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庆为
(泰州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完整、彻底的唯物主义理论的成熟。在历史长河中,具体的历史条件决定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一定的思想、观念、意识、风俗习惯是一定社会的历史发展、生产力发展、物质基础发展的反映。[1]泰州地方特色文化是泰州历史发展水平、物质基础的体现。地方文化对于地方人民的教化、地方人民的认同度带来的相互作用既可以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对地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又可以作为教学资源的载体和介质融入思政课堂,丰富课堂内容,创新教学思路,深化教学手段,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作过多次强调,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促进传统文化历史性继承和革命性创新。2017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摆在核心位置,纳入重要日程,逐步成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的重要内容。[2]
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实践和发展,形成了既有普遍性的中华历史文化,又有体现不同地区、不同阶段、不同文化习俗、思维心理、个性习惯的特殊性地方特色文化。每个人都生活在具体的文化环境中,地方文化是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所面对的具体文化环境,所以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具有更强烈的价值认同和文化标识,对提升思政课堂实效性和育人实现都有着直接的、可行化的教化作用。把地方丰富的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中,既能使学生理论学习热情更高,提高课程实效性,又能在文化资源的熏陶和学习中发挥文化的教化作用和传播作用。这既为国家培育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良好接班人,又提振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实现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地方文化资源是在特定地域空间内,由地方人民的劳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通过人民衣食住行表现出来的物质生产方式和被物质生产方式所决定的思想、制度、价值观念所反映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特色。地方文化资源融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践意义有如下三个方面。
1. 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
地方文化资源是学生耳濡目染、娓娓道来的活资源,地方学生对它的了解度很深,参与感和感知力很强,把这些活资源编进校本课程,创新课程改革,营造学生易接受、可感知、能触碰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融入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教育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我学的被动状态,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学习理论的人文大潮中,激发学习热情,培育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锻造学生人文品质,全方面提升学习能力,为社会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3]
2. 拓展教学资源,开阔学生视野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的抽象性、学理性较强,理论阐释较为枯燥、呆板,案例解读新颖性、时效性、生动性不强,难以吸引学生、引发共鸣,课堂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难以实现。地方文化资源的介入不仅可以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同时可以以学生喜欢的通俗易懂的方式吸引学生关注和投入,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快速地了解、掌握和积累知识,搭建丰厚的知识体系大厦,而且可以使教师灵活地运用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组织过程,以优秀的教案打造良好的教学局面和授课效果,在教学资源全方位呈现的过程中丰富学生情感世界,使学生增长眼界,树立远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 深化课堂改革,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向而行
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对于学生的专业课程而言,分量不足,受重视程序不够,该理论课对于学生只是走过场、图形式,所以课堂活力不足,主动性不强,抬头率不高,主动学习和认真听课的不多,造成思政课的实效性、目的性完成度不高。思政课程强调思政课理论教育和宣传效果,突出化育的过程,课程思政强调高校育人功能的实现,以思政课为主要抓手,突出育人的目的,两者是过程与效果、手段与目的、知识建构与育人价值的统一。[4]地方文化走进课堂,既能增强课堂学习效果,又能使学生熟知文化精神实质,为他们良好品德的养成和成为对地方发展有用的合格人才的培育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以地方优秀文化资源为突破口和着力点,以学生对地方文化熟悉度和热情度较高的优势为前提和基础,以地方文化资源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内在融合为目的和核心,打通地方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化育目的和内容内在统一性的关键环节,最终实现课程学习与人才培育相结合的目的。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地方文化得到了创造性转化,获得了发展的活力,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宝贵资源和重要载体。地方特色文化内涵丰富,系统广博,形式多样,形态主要有群居文化、红色文化、地方榜样文化等。
