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群体。洛阳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建立了系统性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全力保障解决好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在分析洛阳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学的重要性,探讨分析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着力提高该课程的实用性、实操性,以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洛阳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学内容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创业受总体性、结构性矛盾等因素的叠加影响状况不容乐观,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是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
1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的重要性
大学生就业创业,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且关系到经济社会是否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以洛阳市为例,目前,驻洛共有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师范学院、洛阳理工学院、河南省推拿职业学院、洛阳科技职业学院、河南省林业职业学院、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洛阳文化旅游职业学院等8所高校。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复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意义重大。
1.1 有利于为洛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大学生充分就业关乎社会稳定,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最终会对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洛阳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近年来,围绕“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万名大学生留洛计划”和帮助全市高校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的总体目标,以离校前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离校后未就业毕业生服务攻坚为抓手,通过持续加大政策支持、服务助力、权益保障、困难帮扶力度,全力保障好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为重振洛阳辉煌,高质量建设现代化强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和动力支持。
1.2 有利于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
大学生从校园步入社会,这是人生的一个拐点,对一个人以后的发展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大学生如果能够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发挥自己的才干专长,感受到自己是社会和国家所需要的人,自尊心自信心将不断增强,自豪感成就感更加强烈。如果毕业以后不能找到工作,慢慢地大学生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对生活失去勇气,乃至对自我的绝对否定。为此,洛阳高校建立系统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成立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机构,组织和保障就业创业教学工作顺利有序地进行,不断提高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水平,推动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使命。
1.3 有利于促进洛阳高校良性发展
大学生充分就业关乎着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如果高校培养的学生就业率低、就业质量差,社会对高等教育必然会丧失信心,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洛阳高校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作为重要任务,通过建立完善就业反馈机制,全面了解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了解毕业生在参加工作后对在校学习期间经历的反思和反馈,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素质的评价和建议,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重点布局社会需求强、就业前景广、人才缺口大的学科专业,及时淘汰或更新升级已经不适合社会需求的学科专业,有助于洛阳高校持续改进人才培养工作,实现良性发展。
2 洛阳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形势分析
笔者通过收集查阅资料、实地走访调研,梳理汇总了洛阳高校毕业生近年来的就业数据,对当前洛阳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和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2.1 当前洛阳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1)就业总量不断增大。受高校扩招影响,洛阳高校毕业生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34575人,初次就业率85.9%;2020年为37870人,初次就业率76.9%;2021年为39057人,初次就业率86.97%;2022年为44453人,人数较多,但初次就业率并不太乐观。同时,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旧严峻。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洛阳市接收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分别是2019年13392人、2020年16131人、2021年13971人、2022年20890人,进入人力资源市场求职的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多,就业总量压力明显增加。
(2)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根据洛阳市人力资源市场现场招聘会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并非没有就业岗位,而是人与岗位的匹配度不够,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企业招工难、大学生就业难的两难现象。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推进,企业招工难更多的是表现在以技师、技工为代表的中级劳动力缺乏。然而,受困于人才培养周期长、高校办学缺少市场需求针对性、人才培养可替代性较差等原因,产生了高校有的专业大学生供过于求和市场急需的专业人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不应求的结构性矛盾。
(3)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受限。近年来,用人单位入校开展招聘和毕业生外出求职应聘频频受限,对毕业生求职择业造成了较大影响。高校毕业生求职、用人单位招聘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网络、电话等非常态化方式进行,网上求职竞争激烈,用人单位要求普遍提高,企业招工与高校畢业生就业难度都不同程度有所增加。另外,部分职业资格考试推迟或取消,影响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特别是法律法规明确要求需要持证上岗的准入类职业资格,如果没有按时取得证书会直接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
2.2 洛阳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向及特点
(1)就业观念发生变化。洛阳高校近年来大力开展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学生越来越注重自身的能力、兴趣、性格、所学专业与职业发展规划的匹配度,这无疑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和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追求更高。同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家庭能够支撑高校毕业生的物质需求。因此,大学生就业心理上既有“求新(新业态)重稳(体制内)”的倾向,也有选择“慢就业”的发展趋势。
(2)就业渠道更加宽泛。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当今大学生已经学会主动适应社会,具有很强的主动意识、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适应能力,就业选择从单一性走向多元化。就业去向范围增加,如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社团组织、民营大中型企业、私营中小企业等各行各业,都有大学生的足迹。就业地理位置的影响逐渐降低,很多大学生倾向于选择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就业机会的地理位置,或者投身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如乡镇基层、西部边远山区等。就业途径更加多样化,如自主就业、自主创业、自由职业者、继续深造、出国留学等。
