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领导妇女解放运动的百年历程和历史经验

2024-01-16 18:39熊乐之魏志奇
理论界 2023年9期
关键词:妇女马克思主义

熊乐之 魏志奇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也是党领导的妇女解放运动的百年历史。历经百年,中国共产党把争取性别平等和妇女解放与发展融入到民族复兴的奋斗历程中。为改变中国妇女几千年来深受压迫和屈辱的历史与命运,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中国妇女解放思想,创造财富,取得的经验历久弥新。

一、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为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为指导思想领导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并经过具体实践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中国化进程。

1.以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

了解男女不平等的原因,是实现妇女解放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主要是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利用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对妇女被压迫地位形成的因素与根源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中通过对妇女地位演化的历史过程进行回顾与剖析,揭示了“私有制”的产生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源。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中的生产活动分为生活资料的再生产和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即种族的繁衍,这就是“两种再生产”理论。原始社会中,生产力低下,男性与女性普遍参与到劳动生产中,生产资料归部族共同所有,在这一时期,女性独具的孕育生命的能力使妇女处于受人尊崇的地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男性在体力上的优势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逐步凸显,女性开始脱离社会生产,其活动开始囿于私人领域,两性经济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最终,私有制建立,阶级社会出现,以父权制为核心的社会形成,妇女仅作为生育工具而丧失其经济地位,成为被压迫的对象。恩格斯称这一历史“乃是女性具有世界意义的失败”。〔1〕在马克思、恩格斯对妇女的境遇进行阐释之前,部分学者认为妇女地位低下主要原因在于生理上的差异,但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通过解释历史规律,说明了妇女被压迫这一事实不是人类社会固有的,而是伴随着阶级压迫而来的。恩格斯指出,“在历史上出现的最初的阶级对立,是同个体婚制下夫妻间的对抗的发展同时发生的”。〔2〕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也曾从物质生产方式变化的角度理解性别压迫的问题,说明了社会经济形态决定社会性别关系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客观规律。〔3〕

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出发,跳出将性别压迫与性别对立永恒化的困境,将这一矛盾从过去无可奈何的固有思维中解放出来,将性别矛盾同生产关系联系起来,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性,指出要想实现妇女解放,唯有通过解放妇女的生产力,消灭私有制与经济剥削。

2.以科学社会主义为理论武器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充分发展、社会基本矛盾充分暴露之后产生的理论,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坚持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联系,解决中国妇女的现实问题。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提供了理论武器,从此为妇女谋求解放的着眼点转移到了探求社会制度层面的变革上来,一改过去仅关注性别差异而忽视阶级因素的倾向。在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合谋之下,妇女经受着性别与阶级的双重压迫,仅仅追求男女平权,不足以改变妇女作为劳动力同男性工人阶级一样深受资本家压榨与盘剥的苦难命运。因此,若要在根本上解决性别问题、解放广大妇女,便要看到妇女性别属性与阶级属性的交织,彻底摧毁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谋求社会形态的彻底变更。实现妇女解放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是相互交织的两个命题。陈独秀曾指出:“女子问题有许多零零碎碎,不能解决……除了社会主义,更没有别的方法……必要把社会主义作唯一的方针才好。”〔4〕毛泽东同志曾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说:“真正的男女平等只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才能实现,妇女解放也必须继续走与社会主义革命相结合的道路。”〔5〕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革命中,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也在不断发展与进步。唯有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成,才能真正为妇女解放带来曙光。

3.以实现全人类解放为最高目标

马克思创立的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是为了解释世界,更在于改变世界,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人的解放。马克思主义始终以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其学说的终极目标,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实现人的解放的思想。

无数哲学家都曾对人类未来的理想社会进行描绘,对于马克思而言,理想社会的核心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构想了这样一个“自由人联合体”,在《资本论》中他如此形容这一联合体:“以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6〕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在执政道路上也始终坚持践行服务人民的宗旨。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了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将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要“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7〕而妇女作为人的一部分,同样具有人的一切属性,同样作为活动的主体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讨论妇女的全面发展问题在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解放这一主题下就更具有其独特意义。

此外,关于妇女的全面发展与解放和人的解放两者的关系,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说道:“在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8〕只要在资本主义制度之下,人的个体与整体的分裂状况、人与物的对立状况就无法得以统一,人的解放就无法得以实现。马克思认为,人类只有在无产阶级的带领下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共产主义只有在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才能得以实现。妇女解放与人的解放具有一致性,所以妇女解放是这一命题之中的应有之义。在推进社会主义妇女解放运动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将妇女解放这一命题置于全人类解放的大背景之中研究和实践,致力于突破旧的性别伦理与性别秩序,推翻压迫女性的剥削制度,在人类解放这一目标指引下,囊括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带领广大女性打破性别压迫与阶级压迫的困境,将妇女的命运与整体人类的命运结合起来,寻求新的解放道路。

