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梦璇
目前,在全面推进美术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大部分美术老师都面对一种困惑,那就是如何设计和调节课堂,提高教学效果。既要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美术学习的兴趣,促进课堂教学的热烈气氛,使广大学生能在宽松、愉快的情境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获得审美享受和愉悦;同时,又要把握好课堂的教学环节,实施教学目标。
一、深入美术课堂,强化教育
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师。课堂的价值不是教学生设计或绘画几幅图,而是传授学生一种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和持久的意志力。教师才不愧称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是具有个体尊严,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挥其主体作用,本节课在这样一个教学理念下,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公益活动。无形中,完成了心灵的净化,把心身惰性垃圾又一次清扫。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面劳动光荣,爱校护校的旗帜,从中理解道不远人,德行的开发是从小事做起,人才是从做人开始做起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行培养是一个长期陶治净化的过程。在学生的设计作业中,有一幅是专门画“树人”,虽然是用拟人手法,但是表达了他的一种纯真渴望的心。
在以往的教学中,常用口头的方式,传达伦理道德,学生是暂时获得了信息,過后容易流于形式。如果用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效果会大不一样。因在善行的那一刻,就已经在他的思想中起到了内化作用。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既要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又要掌握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基本训练统一起来。
二、优化教学内容
要优化教学内容,就必须着重对教材的美进行挖掘和再创造,使其渗透着自己的情感,成为能够强烈地吸引学生的一种审美对象,从而引导他们曲径通幽,深入这种美的境界,得到感染和熏陶。同时教师还要善于灵活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学设计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可能,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如何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不同的指导理念会有不同的结果。旧观念指导下的教材处理定位在知识目标上,目标具有单一性的特征,教学设计突出了知识的传授,强调的是接受学习,忽略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而新课程观念指导下的教材处理,目标定位在学生素质的发展上,关注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调发展。
三、有效实施课堂教学控制
就教学控制的方式来说,应该是多种多样而且灵活多变,体现出各自的适宜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即使在活泼轻松的美术新课程教学中,必要的规章制度也是需要的,但这些规章制度必须经过师生共同交流和协商而定,体现美术课堂教学的特点,并能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体现绝大多数学生的意愿,不能将学生犯错误的依据作为处罚的理由,而应由他们自己去分析、思考、改正错误。
另外,美术课堂教学应非常重视师生情感的互动,教师应真诚地表达对学生的期望和信任,更多表现对学生的关爱,使学生能够接近、理解,接受教师的要求,当师生这种相互期望与信任的关系建立后,即使是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细微的动作也可以起到激励人心的作用。
就教师而言,由于各人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不同,其课堂教学控制也不一样,教师可以积极地投入新课程实践中时,给学生做出榜样,教师也可以以指导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引导时,用言语为学生排解困境、指点迷津。如果教师不参与或引导学生,而是由他们自己去主动参与学习,教师就成了学习的观察者,当学生意识到教师在观察他们的学习时,他们有时会表现地更积极一些,作为观察者的教师不要让自己的行为成为监督,这就是一种不“言”不“行”的无形之控。
总之,美术课堂教学是一门深奥的艺术,它对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都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我们要谨记美术教育应与时俱进,一定要用心研究教学教法,实施革新教学,为培养新时期高素质的学生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