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占胜
主要人物:
店主:女,45岁,小吃店老板。
店主的丈夫:男,46岁。
老奶奶:70岁,顾客。
小男孩:9岁,老奶奶的孙子,小学生。
年轻女子:29岁,顾客。
1.小吃店(晨/内)
偏僻的巷道内的一家小吃店,店内并不宽敞,有很多食客。店主和丈夫正忙着招呼客人。
一位腿脚不便、步履蹒跚的老奶奶领着一个小男孩走进店内。
小男孩:奶奶,快点。今天是周一,学校早晨要举行升旗仪式,不能迟到。
老奶奶匆忙走到柜台前。
老奶奶:老板,赶紧给我们来一碗豆腐脑。
店主和丈夫正忙着招呼其他客人,没有应答。
老奶奶重复了一遍,店主连忙应答。
老奶奶和小男孩落座,老奶奶坐立不安,眼睛不住地望向柜台。
店主很快把豆腐脑端了来。
2.小吃店(晨/内转外)
老奶奶和小男孩坐过的桌子人去桌空。
店主朝店内看了一圈后,急急跑向店外。
老奶奶和小男孩已走出很远。
有几位顾客目睹了一切,窃窃私语。
店主(边追边喊):哎!老人家,您还没付钱呢!
此时,店主的丈夫追了出来,拉住妻子。
店主的丈夫:算了、算了。回去吧。
老奶奶领着小男孩急匆匆地离去,很快消失在巷子口。
3.叠化一组镜头
镜头一:小吃店里间的床上躺着一个面黄肌瘦的小女孩,小女孩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镜头二:店主起早贪黑、疲惫忙碌的身影。
镜头三:小女孩的哭泣声响起,店主扭头望去。
4.小吃店(晨/内)
店主跟着丈夫回到店内。
店主:你认识那位老奶奶?
丈夫摇摇头。
店主:吃饭付钱,天经地义,咱开店哪有不收钱的道理?
店主的丈夫:一碗豆腐脑能值几个钱?他们没付钱,肯定事出有因。再说了,那是一个老人带着一个孩子,咱做买卖不能太计较!
里间传来女儿痛苦的呻吟声。
店主:咱自己家都快散了,你还打肿脸充胖子?
正在喝豆腐脑的顾客听了,忍不住议论起来。
顾客甲:看他们着急的样子,肯定是忘了。
顾客乙:吃饭付钱,应该要。
5.小吃店(晨/内)
一个穿着时尚、戴着眼镜的年轻女子起身到柜台结账。
年轻女子:和刚才那位老奶奶的账一起结。
店主怔怔地望着年轻女子,连连摆手。
年轻女子执意要付。
6.叠化一组镜头
镜头一:人们翻阅着手机里小吃店的视频和照片。
镜头二:学校官网上一则“一小学生捡到3万元现金归还主人”的新闻引发热议,登上了热搜榜。
7.小吃店(夜/内)
店主看看床上病重的女儿,十分揪心;再看看老奶奶坐过的餐桌,心情复杂。
店主(独白):不是我小气,为了一碗豆腐脑斤斤计较,是因为孩子这病急等着钱治啊。
8.小吃店(日/内)
第二天,老奶奶又出现在店内。
老奶奶来到柜台前,努努嘴,想开口又不好意思。
老奶奶(压低了声音):老板,我孙子昨晚问我,早晨吃过豆腐脑后是不是没给钱。我老糊涂了,昨天走得急,忘记付钱了。
老奶奶将颤抖的手伸进衣袋,掏出仅有的几张人民币,递给店主。
店主坚持不要。
店主(把钱推还给老奶奶):昨天有人替你付过钱了。
老奶奶(吃惊地):付过了?谁付的?
店主指了指靠窗的那位年轻女子。
老奶奶有些愧疚,走过去,向那位女子深深鞠躬。
店主: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若不是我女儿患先天性心脏病,需要尽快治疗,我……
老奶奶:你们辛辛苦苦开店不容易,哪有吃白食的道理?前几天我孙子捡到3万块钱,归还了失主,昨天学校升国旗仪式后要对他进行表扬,这才走得急,把付钱的事忘了。
(闪回)
周一,学校操场上,升国旗仪式正在进行,学生们穿着整齐的校服列队向国旗行注目礼。
升旗仪式结束后,老奶奶的孙子走到队伍前,郑重地从班主任老师手中接过锦旗,锦旗上印有“拾金不昧 道德高尚”的字样。
(闪回结束)
9.叠化一组镜头
镜头一:一些食客将一碗豆腐脑背后的故事分享到朋友圈后,许多爱心人士为店主的女儿筹集善款。
镜头二:早晨,店主打开店门,门外站了很多来吃早饭的顾客。店主一脸惊讶。
镜头三:又一天早晨,店主像往常一样打开店门时,惊呆了。门口等候喝豆腐腦的人竟然比前一天还多。
10.小巷(晨/外)
红日初升,金色的阳光洒向小吃店。
(特写)小吃店门前,顾客络绎不绝。店内,店主和丈夫在食客间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