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
合同管理,是提升工程项目建设效果与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通过合同管理,建筑施工企业能够明确自身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承担的职责、权利,对提升自身责任履行能力与项目管理水平具有促进作用。文章以建筑施工合同管理为研究对象,分别阐述了合同管理的内涵、任务及重要性。基于目前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合同管理的问题,对如何提升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水平,提出几点建议,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相关概述
合同管理内涵 合同管理是对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的签署、执行、变更、终止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督与管理。通过合同管理,可以及时解决合同履行中存在的纠纷,不仅能够保障合同双方权益,还能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效果。同时,建筑工程项目合同具有较强的约束力,需要施工企业认真履行合同内容,按照合同条款施工,保证工程项目在合同条款规定时间内完成。
合同管理的主要任务 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目的,是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基于施工目标,利用组织、监督等方式,增强项目责任人的合同履行意识,将合同内容贯彻落实在实际施工中,以体现出合同的法律效力。通过合同管理,有效避免施工环节出现违法乱纪行为,维护合同双方的权益,提升项目管理质量。
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企业运行中,合同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保障相关单位合法权益与利益的重要法律条例,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合同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效果。合同管理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因素,具有指导工程项目实施的作用。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前,施工单位会与业主单位签订相关的协议,其中明确了工程项目的质量、施工进度、现场安全、双方的责任等基础性内容。签订合约后,要求施工企业严格遵守合同内容,以完成工程项目建设目标。若是没有合同的约束,会使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出现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无法为建筑行业稳定发展提供支持。由此可以看出合同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重要作用。第二,维护合同双方的权益。工程项目合同涵盖较多内容,要确定相关人员的权责义务,保证工程项目顺利进行。合同管理工作的实施,有效减少合同纠纷与经济纠纷,保障相关单位的权益,为提升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提升造价管理效果。造价管理是提升项目经济效益,降低项目支出的有效手段。
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合同管理意识薄弱 建筑工程项目普遍具有周期长、资金量大的特点。合同管理将复杂的工程项目简单化,为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提供方向,促使建筑工程项目顺利施工。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在合同管理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由于企业管理层与施工人员对合同管理的认识不到位,所以影响工程项目合同的签订、履行,无法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合规性。部分施工企业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施工任务,会以口头协议的方式达成共识,并在施工结束后补签合同;部分施工企业在接到业主方口头通知后仓促进场施工,边施工边签施工合同,上述情况若是在施工中出现纠纷,会因为没有法律文件的保护,直接损害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这些行为不仅无法保障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权益,同时也会扰乱建筑市场的秩序。
缺乏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制度的建设,能够规范合同管理人员的行为,增强合同管理人员规范化操作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建筑施工单位并没有针对合同管理制定具有可行性的管理制度,使合同管理工作出现形式化的问题,不能保证合同内容的科学性。无论是合同签订、履行,还是合同终止,都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的支持,通过对合同管理人员的约束,可以提升各个环节的工作效果,减少合同管理风险。但是因为管理制度不完善,所以建筑施工单位在合同责任履行中非常容易出现问题,增加合同纠纷发生的概率。
合同内容有待完善 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中,应以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情况为基础,与业主方签订内容完善、有效的合同,以达到维护双方合法权益的目的。在实际签署中,合同文本形式、内容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在合同履行中存在一定的风险。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专业的合同管理人员,由于合同管理人员对合同文本形式、相关法律条例不了解,所以在合同签署中出现较多问题,从而影响合同管理效果。
合同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用,可以提升合同管理效果,能够预防合同风险。施工单位信息化合同管理水平并不理想,无法为合同管理模式创新发展提供支持。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施工单位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忽略对这一工作的创新,使合同管理模式出现滞后的情况。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合同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施工单位合同管理要求,不能为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支持。在施工单位运行的过程中,应做好创新与改革工作,提升合同管理水平,促进施工单位管理工作进一步开展。
合同交底工作未落到实处 合同签订和管理人员与具体执行人员之间的交底工作流于形式,没有统一理解思路,缺乏问题反馈过程,没有形成书面合同交底记录的过程。
