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湘鄂渝黔接壤区乡村旅游扶贫效应居民感知评价及对策研究

2024-01-16 11:20张维梅刘捷
农业与技术 2024年1期
关键词:居民旅游

张维梅 刘捷

(湖南工程学院管理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4)

引言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在新的发展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旅游是一种农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发展的经济模式,是乡村脱贫致富的重要方式。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3—2020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9899万人,贫困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减少6039万人,占全国农村减贫总量的61.0%[1]。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的紫云县、沿河县和从江县等9个县宣布退出贫困县名单,标志着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了区域性整体贫困和绝对贫困,中国脱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近年来全国各地实践表明,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在我国脱贫工作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虽然脱贫地区经济获得巨大发展,但经济基础仍较为薄弱,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成为今后各级部门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评价乡村旅游扶贫效应,提出返贫阻断策略,对乡村旅游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有重要参考价值。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繁荣发展,各国在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上也各具特色。英国作为乡村旅游的发源地之一,乡村旅游发展历史悠久,目前已形成“政府引导+旅游行业协会+乡村旅游经营者”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乡村旅游的主要形式有乡村田园游、乡村古建筑和古民居游和生态农业旅游等[2]。德国的乡村旅游则主要为城市居民提供体验农家生活的“市民农园”[3]。美国乡村旅游是典型的都市依托型发展模式,注重自然生态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主要形式为乡村度假和观光农村等[4]。随着乡村旅游开发、管理与经营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学术界逐渐围绕乡村旅游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目前国外研究内容聚焦于乡村旅游的概念[5]、作用[6]、利益相关者的关系[7]、乡村旅游的效应[8],以及乡村旅游对扶贫的作用[9]等方面。如,Bramwell B和Lane B提出,乡村旅游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同时还能满足游客回归自然、感受当地民俗等多种愿望的旅行活动[5]。Jiajing Hu等实证分析了乡村旅游的作用,得出乡村旅游能够增加居民就业、提升收入,促进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6]。Piali Haldar则提出乡村旅游的大部分收益被外来投资者和经营者赚取,本地居民由于文化水平低很难从乡村旅游中获益[7]。Oppermann实证乡村旅游的经济效应,以德国南部的乡村为案例地,研究发现,由于乡村旅游的季节性强、企业规模小、收入水平低,发展乡村旅游对缓解经营者经济窘迫作用微弱[8]。Aleksa 等学者认为,山川、河流、峡谷、湖泊、温泉等自然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或者贫困地区,可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来减轻贫困[9]。

国内乡村旅游的研究开始较晚,20世纪90年代有学者开始探讨相关概念,进入21世纪后由于乡村旅游在我国乡村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相关理论研究也逐渐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研究内容主要有乡村旅游的概念和作用[10,11],游客满意度及影响因素[12],居民感知效应[13],以及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和效应[14]等方面。肖佑兴等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的民俗风情、生产或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文化为对象,为游客提供观光、游览、休闲与度假等活动的一种旅游形式[10]。辛本禄等提出,乡村旅游在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城乡要素流动,提升乡村主体价值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优化乡村旅游空间布局可为乡村振兴赋能[11]。周杨等以广东省4地区乡村旅游点为案例地,实证分析发现,乡村旅游的游客总体满意度较高,但各构成要素的满意度评价差距明显,乡村旅游环境、乡村旅游支持系统等因素显著影响游客满意度评价[12]。张俊英等提出,影响居民对乡村旅游的感知因素有经济代价、社会文化代价、环境代价、经济获益、社会文化效应、环境效应、形象提升等7个因素[13]。谢双玉等把恩施州乡村旅游扶贫分为生态农业依托模式、优势景区依托模式、民族文化依托模式和民宿农家乐依托模式,研究发现不同旅游扶贫模式村居民对经济成本、经济收益、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的感知具有显著差异,生态农业依托和优势景区模式村居民的旅游扶贫经济效益感知更高[14]。综上所述,目前乡村旅游的相关理论体系已经较为完善,但对乡村旅游扶贫效应的探讨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对于省际接壤区的乡村旅游扶贫效应的研究案例并不多见,本研究以湘鄂渝黔4省(市)接壤区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为案例地,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乡村旅游扶贫效应居民感知评价研究,为全面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

