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亭
(西南林业大学,云南 昆明 650224)
云南是元明清时期设立土司最多的地区,从土司始设至完全消亡,存续期长达700 多年,其间共设立600余家土司。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沿革,土司制度成为云南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学界对云南土司世系、土司制度源流、土司个案、土司社会、土司与边疆安全等问题已有深入研究。无论“土司制度”的学术观念形成理路如何,可以肯定的是,土司制度是因边疆民族问题而生。土司制度治理西南边疆成效明显,具有较强规范性,被中央王朝推广到湖广、重庆等靠内少数民族地区,成为治理民族地区的一项重要制度。以今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为中心的临沧地区,不仅是历史上罕氏土司统治的主要区域,也是我国傣族聚居区之一,是中缅民族文化的交汇地。从1397 年耿马建城到1950 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政权期间,傣族罕氏土司在今临沧地区先后建立了几个罕氏家族统治的傣族封建领主制政权,主要包括孟定土司、耿马土司和勐角董土司。史学家方国瑜、民族学家江应樑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实地考察过罕氏土司并留下了诸多珍贵记录,学界出版了一批与罕氏土司有关的书籍,发表了若干论文,其中罕燕所著《云南临沧傣族罕氏土司研究》[1]是为数不多的相关专论。本文以傣族罕氏土司为例,力图清晰勾勒边疆土司政权融入国家的历史路径。
勐卯地区即今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及缅甸北部南坎等地的瑞丽江流域,“是傣族文明的摇篮。”[2]历史上罕氏家族即为其中的部落之一。勐卯果占璧王国时期,罕氏家族曾是王族和部落联盟王国的王室成员,“罕”姓也成为傣族社会中的贵族姓氏,“勐卯未设安抚司前,勐卯地区曾有罕定法、罕宪法等统治过”[3]。约两千年前,部分罕氏族人迁至今缅甸北掸邦东部地区,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在新维、腊戍一带活动。元代,中央政府在其地设有木邦路军民总管府、麓川路军民总管府,明初续置木邦府①管辖。江应樑考订《勐卯思氏谱谍》后认为,“麓川统治者的传位世系,始于公元1256 年(南宋宝祐四年,蒙古宪宗六年,傣历618 年),其时芳罕为勐卯主,在位52 年。公元1308 年(元武宗至大元年)传位与子罕好,迁都于‘元南隅城’,其地在勐卯之西北隅。罕好在位二十年,卒,公元1328 年(元文宗天历元年)其子罕静法继为勐卯主。公元1330 年(元至顺元年)罕静法遣使向元朝进贡,授职为麓川路总管。罕静法在位12 年,于公元1340 年卒,无嗣,由4 大臣管理地方,他们商定要向外寻求可以继承部主位置的杰出人物,不久就物色到一个打虎英雄,共推为麓川主,命名‘思可法’。”[4]
杨铸根据孟定土司辖区最高掌教者副印长老英达片的傣文本《吾定满佐》翻译整理的《孟定土司源流》,是研究罕氏家族源流的重要资料。据此傣文资料记载可知,罕氏家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傣历476 年(1114)勐卯果占璧地区的部落王国——勐阔时期。据载[5],国王妹妹娜艺被一只体纳戛鸟②叼走,放到勐卯果占璧附近的山上,不久生下一个聪明伶俐的男孩,取名芳罕,在他16 岁时产生寻根问祖的强烈愿望,便到勐阔王府出示母亲让他携带证明“官根官种”身份的金边包头巾、宝石戒指和大红布,并说明此次回来是要山要水要土地去辟勐建寨。国王见到侄儿芳罕十分高兴,不仅把一个布阿马③的千金娜很罕许配给召芳罕,还派4 位混俸官带领众多的红傣民跟随召芳罕到勐卯建城立寨。由于治理有方,勐卯地方兴旺繁荣。召芳罕之后继承王位的有罕罕、罕静法。因罕静法无子,当政的4 位大臣决定按照神灵的旨意,采用由马来找主找官的传统做法寻找好的国王,找到放牛人召软时,4 匹马跪下叩头,召软被臣民接回当勐卯王。召软实际为召芳罕小儿子转世的放牛人,是“官根官种”。傣历602 年(1240),召软继勐卯王位,先后开辟遮兰、大比作为都城,地方兴旺,召软被称颂为思把法。之后,罕软的后代思并法、思洪法、思也法、思洪暖、思嘿罕并法、思维罕盖法相继袭位。傣历789 年(1427),思维罕盖法去世,思机、思昂争夺王位,思维罕盖法夫人娜点禹带着3 个儿子到彩勐避难,思机继承勐卯王位后,迎接母子4 人回到都城遮兰,并拨木邦地让其管理,改姓封官,将思姓改为罕姓。大儿子罕把法任遮兰法俸官;二儿子罕地法任勐宣慰法崩勐官;老三罕宽法任孟定官。④