群居文化是广大人民在特定居住区域内,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的特殊的文化习俗、社会风俗,形成了具有典型性的文化特征。泰州地方特色文化是泰州地方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如泰州的江南文化及其外延表征的江南建筑、江南饮食、江南话语、江南商派,江南人性格特质和思想特质、江南人婚丧嫁娶风俗仪式等,它是从自然地理环境方面做出的研究;盐税文化、教育文化、儒学启蒙哲理文化等则是从社会历史发展角度做出的研究,这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形成了泰州的历史文化,并成为泰州地方文化发展的源头活水。
红色文化即革命文化,具体到泰州来看,是泰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所开展的革命活动及其革命精神的彰显,是中国革命历史进程在泰州这块土地的具体汇集和历史交汇,是泰州人民创造泰州革命历史、地方发展历史、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的宏伟书写。比如泰州海军诞生地文化、新四军黄桥战役文化等。地方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文化历史长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地方文化的直观性、感知性容易被当地人民接受,促进了中国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5]
地方榜样文化是围绕优秀人物生活工作的轨迹和活动形成的文化,如以胡瑗、王艮、杨根思为代表英雄文化、以梅艳芳为代表京剧文化、名人文化等。
由此可见,泰州地方特色文化包含的形态多样,是多种文化交叉融合起来的庞大体系,不仅有三水文化,还有革命文化、地方榜样文化等。文化的内在联系和作用为推动知识传授与人才培育的结合提供了具体思路和现实路径。
泰州古称海陵,“古代海陵(泰州)与广陵(扬州)、金陵(南京)、兰陵(常州)相呼应,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之称”。自古以来,泰州就是一座学术自由、思想开放、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文化古城。作为一座有着2100 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泰州根底深厚,文化兴旺,思想林立,人才济济,各种思想和智慧火花在此碰撞,为泰州大地增添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意境,诞生出许多闪耀着真理光芒的杰出思想和典型人物。
泰州地处江南,深受江南文化中的吴越文化影响,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特定的文化价值和地理风貌。吴越文化的价值积淀、南人北迁的移民潮流、以烧盐为生的商业营造构成了泰州独具特色的江南文化。[6]它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体,共同组成了丰富的地方文化。从泰州的地理、人文风貌来说,泰州文化属于江南文化, 由三水文化、盐税文化、教育文化构成。
1. 三水文化及延伸的盐税文化
三水文化是从自然条件研究来看的,据文献记载,泰州是由长江、淮河、黄海三水交汇冲积而形成,江海的流动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这里的海水含盐量比其他地区都高,因此有了当地人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和生活来源。当地有了以煮海水为盐的盐业生计,也就有了政府管理的盐税部门,有了成熟的商业版图,有了绵延至今的盐税文化。泰州因水而生,因水而荣,傍水而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凭借水资源的优势打造与水相关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创造泰州水城文化名片。这一名片既锤炼了泰州人与水抗战、战胜水灾的精神品质,又锻造了泰州人温婉细腻、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开放进取的性格特质。
2. 教育文化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塑造了思想制度和教育文化,从历史发展规律来看,与社会发展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教育形态经历了狩渔文化、农耕文化到近代工业文化,信息文化,同时也有了具体社会形态的教育制度和教育体制,泰州在这样的历史演进中不断涵养其人民的思想体系和社会风化,形成了重教兴学的尚文精神、勤学苦读的学子精神、学高身正的大师精神、平民教育的民本精神。[7]从古代的范仲淹、胡瑗、王艮等教育名人留下的教育思想、教育资源到近代以泰兴洋思中学为标志的基础教育的突出位置和显著优势,都是泰州教育思想平民性、基础性、时代性、创新性特性的内涵阐释,也是泰州教育人才荟萃的例证,促使泰州高质量教育发展扬帆远航。
泰州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既包含在泰州土地上发生的革命历史事件、故事、活动轨迹,又包含红色精神的内涵提炼和集中表达,还体现于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建设。思政课教师选取泰州地方代表性的红色文化为重点,以点带面深入思政教学改革。
1. 党支部文化
作为泰州地区第一个中共党员、第一个党支部书记、第一个县委书记的沈毅,1900 年1 月28 日生于江苏泰州市一个贫民家庭,腐败的清政府促使其成长为一个进步青年,找到了为之奋斗的事业——解放劳苦大众。他胸怀远大理想,投身于寻找真理和革命道路的火种中。因沈毅活动轨迹而产生的泰兴支部、行刑大校场成为红色资源,沈毅坚守理想、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成为永不褪色的红色文化,值得后人学习和传颂。
2. 新四军黄桥战役文化
