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凉州区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2024-01-17 07:14张树庚王玉忠院海英王吉彪
甘肃科技 2023年9期
关键词:凉州区食用菌生产

张树庚,王玉忠,院海英,王吉彪

(1.武威市农业科学院,甘肃 武威 733000;2.武威市凉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武威 733000)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地处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石羊河流域中上游,南依祁连山,北连腾格里沙漠,全区总面积4 907.1 km2,耕地面积9.78万hm2。凉州区农业属绿洲灌溉农业,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海拔1 440~3 260 m,属冷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山区、川区、沙区面积各占约1/3,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天气凉爽,年平均气温8.5~8.8 ℃,年平均降水量171 mm,年蒸发量1 943 mm以上,光热资源丰富,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灌溉水质好,是农业农村部确定的玉米、肉牛、肉羊、蔬菜和现代农业、现代林果优势产区,是全国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最佳产区之一。受海拔、温度等气候、地理因素影响,生产出的食用菌产品品质优良,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凉州区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品产业的契机,构建了以“牛羊猪鸡菜果菌薯药草”十大产业为主导现代农业发展格局[1],依托资源禀赋、原材料供给充足、采购半径和价格绝对优势,深入挖掘产业发展优势,聚力整合发展食用菌产业,形成了工厂化、传统设施温棚和露地林下3种生产模式,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2022年,全年食用菌产量达到50 000 t,产值3.46亿元。

1 凉州区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1 发展历程

1990年,凉州区清水镇王锐村农户用简易棚种植食用菌,凉州区食用菌栽培生产由此开始发展。2002年,清水、谢河等17个乡镇以双孢菇为主的食用菌栽培面积达到6.87 hm2;2007年,丰乐、新华等26个乡镇以平菇、双孢菇、香菇为主的食用菌栽培面积达到77.13 hm2;2008年以后,食用菌产业出现萎缩。2016—2018年,引进众兴菌业建成白色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线2条,年均产金针菇36 000 t。2019年,凉州区紧紧抓住“南菇北移,东菇西进”的食用菌发展战略,加快推动全区现代食用菌产业发展。

1.2 基地规模

截至2022年底,凉州区共建成食用菌日光温室586座,袋栽955万袋,畦栽5.99万m2,露地畦栽食用菌19.85万m2,工厂化食用菌生产企业(武威众兴菌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兴菌业”)1家。建成新华镇、韩佐镇、清水镇、古城镇食用菌现代产业园4个,2023年计划建设张义、康宁、柏树、柏树等8个食用菌生产基地,设施温棚生产达到1 200座以上、林下食用菌生产面积达到45万m2以上。

1.3 栽植品种

凉州区栽植的食用菌品种主要有平菇、羊肚菌、大球盖菇、姬菇等草腐菌及金针菇、香菇、黑木耳、金耳、滑子菇、茶树菇等木腐菌。产量最高的有金针菇、平菇、姬菇等,年产量分别达到36 000 t、6 500 t、2 100 t。金针菇是工厂化生产产品,平菇、姬菇、香菇等其他菇类是种植户农法栽培产品。

1.4 冷链销售

截至2022年底,除众兴菌业外,凉州区现有食用菌生产企业、合作社共建成食用菌中小型保鲜库10座20 000 m3,部分配备烘干设备,无专门冷链运输车辆,仍处于原料初加工销售运输阶段,食用菌精加工产品还未涉及。

2 凉州区食用菌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栽培品种单一

目前凉州区食用菌栽培品种,众兴菌业以工厂化金针菇生产为主,生产技术领先、标准化程度高。食用菌种植农户主要栽培平菇、香菇等大宗品种,生产标准化程度低。新引进开发的羊肚菌、大球盖菇等珍稀食用菌品种栽培技术不高、生产粗放,尽管试种已经成功,但未能掌握全部生产技术,栽培失败率高,且菌种全部是由外地引进。凉州区没有从事食用菌栽培、菌种生产、新品种选育的专业机构[2],没有独立科研开发能力,各食用菌生产企业、合作社都是从外地调运母种,并进行自我扩繁,菌种来源及管理混乱无章,扩繁菌种能力良莠不齐,一些同类菌种品种名多样,同名菌种在生产中表现有较大差异,生产性能不稳定、无有效保障,且菌种退化、品质差等问题较为常见。

