留言:“40 年来,《巴蜀史志》一以贯之地坚守刊物宗旨,为讲述四川故事、传承巴蜀文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巴蜀史志》是四川乃至西部、全国不可多得的文化刊物。”
二是不少专家学者、机关干部转发盛赞。如2022 年11月8 日记者节,知名纪实作家、非学院派天府文化学者、北宋人物史研究学者易旭东在微信朋友圈转发2021 年12 月29 日“学习强国”发布的文章《探寻巴蜀文明弘扬中华文化——〈巴蜀史志〉“聚焦三星堆”专刊出版发行》并留言:“记者节,想起去年的同一时段,与专刊编辑团队共同作战,恍若在报刊从业时加班加点做专刊特刊时,夜以继日的编前会、定版会……实至名归。尽心,精心,用心!名副其实。”2022 年12 月27 日,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科研处处长宋键在微信朋友圈转发《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巴蜀史志〉“四渡赤水”专刊出版发行》一文并留言:“四川省地方志办近年来的专刊主题鲜明,主线突出,格局大氣,设计新颖,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三是各类媒体广为报道。《巴蜀史志》编辑出版动态常被四川省人民政府网、中国方志网、中国新闻网、四川省期刊协会等有关官方网站、新闻媒体和微信公众号广为报道。如2022 年10 月22 日,四川省期刊协会微信公众号报道《巴蜀史志》开展“喜迎二十大”系列活动。《巴蜀史志》“四渡赤水”专刊出刊后,2022 年12 月20 日、12月22 日、12 月26 日、12 月27 日,中国新闻网、四川省期刊协会微信公众号、中国方志网、学习强国先后以《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巴蜀史志〉“四渡赤水”专刊出版发行》为题予以报道。
迈步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巴蜀史志》将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开拓创新,砥砺前行,积极探索史志期刊高质量发展新路,在办刊水平上寻求更大突破,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为记录历史弘扬文化、为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执笔:朱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