1940 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为了坚持抗战,确立了开辟苏北、发展华中的战略任务,利用黄桥镇的特殊地理优势,命令陈毅、粟裕率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主力部队以黄桥镇为中心建立抗日根据地,建立苏北红军革命阵地,为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巩固、确保战势的有利局面、稳定华中局势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1940 年10 月4 日至6 日,在黄桥人民的支持下,中国共产党消灭国民党部队1.1 万多人,取得了以少胜多的决战大胜利。由此,也就有了广为传唱的《黄桥烧饼歌》,有了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新四军苏北指挥部、黄桥战役纪念馆等红色遗迹。
3. 海军文化
1949 年4 月23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于江苏泰州白马庙,从此泰州与人民海军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泰州因此被称为“水兵母亲城”。这是由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的,中国革命是靠小米加步枪取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们的兵种以陆军为主,其他兵种因特殊斗争需要而随之产生。1949 年4月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三野首长粟裕、张震、张爱萍在泰州指挥了举世闻名的渡江战役,为巩固革命战果、扩大胜利态势,便在此设立了华东军区海军,在此基础上,也就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日和纪念馆,从而为泰州的历史增添了一抹意义深远的中国红、中国魂。泰州的海军历史被载入史册,永久流传,使泰州历史文化名城实至名归。
沈毅与中共江浙区泰兴独立支部的故事,陈毅、粟裕与新四军黄桥战役的故事,泰州白马庙与人民海军的故事都是泰州这片热土上发生的广为人知的革命故事,将这些优质的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教学全过程是很好的探索和务实的创新,必定能大大提升思政课育人效果,促进育人目的的达成。
1. 胡瑗的理学
胡瑗(993—1059 年),生于泰州,北宋理学先驱,创立理学“安定学派”,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十年磨一剑”,刻苦求学、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的精神令人感动。他集教育、理论、实践于一体,开创了宋代理学之先河;尊崇儒学,追求圣贤,讲“明体达用之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经世致用,这些优秀的哲理思想开启了务实之风。他还注重民本之风,以民为基,固本安邦。[8]
2. 王艮的新儒学
王艮(1483—1541 年),泰州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原本是一个目不识丁的灶丁,在学习条件艰苦且没有老师教导的情况下,刻苦自学,勤学敏思,最终成为有名的学者。这种苦心孤诣、踽踽独行的刻苦学习精神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他的“百姓日用即道”民本思想、“安身立本”淮安格物致知论、“内圣外王”的政治论、正确的孝悌观、有教无类的教育论都是经典的立世思想,值得永续流传。[9]
3. 杨根思的英雄主义
1922 年11 月6 日,杨根思出生在江苏省泰兴县黄桥地区羊货郎店(后改为江苏省泰兴市根思乡根思村)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童年的艰辛、社会的黑暗给了他奋斗的勇气和动力,磨炼了他坚韧吃苦的意志。1944 年2 月,杨根思加入新四军,开始了南征北战的生活,他作战勇敢,多次被评为“战斗英雄”。1950 年10 月,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与敌人殊死搏斗,献出了自己年仅28 岁的生命。他的“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精神体现了战士们革命无畏、视死如归的意志品质,是和平年代激励后人努力进取、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坚决完成任务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标杆。
泰州不仅有以上这些知名人物,还有如郑板桥、施耐庵等以及曾在此游历留下佳作的其他人物,这不仅说明泰州历史悠长、文化底蕴丰富,还说明其独特的文化资源为人才辈提供了肥沃土壤,让泰州文化熠熠生辉。
为了推动落实文化双创,“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上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优秀的地方文化资源焕发出新的光芒、时代价值,才能真正助推地方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让活态的文化资源融入思政教学,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提升思政教学实效,以鲜活的载体、内容、传播方式打造有质量的课堂,更好地落实思政育人功能。
为了避免随意性,真正发挥实效性,教师要做好整体设计,坚持系统思维,选取的文化资源要符合思政教学整体设计,坚持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内在一致性,要挖掘和整理地方文化中的思政元素,与思政资源中的文化元素相向而行、相互补充,和谐统一、自成一体,还要做好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更新教学大纲,把地方资源有机妥帖地融入思政课程,搭建好顶层设计。
教师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马克思主义实现“两个结合”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和理论依据,贯通中西,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找到我国坚定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从中国哲学、中国历史文化中找到四个自信的理论根源和价值基石,为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树立科学信仰做铺垫。海军文化可以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围绕海军文化的产生背景、形成过程、精神内涵、精神特质、重要意义和时代价值,凸显海军发展的曲折历程和辉煌成就,为巩固我国领土安全和主权完整、开拓丰富的海洋资源,向海而生、向海而兴、建设海洋强国,征服星辰大海的长远目标指明行动路线图、时间表。