王骥三征麓川时,召法弄罕贯法协助其擒获麓川王思机、思昂。永乐皇帝因其功宣旨封赏罕宽食禄孟定,管理怒江两岸的广大地域,授“世袭孟定左都督府”衔,并赏赐100 扣金锁链。罕贯法带着皇帝的诰令和犒赏回到孟定,把衙门“建在贺罕南面叫勐景(今允井)地方”[6],罕贯法成为孟定第一任罕姓土司。明万历二十八年(1598),傣历960 年,“召法弄召们罕就分出孟定到‘楞别’即大梁子山的那面地方做官,朝廷委派叫做耿马安抚司,到他的兄弟们罕金接位时,朝廷颁发来大印了。”[7]至今,孟定、耿马、孟连等周边地区包括罕氏族人在内的傣族,认为他们源自勐卯地区,是勐卯王“召伍定”的后代,这些地方流传着召伍定的故事,保留着祭祀“召伍定”的习俗。召伍定的传说与上面提到的芳罕身世的传说类似,只是召伍定的母亲变成了勐卯国王的王后纳达那或国王妻室娜贺坎召足,被大鹏雕叼走后放下的地方是孟定的罕洪,召伍定是在勐卯王去世之后回去出示嫡系证据后直接继承王位,并且在数年之后因感念母亲和继父又从勐卯率领臣民到孟定辟勐建寨,生息繁衍。
汉文史籍中有关傣族罕姓的明确记载,最早见于《明太宗实录》卷32:“永乐二年……六月……癸酉,……改木邦、孟养二府为军民宣慰使司,以知府罕的法、刀木旦为宣慰使,赐之诰印,俾子孙世袭其官。”[8]其他较早的记载有:“永乐四年……洪会木邦宣慰使罕宾法率兵讨缅甸,破其城寨二十余,获象马献京师。”[9]“永乐四年闰七月己巳,朝廷遣特使镇抚张伯恭、经历唐复‘赐罕的法白金二百两、锦二段、纻丝十表里’……永乐六年七月……乙卯,……木邦故宣慰使罕的发之子罕宾发,遣头目陶孟、刀思领等来朝,贡象马方物。命罕宾发袭父职为木邦军民宣慰司宣慰使,遣使赐之冠服及锦绮纱罗等物。”[10]
13 世纪末到14 世纪初,勐卯地区傣族社会发生剧烈变化,因部落兼并和王位争袭导致战事频繁,傣族各部落深受困扰,战争的目的已不再是掳掠人口和财物,而是兼并土地和争夺统治权。麓川思氏政权崛起并向外扩张,不可避免地与中央王朝发生冲突。元至正二年(1342)到明正统十三年(1448),元、明王朝多次派兵征讨,勐卯地方动荡不安。
临沧地区与木邦、勐卯等傣族地区山水相连。唐宋时期临沧即属于“金齿国”的一部分,已有傣族先民分布于此。元末明初,由于勐卯地区战争频繁,许多傣族为寻求安定的生存环境迁居临沧,罕氏族人也于此时大量迁徙至临沧地区。耿马、孟定、勐角董等地的傣族罕氏同属一支。1380 年,傣历742 年,大批罕氏族人从勐卯地区经木邦沿怒江南下,“来的时候人数很多,走起来可转九个弯弯,站住则可站满三棵大青树荫”。[11]他们“到了滚弄江边才分道,耿马土司向勐角、勐董去了,孟定土司则先到四方井(今孟定北),然后再南下至景允,再至罕洪,最后才迁到今孟定镇住下来”[12]。在与佤、布朗、德昂等周边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中,罕氏族人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获得并扩大了自己的领地。
明正统年间,麓川叛乱,正统十年(1445),罕葛至孟定,成为孟定罕氏土司一世祖,管理怒江两岸的广阔区域。“孟定、耿马,自麓川分支,今并姓罕为同宗……”[13]据《明史·云南土司传》载,孟定罕氏土司辖区四至“自姚关八日程,西接陇川,东连孟琏,南木邦,北镇康”[14],即今耿马、双江、沧源等地和滚弄江以南的缅甸掸邦一带。万历十二年(1584),明军收复被木邦侵占的孟定,以罕葛之后罕荣为知府,取消左都督府职衔,改授孟定土知府职衔。万历十三年(1585)从孟定府析置耿马安抚司后,“管地东至顺宁府云州界,西至木邦界,南至孟连长官司界,北至镇康土州界”[15]。万历十五年(1587),朝廷颁孟定府印。同治七年(1868),土司罕忠邦因军功被云南巡抚保奏授予三品花翎。光绪十七年(1891),孟定土知府罕忠邦协助处理勐省土司罕荣先与勐角董土司罕荣高一案有功,清廷赏给“宣抚司衔”。[16]孟定土司辖区一度地域广阔,“东方从勐景允城到云州勐添地方篾笆桥交界400 里,南至阿佤山南通河交界200 里,西至滚弄江木邦河界滚弄萨尔温江界180 里,北至镇康无量山交界140 里”[16]。因被木邦侵占、析置耿马等原因,民国时期,仅有孟定坝区一部分和福音山山区边沿的糯俄、色树坝、大水井等狭小区域,东以罕洪寨南拱河、北以甘塘南伞与耿马为界,南达班洪地界,西以缅甸户板为界。