1 研究区域概况

湘鄂渝黔地处中国中西部地区,4省交界处是武陵山片区,是中国14大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该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远离政治、经济、文化发达城市,交通不便,经济较为落后。2016年8月,国家旅游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等12部门制定并发布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力争“十三五”期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25个省(区、市)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30万贫困户7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15]。为了推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助推乡村旅游扶贫落地,从2019年起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改委开始设立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期望其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引领一批经济落后但旅游资源富集的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村民致富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湘鄂渝黔4省(市)政府响应号召,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致富。截至2020年底,湖南省共有689个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贫困居民脱贫致富,约有100余万人通过乡村旅游实现了脱贫,约占总贫困人口数量的20%,在政府表彰的100个脱贫攻坚示范村中有32个是乡村旅游重点村[16];湖北省通过乡村旅游直接带动17.78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17];贵州省在66个贫困县开发旅游资源19495处,16个深度贫困县开发旅游资源4490处,建成旅游项目3105个,帮助89.7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18];重庆市拥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9个、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50个,打造乡村旅游线路200余条、乡村旅游扶贫接待村(点)231个,乡村旅游带动了33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19]。至今,湘鄂渝黔4省(市)有18个旅游扶贫案例入选了《体验脱贫成就·助力乡村振兴 全国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案例选编》[20],其中湖南5例、湖北3例、重庆4例、贵州6例;有14地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21],其中湖南3例、湖北4例、重庆2例、贵州5例。上述数据充分证明湘鄂渝黔4省(市)在乡村旅游助力乡村脱贫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绩,为了更好地发挥乡村旅游的带动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在周密设计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开展乡村旅游扶贫效应居民感知调查研究。

2 研究设计

2.1 问卷设计与发放

调查问卷分为3大部分,居民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居民对乡村旅游扶贫的经济效应、社会文化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感知情况;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情况。2020年7—10月,2021年7—10月,2022年7—10月,2023年5—6月共分4次,对湘鄂渝黔接壤区摘帽贫困县的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的村民进行了实地入户走访,共发放调查问卷222份,收回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为90.09%。

2.2 问卷有效性检验

调查问卷的有效性检验主要用于衡量问卷数据的可靠程度,判断数据的研究价值。本文以SPSS 22.0软件为工具,对问卷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Cronbach’s Alpha值来衡量问卷信度,根据Dishevelled 的观点,系数值α通常要大于0.7以上,才表示问卷的信度高[22]。经过测算本问卷的Cronbach’s Alpha值为0.808,大于标准界限值0.7,问卷信度高。

为了检验调查数据是否能够进行因子分析,对量表数据进行了KMO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得到KMO系数为0.761,大于标准界限值0.7;且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值且P=0.000,通过P<0.001,表明变量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可以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利用SPSS 22.0软件的主成分分析法,对量表的第3部分“居民对乡村旅游扶贫效应的感知情况”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析出4个公因子,4个公因子对应的因子载荷均达到了0.4以上,且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2.68%,显著高于40%。根据4个公因子所属变量的共性,分别命名为经济效益感知、环境效益感知、社会文化效益感知和综合效益感知。

3 湘鄂渝黔接壤区乡村旅游扶贫效应居民感知分析

3.1 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受访居民中男性89人,占总人数的44.5%,女性111人,占总人数的55.5%,男性较少的原因是男性居民大多数外出务工,留在家中的女性受访者稍多,但受访居民的男女比例较为适中。从居民年龄来看,18~24岁居民人数占6.5%,35~44岁居民人数占21%,45~60岁居民人数占43.5%,61岁以上的居民占21.5%。从居民教育程度来看,初中以下共有145人,占总人数的72.5%;完成高中学业的人数占18.5%;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学历人数最少,仅有总人数的9%。详情见表1。

