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玲,吉顺平,张雅萍
(甘肃农业大学图书馆,甘肃 兰州 730070)
农业兴,则根基稳。党中央一直强调“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1]。一直以来,全国上下在着力解决“三农”难题、构建农村新业态新模式上坚持不懈,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农村信息化建设等一系列短板依然存在[2]。
结合当前甘肃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省内各农业类高校图书馆依托学校办学特色,为全校师生提供便捷高效的农业前沿信息,但该类图书馆服务对象有限,农业信息成果转化成效缓慢。如何进一步发掘省内各农业类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赋能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实现“十四五”规划中至2025年农业基础更稳、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和农业现代化重要进展的战略目标[3]也就成了农业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甘肃省版图呈狭长条带状,交会于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三大高原,经纬度介于92°13′E~108°46′E和32°11′N~42°57′N之间,地域总面积为4.26×105km2[3]。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甘肃省深居西北内陆和复杂的地貌类型等独特的地理区位致使省域内绝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相对恶劣。根据2021年《甘肃发展年鉴》资料显示:2020年甘肃省农村人口数为1 194.74万,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为47.77%;较2000年下降28.88%;创造农业生产总值2 103.6亿元,较上年增长11.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 344元,较2015年的6936元增长3408元,增幅达49.13%,农民手中可支配的收入增多,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全省农业经济增长发展迅速,综合自然地理区位,已形成有相当规模的“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和以“牛羊菜果药蔬”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产业,并借大数据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但是,甘肃省农业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如创新能力需进一步提升,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较低等,农业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比较明显。基于数字化和网络化环境,甘肃省农业类高校图书馆需转变助农思路,通过直接或间接手段向农村地区输送及时高效的各类知识和信息,以达到间接助农致富目的。
农业类高校图书馆以其丰富的各类农业信息资源,承担服务“三农”的重要社会功能,也为有效开展农事活动提供必要支撑。
农业类高校图书馆纸质、电子资源储量丰富。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2022年,馆内现有纸质图书167.892万册、期刊859种、报纸32种,电子图书169.21万册,又包括CNKI、超星移动图书馆、OVID、SCIE等38个中外文数据库,以办学特色为办馆背景,涵盖农机、农艺、农技、草地、畜牧、林业等各类涉农和理、工、医、人文、经济等相关书、报、期刊等资源,在提高全校师生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以及丰富他们精神生活的基础上,能有效满足校内师生补充自身农业专业知识。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全省农业类院校相继推出农业专栏网页、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多样化服务平台,拓宽了农民获取相关农业知识的渠道。
但是,当前数字乡村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4]、农业大数据平台数据孤岛与数据碎片化现象普遍存在[5],省域内农村互联网并未全面普及,且农业生产者年龄偏大、科学文化素质较低的事实,使得其对网络的认知和使用网络的频率相对较低,也是大部分农村依然存在的普遍现象;同时,农业类高校图书馆以校内师生为主要服务对象,专门针对农业劳动者则少之又少,加之大多“农家书屋”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为农业类高校图书馆及学校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也为促进全省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添砖加瓦。甘肃省农业类院校图书馆馆员学历构成中,以甘肃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馆内现有职工35人,其专业背景涉及图书、畜牧、兽医、农、林、农机、信息、医药等多方面,人才知识结构相对完善,且其中获博硕学位的共19人,占比超50%,科学文化水平整体较高。但是,就目前省内各农业高校图书馆与各地农事生产活动联系的紧密程度来看,馆内大部分老师对促进农业发展的贡献仅停留在论文层面,这并未能充分发挥自身所长。故该类老师有必要到田间地头开展相关调研并与农民深入开展交流,将最前沿、最科学的农业信息传递出去。
