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化与现实之间:文化类节目“破圈”策略

2024-01-16 05:07齐鲁理工学院李晨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3年23期
关键词:破圈类节目历史

■ 齐鲁理工学院:李晨

1. 文化类节目的价值意蕴

1.1 重构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

中国人有着深刻的文化基因,历史文化承载着华夏儿女的文化记忆。“文化记忆”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研究的是被群体、组织、社会共同分享、流传和建设的记忆形式,是不同民族与国家对自身历史上积淀的文化所保留的集体记忆力[1]。文化记忆是历史认同感和群体使命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得以延续和传承,是每一代人不断地重新发现、认同和重构的过程。如文化记忆体现在文学的传承,“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苏东坡继承了韩愈的以文为诗,并对章法结构、句式等多方面进行创新。文化类节目唤起了大众文化记忆的同时,更是结合新时代文化创新的理念和方式让传统文化传播范围更广,重新焕发新的生机。任何一种文化,只要它的文化记忆还在发挥作用,就可以得到持续发展,让经典永流传。

1.2 感受中华文化的“人文关怀”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文化人、文以载道的深厚智慧,熔铸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一档文化体验脱口秀节目,嘉宾们穿越青海、甘肃和内蒙古大草原,深入广袤无垠的神秘角落感受丝绸之路的深厚人文内涵,以灵魂交杯,探索新时代人们内心深处的性情之真;原创婚礼文化类节目,汇聚了中国广袤土地上跨越年龄、跨越国度、跨越千山万水的婚姻爱情和情感电波,创造了独具民族风情和特点的婚姻和爱情文化,节目采用“双生”模式,以婚俗文化为介质,展示不同地域的多元、精彩、开放的中国婚礼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深沉的文化精神追求,展现了中华文化独特的人文关怀。对于这种贴近实际生活的内容设计以及关乎人文情怀的情感价值,大众往往会有强烈的认同感,也正是这种文化共感心理触发着大众内心深处的共鸣,让中华文化的内涵更加深刻。

1.3 传承中华文化的“美育精神”

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学精神。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时代的创造者。一切能够轰动当时、流传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文化类节目坚持“唯美”理念,综合运用多种科技手段,创造性地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视听化甚至是“大片化”呈现。在体现“人民至上”精神的经典美术作品,将艺术家关注工人、农民、战士等的创作缘起、构思历程、创作手法等用生动的影像呈现在观众面前,充分表现艺术家为人抒怀的真挚感情。如用生动的水墨语言和传神的造型技法刻画出一位北方农民用饱经风霜的手捡起散落的麦穗,象征粮食丰收的满载的麦子和老人拾麦穗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真挚感情,折射出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美德。文化自信自强源于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入理解和深厚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是涵养中国绘画的“有机土壤”。中华美学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独特的审美方式和精神气[2]。

1.4 讲好中华民族的“时代故事”

文化之于民族,中国故事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革命故事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故事。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为讲好时代故事提供了更多的宝贵素材和历史经验,一方面,例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中那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体现的远大理想信念以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些都是我们讲好自强不息伟大时代故事的磐石。另一方面,革命文化创造了艰苦卓绝的奋发向上精神,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到塞罕坝精神、航天精神、奥运精神无一不体现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为我们树立了广阔的胸怀和高尚的境界,也为我们确立标杆指明方向。

2. 新时代文化类节目的传播特征

2.1 传播方式——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传统文化类节目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根本方法论,即秉持“思想、艺术、技术”融合的导向,以灵活多元的方式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为文化类节目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有超然之美的中华诗词;有技艺高超的非遗产品;哲理意蕴的古书典籍等,运用现代四全媒体的传播手段使受众踏入了璀璨的文化历史星河中。数字技术为基点,坚持大屏小屏相融通,形成历史空间与现实空间相交叠,营造出身临其境的在场体验感,于亦真亦幻的精神沉浸中实现传统古典美学在观众心理层面的由虚化实[3]。不仅使传统文化元素跃然眼前,亦使中华美学精神濡润心间。

2.2 创作主体——有家国情怀的文艺工作者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国情怀是一个充满温度和情感的词汇,它既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执着与坚守,也是我们国家文化的瑰宝,更是对国家文化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首先要有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感和凝聚力,历史集体记忆是民族身份认同的前提,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群体当中唤起他们的“共同体”意识,创作力作要浸润创作者的匠心。

作为文艺工作者,他们不仅仅是在创作艺术作品,更是在传播文化、塑造社会价值观。他们的每一次创作都承载着家国情怀,每一次演出都传递着对国家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向世界展示着中国文化的魅力,同时也传递着家国情怀的温暖和力量。他们的艺术作品往往蕴含着深深的家国情怀。无论是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剧,还是现代诗歌、散文,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家国的故事,传承着家国的精神。他们通过作品中的细节和情感,让我们感受到了家国的脉搏和温度,也让我们对家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他们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艺术实践,诠释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刻内涵。

2.3 价值导向——顺历史脉络传时代精神

历史,犹如一条长河,蜿蜒曲折,流淌不息。在这条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印记,而每一个印记都代表着一种精神。历史脉络与时代精神,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我们这个世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因此,我们要顺历史脉络传时代精神,让历史与精神交相辉映,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

历史脉络是时代的见证,它记录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从原始社会的群居生活,到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再到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背景和环境,这些背景和环境塑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时代精神则是历史的产物,它代表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在古代,勤劳、节俭、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就是那个时代的精神;而在现代,创新、进取、开放等精神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些时代精神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不断演变,但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特点。因此,我们要把握时代精神,将其融入我们的生活中,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3. 文化类节目“破圈”的路径探析