3.2 乡村旅游开发前后居民收入变化

3.2.1 收入来源变化

由表2可知,乡村旅游开发前后居民收入来源发生了巨大变化,乡村旅游开发前,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外出打工、农作物种植和畜牧业养殖,所占比例分别是64.5%、44.5%和13%;乡村旅游开发后,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则变为外出打工、餐饮住宿、旅游商品出售和景区服务工作,所占比例分别为39.5%、38.5%、32%和20.5%。同乡村旅游开发前相比,开发后从事餐饮住宿、旅游商品出售和景区服务工作的居民人数所占比例分别提高了31.5%、23.0%和20.5%,而外出打工的居民人数比例显著降低,由开发前的64.5%降低到39.5%。说明乡村旅游吸引了大量农民工回乡创业,显著改变了农民的就业结构,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对乡村振兴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表2 乡村旅游开发前后收入来源变化

3.2.2 收入变化

由表3可知,乡村旅游开发前,年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居民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41%;年收入在20000元以上的人数最少,占总人数的18.5%。乡村旅游开发后,年收入5000元以下的居民人数最少,人数比例减少到了14.5%;20000元以上的人数比例显著增加,人数比例由开发前的18.5%增加到了开发后的45.5%。由此可见,乡村旅游开发前农民年收入普遍较低,乡村旅游开发后农民年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说明乡村旅游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表3 乡村旅游开发前后年收入变化

3.3 乡村旅游扶贫效应的居民感知分析

3.3.1 经济效应感知分析

借鉴蒋莉等学者的研究成果[23],李克特量表等级评分均值在[1.0,2.4]之间表示反对,[2.5,3.4]之间表示中立,[3.5,5.0]之间表示赞成。由表4可知,受访者对本地乡村旅游提高了生活水平认同度最高,认同率达到了76.5%;对提高了收入也表示赞同,认同率也达到了66.5%;对增加了就业、带动物价上涨和生活成本增加表示中立;对乡村旅游发展中几种常见的负面影响贫困者在乡村旅游中受益少、只有少数人受益和贫富差距加大3个选项表示不认同。说明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乡村旅游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提高贫困居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了正向的影响,乡村旅游对湘鄂渝黔4省(市)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访谈中少数居民反馈,乡村旅游开发后土地被征收征,一次性的经济补偿影响了其长久生计;同时当地乡村旅游发展中还是存在贫困者在乡村旅游中受益少、只有少数人受益和贫富差距加大的现象。因此,各级政府部门为了充分发挥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引领作用,使乡村旅游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应继续完善和调整乡村旅游相关扶持政策。

表4 居民对乡村旅游扶贫的经济效应感知

表5 居民对乡村旅游扶贫的社会文化效应感知

3.3.2 社会文化效应感知分析

在社会文化效益感知方面,湘鄂渝黔接壤区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居民,对乡村旅游更好保护和传承了当地文化特色,提高了当地知名度,促进居民思想进步,加强了居民与外界的交流,提高了当地居民普通话水平等5项正向效应表示认同,认同率均高于70%。在社会文化负向影响方面,当地居民并不认同旅游者的行为扰乱了其日常生活(平均分为1.27),调研中发现近年来受疫情影响,乡村旅游地的旅游者数量急剧减少,同时由于乡村住宿条件简陋,旅游者绝大多数会在白天游玩,晚上则会去附近的城镇住宿,旅游者数量远没有达到旅游地的承载量。居民对乡村旅游致使居民间关系紧张保持中立态度,在访谈中有些居民认为,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由于村委会对乡村旅游的经济收益分配不均,导致村民之间还是存在一些争端。鉴于此,在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各级政府应加大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宣传和营销,通过多种渠道吸引旅游者到乡村旅游;并引导乡村旅游重点村通过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来旅游。