孟定历代罕氏土司世袭名录为:罕葛—罕笑—罕合—罕或—罕荣—罕信—罕桂—罕见明—罕宋—罕徵—罕贵良—罕国荣—罕鉴勐—罕大兴—罕大亮—罕梁发—罕翁—罕遵—(罕达和景氏代办)—罕镇邦—罕大雄—罕忠邦—罕世杰—(罕忠邦代理)—罕氏护理—罕忠兴—罕定国(代理)—罕忠才(代理)—罕忠兴(二次)—罕世民(代办)和罕氏(护理)—罕万贤(应袭,未委任)。[17]除代理、代办和护理之外,实际因袭24 世,共历505 年。1950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孟定,孟定罕氏土司统治终结。
明洪武十三年(1380),罕氏族人向临沧地区大规模迁徙,其中的一支由勐卯思氏王族后裔罕刷、罕谢父子率领沿怒江南下,经木邦地界进入阿佤山区。他们先到勐角建立村寨,留下一部分人,其他人先后迁徙到勐董、勐岛、勐省、来相、安雅、科且、嘎结等地建立村寨。傣历759 年(1397)5 月19 日,罕氏父子率领大部分臣民继续迁徙,在一匹白马的引领下,寻觅到理想的定居之所“勐相耿马”⑤——耿马。傣历769 年(1407)6 月7 日,建立允弄耿马城。[18]罕刷、罕谢父子成为当地的实际统治者,历经罕刷、罕谢、罕真(又译为罕泽)、罕边、罕庆、罕荩忠6 世,均未得到朝廷正式封授。明万历十一年(1583),罕庆之子罕荩忠率子罕闷坎、罕闷金随明朝将领邓子龙、刘綎抗击缅甸东吁⑥王朝入侵、平定罕虔岳凤之乱有功,收复了被侵占的木邦领土。万历十三年(1585)朝廷析孟定府的勐勐、勐省、勐角、勐董、勐撒、勐勇等村寨设置耿马安抚司(五品),授罕闷坎安抚使衔,隶属孟定府,辖境包括今耿马县除孟定区以外的全部和沧源、双江二县的一部分在内,西以三尖山、南以喳哩江(即萨尔温江)与孟定分界。万历十五年(1587),朝廷颁“耿马安抚司”印信号纸,赐红顶帽1 顶、万明伞1 把、珠子1 串给罕闷坎。万历二十九年(1601),改耿马安抚司为耿马宣抚司(从四品)。清兵平滇,罕闷摆投诚,仍授其世袭耿马宣抚司职。因清朝不满孟定土司曾与南明反清将领李定国的密切关系,采取削弱孟定土司、扶持耿马土司的政策,耿马土司势力逐渐超过孟定土司,最终成为临沧境内最大的傣族土司,“管地纵五百里,横二百五里,东北界顺宁,东界云州,东南界缅宁,南界镇边,西南界班洪,西界孟定,西北界麻栗坝,北界镇康。”[19]耿马土司行政区划为九勐十三圈,管辖范围因历史时期不同而有所变化,乾隆年间为勐角、勐董、勐短、勐省、勐旨、勐颇、勐永、勐撒、勐耿马;悉尼大寨、芒茂、空匹、军烈、海岛、海弄、娥德、轩岗、轩莱、军弄、芒孟、军晚多、军晚恶。罕朝瑷执政时期(1771—1803),土司制度趋于完善。光绪十六年(1890),清廷诰授20 世土司罕荣升武功将军二品衔,赏戴花翎帽加宣慰司衔。1911 年10 月30 日,云南辛亥重九起义,21 世土司罕华基积极响应,筹饷助兵,被云南都督蔡锷授予副都尉衔,并亲笔题赐“急公好义”匾额一方。
世袭耿马土司正统传23 世,其间不含西袜里、沙马袜里、保房袜里3 个印太扶孤摄政护理和罕虔、罕恩伦、罕恩庆3 个非正统篡位的太爷。土司正统世袭名录为:未被朝廷封授前有罕刷—罕谢—罕真—罕边—罕庆—罕荩忠6 世;朝廷正式封授后有罕闷坎—罕闷金—罕闷摆—罕抒忠—罕世藩—罕国楷—罕国康—罕朝瑷—罕廷绶—罕君相—罕廷碧—罕恩沛—罕恩泽—罕荣升—罕华基—罕富国—罕富廷(又名罕裕卿)17 世。自1397 年开辟耿马始,至1950 年,历时553 年。1950 年11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逼近耿马,耿马土司统治终结。