(3)就业竞争更加激烈。近年来,洛阳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多,而新增工作岗位极其有限,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已经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从“饥不择食”转为“挑肥拣瘦”,使得就业竞争日益激烈。与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理工科大学毕业生相比,文科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则更加严峻。
3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重点
为提高“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实用性、实操性,我在教学中重点讲五个方面的内容。
3.1 树立正确观念
(1)树立正确就业理念。教育引导大学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就业创业的严峻形势,充分了解并用好现有的就业制度和政策,摒弃一些传统观念,努力适应新背景下的就业形势,主动与社会结合,走入就业市场,通过自己的优势和能力去竞聘自己想要的岗位。数据表明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中小城市、乡镇基层单位、非国有企业等就业岗位。
(2)客观评价认知自我。引导大学生正确定位自己,在选择就业岗位时,充分考虑自身实力是否能够胜任,学会适时调整就业期望值,认识到把握机会的重要性,收入、工作地点、工作前途等因素固然重要,但一个机会、一个锻炼岗位是前提条件,经验需要在做事过程中慢慢積累沉淀。
(3)注重能力素质培养。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着重锻炼动手能力、交际能力、协调能力等,勇敢地接受社会的检验,努力塑造坚韧不拔的品质。同时,注意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主动就业,踊跃创业,在挑战中不断提升能力。
3.2 培养职业素养
(1)提高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是大学生职业素质的灵魂,是涵养职业素养的思想基石。在教学中,注重强化和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以培育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核心,以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为重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其具备爱岗敬业、奋斗拼搏、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等优秀品质。
(2)持续强健体魄。健康的身体是胜任岗位工作的基本条件,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努力学习的同时,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积极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练就过硬的心理素质,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认识竞争,提高自信心,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做好心理准备。
(3)提升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一个人完成工作任务、从事与职业相关活动所必备的本领和技能,大学生所具备的职业能力是其胜任未来职业的基本条件。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培养综合能力、发展智力的黄金时期,是职业能力开发的重要时期。在教学中教育大学生要珍惜时间,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职业能力。
3.3 掌握求职技巧
(1)搜集就业信息。通过教学让大学生掌握招聘信息的获取途径和甄别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分析、综合、归类、过滤,从中筛选出最适合自身需求的有用信息,作为求职的重要依据,更好地为求职择业决策服务,避免出现从众行为、轻信行为、举棋不定、急于求成等情况。
(2)准备求职材料。求职材料是求职过程中的通行证和敲门砖,要让毕业生熟练掌握求职材料准备应遵循的真实、准确、有个性、突出重点等基本原则,重点对求职信的写作技巧,简历制作等进行讲解,帮助大学生在准备求职材料时,内容充实而又富有个性,避免雷同和生搬硬套。
(3)掌握笔试技巧。笔试的目的在于考核应聘人员是否具备用人单位所要求的一些基本素质和能力,一般包括专业能力考试、性格和心理测试、综合能力测试等。教育指导大学生在准备笔试时做到加强积累,有针对性地复习,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笔试时要认真审题答题,最大程度展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4)提高面试能力。一般来说,面试所要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仪容仪表、专业知识、分析能力、反应能力、社交能力、工作态度、求职动机等。在教学中通过加强模拟训练、实战演练等方式,帮助大学生熟练掌握面试技巧,牢牢掌握守时、着装恰当、合理组织语言、微笑彰显自信、细节决定成败等基本的面试礼仪。
3.4 维护合法权益
(1)提高重视程度。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大学生往往对于自身权益保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就业制度以及办理程序等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教育指导大学生在选择自己未来职业和走向工作岗位前,全面了解就业的相关法规及就业过程,把握好各个环节。
(2)增强防范意识。教育指导大学生慎重签订劳动合同和就业协议,避免产生法律风险。同时,强调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合法的、正规的劳动合同,警惕可能存在的合同陷阱。即便没有正式的书面劳动合同,也一定要留意保存能证明自己与用人单位产生劳动关系的凭据和资料,以便在发生劳动纠纷时保护自己。
(3)维护合法权益。要让大学生充分了解作为公民在法律上有哪些权利及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并能清楚地认识到法律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一旦在就业过程中就业权益受到损害时,一定要敢于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5 理性科学创业
(1)掌握支持政策。进入新时代,大学生将成为未来创业的主体。近年来,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各级政府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大学生要全面客观了解掌握并运用好相关支持政策。例如,洛阳市相继出台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方案和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行动方案等文件,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了完善的政策支持。
(2)挖掘创业机会。创业者要善于从世事变化中发现商机、抓住机会。创业机会无处不在,需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生活的“痛点”;同时创业也要求“天时地利人和”,种种的不确定性导致创业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创业机会,从市场规模和价值、资金需求量、投资收益、成本机构等多个维度对创业机会进行评估和识别,提升自身挖掘、利用创业机会的能力。
(3)科学理性创业。大学生创业并非易事,不仅会受到自身能力、综合素质、知识经验、资金技术等自身条件的制约,还会受到社会观念、创业政策、市场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要特别注意引导大学生在保持创业热情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创业知识、创业经验、创业技能,根据自身情况,结合政策措施、创业项目等客观条件,理性创业,科学创业。
结语
总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意义重大,高校应认真分析和精准把握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创业形势,重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工作,教育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努力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能力素质,熟练掌握和运用求职技巧,理性科学创业,并在就业创业中重视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张保华.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创业困境与指导策略研究[J].投资与创业,2021,32(22):4345.
[2]郝文君.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智库时代,2020(06):9394.
[3]武浩敏.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优化策略[J].西部学刊,2020(22):8991.
[4]陈小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成才之路,2022(10):1315.
[5]张敏,张咚咚,方丽娟.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质量与市场,2022(16):139141.
[6]翁祥栋.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思政:现状、可行性与路径[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1(21):4851.
作者简介:刘清扬(1996— ),女,汉族,河南洛阳人,管理学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