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高耗能产业跨区域转移的路径分析

2024-01-17 07:31薛贵元牛文娟
江苏科技信息 2023年34期
关键词:高耗能区域发展

薛贵元,牛文娟,陈 琛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经济技术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08)

0 引言

作为生产要素在地理空间上优化再配置的重要手段[3]和畅通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主要抓手,产业转移是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常现象。本文拟以高耗能产业为例,紧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机遇,把区域产业转移纳入分析框架,立足新发展格局提出的时代背景与内涵要求,从现状、特征、成因等多个维度对高耗能产业跨区域转移进行评估,对有序推动区域产业转移的实践路径进行探讨。这不但有利于加深对新发展格局下我国高耗能产业转移相关问题的理解,更有利于为推进新时期区域协调发展提供路径参考。

1 新发展格局的提出背景与内涵要求

1.1 时代背景

1.1.1 经济全球化进入调整期

受国际金融危机、疫情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经济全球化进程从2008年开始进入调整期。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增长情况是刻画经济全球化的两个重要指标。在货物贸易方面,“八五”时期到“十三五”时期,世界货物贸易的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0.00%、4.73%、13.96%、5.80%、-2.50%和1.24%。以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7年为时间节点,金融危机爆发以前(1990—2007年)全球跨境贸易的年平均增速为8.50%,远高于金融危机爆发以后(2008—2020年)的跨境贸易0.65%的年均增长速度。全球服务贸易的增长情况也大体如此。据笔者测算,1990—2007年,全球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90年的16 117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65 941亿美元,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64%。而2008—2020年,全球服务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速仅为2.16%。

1.1.2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入快速发展期

在经济全球化进入调整的同时,经济区域化却呈现出迅猛发展势头。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的特征事实加以印证:从国际上看,体现为区域贸易协定的快速增长。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截至2018年7月,向WTO通告过的区域贸易协定有739个,其中有效运行的RTAs数量则为456个。双边和多边区域贸易协定的风起云涌,正在对全球生产分工体系产生强烈冲击。

从国内情况来看,体现为我国区域发展规划密集出台。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陆续批准了一系列区域规划方案或指导意见,包括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区、长株潭城市群等。这些区域发展规划的密集出台,为我国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逐渐培育形成了多个新的城市群。

1.2 内涵要求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其深刻内涵在于充分利用我国大国经济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自主创新为驱动,以经济循环畅通为支撑,加快形成以内需驱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从而推动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同时,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循环,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实现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相互促进[4]。在区域产业发展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微观层面的要素和产品流动、中观层面的产业布局、宏观层面的区域协调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被保护的一次设备未发生故障的前提下,包括继电保护装置在内的控制跳闸的二次回路(硬件和接线)意外偶然接通或断路器机构故障而导致跳闸,称其为第一类误动,也以指数分布模型表示其概率:

1.2.1 实现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

商品和要素的自由流动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本前提。客观而言,我国还存在一些体制机制性障碍,阻碍了各类生产要素和商品服务在全国范围内的高效配置和供需对接,不利于产业在国内的梯度有序转移。这就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通过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体系,疏通商品和要素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上的痛点、堵点,推动人才、资本、数据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自由流动,推动商品及服务在供给和需求端实现高水平有效对接。

1.2.2 实现产业优化布局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为保持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活力,要求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高度加快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化布局,重点是通过完善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研发[5],增强对重点产业、重点环节的控制力;充分发挥我国大国经济优势,通过产业跨区域转移实现重点产业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布局,实现产业链本土化、供应链多元化、产业分工区域化。

1.2.3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目标。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因区位条件、自然资源、劳动力供给等方面的要素禀赋差异,导致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的梯度差距。在新发展格局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东部沿海发达省市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外引内联”作用,通过推动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在中西部地区培育更多的经济增长极,加快形成东部地区引领中西部地区共同发展的新局面,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

2 我国高耗能产业转移的现状评估

从产业转移的具体实践来看,工业是产业转移的主体领域。考虑到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的区域差异,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为代表的高耗能产业是产业跨区域转移的重点领域。鉴于此,本文拟通过分析上述6个高耗能产业在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的产业转移情况来刻画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基本特征。