明洪武元年(1368),罕甸率众到勐勐开辟荒土,招抚夷民,建立领主政权,传位三世至罕竞。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罕竞率兵参加征剿大勐麻有功,朝廷在其地设勐勐巡检司,罕竞被授予巡检职,勐勐土司建制正式确立。罕竞传五世至罕清,罕清年甫6 岁,因明末战乱,失其印信号纸,未能请袭,仍管地方。罕清传子罕紫芝,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投诚贡象,仍授巡检职,颁给钤记。罕紫芝递传至罕朝鼎,以其地处极边,界连外域,乾隆四十一年(1776)定为经制土巡检,颁给印信号纸,后罕朝鼎因罪被革职。嘉庆二十年(1815),其子罕廷珑承袭土巡检职。咸丰元年(1851)罕恩诏承袭,“管地东至澜沧江九十里,南至腊撒江九十五里,西至课散一百里,北至南班千一百里”。[20]光绪二十九年(1903),地方动乱,勐勐土司辖地四排山、勐俄、邦协、勐库、困角、公弄6 圈地改属缅宁直隶厅管辖,土司辖地仅限于勐勐坝子及周边地区。勐勐土司地先后归属耿马土司、缅宁厅、顺宁府管理。1929年9 月13 日,民国云南省政府批准将上改心、四排山、勐勐土司地合并,成立双江县。1940 年,应袭土司罕富文病亡,罕氏土司统治告一段落。
从朝廷正式封授时算起,历代世袭名录为:罕竞—□□—罕清—罕紫芝—罕朝鼎—罕廷陇—罕恩诏—罕华封—罕华堂(代办)—罕富文(应袭)。相传几世不详。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设勐撒巡检司,授罕存为巡检世袭。因史料缺乏,仅知一代,后并归耿马。辖境在今耿马县勐撒镇一带。
清乾隆三十年(1765),耿马土司罕朝瑷封其弟罕朝金为勐角董太爷,至道光年间勐角董太爷势力壮大,与耿马土司争雄。光绪十七年(1891),云贵总督王文韶奏准罕荣高为土千总,“管理勐角董,准其世袭”[16],颁发“云南省直隶镇边厅勐角董世袭土千总”印章一枚,归属镇边厅(今澜沧县)管理。1910 年,罕华相袭土千总职,辖境为“九勐十九圈”:勐董、勐角、勐卡、勐省、勐来、勐甘、勐东、勐茅(今属缅甸)、勐隆;糯良、贺邻、怕良、怕秋、拉勐、满坎、班考、民良、公撒、班吾、丁来、拱弄、回珠、班列、控井、控角、坝卡、芒拱、芒库。勐角董土司相传3 世:罕荣高—罕华相—罕富民,历时58 年。1949 年底,沧源解放,勐角董土司统治终结。
历代封建王朝在罕氏土司统治区域均无国家军事机构设置或军队驻防戍边,一般而言,面对外敌入侵主要依靠土司武装抗击,有时土司也服从国家征调配合军队作战。罕氏土司世受朝廷册封,无论中央政权如何兴衰更替,向来认为自己是中国的臣民,守土有责,其坚定的国家民族认同意识经受了历史风云变幻的考验。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满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华大地处于强邻环伺、不断被蚕食鲸吞的危险境地,积弱积贫的中国已不能保证边境土司的安全。面对外敌的威逼利诱,一些土司以中国不能提供“和平与幸福”保障为由,依附外敌,但罕氏土司与广大边疆各族人民一道仍然坚定维护国家利益。抗日战争中,罕氏土司积极投身全民抗战伟业,为保卫祖国西南门户作出了突出贡献。
自13 世纪末至19 世纪中叶,中国西南地区遭受缅甸蒲甘、洞吾、木梳等奴隶制政权的9 次入侵。1515年莽氏洞吾王朝崛起,多次侵扰木邦、孟密、干崖、盏达、南甸、芒市等地,并渡滚弄江进犯耿马、孟定、镇康、顺宁等地,沿途烧杀劫掠,破坏严重。1767 年,木梳王朝先后派兵骚扰孟连、耿马、孟定,大肆损毁,烧杀抢掠。
1583 年,缅甸木梳王率军入侵滇西南边境地区,朝廷派闽广参将邓子龙到云南抗击缅甸进攻。在邓子龙率军抗击缅军、收复西南失地的战斗中,耿马土目罕荩忠携子罕闷坎、罕闷金率部积极参战,出谋献策,冲锋陷阵,奋勇杀敌,为收复失地立下赫赫战功,得到朝廷褒奖。1608 年,朝廷析孟定府置耿马安抚司,赐“世袭云南耿马宣抚司”大印一枚,任罕荩忠长子罕闷坎为安抚使,由此开启了耿马罕氏受朝廷册封的历史,耿马土司成为边徼十八土司之一。
至今,当地民间传诵着女英雄召足·西袜里英勇抗击缅兵入侵的事迹。清顺治十六年(1659),因罕闷摆年幼,耿马宣抚司召足印太西袜里抚孤代政。缅甸洞吾王朝派兵进犯耿马,西袜里女扮男装,亲率土司府亲兵和土练迎战,以大寨佤兵为先锋,扎营董康,派兵出击,首战得胜。缅兵又大批援军相抗,仍被耿马兵练打得不断撤退。决战中,西袜里的战袍被大风吹起,露出脚环装饰,缅军见对方主将为女子,士气大振,四面夹击,耿马军败下阵来,她受重伤,在勐库蛮烈自刎身亡,享年76 岁。人们为纪念她,在勐永立有祠堂,将其供奉为武神。