2.2 产业化发展理念缺失

凉州区食用菌生产起步较早,但是产业化发展理念缺失,食用菌制种、栽培、深加工、销售等方面龙头企业匮乏。众兴菌业拥有独立科研、销售渠道,工厂化金针菇生产技术水平领先,自动化、标准化程度高,但对普通菇农带动能力弱。占总栽培面积较大比重采用农法生产的菇农,生产规模小、种植分散、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标准化程度低、组织化程度低、生产设备设施简陋[3],主要是秋冬季节反季节生产,产品以平菇、姬菇为主,结构单一,只能在本地市场销售。其他新菇类供货能力弱,产量不稳定,销售渠道窄,销售时难以形成有效搭配,未能形成稳定的供应基地。其他食用菌生产企业、合作社规模小,龙头带动作用弱,同时,食用菌商品化处理技术滞后,以出售原始产品、初级产品为主,以初级产品为主,缺乏附加值高的精深加工产品。

2.3 专业技术人员匮乏

目前仅有短期内从事过食用菌技术推广服务工作非食用菌专业技术人员3人,区、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单位严重缺乏专门从事菌种研发推广的本土专业技术人才,造成食用菌技术服务推广培训工作的组织开展只能依赖区、乡两级种植业方面技术人员,具体培训授课只能邀请区外技术人员,技术人员的不足严重影响食用菌菌种的更新换代,人才数量、质量不能满足产业发展技术支持需求。

2.4 利益联结机制散乱

菌袋(棒)生产、菇品冷链储藏和加工销售等重点环节发展滞后。在“龙头企业+农户+基地”产业发展模式中,企业管“两头”农户管“中间”利益联接机制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存在企业、合作社成品菌袋供应质量不高、产品收购不及时、收购产品压级压价,农户未按技术要求进行生产管理等问题,产品质量整体不高。企业、合作社、农户各自为政,农户对参与产业发展持观望态度,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利益连结机制不健全,生产效益不高。

2.5 产品营销体系不完善

除武威众兴菌业公司拥有独立自用的全产业链生产及冷链物流体系外,凉州区食用菌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尚未建成,菌袋(棒)生产、菇品冷链储藏和加工销售等重点环节发展滞后,鲜菇产品保鲜贮运能力不足,现有食用菌生产企业、合作社冷藏库容20 000 m3,发挥作用的不到一半,且没有专门冷链运输车辆,对外运输销售过程中成本高、收益率低、竞争力弱。同时,现有企业、合作社缺乏自有品牌和商标,没有专门的商贩和销售经纪人,营销渠道不畅,受市场影响大,种植效益难以凸显,外地市场占有率低。

3 凉州区食用菌产业发展对策

3.1 制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目标

凉州区把食用菌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来抓,立足资源禀赋优势,以科技带动、生态高效、绿色循环为根本要求,加强政策扶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技创新、企业为主、农户参与”的方式,充分挖掘资源、环境、区位等优势,着力引入和培育食用菌龙头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或“龙头企业+就业工厂+农户”的食用菌产业化经营模式,因地制宜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以科技带动、生态高效、绿色循环为根本要求,扩大生产规模,推动食用菌栽培、储藏、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走高产优质高效可持续的产业化发展道路。科学制定食用菌产业5年发展规划,2023年,努力实现“2816”(2个龙头企业、8个示范镇、1 000座菌棚、6万t产量)食用菌产业发展目标,重点在南部沿山区乡镇打造食用菌产业带,以众兴菌业作为全区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培育5家企业、11家合作社、350多户家庭农场参与食用菌生产。依托众兴菌业龙头企业在技术、市场、品牌上的优势地位,统一由企业和合作社收购进行分类加工,推进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使凉州区成为甘肃省重要的食用菌产业基地。