2.1 高耗能产业转移现状评估

学界通常用各产业在一段时期内经济指标的相对变化对产业转移的发生情况进行识别[6]。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以工业营业收入在全国占比的变化情况来分析6个高耗能产业1990—2021年在东中西三大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基本情况与发展特征,测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三大区域高耗能产业营业收入在全国的占比(1990—2021年) 单位:%

根据《中国工业统计年鉴》并结合表1的分析结果,不难归纳出我国高耗能产业跨区域转移的发展特征。

2.1.1 东部地区高耗能产业经历了从集聚向扩散的发展历程

受益于优越的沿海区位优势,东部地区高耗能产业在改革开放东风下得以率先发展,多数产业在21世纪的前10年占比不断提升。其中,东部地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营业收入在全国的占比在2000年前后达到峰值,“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营业收入在全国的占比则在2010年前后达到65.00%的最高值。随后,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东部地区高耗能产业在全国的占比逐步趋于下降。

2.1.2 西部地区高耗能产业总体经历从扩散到集聚的发展过程

与东部地区高耗能产业从集聚走向扩散相对应,西部地区高耗能产业则总体上经历了从扩散到集聚的发展过程。典型地,“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营业收入在全国的占比在2000年前后触底反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和“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两个行业营业收入占比在2010年前后止降转升。仅有“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是例外,自1990年以来西部地区营业收入一直处于上升态势。

2.1.3 中部地区高耗能产业因行业差异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

6个高耗能产业在中部地区的产业布局变化大体可以分为4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持续扩散”型,代表性行业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和“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3个行业,其典型特征是营业收入在全国的占比总体处于逐步下降态势;第二种类型是“先扩散后集聚”型,代表性行业是“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其营业收入占比在1990—2000年期间处于下降态势,随后开始有所反弹;第三种类型是“先集聚后扩散”型,代表性行业是“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其营业收入占比在2015年前处于上升态势,近年来有所下滑;第四种类型是“扩散-集聚-扩散”型,代表性行业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990—2000年间处于扩散态势,2000—2015年处于集聚态势,近年来则又转为扩散状态。

总体来看,在国家战略和政府政策支持下,从“十二五”时期开始,东部地区的部分高耗能产业出现了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势头。但客观而言,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规模并不大,东部工业在全国仍然占据绝对优势。截至2021年,“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六大行业在东部地区的营收占比仍然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从相对份额的变化衡量产业转移规模,1990—2021年,东部地区大部分高耗能行业占比下降最多的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其在全国的营收占比在31年间下降了9.56个百分点,降幅为16.72%;其余5个高耗能行业在全国的营收占比甚至出现了上升。如果把时间区间缩小到2000年以来,东部地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营收在全国的占比下降了16.78个百分点,降幅为26.06%;其余5个高耗能行业降幅区间为3.16%~11.07%,相对降幅并不太大。事实上,多位学者的研究已经指出,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之间,虽然已经发生了一些产业转移现象,但东部地区产业并未出现向中西部地区“大规模自然转移”的现象[7]。

3 制约高耗能产业大规模转移的原因剖析

3.1 “集群黏性”的存在

Nakosteen等[8]从作用力的角度对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产业转移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促进产业向外转移的推力和拉力因素,也有制约产业跨区域转移的阻力因素。从国内的情况来看,企业往往倾向于以集群方式“抱团”发展。这种集群具有很强的根植性,相关上下游企业容易“黏附”在集群内,形成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尤其是在集群发展势头越好的区域,“集群黏性”对产业转移所造成的阻力更大,根植于其中的企业嵌入本地产业链供应链越紧密,越不易发生产业跨区域转移的现象。这可能是导致当前国内三大区域间产业转移规模不大、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3.2 产业潜在承接地的产业配套能力不完善

产业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产业配套体系。客观上说,中西部地区普遍存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产业市场竞争力较弱等发展短板,导致多数中西部地区难以有效集聚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种优质资源要素,进而造成产业配套不足,弱化了东部发达地区企业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吸引力。