二、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妇女解放运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妇女解放运动,是马克思妇女解放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下的具体表现,也是党团结妇女群众共建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1929年,毛泽东同志在他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就曾说“劳动妇女在经济上的地位和她们特别受压迫的状况……是决定革命胜败的一个力量”,〔9〕指出妇女对革命事业走向胜利的重要作用。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探索妇女解放的觉醒之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危机深重,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之下,人民生活水深火热。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历史任务,就是推翻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而党领导下的妇女解放运动也时刻将妇女思想启蒙融入民族解放、阶级解放和劳动解放之中。

建党初期的妇女解放运动明确了中国妇女解放的领导力量与前进方向。1921 年7 月中国共产党成立,次年召开的中共二大通过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个领导妇女运动的纲领性文件《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案》,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无法为妇女解放创造条件,实现社会主义是实现真正妇女解放的正路,“这便可证明妇女解放要在社会主义的社会,才得完全实现”,〔10〕正式将妇女运动纳入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中共三大、四大也都分别通过了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案,围绕国民革命推翻军阀统治的主题,将“打倒军阀”同“男女教育平等”“男女工资平等”等共同作为妇女运动的口号,规定了“以工农妇女为骨干,在妇女运动中切实代表工农妇女的利益”的原则,在组织上设立妇女运动委员会并在各地设立妇女部,强调妇女工作是党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国共合作破裂,中共妇女工作也遭遇重创,先进女共产党员向警予因叛徒出卖被害,众多妇女骨干在国民党的屠杀政策下被迫与组织失联,中共妇女部一度瘫痪。为挽救时局,随着八七会议与中共六大的召开,中国共产党将工作重心转移向农村,格外重视底层妇女的作用,吸纳有觉悟的农村妇女为共产党员。同时规定了党的妇女工作的总任务:“党的妇女运动应群众化,党的妇女工作人员应无产阶级化。”〔11〕此外,苏维埃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保障妇女受教育的权利,推行新婚姻法,支持广大妇女婚嫁自由。

抗日战争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是以联合妇女加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激发全国妇女的爱国情怀与民族精神,促进先进思想在妇女群体中的进一步解放为主线展开的。这一时期,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努力团结各民族、社会各阶级投身到抗日战争之中,而中国妇女作为一支可依靠的抗战力量,始终都是党积极动员的对象。1937 年9 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布《妇女工作大纲》,同年冬季,成立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自此,广大妇女开始通过参军、后勤、生产等形式投身到伟大的抗战事业之中。在党的领导下,各阶层妇女根据实际情况组成妇女自卫军、看护队、运输队等团体,增强妇女的组织性与凝聚力,在形势困难之际为战争取得胜利作出了显著的贡献。除此之外,在推进男女平权工作方面,193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在婚恋方面保障妇女的人身自由。1945年,随着抗日战争胜利,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民族矛盾转化为阶级矛盾,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也随之纳入到阶级解放运动中来。1946 年,《解放日报》发表题为《中国妇女今后的任务》的社论,提出全国妇女运动总的任务是“为实现和平、民主、团结、统一而奋斗”。为取得全面内战的胜利,党内规定妇女在国统区的主要工作内容为建立最广泛的妇女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解放区的主要工作内容为“参战、土改、生产运动”,鼓励妇女参与生产劳动,点明“组织妇女积极参加生产,是妇女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保护妇女特殊利益,争取妇女从封建残余的束缚之下解放出来的中心关键”。为加强对妇女解放运动的统一领导,党组织积极建设各级妇联会,明确这一阶段妇女运动的主要对象为农村家庭妇女及城市贫民,〔12〕并吸收她们加入妇联会与农会。1949 年,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成立,全国各族各阶层妇女开始有了统一的组织。党在这一时期在经济权益、组织建设、思想解放等方面作出的努力,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妇女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探索妇女解放的前进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启了历史的新纪元。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继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与国家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妇女解放运动的主题也转向动员妇女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1953 年,中国妇女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会议总结了过去妇女运动的成就与经验,明确了今后妇女运动的中心任务是“大力发动和组织广大妇女,充分发挥潜在力量,参加工农业生产和祖国各方面的建设”。〔13〕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党的八大明确宣告,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我国的妇女解放运动也要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需要。1957年,中国妇女三大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联合会章程》,明确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妇女工作的总任务“就是继续建成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尽可能迅速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4〕

