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话语表达的实践

2024-01-16 05:07:17菏泽市广播电视台隋欣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3年23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话语受众

■ 菏泽市广播电视台:隋欣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话语表达更为多样和丰富,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及新媒体技术的持续创新,播音主持面临更广阔的播音平台及更多表达方式。所以为满足时代发展步伐和需求,播音主持应该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在结合自身工作特点的基础上,全面提高融合素养,主动转变话语表达样态。

1. 媒体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话语表达的特点

基于媒体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话语表达呈现出的特点更为多元化,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简洁明了。在信息时代下,人们对信息的接受及消化能力有限,因此播音主持的话语表达要做到简洁明了,迅速传递主要信息,吸引受众注意力,让受众对节目产生浓厚兴趣[1]。(2)互动性。媒体融合背景下,受众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对象,而是可以主动融入其中。播音主持在话语表达方面,需要具备互动性,通过与受众的互动交流,增强受众的参与感以及体验感。(3)表达方式多样化。在媒体的深度融合下,播音主持话语表达除了要在口语方面体现外,也要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表达方式,灵活使用不同的媒体语言,确保信息能快速传递。(4)注重情感表达。媒体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在话语表达方面,不仅要快速传递信息,也要注重受众的情感,在表达时融入情感元素,通过声音、语调等传递情感,让受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2. 媒体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行业迎来的机遇

2.1 可以为转型发展提供支持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行业面临的机遇较多,能快速实现转型发展。随着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电视、广播节目已经不再是受众的唯一选择,互联网平台的兴起让播音主持人员有机会尝试更多的内容形式,包括网络综艺、短视频等,为主持人展示才华、吸引受众提供机会,有利于播音主持转型发展[2]。并且在数字信息技术、移动网络等不断发展下,音视频与新旧媒体、互联网技术等媒介的逐步融合、互通,可以实现各类媒介的优势互补,让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弥补传统媒体的短板,达到广播电视节目形式改革与创新的目的。播音主持人员在此过程中,应该把握机会,主动转型,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确保能在融媒体时代下获得受众的关注和认可。

2.2 可以拓宽播音主持平台

在融媒体时代下,除了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员可以从各类媒介平台中展示个人才华,诸如抖音、快手、微信、优酷、爱奇艺等,这类平台能够为播音主持提供更多发挥自身才能的空间,不再拘泥于平台的局限,让信息的传播更为快速。并且随着新媒体的深入发展,播音主持人员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传播声音和才艺,让传播渠道进一步拓宽。通过网络直播、社交媒体等方式,强化与受众的互动和沟通,让自身的曝光度和影响力增强。同时在媒体融合下,播音主持有机会与音乐、演员等要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创作出具有创意和吸引力的作品。通过和其他行业的交流、沟通,播音主持人员能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对自身多元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3 有助于播音主持形式的创新

媒体融合背景下,微博、微信等的合理使用,可以加快信息的传播速度,让播音主持的形式呈现多元化特点。比如:播音主持人员可以借助微信、抖音等平台直播,将以往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式彻底打破,让直播节目实现实时互动,增强节目的趣味性和新颖性。通过这种方式,除了能让播音主持的作用整体提高外,也可以结合受众反馈的信息,对节目的设计以及制作针对性调整、改进,让节目的传播效果和质量得到提升。

3. 媒体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话语表达的实践策略

3.1 培养播音主持人员媒体融合素养

在传媒行业发展进程深入推进的新时期下,播音主持从业者群体得到快速扩张,使得业内播音主持从业者水平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某些从业者存在媒介素质偏低、言语行为失当、缺乏丰富的主持经验等。针对这一现象,与缺乏良好的媒体融合素养培养有密切联系。融媒体时代下,受众是核心,若想在此环境中完成高水平发展,应该将行业内从业者的特有作用展现出来,增强其专业素养与能力,提升媒介持续发展的意识[3]。在融媒体环境中,播音主持要展现出不同于普通大众的媒介素养,在大量媒介竞争中突出播音主持行业的媒体价值和作用。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注重培养播音主持行业人才,不仅要牢筑主持业务的基石,也要加大创新和改进力度,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主持形式优化与改进,应该实现整体创新,提高播音主持人员的创新认知与能力,将自身的魅力和特点展现在大众眼前。在接收信息过程中,对信息的类别合理划分并对信息展开二度创作,去除循环无用的信息报道,挑选最有价值的信息,利用精简的语言表达,抓住重点,以免传播内容同质化、雷同化等问题出现。同时提高播音主持的主体认知,全面提升信息传播敏感性和信息掌控能力。

3.2 精准把握播音主持话语表达的基本特点

媒体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的语言表达应该做到清晰、规范、精准,并保证内容呈现多元化,做到相互促进和补充。播音主持人员需要认识到新闻话语的权威性,因为只有掌握播音主持所需的规范化话语标准,坚持播音主持内容的全面、精准、清晰,才能逐步提升综合实力,让播音主持话语表达更具有艺术气息。因此,在播音主持话语表达实践中,播音主持人员应该确保信息简洁,尽量避免冗长的陈述和重复,将重点信息简洁地传达给观众,提高信息的接收效果。在话语表达中,注意节奏感和韵律感的运用,可以通过合理的停顿和语调变化,使话语更具韵律感和吸引力,增强观众的听觉体验。同时注重情感表达,根据不同场合和主题,灵活运用情感表达[4]。比如:在新闻报道中,要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在节目主持中,根据节目的性质和氛围,适当表达喜悦、亲切等情感,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此外,注重文化适应性,播音主持人员要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礼仪、习俗和价值观,避免在话语表达中出现可能引起歧义或冲突的内容,减少语言表达不规范的问题,确保播音主持过程中语言的准确性和艺术性。