1863 年,英国派人到德宏地区进行阴谋活动;1865年,法国的探险队不断在西双版纳等地活动。1886 年,英缅殖民当局两次派武装人员厄廖特、赫布德、布莱特等100 余人进入沧源境内,遭到班洪、班老等地佤族人民的坚决反抗。从此,英法帝国主义通过调查、勘测、划界、武力、收买、欺骗等手段,不断蚕食我国固有领土。英缅殖民当局向西南边境的土司提供诱惑条件,煽动其背离中国,对不愿依附的土司则进行武力攻击和占领。
1899 年12 月至1900 年4 月,中英第一次会勘滇缅南段未定界。迤南道台陈灿鉴于罕华基在当地素有威望,便请他前去参与。耿马土司罕华基、勐角董土司罕华相与孟定土司罕忠兴、弄阁太爷罕定国一道作为中方证人,慷慨陈词,陈述中缅边界的历史与现状,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发挥了重要作用。
20 世纪30 年代,一些英、美籍人员到耿马、孟定等地调查、测绘、拍照,并试图拉拢罕氏土司。据载,“民国20—21 年经常有英国人和美国人到耿马来找罕土司,谈些什么没人知道,但经常见他们在耿马附近照相。”[21]外国势力还企图通过传教方式侵略我国西南边疆,孟定、耿马一带的傣族人民根本不理传教士,使传教士不敢进入傣族村寨。1933 年,英军入侵户板、班弄等地,虽然当地头人被收买附英,但傣族人民对侵略者持排斥态度。
1933 年12 月,英国殖民当局在班弄召集人民开秘密会议,其后2 000 余名英兵携带工具和武器,在班弄江边修路架桥,意图进占班洪等地。勐角董土司罕华相得知这一情报,便立即上报区长彭和生。1934年1 月,第二殖边督办杨益谦将此情报电呈云南省政府,“一面转饬罕土司迅派得力人员驰往班弄,设法侦查英人进兵实况,飞报来署。”[16]2 月,镇康县县长纳汝珍“又分令孟定、耿马土司加调土团防守班洪交界要口,遥为声援。”[16]1934 年3 月18 日,英帝国主义者武力入侵班洪、班老地区,强占银矿区,激起佤、傣等边疆各族人民的英勇抗击,史称“班洪事件”。
班洪事件爆发后勐角董土司罕华相派属官张万美带着一批人员和物资支援班洪,张万美被班洪王胡玉山委派为副官,他积极为佤王四处求援,报告事件真相,收集情报,联络各部落王和土司官共同抗敌。孟定土司罕中兴、耿马土司罕富廷分别向镇康县政府、顺宁县政府及时报告班洪战况,请求救援。
同时,边疆各族人民为团结御敌,自发组成了“西南边防民众义勇军”,耿马、孟定、双江、沧源等罕氏土司统治区的人民踊跃参与。义勇军由汉、傣、拉祜、佤、彝、布朗等各族人民组成,共计1400 多人,其中,汉、傣各500 多人,佤、拉祜各百人,其他民族各数十人不等。[22]仅孟定一地,土司代办召经竹和太爷罕思禄(罕定国之子)就率孟定傣族群众200 多人参加抗英斗争。[23]到1934 年5 月15 日止,在英军机枪、山炮等优势武器和兵力的多次进攻下,班老村寨被毁,佤族武装伤亡惨重,班洪王胡玉山被迫派人送“信物加鸡毛火炭”给孟定、耿马、勐角董土司和镇康、澜沧县政府,紧急求援。勐角董土司罕华相接到通知后,于5 月20、21 日两次派人向驻扎上允的“西南边防民众义勇军”求援。5 月25 日,义勇军总指挥李占贤到达班洪,并在罕华相派来的使者罕华清、冯振清2 人陪同下面见班洪王。孟定土司罕中兴派召金足、罕世明率傣兵驰援,配合班洪佤兵抗英,并提供了粮食等生存物品。从5 月30 日到6 月9 日,义勇军与当地佤族同胞英勇作战,激战丫口寨、炉房等地,并取得击落敌直升飞机1 架的战绩,收复上下班老、炉房、新寨、湖广寨、老厂等地,班洪抗英战斗胜利结束,坚定了各族人民反抗外敌侵略的信心,粉碎了英国殖民者武力侵占阿佤山的梦想。[28]由于中方碍于外交压力,义勇军未能得到政府当局的支持和援助,被迫于11 月撤回内地,炉房等地又被英军侵占,但英军已不敢肆意妄为。罕氏土司积极参加这场伟大的反帝爱国斗争,在侦查和传递情报、支援作战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5 年2 月25 日,阿佤山各部落王代表困塞、堪别、谦信、赵星寿一行四人带着中国政府颁发的印信和其他证据到达昆明,向云南当局报告班洪事件真相和阿佤山区各族人民的爱国决心。3 月9 日,勐角董土司罕华相一行十余人到达昆明,与之前已到达的各部落王代表同住昆明宝善街长泰丰旅店,拟共同晋谒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报告一切,并请示机宜云”,商讨边防大计。