在保障妇女地位与权益方面,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指明了男女平等的总方向,明确规定妇女在政治经济等一切领域与男性权利平等。1954年颁布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一步规定了男女平等的法律地位。为争取妇女的经济权益,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农村妇女享有和男子同等的土地所有权,从此,妇女真正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同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开始实行,这一基本法废除了几千年来压迫妇女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维护了广大妇女的婚姻自由。1951年,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从产假、养老保险等方面保障了妇女的劳动权益。此外,中国共产党鼓励妇女参政,中国妇女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比例逐年增长。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例,1959年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女性代表人数占人大代表总人数的12.2%,这一数据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迅速增长了5.6 个百分点,提高到17.8%。中国的女干部队伍不断壮大,妇女成为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重要力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妇女运动的重心随着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工作任务一同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1978 年12 月26 日,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在《把妇女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讲话中提出“四个现代化需要妇女,妇女需要四个现代化”,号召广大妇女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继续解放思想,投身生产工作。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中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确立了党在新时期的历史总任务。次年,中国妇女五大围绕这一总任务,确立了妇女工作方针为“坚决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抚育、培养、教育儿童少年健康成长,充分发挥妇女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作用”,〔15〕号召妇女学习知识技能,提高素质,树立“四自”精神。1988年,在深化改革的形势之下,中国妇女六大进一步将“四自”精神概括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16〕动员妇女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作贡献。1998年,为迎接新世纪的到来,中国妇女八大鼓励全国各族各界妇女为我国向新世纪跨越不懈奋斗。妇女解放运动始终向党和国家的治国方向前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促进妇女权益的进步。

在妇女运动的整体布局之下,党继续促进妇女解放与权益保护。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根据新情况对“结婚”“离婚”“家庭关系”等内容进行了进一步规定,并大力宣传贯彻婚姻法。1992年,颁布《妇女权益保障法》,标志着女性权利保护落实到单行法律法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共中央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女工就业,提供职业培训,大大促进了妇女的经济收入。中国妇女在社会上地位不断提高,男女平等在世界范围内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命题。1995年,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为中国妇女运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中国妇女运动与世界妇女运动紧密连接在一起。

3.在新时代背景下探索妇女解放的发展新路

在新时代,党领导的妇女解放运动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阔主题下展开的。党的十八大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翻开崭新的一页。为发展好妇女事业,做好妇女工作,为妇女生活营造良好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就妇女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妇女十一大闭幕后发表重要讲话,说明当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时代主题是“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目标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17〕这一论述将中国妇女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说明了实现民族复兴需要妇女的力量与妇女解放是民族复兴的重要环节的辩证关系,强调妇女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进入新境界,为妇女解放运动指明了新方向,鼓励广大妇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不懈努力,并在这一征程中走向解放。

在新时代,党中央进一步强调在性别平等视域下发挥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2016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指出“要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递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观念”,〔18〕在全国范围呼吁做好家风建设,强调家庭作为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对于引领好社会风气的重要作用,并高度肯定妇女在家庭中的作用及社会价值。肯定妇女在家庭中的“独特作用”,并非认为妇女应该回归家庭,承担全部家庭生活的责任,事实上党引领的家庭建设是在性别平等这一基本原则下推进的。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均将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为男女平等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2015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妇女峰会的讲话,也肯定妇女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作出“追求男女平等的事业是伟大的。纵观历史,没有妇女解放和进步,就没有人类解放和进步”〔19〕的论断。基于性别平等的家庭建设,是注重妇女在家庭中的引领作用和特殊优势,并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妇女地位的提升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在新时代,保障妇女权益的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参与政治经济生活的妇女日益增多。2015 年3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将打击一切形式的家庭暴力上升到立法阶段,并建立保障妇女权益的跨部门合作机制,严厉惩处强奸、拐卖、家庭暴力等侵害妇女权益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此外,全国各个省、区、市在生产、劳动、医疗、就业等方面健全法规政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为充分发挥妇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半边天”作用,中国在平等就业、脱贫攻坚中重视妇女的参与,开发一系列扶贫、创业项目,提高妇女加入社会生产的积极性。在妇女参政方面,中国共产党发挥执政党的领导作用,培养选拔优秀女干部,党内女性党员人数逐年提高,根据2019年统计的全国党员人数的最新数据,女性党员2559.9 万名,占27.9%,达到历史新高。2021年,国务院正式颁布《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 年)》,作为引领新时代中国妇女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将新发展理念作为引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不断前进的巨大动力,明确了新发展阶段促进妇女全面发展的新要求。这表明了,在新时代中国妇女将继续在党的领导下撑起“半边天”,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三、经验与启示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妇女地位,领导妇女解放运动,从思想引领、制度法律多方面推动妇女事业发展。纵观这百年风雨,我们应从中总结经验,启示未来。