3.3 积极转变播音主持语言样态

媒体融合背景下,信息传播途径呈现多元化特点,传播内容更为复杂,受众日趋细分,传统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新闻语态已经无法与当下形式多样的传播相适应,需要对播音主持语言样态灵活调整,借助平民化的语态,让生活性语言尽量与融媒体环境中的受众接受习惯一致,对新闻节目传播方式不断革新。将新闻内容作为导向,合理使用网络焦点词表达独有见解,突出播音主持人员的评论特点。网络语言能让新闻评论的内容更为新颖、鲜活,方便受众理解,深化受众对新闻信息的认识。网络语言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通过对这种形式的灵活使用,在表达自身观点与立场、带动舆情的同时,也能吸引受众。这类生活语态的应用,对受众接受程度的提高有促进作用。良好的语言表达形式可以让信息传播效率提高,但需要主持人对表情、手势等体态功能合理使用,确保语言表达的多元性。播音主持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该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逐步构建独特的语言表达和主持形式,通过建立各类播音主持风格,将主持人秉承的美学价值展现出来,同时对自身表达技能持续拓展,根据实际情况对语调及时转换,快速对信息接收。此外,播音主持人员要始终保持语言美及风格美,可以在融媒体时代中实现语言文化的深度发展。

3.4 体现播音主持语言的口语化

播音主持人员在主持一档节目时,语言表达是重要内容。在节目主持时,只有注意语言表达的艺术性,才能让媒体语言之间的融合更为和谐、合理。因此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话语表达时要体现口语化。因为口语化的语言风格能更好地与观众进行沟通,增加亲和力和互动性[5]。播音主持人员可以在节目中使用一些常见的口语词汇和短语,让受众容易理解信息,增加沟通的效果。通过使用一些幽默、诙谐或者调侃的口语表达方式,播音主持人员可以在节目中展现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增加节目的趣味性。比如:在播音主持中,可以使用一些常见的口语词汇和短语,如“好了,我们开始吧”“真的太棒了”等,使受众感觉到与主持人之间的距离更近,增强亲切感。同时,播音主持人员可以适度借鉴流行文化和网络用语,与节目融合,与年轻听众产生共鸣。或者适当引用一些民间故事和俚语,使语言更具趣味性和地方特色。在日常工作中,播音主持人员要积极学习,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强化对先进技术手段的利用,在话语表达中将个人的风格展现出来,口语的表达要保证发音准确、口齿清楚,让受众在听的过程中观看内容,提升体验感,确保话语表达产生的感染力能长时间维持。

3.5 突出播音主持语言表达的个性化

为满足新时代受众群体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在播音主持话语表达方面,应该突出个性化,在表达中展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风格,确保受众在听到声音或看到形象时能够立即联想到播音主持人员。通过幽默的语言表达,增加节目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诸如播音主持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加入一些幽默元素,让受众在笑声中感受到愉悦。同时灵活运用语调和节奏,通过高低起伏和快慢变化,使话语更加生动有趣。或者通过分享个人故事、情感表达或感受,让受众更加贴近和理解播音主持人员。

在融媒体背景下,播音主持人员在保证语言精练、清晰的前提下,也要从新媒体角度出发,科学处理语言,让节目深受受众喜爱。可以将传统话语与现代传统话语有效衔接,提升播音主持人员话语的感染力,促进传播行业的稳定发展。同时播音主持人员可以尝试使用新颖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以独特的方式呈现节目内容,让话语更加新鲜有趣,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通过声音的变化,播音主持人员可以更好地传递情感和节目的氛围,比如:适时调整音量、音调和语速,让话语表达更加生动、有层次感,避免节目出现单调的问题,提高播音主持语言表达效果。

3.6 运用新技术实现语言表达创新

媒体融合时代下,通过引入在线观众席、大数据可视化等新媒体技术,主流媒体可以实现节目的整体创新与实践。全新的节目设计具备跨屏传播、短视频传播等特征,让播音主持人员在节目中的话语表达更为多元化。

(1)通过短视频让话语表达更为诙谐。播音主持人员可以在短视频中改变话语样态,与传统节目中的表现区别开来,根据短视频的传播特点,灵活转变和调整。比如:播音主持人员在谈论国际方面的硬性话题时,可以对其进行软处理,借助幽默风趣的语言传递信息,通过夸张、反讽的语气呈现新闻内容。这种诙谐式的话语表达可以提升信息传播力。同时,可以在短视频中添加字幕和标题,帮助受众快速理解主持人的话语内容,诸如创意的字幕设计,运用不同的字体、颜色和动态效果,突出关键词或重要信息。或者巧妙运用剪辑技巧和转场效果,使短视频更具有流畅性和吸引力。

(2)通过跨屏传播增强话语表达的互动性。在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人员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可以从单向传播转变为多项互动,主持人将手机拿进演播室,在直播中通过大屏面向观众,利用小屏与受众互动,增强节目的新颖性,强化受众黏性。在节目中,播音主持人员可以在节目中设置直播互动环节,邀请观众通过视频连线或电话等方式与其进行实时对话,受众可以提问、分享观点或与主持人进行互动讨论,增强话语表达的互动性。或者在节目中使用年轻化的语言表达,提示受众关注相关公众号、视频号等,也可以进行互动抽奖。在与嘉宾互动交流过程中,保持年轻化、口语化的语言表达,让整个播出过程更为接地气,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4. 结束语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在话语表达方面,应该做到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变化,通过对多媒体等先进技术的合理应用,灵活使用不同话语风格,同时关注社会热点话题,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让话语表达的效果整体提高,为播音主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话语受众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7:18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7:20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中国修辞(2016年0期)2016-03-20 05:54:34
话语新闻
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 16:20:34
话语新闻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