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谐”文化研究综述

2024-01-17 02:09拉巴次仁刘芮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30期
关键词:西藏文化

拉巴次仁,刘芮

(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藏拉萨 850000)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世界,文化已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1]因此,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西藏文化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堆谐”是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促进西藏文化的发展进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

1 “堆谐”文化简介

西藏素有“歌的天堂,舞的海洋”之美誉。“堆谐”是藏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传统歌舞艺术,有着近千年的悠久历史。“堆”指西藏地势较高之处,包括雅鲁藏布江上游、日喀则市的拉孜到定日县一带和阿里地区的部分地区。“谐”是歌舞的意思。“堆谐”系该地区民众中流行的一种融歌舞、说唱、弹奏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它在日喀则市拉孜县最为盛行,常见于田间、地头、庭院和林卡之中。

“堆谐”以特有的扎念琴为伴奏乐器,分为南北两派,“堆”南地区的表演属南派,风格比较优美;“堆”北地区的表演属北派,风格偏于豪壮。“堆谐”表演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以歌唱为主,节奏舒缓,舞姿悠扬;后一部分以舞蹈为主,节奏活泼,舞姿洒脱。“堆谐”是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长期发展中,“堆谐”逐步形成程式化的表演模式,按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多个类型,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整个西藏乃至国内外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2 研究设计

2.1 方法选择

文献分析法能帮助调查研究者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进而对研究对象作历史的动态把握。拉孜“堆谐”于2007年被列入第二批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通过各类报道和宣传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学术界也涌现了一系列关于堆谐文化的文献,形成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因此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进行研究。

2.2 数据说明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搜索关键词“堆谐”和“堆谐文化”,筛掉一些明显没有体现“堆谐”文化的文献,最后得到发表于2001—2022年的64 篇学术论文,其大多发表在《西藏大学学报》《西藏研究》《西藏艺术研究》《民族论坛》《艺术品鉴》等期刊上。本文尽可能收集具有不同类别、不同特征及不同方式的文献,以促进对“堆谐”文化的深入研究。“堆谐”文化的文献数量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虽然其文献数量呈波动状态,但从整体上看关于“堆谐”文化的研究数量呈上升趋势,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尤其是近几年数据比较明显,预计未来也会持续攀升。

3 研究分析

本文收集了关于“堆谐”文化的60 余篇文献,这些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推动“堆谐”文化繁荣发展的作用。现根据其研究的切入点、目的及意义的不同,共分为五大类进行综述,分别是缘起、特征、传播、保护及区域。其中,以特征类和缘起类文章居多,具体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堆谐”相关文献分布表

3.1 “堆谐”缘起研究

3.1.1 “堆谐”的历史渊源

关于“堆谐”的产生与发源并没有史书的确切记录,但从相关资料的蛛丝马迹中可以发现堆谐的早期痕迹。修建于10世纪的阿里古格王朝宫堡议事大厅壁画中有体前交叉双手,身穿长裙的少女“堆谐”舞蹈画面[2]。在布达拉宫以及桑耶寺壁画上均可见“扎念琴”的身影,表现的分别为松赞干布与藏王赤松德赞的奏乐景象[3]。“扎念琴”与“堆谐”联系紧密,一脉相承。在距今多年的古迹建筑中发现了“堆谐”的文化元素,能够说明“堆谐”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

3.1.2 “堆谐”的发源地点

“堆谐”发源于“堆”地区[4],但是究其具体发源地却众说纷纭。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堆谐”的前身是13世纪初叶流行于阿里地区札达和普兰等地的农村圆圈舞——“果谐”[5]。现在“堆谐”的乐曲旋律、舞步动作还保留了许多阿里果谐中的基本动作与姿态。第二种观点认为“堆谐”的发源地是13世纪日喀则市的定日、拉孜及萨迦一带[6]。当时元世祖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大元帝师”统治西藏,这一带成为西藏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扎念琴”也开始出现,在与农村果谐相结合的基础上逐步演化为 “堆谐”。不管是哪种观点,都有其具体根据,可做综合分析。