1.推动妇女解放运动,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中国化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就开启了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的悲惨命运,无数爱国志士探索救国方案但均以失败告终。随着十月革命为中国带来拯救人民于危难之中的伟大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工人阶级自我觉醒,中国人民寻求到适合中国国情和体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社会主义道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赶走了侵略者,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一过程中也推动了妇女解放的历史进程。我们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在不同时期实际具体情况的结合,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过程是解放中国人民的过程,也是解放中国妇女,促进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人看到了妇女的艰难处境,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与方法,将妇女看作实践的主体引导她们走向解放。百年历程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时代性、革命性,这也启示我们在新时代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妇女走向解放,使广大妇女建立共产主义信仰,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汲取力量。

2.推动妇女解放运动,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百年前,一个如中国这般工业与科技落后的农业国难以直接产生自觉的妇女组织,因此,要将中国的妇女团结起来,引导她们解放思想走向自强,就必然要求有一个具备先进思想、严明纪律的强大组织来领导。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就将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纲领,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立党的初心与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党的妇女工作的根本保证。”〔20〕中国共产党在推动妇女解放运动过程中不盲目追求绝对的男女平等,而是考虑到妇女所面临处境的特殊性和差异性,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各项工作,努力提高妇女文化水平,鼓励女性投身社会生产实践,完善制度法律保障妇女权益,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动员妇女参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鼓励全国妇女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而奋斗,既充分彰显妇女力量又为妇女的价值实现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妇女同全体人民一起摆脱了几千年来被压迫的命运。唯有坚持党的领导,实现广大妇女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3.推动妇女解放运动,要树立全人类解放意识

中国妇女所遭受的压迫是阶级压迫、民族侵略与封建思想的融合,在世界范围内独具其特殊性。而在全世界,女性被压迫在不同的地区与国家,各有其原因与情境,但女性悲惨的命运是一个普遍的现实,这就为全世界各个种族、国家、阶级的女性相互理解与团结提供了可能性。因此,中国妇女应当积极主动加入世界妇女运动,参与国际妇女事务,促进中国妇女与全球妇女的交流互鉴。同时,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使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大国作用、承担大国责任,坚持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命运与共,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21〕也应领导中国妇女加入全球妇女事业,将中国妇女的命运与全体中国人民、全世界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前,我们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诸多因素也使妇女在家庭与事业的平衡上面临更多的挑战与困境,因此,鼓励促进全球人民共同努力携手破局,才是实现全人类解放共迎幸福生活的最佳方案。

4.推动妇女解放运动,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解放思想

几千年来,中国妇女在封建主义制度的压迫与麻痹下沦为生育的工具,逐渐丧失其主体地位,随着封建主义制度的瓦解,妇女生存的境遇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制度普遍代替旧制度,为女性扩展活动范围、作为工人进入社会生产提供了可能,妇女的主体意识开始觉醒。但与此同时,对妇女的性别歧视并没有改变。资本逐利的本质导致女工待遇低下,妇女被迫接受资产阶级更加深重的剥削。传统的性别观念也同样束缚住女性,认为妇女应主要承担生育与家务劳动的职责。推动妇女解放运动,要引导广大妇女提升自我主体意识,使妇女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自主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同时,也要认识到推动妇女事业发展的主体不仅限于妇女群体,更在于全体人民群众。因此,党和国家更要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将男女平等观念深深根植于每一个人心中,共同摒弃限制妇女发展的旧伦理道德,建立新的性别秩序,推进妇女地位不断提高。

在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正在迎来伟大复兴的新局面,中国妇女也奋斗在自我解放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途上。进入新时代的妇女解放运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中国妇女解放事业带来了新的生机。我们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共同向伟大事业不断奋进。■

猜你喜欢
妇女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漳浦县妇联走访慰问“两癌”贫困妇女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如何提升妇女获得感——陕西妇联持续深化改革
当代妇女的工作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