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式学习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教学研究

2024-01-16 11:20沈贝贝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43期
关键词:粗盐流程图氯化钠

沈贝贝

摘要:本课以学生为主体,以“粗盐中难溶性和可溶性杂质的去除”为例复习初中化学物质的分离提纯。以流程图作为载体,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外显,布置有梯度的任务,通过不断地设计、分析、评价、修正,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提升了科学探究与实践的核心素养。

关键字:项目式学习、科学思维、流程图、分离提纯、生活情境

一、问题提出

在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模式难免枯燥乏味,学生对此容易抵触厌学,这对复习的效率而言是极其不利的。没有设置合理的问题驱动,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源于生活,如何紧密地将化学与生活融合形成项目式教学,也是我们需要长期思考与探索的课题。

此外,教师往往注重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教学仅停留在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上,而复习课不应该只是一味地罗列知识,更应该注重能力的提升与方法的提炼。经过长期的教学发现: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对于学生来说一直是一大难点,主要体现在思维的缜密性不够[1],分析考慮不全面,还有缺乏对物质分离提纯整体思想方法的提炼[2]。

二、教学理念与设计

1.教学理念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课程内容”多处涉及“粗盐提纯”实验及相关内容:“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中的“学生必做实验及实践活动”包括“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3]。学业要求是能利用物质的溶解性,设计粗盐提纯、水的净化等物质分离的方案。在情境素材建议中也提到了海盐、岩盐、湖盐和井盐,我国古代文献中对制盐方法的描述。

本课就先通过古代制盐方法这一素材作为导入,回忆了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是如何去除的,对比分析步骤的意义,初建流程图的思维模型;再通过设计有梯度的任务:从含有一种可溶性杂质到含有三种可溶性杂质如何提纯,引导学生不断完善修正流程图的步骤;接着对比分析三种提纯过程,重塑整合物质分离提纯的一般思路;最后从定性转向定量,体会提纯过程中不同维度的变化。以流程图作为载体,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外显[4],通过反复对多个流程图的设计和评价,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提升了科学探究与实践的核心素养。

2.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粗盐初步提纯的过程,理解实验步骤的意义,培养了化学观念与科学思维。

(2)通过设计、分析、评价流程图,掌握物质分离提纯的一般思路,提升了科学探究与实践的能力。

(3)通过定性向定量的转变,形成节约资源的习惯,增强了科学态度与责任。

3.教学流程图

三、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闪闪的红星》视频

【教师】请同学分享潘东子是如何将盐送上山的?

【小组讨论】先将盐溶于水,浸湿在棉服里,再到安全的地方把盐水挤出来,最后加热蒸发又得到了食盐。

【教师】古时候,人们经常采用煎煮法获取食盐,后来又扩大范围采用盐田法来获取食盐。所以,人们常称食盐是“大自然的馈赠”。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有趣的视频,简单的引入主角氯化钠。以历史素材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粗盐的初步提纯作铺垫。

环节一:粗盐的初步提纯

【教师】回忆粗盐初步提纯的过程,补充完整下列流程图。

【学生】

【师生回顾】

1.实验多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

2.溶解时需要加适量的水,水量过多或者过少会出现什么问题?

【小组讨论】从粗盐的来源考虑,判断这样提纯的盐是否为纯净物?

【学生】通过观察海水中元素的分布情况可知海水中除了氯化钠,还会有氯化镁等物质,所以属于混合物。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初步提纯后的精盐还含有可溶性杂质,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为后续除去可溶性杂质作铺垫。

环节二: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

【资料】粗盐中除含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

【情境1】如果粗盐中只含一种可溶性杂质,如何除去?

【学生】完成表格,并投影到电脑上,请其它同学点评。评价:该同学步骤过程中对量没有具体的写明。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去杂质,不引入新杂质,所加试剂的量应该有什么样的要求?

【学生】适量。

【教师】但在真正的工业生产中,很难把握适量,往往会加过量试剂,确保杂质完全除去,那这种情况下,对除杂的要求又不一样了,尝试改进刚才的除杂步骤。

【改进】尝试将下列流程图补充完整

【学生】投影,另请同学评价及修正,评价:需要加入过量的试剂,忘记对量标注。修正后的结果如下:

【提问】最后加入了过量的稀盐酸,那氯化氢不应该也是杂质,为什么没有在产物中体现呢?