3.3 市场体系不健全

相对发达地区而言,多数欠发达地区往往因营商环境不佳而难以形成对发达地区企业的强大吸引力,这主要体现在市场制度、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差距。市场制度层面的差距具体体现为各种显性和隐性壁垒的存在,以及金融市场、人才市场等要素市场建设的不足;思想观念层面的差距具体体现为中西部地区市场主体的竞争意识、开放思维、信用观念与中部地区存在落差。

4 新发展格局下有序推进高耗能产业跨区域转移的实践路径

4.1 以城市群为主体推进产业转移

城市群已经成为当前各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平台、经济中心转移的重要承载体。在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城市群发展肩负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在当前东中西部高耗能产业转移效果不显著的背景下,以城市群为主体推进高耗能产业有序转移可能更具有可操作性。为此,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加快中心城市的培育和发展。中心城市作为城市群发展最主要的能量源和资源的聚集高地,应当在引领、服务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只有中心城市的经济体量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对周边区域发挥强有力的辐射带动作用。要在明确产业定位的基础上,通过重大投资、重大项目在中心城市的部署加快提升中心城市发展规模,以提高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力。另一方面,加强中小城市的配套建设。在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下,城市群内的中小城市要有效承接中心城市辐射和产业转移,必须树立“合作意识”和“配角意识”。中小城市应加快完善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重点是完善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配套;加快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配套,缩小与中心城市在信息网络服务中的差距;做好生活环境的配套,打破户籍、购房、入学、就医等公共服务壁垒,加快中小城市与中心城市的同城化进程。

4.2 以统一市场建设推进产业转移

统一市场建设是促进高耗能产业跨区域转移的基本前提。第一,加快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打破人才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加快实现户籍准入和同城化互认,把区域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作为促进资本要素自由流动的重要抓手,通过产权交易信息共享、促进跨区域产权交易合作等方式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通过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关键环节、关键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形成各区域协同攻关、协同创新的强大合力。第二,推进线上线下协同。以消除市场隐形壁垒为目标,推进各区域之间的公共服务信息、产权交易信息、市场监管信息等各方面信息的共通共享,实现“线上”一体化建设。以实现标准和规范的一体化建设为重点,推进标准化制定、规范化管理,着力解决各地“线下”标准不统一的问题。第三,实现“五链”融合发展。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五链”深度融合是推进统一市场建设,实现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协同共进的基础。重点是通过创新链引领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和人才链等方面的有机融合,通过创新能力的培育引导各种创新要素基于资源优化配置原则的自由流动,以此提高包含创新要素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塑造产品生产的区域协同效应,加快构建现代市场体系。

4.3 以“集群式承接”推进产业转移

从中西部地区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的角度分析,以全产业链思维完善上下游产业链,进而推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对东部发达地区转出产业的“集群式承接”,有助于有效破除产业发展的“集群黏性”。其内在逻辑在于,首先,欠发达地区利用自身资源要素禀赋优势为外来产业或企业打造相对完善的产业配套,以显著增强本地对发达地区企业和优质资源要素的吸引力。随后,在外来产业和企业入驻后,与本地相对完善的产业配套有机结合,形成产业发展的集聚效应,以显著增强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力和辐射力。基于此,在推动“集群式承接”方面,中西部地区至少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着力完善产业配套。坚持补短板、强弱项,以园区为依托,强化对园区内企业在用地、用电、用工等方面的要素保障和政策响应。另一方面,着力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完善。围绕本区域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打通产业链痛点和堵点,强化本地企业对产业链的支撑,通过产业链完善的比较优势增强对外来产业和企业的吸引力[9]。

5 结语

产业跨区域转移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构建产业梯度转移的良性机制,推动区际产业合理分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产业发展新格局,从而在更高层次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

猜你喜欢
高耗能区域发展
科学认识和调控高耗能产业
中国特检院“十三五”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减排工作回顾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浅析加强高耗能企业用电检查的必要性
分区域
高耗能企业电力能效等级评估方法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