《新滇报》记者“以罕氏为十司中之最进步者,且对边务曾有相当贡献”,特于3 月11日晚到旅店专访罕华相“询问一切”,留下了珍贵的记录:“罕氏相貌魁伟,无嗜好,年虽半百,而精神仍健旺,人极和蔼,音调似摆夷,盖亦土著民族也。据云,耿马一带罕姓土司皆系来自干崖(腾冲县外五土司地之一),言语流利文雅,其识见尚不落后。身着黑色短衣,面色红黑,与吾侪中之健康者无异。……罕氏此次携其三子来省,意欲留之在省求学,足见其识见之远大。又据缅宁因报告边务来省之绅士杨嘉亭君言,罕氏于前清刘、陈两员调查边务之役,曾任随员,担任向导,与李督办曰垓亦有交谊,葫芦王地各王对彼甚有信仰,诚边地之柱石。”[25]充分肯定边疆民族边防管理之特殊价值。
1935 年底,中英第二次会勘滇缅南段未定界,罕定国再次作为中方证人参加中方勘界委员会工作,虽已年届七旬,仍然随同勘界人员翻山越岭,日夜奔波操劳,到南大、户算、滚弄、阿佤山等地,讲说中央王朝册封土司的历史及管辖情况,“他怎么说,勘委们听他的就怎么做,都按罕定国说的划地界了,勘委们都称他为老公。”[26]罕定国还向中方勘界委员方国瑜口译《思氏谱谍》。1935 年12 月,中英滇缅勘界委员会调耿马土司罕富廷到南大参加中英滇缅南段边界勘测委员会会议,并到户算等地参与勘界。罕富民代表其父前往户算,参加了勐梭段的会勘工作。罕氏土司历数罕氏土司先辈守土安民的事实,准确陈述家族历史和管辖界限,提供相关封册、印信等证据,力争滚弄江以北地区划归中方,为维护国家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后罕氏土司多次参与阿佤山等地的勘界活动。
1936 年1 月27 日中英勘测中缅南段未定界时,耿马司署师爷丁二朗勐随同罕富廷前往,用傣那文记录了瑞士籍中立国委员兼中英勘界委员会主席伊士林上校与罕富廷的谈话内容,全文3000 余字,文献内容为:
傣历萨嘎列1298 年(公元1936 年)4 月4 日,中立委员问罕富廷,主要内容有:一、罕富廷的姓名、年龄、婚姻状况、兄弟及排行,接长兄袭土司职位情况;二、祖父罕荣升、父亲罕华基、大哥罕富国及五弟罕富廷承袭和朝廷、民国封委的过程;三、向皇帝呈报公事(亲供册),叙述罕氏家谱,从罕谢到罕华基;四、耿马宣抚司的历史沿革及皇帝赏赐一顶花翎帽,讲述帮助朝廷,派团练平定地方保卫疆土等功绩;五、近代耿马土司管辖的疆域四至地界,勐角董划归镇边厅管理的原因及经过;六、耿马管辖阿佤山绍兴部落的历史沿革,封委绍兴为法足勐(印官),封委时绍兴送谢情信一封,银200 两,鸦片烟12 甩(约48 市斤),每年向耿马纳贡赋大米5 卓(约2500 市斤),银200 两,以及绍兴地方的疆域四至界线;七、芒海、混马两地原属耿马管辖,后来划归勐岭、孟连管辖的过程;八、阿佤山其他5 个部落,即绍帕、佤暖、佤莫、佤冷、塔挺⑦,各个部落的疆域四至界线,村寨数目及村寨名称;九、耿马封委阿佤山6 个部落首领的官衔是:绍兴首领为“法足勐”(总管印官)。绍帕头目为办勐官,现任当17 年,年龄45 岁。佤暖头目为放勐官,现任当7 年。佤莫头目为办勐官,现任当6 年。佤冷头目为办勐官,现任当8年。塔挺头目为金勐官,现任当17 年。[27]
抗日战争胜利后,英国殖民者返回缅甸,试图继续蚕食中国西南边境,为中英滇缅勘界作准备,不仅大量残杀亲我政府人员,还于1948 年召开木邦土司会议,拉拢边疆各土司,但耿马土司“竭诚拥护政府,国家观念亦深,并未参加木邦土司会议”。罕氏土司高度的国家认同意识,赢得了边疆爱国民族头人的信任。1948 年1 月,绍信、绍怕等地的民族头人听说中英会堪界务即将举行,公举将到南京参加国民大会的罕富廷代表他们向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表达“恳请仍归祖国”的强烈愿望。
抗日战争时期,滇缅铁路等国防工程大量兴修,驻军和人员大量增加,粮食供应和物资运输压力空前巨大,罕氏土司区成为西南前哨。罕氏土司义无反顾,在领导、组织民众支援抗战和参加作战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一系列壮举书写了罕氏土司历史上的闪耀篇章。