因此,今后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须考虑如何能快速高效挖掘现有农业类高校图书馆馆员,并充分利用其掌握前沿农业信息的优势和过硬的专业素养。
从当前甘肃省农业类高校图书馆对全省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上看,主要通过间接、长期和辅助性培养专门化农业人才的方式实现的。从甘肃农业大学2021年学生各类纸质书籍借阅状况看,本科生为借阅主力、以文学和语言类(四六级辅导资料)流通频次最高,书库内部分农业相关专业类纸质书并不能完全流通,也就难以真正发挥其应有效果。另外,高校图书馆因其行政隶属色彩明显使其服务对象具有特定和有限性的特征,且高校培养农业人才的转化过程需要相对较长的周期;加之受就业观念等综合因素影响,农业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后深耕农业者则更是寥寥可数,同时,农民并不能进入校园图书馆“持证借阅”纸质书籍且上网查阅补充相关专业资料的意识淡薄,且馆内大部分老师具有丰富的农业和信息检索等背景理论知识,很少有机会去到田间地头与农民进行深入交流。由此,农民获取农业类高校图书馆相关信息资源通过相关农业专家以及暑期师生“三下乡”等活动,主要为间接形式,效果转化相对缓慢。
综合考量上述各类现实因素,甘肃省农业类高校图书馆需要在如何更高效、更直接服务于全省农业发展上做进一步思考。
农业信息化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平台,影响农业生产和流通并间接改变农村社会结构[6],农业类高校图书馆则为承载农业信息资源的重要阵地,对实现农业信息化目标至关重要。鉴于上述农业类高校图书馆对地方农业发展的服务特征分析,不难看出,农业类院校图书馆承载着为农业发展提供信息、培养人才等间接功能,但在为农村地区提供有效前沿信息时具有一定滞后性,其重要性须引起重视。因此,文章遵循尽可能充分利用农业类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原则,从多方主体入手提出推进全省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建议,具体如下:
智库,是集各领域专家智慧,致力于解决各种问题的智囊团或思想库[7]。农业智库建设和完善是农业迈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实现数字赋能甘肃省农业发展需做到:第一,省内各农业类院校须加强与省内涉农专业高校、相关科研院所等机构的交流和协同,加强农业相关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形成更加完善有效的农业类整合信息资源库,实现对农业生产者更精准的指导;第二,充分利用各类集体在农业发展中的智慧,积极构建“高校师生/科研院所/农业专家+农业类高校图书馆+县乡级图书馆+基层农业信息类特派员+农家书屋+农户”的完整农业信息使用链和传播链,真正“盘活”农业类高校图书馆各类农业信息,更好地为全省农业发展服务。
首先,农业类院校图书馆厚植信息和专业人才等优势,结合相关项目深入田间,就农民对相关农业信息的需求及利用现状等开展调研,然后利用寒暑假等闲暇就农民对相关信息诉求开展集中线上线下培训。同时,政府部门也应遵循国家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相关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对农民培训的补贴机制,使其在物质方面与技能方面实现双受惠,激发培训的积极性;其次,通过网络、报纸、政府驻村工作人员等加大对培训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农民透彻了解培训政策的实质内容,主动接受并参加培训,培育更多优秀农业人才,实现就地取“才”。但必须根据各地区农业农村实际生产条件在农民间开展技术培训,切不可为完任务而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最后,可邀请相关农业专家等定期开展农业方面的讲座,加深农民对农业技术的认识,从而提振农民信心,为实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目标提供技术支撑。
农业现代化建设靠农民,也要靠懂农业、懂技术的新一代人才。农业类院校毕业出身以农为背景者居多,有相对浓厚的乡土情结,但毕业后真正致力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则相对较少。据此,农业类高校图书馆可先统筹规划相关农业信息资源,再开展图书角、读书俱乐部、农业信息资源学术交流会等相关活动,并结合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以培养学生“懂农、爱农”兴趣,为投身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
农业类高校图书馆构建开放的信息化服务平台集信息收集、知识重组、集成检索和信息传递于一体,是将相关资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活动的重要依托[8]。首先,农业类高校图书馆可依据农业生产者对农业信息需求的动态变化不断完善和更新相关农业知识数据库,以获取及时的农业信息;第二,根据省内现实情况,可适当为农民办理图书借阅证,并制定相应的借阅规则,为有条件的农民有序开展借阅工作。
甘肃省农业发展依托现代化技术手段和自身特有的自然条件得到长足发展,并且能较好地适应当前形势下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但也受到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影响而面临较大挑战。各农业类院校图书馆作为提供前沿优质农业信息资源的重要阵地,若能有效利用则必会为全省农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农业类院校需结合甘肃省各区域农业发展实际,进一步发挥图书馆软硬件资源促农的作用,以便更迅速、便捷地找到促使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构建美丽乡村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