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定义方式,“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关乎人类社会的礼仪可以教化天下。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拓宽了更广阔的空间。文化类节目在潜移默化中就可以唤起人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忆和认同,用全媒体技术打造新形式的传统文化传播方式,赋予文化类节目时代触感,探索出更多文化类节目的“破圈”之路。

3.1 数字赋能打破传播矩阵

媒介技术为文化类节目的发展和演进赋予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著名的社会学家所言:“世界上核心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正在被因特网和其他计算机网络重组。”媒介化生存时代下的文化类节目取代了以往传统文化较为陈旧的传播方式,融入了三维技术、增强现实的AR技术、沉浸式体验的VR等技术,构建起文化传播交流的平台。

一档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节目,进行场景构建,典籍、文物变得可视可听甚至可感可触。通过场景化、故事化的演绎,文物背后的人与事被挖掘出来,文物和历史都“活”了起来,增强了观众对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将传统节日和现代数字技术进行结合,打造一定时期人们如何庆祝节日的方式,虚拟空间的沉浸式体验,唤起广大群众对历史的感知记忆和深度的文化认同。可以说,节目通过丰富的场景建构,现实场景和虚拟场景联动,激活观众的感官体验,刺激观众在现实场景中消费,全方位传播主流文化。在媒介深度融合进程中,技术作为第一驱动力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崭新的形式让更多的人看到华夏文明所蕴含的文化生命力与现实魅力,满足了受众的技术期待与文化需求,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4]。

3.2 共情传播提升传播效能

共情传播,是指共同或相似情绪、情感的形成过程和传递、扩散的过程。共情能够带来受众积极地参与二次传播,加深大脑的记忆,并通过浸染长期记忆促成态度、行动的改变。

达到共情传播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传递情感共鸣。这就需要节目在制作过程中关注历史、人文、社会等多个方面,尽可能多地涉及不同的文化主题,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在传递知识的同时,也要关注观众的情感需求和价值观认同,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某档文化类节目,致敬古有物自天生、开工于人,今人继往开来的科学精神,相隔300余年,古今两位科学家透过一粒种子,在历史空间与现实空间在节目中交叠中,完成一场跨世纪握手,找到了属于科学家的共同梦想:禾下乘凉,天下富足;求真务实,造福人民。此档节目触发了人们心中最真挚的情感,与观众搭建情感的纽带。

笔者认为,这类节目所展示的不再是千百年前的诗词和古书,而是富有强烈仪式感的代入式设计,让人们在无形之中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这类节目之所以能够受到年轻群体的追捧,让年轻观众产生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是因为其以人文关怀提升共情传播力。可见,一档优秀的文化节目要想真正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高质量传播,必须以人文情怀引发共鸣、以先进技术赋能视效、以交流互动激发活力,真正让传统文化在年轻群体间活起来、动起来,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质量传播。

3.3 具身传播增强交流互鉴

具身传播是一种身体感知和身体行为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表现形式,它强调身体与媒介的互动,以及身体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具身传播,文化类节目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增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互鉴。通过身体感知和身体互动,观众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文化节目,也能够拓宽视野,增强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理解。

如沿着古今为时间轴的文化节目,在舞台上演绎读书人穿越古籍所处的历史时期,带领观众在历史的长河中徜徉,实现文化古今的“跨时空交流”。当阳明先生与当代读书人坐在一起谈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以良知,知行合一”;如此设计的跨层叙述不仅没有消解节目的崇高意义,反而为节目增添了巨大的视觉冲击感,观众胸中激荡的是崇敬热烈的情怀。回到过去,是求问古人;带到现代,是告慰先贤。让后人亲身追慕先贤,崇尚经典,彰显出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的伟大魅力。

一档聚焦非遗创新的文化类节目,走出演播室,在全媒体搭建的虚拟空间,实现身临其境的观感,构建出传统文化的创新之美。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实现双向互动,受众可以在各大社交平台进行评论、点赞实现实时互动,身处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亲身参与到文化传播的共同体中,感受非遗文化魅力、寻找更广的文化认同。具身传播使得传播者和受传者一起参与到故事情节中,以共同体的形式凝聚在一起,唤醒受众对非遗文化的情感共鸣[5]。

3.4 叙事赋能讲好中国故事

当下传统文化类节目持续破圈,不再像以前惯于采用宏大叙事方式来构建节目的内容,推行主流价值观。在后现代的语境当中,宏大叙事衰落了,取而代之的是细小叙事。从普通人的角度出发,用细微叙事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叙事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它能够通过情感、故事和经验来传达信息,使听众产生共鸣。在中国故事的传播过程中,叙事赋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精心设计的叙事,我们可以更好地传达中国文化的精髓,展示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如来自四川深山的姑娘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用朴素典雅的东方生活元素叙说着诗意的中国田园故事。从生活化、细微化的平民视角切入,向大众直观展示一年四季自然光景、田园播种、和谐生活的视觉盛宴,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使中国故事更具感染力。并在叙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展示中国的独特魅力,提升故事的文化价值。

叙事赋能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手段。通过精心设计的叙事,我们可以生动地展现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传递中国的价值观和理念。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故事的真实性、情感共鸣和文化传达,才能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4. 结束语

当下文化类节目持续迭代升级,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运用前沿科技手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全新表达,开创了文化类节目的3.0时代。在受众需求不断发生变化的时代,全媒体视域下的文化类节目也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地突破创新,实现古与今的交流对话,拉近大众与古人的心理距离,增强观众对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感受中华文化的传承魅力。

猜你喜欢
破圈类节目历史
露营“破圈”背后,这家房企解锁了新社区美学
棉花娃娃强势“破圈”
从《惊·鸿》看传统戏曲的“破圈”传播
李旎:B站『破圈』的幕后导演
新历史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提问艺术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