3.1.3 “堆谐”的由来

艺术源于生活,“堆谐” 产生于早期西藏农牧民的生产生活[7]。受生活习俗的影响,游牧民族喜欢燃起篝火,围成圆圈一起载歌载舞。“堆谐”就发源于“堆”地人民在欢庆丰收、婚嫁迎娶及节庆活动中所表演的歌舞。但逢喜事,“堆”地人民齐聚一堂,边弹边唱边跳,展现出一片热情美好的生活景象,“堆谐”舞蹈也应运而生[8]。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堆谐”中守旧的迷信色彩逐渐淡化,但这一歌舞形式依然表达了藏族群众的团结协作精神与强大的生命活力。

3.2 “堆谐”特征研究

3.2.1 “堆谐”的伴奏乐器

扎念琴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是西藏广为流传的弹奏乐器,也称“扎年”或“扎木聂”(如图2所示)。俗语道:“见到扎念琴,腿脚痒几分。”“扎念琴”和“堆谐”就像鱼和水一般不可分割[9]。“扎念”的藏语意为“悦耳动听之声”,扎念琴体通常由柏木、红木、胡桃木等制成,蒙皮为山羊皮、蟒蛇皮等,琴身为木制,由共鸣箱、琴杆和琴头等构成,此外还有琴弦、琴马、弦轴、拨片和挎带等附件。按琴弦数量可分为六弦琴、八弦琴、十六弦琴等,以六弦琴最为普遍。此外,竖笛、牛角胡琴、横笛及串铃等乐器有时也会用于“堆谐”的伴奏[10]。“堆谐”以扎念琴为主要伴奏乐器。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融入了一些新的元素,美妙的琴音与歌声、舞蹈相辅相成,使得“堆谐”文化更加耀眼夺目。

图2 扎念琴

3.2.2 “堆谐”的舞蹈风格

“堆谐”舞蹈能表达藏民族的思想情感,舞者身体运动自如,有站有蹲,有停有动,灵活多变[11],舞者男女不限、人数不限,表演形式比较自由。“堆谐”又称为“藏族踢踏舞”,要求舞步随着音乐的节奏时紧时松、时快时慢、紧密结合,以踢、踏、悠、跳等动作跳出规律性的变动的舞步[12],步法踏地清脆,膝盖与脚踝动态性极佳,具体可分为三步一提、双晃手、前踢步、上下甩手等,因其踏地铿锵有力、节奏多变,动作大方有力,具有阳刚之美。“堆谐”舞蹈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形成了朴实自如、大方奔放、轻捷灵活及干净利索的风格特点。

3.2.3 “堆谐”的乐曲格调

“堆谐”乐曲有固定的前奏、间奏及尾声,也分别称“果搅”“拔尔搅”及“玖搅”,其音乐结构相对比较完整。“堆谐”音乐可以是由民间小曲演变而成,也可以是民间“果谐”发展而来。乐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降谐”,音乐与节奏比较舒缓,韵律抒情;第二部分为“觉谐”,节奏逐渐加快,粗犷豪放,乐曲也由此进入高潮。除常见的“前奏—歌舞—后奏”的三段式结构外,也有“前奏—歌舞—间奏—歌舞—后奏”的多段式结构[13]。“堆谐”乐曲形式固定而方式灵活多变,内容富有表现力,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情。

如图3所示,“堆谐”在进行表演时,一边弹奏、一边唱歌、一边跳舞,气质奔放稳健,乐器美妙独特,舞步律动极强,音乐欢快热烈,乐器、舞步与歌声相互协调配合,既表现出了“堆谐”的感染力,又吸引了人民群众对它的喜爱。

图3 “堆谐”表演图

3.3 “堆谐”传播研究

3.3.1 “堆谐”的艺人流动

艺人是“堆谐”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其发展对“堆谐”文化来说意义重大。青藏铁路的开通运营、《飞弦踏春》在央视春晚的演出及“拉孜”堆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立,共同拉开了“堆谐”文化进入内陆城市的大幕,“堆谐” 艺人也开始到全国各地发展[14],他们穿行在各地城市的茶馆、餐厅、酒吧等场所。“堆谐”艺人走向全国,“堆谐”表演也趋于规模化、常态化和稳定化,不仅使得“堆谐”文化的传播空间更加广阔,也通过吸收全国各地的音乐与文化元素让“堆谐”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5]。“堆谐”艺人走向全国各地,既能繁荣全国文化市场,还能促进“堆谐”文化的传播,但同时其艺人在内地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应对。