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实施对策
重视合同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层应转变重经济轻管理的思想观念,明确合同管理对施工企业经营的影响,并号召施工人员、项目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合同管理中,为合同条款落地做好铺垫。首先,加强管理层对合同管理相关内容的学习。针对性学习活动的实施,深化管理层对合同管理的认识,促使管理层思想观念发生转变,为提升合同管理水平提供内在支持。为强化管理层合同管理意识,可以选择与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有关的案例,利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加深管理层的思想认知,为提升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质量提供思想支持。其次,提升施工队伍的合同履行意识。在合同管理中,合同履行工作比较重视,是落实施工企业责任、义务的重要举措。由于部分施工队伍缺乏合同履行意识,所以使现场施工情况与合同要求出现差异。为避免这一问题,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前,组织相关的培训或者教育活动,将合同责任、义务履行的必要性下达给施工单位,使其明確按照合同施工的重要意义,并在施工环节自觉履行合同内容。
建立合同管理制度 为防止合同管理工作出现形式化的问题,立足建筑施工企业,结合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大的特点,制定合同管理制度,确定合同管理人员的责任,为高质量合同管理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具有持续性、周期性的特点,从合同商谈、确定、签署、履行等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若是在合同管理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会影响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效果,无法实现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合同管理制度的建设,实现对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对提升项目管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确定合同管理的主要负责人与相关责任人。合同管理工作比较复杂,需要相关人员具备全过程管理意识,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的全过程管理,可以保证各个环节工作的合理性,减少合同变更或者其他问题。基于合同管理内容,确定合同管理岗位人员的责任、工作范围与权利,并将相关内容以文件的方式呈现出来,要求从事合同管理的人员认真执行。其次,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考核评价,了解合同管理人员工作能力与业务能力,并将此作为完善合同管理制度与合同管理方式的媒介。考核评价工作的实施,可以增强合同管理人员的自我约束意识,使合同管理工作以更加高效的方式进行。为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工作意识,可以制定个性化考核评价制度,对合同管理成效、合同管理目标完成情况、合同管理过程等进行多方面的评价,为高水平合同管理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制定奖惩制度。在奖惩制度的规范下,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积极性,对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综合管理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加强合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为提升合同签订的合规性,推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应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掌握合同管理方法、技能,并在岗位工作中灵活运用。首先,以合同管理流程为入手点,将各个环节中设计的知识、技巧作为主要培训内容,提升合同管理者对合同管理的认识。合同管理包含多个步骤,每个步骤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不同,需要管理人员根据施工情况与合同要求进行管理,以保证合同管理的有效性。通过针对性的培训活动,可以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的规范化工作意识,使其掌握合同文本的格式,对提升合同管理效果具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加强对合同管理人员专题培训。合同管理人员应该掌握法律、工程造价、项目管理、文档处理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为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可以定期组织专项培训活动,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知识,使其的业务能力、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此外,还应做好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要求合同管理人员掌握多种不同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学会利用信息系统开展工作,优化合同管理模式的同时,为信息化合同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保障。最后,制定人才培训制度,为专业化合同管理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健全完善的人才培训制度,可以提升企业管理层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并为企业内部员工提供多个不同的学习渠道,使员工在企业各项制度的激励下产生发展的动力,从而提升岗位工作效果,为建筑施工企业发展助力。
总而言之,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的实施,提升工程项目建设效果,优化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效果,为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合同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应提升建筑施工企业对合同管理的重视,结合合同管理任务,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利用专业合同管理人员,解决合同内容不完善、条款不明确的问题。同时,引进信息技术手段,利用此实现建筑工程项目合同全过程管理,减轻合同管理人员压力的同时,提升合同管理水平,促使建筑施工企业进一步发展。
(作者單位:中煤长江基础建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