1938 年12 月1 日,耿马宣抚司在滇缅铁路勘测阶段发布通令,要求人民竭力支持修建滇缅国道,特别是勘路需要时各地要派拨壮丁保卫,不得敷衍。耿马、孟定段铁路,全部经过少数民族地区,占地、占道或占用“风水”林地之事时有发生,罕氏土司利用威望和社会关系,帮助工程人员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没有引起大的纠纷,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耿马土司罕富廷和孟定土司罕万贤,不仅各捐资100 万元和200 万元修路,还担任了民工大队长,调集6000 余名傣族民工上阵。
中缅边境的清水河到云县勐赖坝的滇缅铁路附属汽车便道、勐撒机场和机场附属公路与滇缅铁路一同修建,工程浩大。两条便道和机场的修建主要由孟定、耿马土司区负责。孟定土司辖区内由罕万贤、罕世禄指挥;耿马土司辖区内由罕富廷、罕富春负责。两区土司分别带领大小头人和监工,抽调6000 余民工按勘测设计路线抢修。勐角董土司罕富民协助岳父罕富廷,负责派人修路征集粮草等事。1941 年5 月动工挖修便道。经过日夜抢修,11 月便道修通勐撒机场,次年4 月修通勐永,汽车通过万年桩到达勐赖。勐撒机场由罕富廷派勐撒镇长南文相指挥,大兴、岩榴、翁达、空匹和勐撒各村寨每户出工30 个,用于割草和填挖跑道,1943 年6 月修建,9 月完成。
1942 年5 月,日军占领缅甸后即开始策划从滇缅铁路沿线的孟定等地入侵中国,其从户板入侵孟定,渡南捧河时遭到耿马、孟定地方武装和中国军队打击而撤回。日军对滇西的入侵威胁到中国西南边境,滇缅铁路被迫中断。1942 年6 月14 日,云贵监察使李根源发表《告滇西父老书》,指出“云南已成战区,滇西即是前线。保卫大云南,须先保卫滇西!”并将该书抄写数十份送往各土司署。在李根源建议下,8 月1 日,蒋介石以第11 集团军总司令部名义发表致滇西各土司通电。8 月11 日,外交部专员尹明德代表李根源、宋希濂携第11 集团军电文和委任状等到各土司区发动抗战。滇西南边疆各土司均表示土司守土有责,勐角董土司罕富民复电:“奉读钧电,敬悉钧座莅临保山,凡我边民,莫不向往。职司获在管辖之下,从事抗战,葛胜欣幸,拟当亲赴钧辕,敬承剀教。特此电呈。”[28]1942 年8 月,耿马、孟定、沧源抗日武装自卫支队组成,任务是打击从缅东北向滇缅铁路沿线窜犯的日伪军。第11 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任命罕富廷为“耿沧抗日自卫支队”司令,司令部设在耿马,下辖三个大队,分驻耿马、沧源和孟定。
1942 年9 月7 日,驻滚弄的日寇侵入南伞镇,烧毁海关和老街,沿途所有铺面及民房都被付之一炬,“凡该敌所到之处,派粮米、派猪牛、派夫役,沿途蹂躏,凄惨万状”。[29]其中一路窜入孟定镇所属之大水井、山头寨,勒令民众修复滇缅铁路结束时所破坏的公路,企图沿公路深入云南。1943 年2 月24 日,日伪军2000余人经下坝、滚乃进入强占孟定,“奸淫烧杀,死亡军民念(廿)余人,焚毁房屋30 余所,积谷及征实征购米谷完全被焚,财物掳掠一空。”[30]孟定司署和街子、波乃、波广、芒掌、沙坝、允坎等地的佛寺和村寨被焚毁。在日寇第二次入侵中,当地新爷保长等积极组织民众运送给养和伤员,耿沧抗日支队配合驻军与敌激战,敌死伤200 多人。耿沧抗日支队转战耿马、孟定、沧源,配合守备部队与敌人正面交锋5 次,粉碎了日寇从孟定沿边地区入侵的企图。
1943 年5 月,沧源支队编入佧佤山抗日游击队200 人,罕富民任该队第4 大队大队长,转战新地方、绍兴、绍怕等地及永和一带为打击日寇、传递情报、支援作战做了大量工作。罕富民随父罕华相去参加阿佤山头人大会,会上,佤、傣兄弟民族表示定会团结抗日,与阿佤山共存亡。虽然土司区“重兵驻扎,物价高涨,米贵如金”,1943 年12 月,罕万贤一次拨付军粮2万斤作为98 团军粮。
由于罕氏土司在修建滇缅铁路、组织民众抗战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1943 年6 月,罕富廷、罕万贤奉命赴渝晋见最高当局,并向国民政府捐献国币、滇币等抗日救国金200 万元,折合100 万银圆。罕氏土司在重庆受到蒋介石的召见和嘉奖,授予罕富廷“中正匕首”和少将衔;授予罕万贤鹅绒军毯、将军服和“霓绥龙江”条幅。中央政府对边疆民族守卫疆土的贡献予以肯定,中央和地方的联结得到加强。