3.3.2 “堆谐”的高校教学

“堆谐” 文化具有自身特有的艺术形式与风格,将其运用到舞蹈课堂训练和身体韵律活动的高校教学具有很高的价值[16]。要在认识“堆谐”文化内涵、了解“堆谐”文化特点及熟悉“堆谐”表演流程的基础上进行舞蹈课堂教学,才能更好地传承“堆谐”文化[17]。为此,应该在此步骤上按照手势训练、步伐训练、小组合训练、综合组合训练等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堆谐” 是藏族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歌舞形式,将“堆谐”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感悟和领会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另一方面也能让“堆谐”文化继续繁荣发展。

3.3.3 “堆谐”的表演活动

节庆表演及其他演出活动也是“堆谐”文化的重要传播方式。相关专业艺术团参加中央、自治区、市级大型文艺演出,如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第十五届金鸡百花奖开幕式、香港回归十周年庆典大型表演活动。西藏本地喜好“堆谐”的农牧民组成业余表演队,每逢大大小小的节日,都会参与演出,一起欢度佳节。与此同时,“堆谐”文化节上每个乡镇的表演队也会参加汇演。雅江岸边,充满欢声笑语,宗山脚下,一派歌舞升平。各种表演既体现了藏族“堆谐”文化的巨大生命力,也在无形中潜移默化地传播了其文化元素,凭借区内外的各种活动让“堆谐”文化走向全国乃至国际。

综上,通过艺人的流动、高校的教学及各类表演活动,既能让藏族人民群众在感知、体验中了解本地本民族的民间优秀历史文化,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丰富和活跃文化生活,又能宣传和发扬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3.4 “堆谐”保护研究

3.4.1 “堆谐”的传承发展

西藏的传统歌舞以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风格迥异等特征闻名于世,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堆谐”文化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18]。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基于农耕、牧业的传统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改变,使得以口传身授为主要传承方式的歌舞艺术遇到了新的挑战。有学者提出了民间的、自然的、活态的传承及学校教育的传承,以民间传承为根,同时把双渠道传承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故此,不论是在民间还是在校园,都应该加强对“堆谐”文化的传承意识,形成在学习中传承的氛围,通过学习、实践、交流形成有效的传承模式[19]。由此可见,“堆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十分重要,且已经形成比较规范的传承方式。

3.4.2 “堆谐”的非遗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志,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起着独特的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因此对“堆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显得十分重要。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人亡技绝”[20],还存在固态保存不足、技艺传承人的认定有待补充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堆谐”文化的保护效果[21]。故此,要从建构堆谐文化生态圈及树立保护与传承内容的整体实施细则两方面入手进行解决。总体来看,“堆谐”非遗保护的必要性已逐渐深入人心,但在实际过程中仍存在些许问题,须引起重视。

综上所述,“堆谐”是灿烂的西藏优秀传统文化,也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对其进行传承、发展及保护至关重要。“堆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正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但是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还需继续努力。

3.5 “堆谐”区域研究

3.5.1 拉孜“堆谐”

拉孜“堆谐”,又被称为“北派堆谐”或“珞谐”,主要流行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西部的拉孜、定结、萨迦及昂仁等地。因其曲目繁多、风格独特、形式活泼、旋律动听的特点在本地广泛流传,群众基础比较深厚。从乐曲音阶上来看,主要以七声音阶为主,五声和六声音阶较少,韵律感强,节奏欢快。从伴奏乐器上来看,一般为扎念琴独奏或者多把演奏[22]。从音乐结构上来看,分别有两种,一是“降谐”和“觉谐”的组合,即慢板歌曲与快板歌曲的组合;二是只有“觉谐”,即快板歌曲。从舞蹈风格来看,比较舒展豪迈、奔放自由,代表作品《吉祥的喜讯》和《飞弦踏春》更是跳出了雪域高原,活跃在全国乃至国际舞台上。

3.5.2 定日“堆谐”