【学生】蒸发结晶过程中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降低,氯化氢气体挥发逸出。

【教师】由此可知,不止化学方法,通过物理方法也可以达到除杂的目的。

【迁移】尝试画出另外两种情况的流程图(分组完成)

【设计意图】设计可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方案,巩固酸、碱、盐性质相关的内容,掌握选择不同的试剂以及合理的方法来除杂的一般思路。

【情境2】如果粗盐中含以上三种可溶性杂质,如何除去?用流程图表示:

【教师】首先将学生写的三种杂质单独除去的情况呈现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各流程图间的异同点。

【小组讨论】发现第二种和第三种杂质去除的时候,都会用到共同的试剂为碳酸钠溶液。最后一步都是加入过量稀盐酸再蒸发结晶。

【提问】既然都会用到碳酸钠溶液,为节约资源,我们应该如何安排除杂的先后顺序?

【学生】先除Na2SO4再除CaCl2

【教师】归纳:当真实情境中遇到多种杂质除杂时,要考虑到节约能源,资源合理化使用。

【设计意图】通过流程图间的对比分析,形成物质分离与提纯的一般思路,在分析、评价和综合应用中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以及严密性等高阶思维能力。

环节三:配制食盐水溶液

【情境】配制250ml的生理盐水,其中浓度为0.9%,密度约为1g/cm3。计算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

【学生】板书计算:需要氯化钠2.25g,水247.75g。

【教师】氯化钠除了可以用来配制生理盐水,还可以电解其饱和溶液来制备氢氧化钠。不同浓度的食盐溶液也可以用来选种。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初步提纯、除去可溶性杂质这个过程中,盐的量在如何变化?

【学生】不断减少。

【教师】所以,我们要珍视大自然对我们的馈赠。

【学生】感谢大自然。

【设计意图】对氯化钠进行定性及定量不同维度的整合,最后综合分析整个提纯过程,培养了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科学态度与责任。

四、教学反思

1.构建项目式复习的高效课堂,学生由“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

项目式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基于真实的问题情境,通过布置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注重对学生批判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复习课教学中应用项目式学习的方法,学生由“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对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发展探究、分析、评价及归纳的能力有很强的助推作用。本课就尝试讓学生自己设计流程线路,通过自我评价,他人评价以及小组评价,不断完善和修正已有的流程图,从而达到思维能力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的目的。

2.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课堂由“配合式”转变为“对话式”

当知识在情境之中,会显得更加真实可触;当有历史文化作为载体,那将更加浑厚立体;当有思想情感作支撑时,则像是与富有灵魂的人在对话。本课就尝试赋予氯化钠不一样的意义,首先以红色经典影片《闪闪的红星》为情境导入,通过生动的故事,学生从宏观上建立了对粗盐提纯的初步认识,依托古代制盐的文化载体,引发学生产生氯化钠就是“大自然的馈赠”这一共鸣。思维从定性转向定量,经过一系列的提纯操作步骤后,学生发现氯化钠的量在不断地减少,从而启发学生要珍视“大自然的馈赠”,呼应共鸣,回声荡漾,学生连连称赞:“感谢大自然!”。

参考文献

[1]何义兴.初中化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初探 [J].初中生学习指导: 初三版, 2017(1):114-116.

[2]陈金健.初三化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案例 [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4(8):36-39.

[3]洪兹田,陈女婷,蒋金团.中考化学“粗盐的提纯”实验考点透视 [J].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8, 28(2):52-54

[4]史菊英. 基于高阶思维培养的复习课教学——以初中化学“物质的分离提纯”为例[J]. 化学教与学, 2020(11):71-74.

猜你喜欢
粗盐流程图氯化钠
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韩国粗盐翻倍涨价
氯化钠水溶液结构的研究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
专利申请审批流程图
专利申请审批流程图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氯化钠
中老年人莫名腰疼应查查血常规
宁海县村级权力清单3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