总之,历史时期罕氏土司在中央政权领导下,和辖区各族人民一道守疆卫国,罕氏土司身先士卒、义无反顾、抛洒热血,涌现出许多英雄儿女,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成为保卫祖国西南边疆的坚定力量之一,体现了高度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罕氏族人还与佤族、汉族等各民族跨族联姻,既避免了民族之间的流血冲突,消除了各民族之间、各政治势力之间的矛盾和隔阂,稳定了土司的统治,“傣、佤民族之间的婚姻,一定程度上还有利于边疆与内地的沟通与往来,有利于边疆的稳定与发展”[31],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民族劳动者之间的非政治婚姻关系,对加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增进民族团结和融合起到了积极作用。
封建王朝时代,罕氏土司主要以追随中央封建王朝作战维护边疆安全,具体体现在傣族和其他民族一起,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发展、文化繁荣、巩固边陲等领域作出贡献。近代以来,主要是抵御外来入侵,为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以及祖国领土完整作出贡献。综而论之,罕氏土司国家融入问题,就是罕氏土司在中国辽阔疆域开拓、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书写、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创造、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培育等方面的参与和贡献。
1951 年,中国共产党按照傣族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坚持“慎重稳进”的方针,制定《和平协商土地改革条例》,在耿马、沧源等罕氏土司统治区域采取和平协商土地改革,废除封建领主、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取消官租、劳役、杂派、地租、高利贷等一切特权和剥削方式,妥善安排民族上层人士的政治和生活待遇。1951 年宁洱民族团结誓词碑以拉祜族、傣、汉三种文字签名盟誓,各民族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标志着傣族人民和其他边疆民族一起完成了国家融入的质的飞跃。1956 年,耿马、沧源等地完成和平协商土地改革,彻底结束了罕氏土司统治制度。
以罕富有等民族干部为代表的傣族干部,深入各民族群众开展民族工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沐浴新时代的伟大光辉,边疆傣族人民把历代英勇反抗外来侵略壮举转化成听党话、跟党走的坚韧与执着,与全国人民一道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本文在撰写中,云南文艺图书馆夏强疆老师提供了诸多资料,在此谨表谢忱。)
注释:
①永乐二年改为木邦军民宣慰使司。
②形如獠牙象头的大鹏。
③意为大臣。
④关于“芳罕”“召芳罕”“召软”和“罕软”等称谓变化,参见“孟定土司源流”,见尹绍亭、唐立《中国云南耿马傣文古籍编目》,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年。傣族男性多为岩某某,女性多为玉某某,贵族子女则以召、喃代替岩、玉,称“召某某”“喃某某”。“芳罕”称“召芳罕”,已赋贵族意。关于“召”“思”“罕”姓氏变化,据“孟定土司源流”载,召芳罕之孙罕静法无嗣,召软按照“神意”成为勐卯之王,称召法弄召软,建新城为“召法弄罕软城”,称“罕软”,改成原因未见解释。因召法弄罕软有功绩,被尊称为“思把法”,故罕软之子名叫思并法,罕软后代即为思姓。
⑤傣语,意为宝贝之地。
⑥也称洞吾。
⑦佤、傣等民族地区地名因译音和用词关系,汉译地名略有不同,如绍兴-绍信、绍帕-绍怕、佤冷-完冷、塔挺-塔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