定日“堆谐”,也叫“南派堆谐”和“绛谐”,主要流行于西藏日喀则西部的定日、聂拉木、吉隆、萨嘎等地。风格古朴优美,具有浓烈的高原特色。就乐曲音阶而言,主要以五声调式为主,六声音阶和七声音阶则比较少,音型比较简单,多为一拍一音。就伴奏乐器而言,通常为一把扎念琴。就音乐结构而言,分别有三种,前两种与前文中拉孜“堆谐”的音乐结构相同,第三种是由散板性的降谐和觉谐组成,散板没有乐器伴奏[23]。就表演风格而言,比较注重集体性而非独特性,步伐丰富多彩,动作自由活泼,歌唱也靠白嗓喊唱,韵味十足。

3.5.3 拉萨“堆谐”

拉萨“堆谐”,也称作“城市堆谐”,是“拉孜堆谐”从农村流传到城市,受到人们的喜爱,得到积极传播和发展,创造出的具有城市人民生活特点的“新堆谐”,主要分布于拉萨以及江孜等地[24]。从乐曲音阶来看,与拉孜“堆谐”的调式特点相同,但是音域比较高,最高可达十二度。从伴奏乐器来看,除了扎念琴之外,还包括横笛、扬琴、串铃等。从音乐结构来看,也与拉孜“堆谐”的音乐结构相同。从舞蹈风格来看,动作轻便而灵巧,舞步稳健而幅度小,注重节奏的变换与技巧。

3.5.4 甘孜“堆谐”

甘孜“堆谐”是由西藏“堆谐”在康区甘孜等地流行演变而来的,最初主要流行于寺庙,表演者皆为僧人。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甘孜“堆谐”在借鉴和吸收各种踏步风格和节奏的基础上,注入了本地的弦子和锅庄元素,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堆谐”,目前主要集聚在甘孜和巴塘等区域。其主要特点是增加了踏步旋转、侧身腾跃等技巧工作,放大了肢体动作幅度,并发展了脚掌脚跟交替踏地,具有丰富的表现能力[25],表演时脚和腰部佩戴响铃,增添了音响色彩。此外,甘孜“堆谐”还分为有伴奏“堆谐”、无伴奏“堆谐”、有声踢踏及无声踢踏,已经成为甘孜康巴文化的集中代表。

综合来说,“堆谐”文化因其强大魅力而广为流传,不仅在西藏自治区内形成了不同派系,也在全国范围内有所发展。不同区域的流派既饱含了“堆谐”的共性色彩,又各有特色、各有风格,组成了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堆谐”文化。

4 结论与展望

本文以“堆谐”文化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探讨了“堆谐”文化的研究情况。从相关文献数量来看,仅有60 多篇,表明学术界对“堆谐”文化的关注度还不够,未来在该领域应有更多的研究进展与成果。就现有研究内容而言,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首先,关于“堆谐”的缘起,“堆谐”文化发展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究其发源地,学术界有两种观点,一是阿里地区,二是日喀则,“堆谐”文化产生于藏族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其次,关于“堆谐”的特征,“堆谐”文化是一门综合艺术,集“舞”“乐”“曲”于一体,伴奏乐器以“扎念琴”为主,某些地方也会加入横笛、扬琴等,舞风朴实自如、干净利索,乐曲灵活多变,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情。再次,“堆谐”的传播,主要有艺人流动、高校教学及表演活动3 种方式。同时,“堆谐”的保护、传承发展,要民间传承和学校传承两手抓,在非遗保护方面,要结合新形势、新环境应对新问题。最后,“堆谐”的流行区域,根据流派、风格、特色的不同,可划分为拉孜、定日、拉萨及甘孜等不同“堆谐”种类。

“堆谐” 文化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为后续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具有重要作用。“堆谐”文化时代久远,历史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还存在许多古老的非物质文化元素。随着本地学术氛围的日益浓厚,这些人类的宝贵遗产将被陆续挖掘。但现在社会变革急剧,仅凭单个个体或者团体无法揭示其全貌。在“堆谐”文化的研究中,如何更好地发掘资料,使文献资料、民俗资料、口述资料及考古资料有机统一,值得研究者认真思考。未来,应该积极促进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积极展开跨学科互动,以更加细致、更加严谨的质性研究和逻辑论断,推进“堆谐”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助力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猜你喜欢
西藏文化
都是西藏的“错”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我们一起去西藏
谁远谁近?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