3.2 优化品种结构,推动本地应用成果

充分利用凉州区资源、环境、区位等优势,邀请区内外食用菌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积极发展食用菌平菇、香菇等常规品种,黑木耳、大球盖菇、金耳、羊肚菌等特色新品种的菌种复壮、引进筛选培育工作,下足功夫解决品种选用、市场联系不紧密、技术落后等产业发展基础性问题。支持鼓励本地食用菌种植企业、合作社,积极优化品种结构,加大新品种、新菌类本地化标准化生产研究力度,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建设。

3.3 建设产业园区,扩大产业生产规模

依托新华镇、韩佐镇、清水镇3个食用菌产业园区,引导食用菌规模化生产,同时,对武威众兴工厂化生产模式、凉州创收合作社“合作社+农户”合作发展模式、凉州富泽食用菌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模式进行总结完善,梳理市场供需信息,引导农户优化种植布局,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带领种植户“抱团”统一生产、经营,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销售,增强组织化生产管理能力,降低综合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实现三方共赢。

3.4 强化队伍建设,健全技术服务体系

成立凉州区食用菌产业服务专班,整合区内现有食用菌方面人才,建立区、镇两级食用菌技术服务责任制,加强食用菌产业技术服务力量,提升食用菌技术服务专业化、精准化水平。柔性引进区外食用菌专业技术人才,聘请省内外专家来凉州区开展食用菌生产技术、产业发展方面的专题培训,提高种植户、食用菌从业人员生产管理水平,提升食用菌产业整体科技水平。强化农村食用菌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壮大食用菌“土专家”“田秀才”“农创客”队伍,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高效的乡土人才队伍。

3.5 对接市场需求,构建全产业营销体系

依托万腾源、兴泽实业、蕈泽鸿菌业等菌袋生产企业,强化“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由菌袋生产企业负责“两头”,承担基料加工、菌袋生产、接种、发菌和鲜菇收购、加工、运销;农户承担“中间”,承担出菇管理和采菇交售,构建龙头企业、基地和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实现食用菌产业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指导企业建立菇品分级收购标准、统一外包装的形状、色彩、品牌标记及包装内装规格。建立加快凉州区食用菌产业恒温储藏、冷藏运输等设施建设,延长菌品货架期。

3.6 组织注册商标,精心打造食用菌品牌

加大食用菌品牌培育认证力度,积极组织食用菌生产企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等注册登记食用菌商标,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培育食用菌本土品牌,建设“甘味+凉州农鲜+企业品牌”品牌体系。借助武威市被授予“中国食用菌之乡”[4]的机遇,加大凉州食用菌宣传力度,推荐食用菌生产企业、合作社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参与多种形式的市场对接,扩大凉州区食用菌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7 加大创新力度,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

加快建设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食用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一是鼓励企业建立食用菌技术研发团队,研究解决食用菌在新品种引进、筛选,高产优质栽培配方本地化及生产工艺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难题;二是从基料配制、发菌管理、栽培模式和栽培时间等方面入手,重点试验示范大球盖菇、羊肚菌、秀珍菇、茶树菇等错季菇栽培技术,在夏季(5—10月)生产反季节食用菌;三是试验、示范、总结多品种搭配、多茬轮作、栽培基料多次使用、周年栽培的技术模式;四是开展食用菌菌糠还田培肥地力循环利用技术,延长食用菌产业链,使资源得到循环利用,实现低能耗、高效益;五是研究建立当地食用菌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加大食用菌管理、技术服务人员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力度,建立质量监测网络,实现食用菌标准化生产。

3.8 加大政策扶持,推动实现跨越发展

强化政策措施扶持,加大资金投入,针对食用菌产业建立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优先提供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为食用菌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整合利用财政资金、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专项债券资金、银行贴息贷款等资金,持续支持食用菌产业发展。重点支持菌棒加工生产线、养菌房、冷链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新菌种、新技术引进和加工企业建设,支持食用菌产业园区、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设。

猜你喜欢
凉州区食用菌生产
简算有妙招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用旧的生产新的!
张文作品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游戏化学习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GIS的武威市凉州区甜叶菊种植适宜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