3.3.3 环境效应感知分析

由表6可知,居民对乡村旅游美化了生活环境,改善了交通环境,提高了居民环保意识,改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等正向环境效益非常赞同,李克特评分均在4.0以上,认同率都高达88%以上。而对于乡村旅游发展带来了噪音污染,降低了空气质量,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3个现象也表示赞同,李克特评分在3.5~3.9,认同率均高于63%。但对于乡村旅游造成交通拥挤,停车位紧张的现象保持了中立态度。整体来说,湘鄂渝黔4省市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乡村旅游发展改善了当地的交通等基础设施,美化了生活环境,这不仅给游客带来良好的旅游体验,也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便利。深度访谈中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噪音污染,空气质量降低,生态环境破坏等负向影响也表示出了担忧,旅游旺季堵车严重也给居民造成了困扰。因此,各级政府在强力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同时,也应高度关注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只有保护和开发实现良性互动,乡村旅游才能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表6 居民对乡村旅游扶贫的环境效应感知

3.4 居民参与意愿和满意度分析

居民对乡村旅游扶贫的态度和参与意愿,直接影响着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和综合效应发挥。近年来,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下,湘鄂渝黔接壤区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居民对乡村旅游扶贫非常认可。由表7可知,94%的居民支持乡村旅游扶贫,平均分4.52,认可度极高;78.5%的居民愿意从事乡村旅游工作,76%的居民愿意参加旅游教育与培训,84%的居民认为乡村旅游扶贫的作用利大于弊,65.5%的居民认为乡村旅游扶贫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促进作用。但对“当地乡村旅游扶贫是否感到满意”以及“乡村旅游扶贫政策是否符合当地的需要”表示中立态度。且居民对各级政府出台的关于乡村旅游扶贫的政策表示不了解”,特别是对于乡村旅游扶贫补贴政策不满意。同时,57%的居民表示没有足够的资金参与乡村旅游经营,这也影响力了其对乡村旅游扶贫的满意度。在访谈中很多居民对调研者的身份有顾虑,对某些问题的反馈有所保留,但仍有少数居民表达了不满,认为在乡村旅游扶贫中,村委会在合理使用国家乡村旅游扶贫资金和政策方面,存在一定程度上滥用职权,导致利益分配不均的现象。鉴于此,在下一步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各级政府应加大乡村旅游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让居民知道国家乡村旅游政策,鼓励其正向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发展中来;同时对国家乡村旅游扶贫资金和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的使用应加强监管,持续提高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的质量和效果。

表7 居民参与乡村旅游扶贫的意愿和满意度

4 研究结论与对策

4.1 研究结论

4.1.1 居民对乡村旅游扶贫的正向效应感知明显

截至2020年底,湘鄂渝黔接壤区所有贫困村都退出了贫困序列,其中很多贫困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脱贫,乡村旅游扶贫效应显著。从居民感知来看,被调查者认同乡村旅游提高了贫困居民的收入,增加了就业,提高了生活水平,对当地经济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居民高度认可乡村旅游发展美化了生活环境,改善了交通环境,提高了居民环保意识,改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而且居民也普遍认为乡村旅游保护和传承了当地文化特色,提高了当地知名度,促进了居民思想进步,加强了居民与外界的交流,提高了当地居民普通话水平。总之,居民对乡村旅游扶贫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正向效益感知明显。

4.1.2 居民对乡村旅游扶贫的经济和社会文化的负向效应感知不明显,但对环境负向效应感知明显

湘鄂渝黔接壤区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居民对乡村旅游带动物价上涨和致使居民之间关系紧张保持中立,对增加生活成本,贫困者在乡村旅游扶贫中受益少,只有少数人受益,引起贫富差距,扰乱了居民日常生活等负向效应感知不明显,感知平均值均低于2.18。但居民对乡村旅游带来的噪音污染,空气质量降低,生态环境破坏等负向效应感知明显,感知平均值均高于3.50。今后,在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中,应更加关注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4.1.3 居民对乡村旅游扶贫持支持态度,且主观参与意愿强烈

