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高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在思想政治的发展上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关于推动青少年全面发展会谈中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并要求“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无论是“德智体美劳”还是“立德树人”,德育都排在第一位,足以说思想政治在学校教育和青年成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笔者从学校课堂、家庭和社会等方面浅谈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心得。
一、明确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优化
根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要求,基于课程方案和相关标准,强化课堂育人主阵地作用,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教师课堂教学改革主体作用,开展素养导向的教学实践,科学探索跨学科综合主题教学;完善基于学科特点、时代要求和学生成长规律的教育教学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设计上,探索逆向设计,开展单元教学,关注学情诊断,重视智慧教育背景下的差异化教学。在教与学的方式上,强化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探索基于学科和跨学科的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导向深度学习;关注适性学习,探索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学习。在环境和资源上,创新学习空间,开发和应用匹配学生学习基础和发展要求的资源和工具,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促进教学改革与发展。
1、要不断的转变教师自身教学的观念,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教师的文化道德修养。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黄宗羲曾经说过:“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新课程标要求下思想政治课程需要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创新。全面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地调整和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注重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体系。新课标将原先的思想品德改为思想政治课程,就是希望能够有效的提升我国高中生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以学生为本,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此,需要教师不断的改变自身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思想,从应试教育的观念逐步转向素质教育的观念。还要不断自我创新学习,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精益求精。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跟紧时代的步伐,强调价值观引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2、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地落实新课改的要求,真正有效地实现道德与法制教学的目标,就需要注重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注重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句话叫“亲其师信其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默契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认识到自身即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还是学生的朋友。对于学生应当注重多一些尊重和赏识,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对于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进步和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要及时的与学生进行交流,表达自身关爱之心,在课堂中营造良好、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
二、家庭教育对孩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推动家校联动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教育和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培育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了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宣传普及和贯彻实施,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增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作出应有贡献。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要善于從点滴小事中教会孩子欣赏真善美、远离假丑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变化,随时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家庭也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对家庭教育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为通过立法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指明了方向。
三、重视信息化技术与思想政治课的融合,引导健康向善的社会价值观。
以教育现代化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坚持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持续推进教育信息化改革与实践。在探索技术融合的过程中,始终要以贯彻国家和民族的价值导向,提升学生素养和竞争力,遵循育人规律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让教育信息化从工具性走向价值性,从基础性走向创造性。回归教育教学本质,科学选择技术路径和环境,形成数据驱动的教育教学改革模式。基于认知临场感、社会临场感、教学临场感等相关理论,关注在线学习环境的建设、学习方式的优化、学习活动的设计、学习共同体的组织等。运用技术突破数据采集和积累瓶颈,建设更科学、更系统、更精准的课程与教学评估体系。关注开放性课程资源的利用,重视学科数字化资源建设。探索教师、学生、教学、管理等大数据的建设,重视智慧教育背景下教育管理的优化及教育治理体系的建构,让教育信息技术助力教育转型性变革。
四、总结
思想政治课要基于课程理念和课程观念,立足学生发展需求,开发匹配课程方案。科学建设综合化、跨学科、实践性课程。探索嵌入课程的课程实施质量评价,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做精、做细课程管理,建构课程实施质量校本保障体系。让学校、家庭、社会这几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去粗存精。还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切入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教学手段,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的国之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