湘鄂渝黔接壤区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居民对乡村旅游扶贫的支持率高达94%;且大部分居民表示愿意从事乡村旅游工作,愿意参加旅游教育与培训,愿意参与乡村旅游工作的居民高达70%以上。84%的居民认为乡村旅游扶贫的作用利大于弊。充分说明乡村旅游扶贫在湘鄂渝黔接壤区脱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为乡村旅游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

4.1.4 居民对乡村旅游扶贫的满意度有待提高

调查显示,湘鄂渝黔接壤区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居民对乡村旅游扶贫的支持率很高,且主观参与意愿也比较强烈。但是,居民对乡村旅游扶贫的态度还未达到满意程度,李克特评分为3.17。访谈发现,影响满意度的主要原因是居民对各级政府出台的乡村旅游扶贫政策不了解,特别是对乡村旅游扶贫分配政策不满意,这种利益分配不均衡直接影响了其长期参与乡村旅游的积极性。同时50%以上的居民表示资金和技术缺乏是影响其参与乡村旅游经营的最大障碍因素。乡村旅游要想在乡村振兴中继续发挥带动作用,各级政府还需完善相关政策。

4.2 对策

4.2.1 实施精准帮扶,提高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能力

访谈中居民认为,缺乏资金和技术是影响其参与乡村旅游经营的最大障碍因素。因此,旅游精准扶贫的成熟经验和做法,可以在乡村振兴中继续执行。通过各种渠道为缺少资金的农户提供金融扶持和财政支持。政府联合银行通过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为脱贫地区的企业和个人提供贷款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为乡村旅游的小微企业投资;同时银行也可以借助科技创新,开展数字普惠金融,为农民参与乡村旅游提供便捷的贷款服务。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技能和服务技能的教育培训。调查中发现,贫困人口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相关专业技能,导致其无法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中来。因此,各级政府为了提升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发挥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应根据各地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特点,采用送教下乡的形式,聘请高校旅游专业的教师和知名旅游企业的管理人员,为农民讲解和培训旅游诚信经营,旅游商品销售,旅游服务礼仪,旅游政策法规,以及旅游安全等相关知识,全面提升农民的旅游服务素养和工作技能,不断提升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的自身能力和水平,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4.2.2 加强乡村旅游政策宣传,健全乡村旅游管理体制和利益分配机制

调查结果显示,湘鄂渝黔接壤区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居民对乡村旅游扶贫满意度不是很高的主要原因:居民对各级政府出台的乡村旅游扶贫政策不了解;对乡村旅游扶贫分配政策不满意。要想提升居民的满意度,首要任务是各级政府应加大乡村旅游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扫清居民思想障碍。在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工作过程中,各级政府工作人员要充分利用有效的宣传手段,对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政策进行全面宣传,并主动把新时期国家乡村振兴的政策进行广泛宣传,使居民深入了解国家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支持政策,并为其参与乡村旅游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健全乡村旅游管理体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从目前看,利益分配不公仍然是影响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各级地方政府应持续完善乡村旅游利益分配机制,从制度层面均衡好各利益主体的权力和义务,并加强协调和监管;通过各种方式拓宽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渠道,健全和完善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分红机制。如,可以将劳动分红和股权分红两者结合起来[24],尽量让更多的农民群众共享乡村旅游发展的成果,从而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走实走深。

4.2.3 加大乡村旅游特色产品的开发,提高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在调研中,村民反映目前来本地进行乡村旅游的游客数量少,停留时间短,经济收益不断下降。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参与性和体验感差是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乡村旅游特色产品的开发是乡村旅游产业结构和功能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因而乡村旅游村应该在深入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有效利用田园风光、村落建筑、民俗风情等优势资源,开发田园养生、研学科普、民宿康养、农耕体验、休闲垂钓等休闲农业特色乡村旅游产品,通过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活动有效吸引客源,形成长久持续的吸引力,才能有效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居民旅游
大山里的居民(中国画245cm×120cm 2020年)
我们一起“云旅游”
为居民提供“叫醒式”服务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高台居民
1/4居民睡眠“不及格”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