教师还要注意融入的话语转换。地方优秀文化与思政课内容存在习惯表达和话语逻辑范式的不同,一个是文化资源表述,一个是教学语言表述。为了达到有效融合,就要实现两者之间的话语转化,将地方优秀文化资源转化为学生爱听且听得懂的教学语言,遵循思政课教学规律,建构合理亲切、符合学生思维习惯的话语体系,避免“两张皮”的话语真空,克服地方文化融入过程中的失声、失真现象,用科学的、强有力的思政理论话语表述地方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思想实质。比如,教师可将杨根思英雄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课程,把它放在爱国主义精神的背景下去认识它的作用和价值,英魂的时代意义和英雄精神的价值彰显是对地方文化融入思政课程值得挖掘和探究的中心内容和核心要义,跟青年人的思想有机合拍、同频共振,更有力地展现思政融合的教育成效和现实生命力。[10]
良好的、适当的教学方式能够增进地方优秀文化资源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效果,调动学生主体性,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师生相长教学实效性和课程育人性打造顺畅的融入介质。当前,思政课程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学手段落伍,难以匹配文化传播、教学内容、学生特质的要求,所以教师要大胆探索、勇于改革,创新符合学生需求、教学内容契合教学目标的教学方式,采取学生乐于参与的教学方法,比如专题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等,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自主性,使学生在愉悦的方式中潜移默化地感知领悟地方文化的博大精深。
专题式教学法集中讲授以专题形式呈现的教学主题,深入推动学生学习地方文化资源的兴趣和氛围,比如在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中,教师在讲授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时,可以沈毅创建泰州地区第一个党支部的故事为主线,紧扣沈毅故事与建党精神的历史交汇重大事件,让学生在故事学习、理论升华中总结党百年奋斗的艰辛历程,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研讨式教学法通过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总结感受、经验、理论分析基础上得出客观全面的结果,如查阅文献、调查研究、实地访谈、亲身经历、细心观察等。比如关于黄桥战役文化是否过时的主题探讨,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历史层面梳理它的历史过程和重要内容,从现实层面归纳它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参与式教学法主要以发动学生共同参与,建立积极平等的主体地位为目的,打破教师的满堂灌,利用有效、丰富的参与方式,让学生积极融入课堂,营造公平、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比如在讲王艮泰州新儒学文化时,通过学生亲自走访崇儒祠,依托泰州儒学讲堂身临其境梳理王艮哲理的智慧和价值,以课堂汇报和课外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活跃参与式教学的高潮,突出教学实效性和生动性。
思政教师是加强地方优秀文化与思政教学融合,提升融合效果的重要力量和核心主体,在融合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思政教师的核心地位。思政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理论基础和学术涵养,能够把握地方优秀文化的精髓和核心要义,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促进地方优秀文化与思政教学的有效结合。当前,部分教师融入主动性不强,没有深刻认识到地方文化育人价值和功能,更认识不到地方文化融入思政课程的重要意义,导致对地方文化研究较少,不成系统,且无法把它转化为生动的教学体系、教材体系,无法为两者融合发挥更多的能动性。还有部分教师受到学术水平和自身学习能力的局限,自身文化基础较为薄弱,难以为两者融合进行积极的探索。另外,一些高校也没有认识到两者融合的必要性,难以支撑课程教学创新的责任担当。
要提升融合的水平和实效,就要加强教师的文化水平培训,建设一支信仰坚定、业务突出、情怀高远、能力过硬的优秀思政教师队伍。
首先,思政教师要主动学习,自主研习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等理论专著,积极参与教师培训、专题报告、专家研讨、文化论坛等,开展教师讲堂和教学竞赛,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为深度融合发挥更有质量的主体作用。其次,教师所在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做好融合的组织工作,通过不懈的研讨把教师所学转化为教学产出,为推动融合的质量建立稳固的监督评估体系和全面执行体系,保障融合机制研究常态化、规范化。最后,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和地方高校要高度重视地方优秀文化与思政课程的融合,强化顶层设计,发挥好全面领导、统筹全局的作用,以严格化的领导体系夯实两者融合的制度基础,切实保障融合的制度效果。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值得挖掘和开发,将其融入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中对课程学习质量的提高和育人目标的实现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泰州的思政课教师要在育人目的的引领下紧扣地方文化资源概念的解读,使学生身临其境般置身于地方文化资源的学习海洋中,在历史文化长廊中感知文化的自信和精神的可贵;在具体融合方法上要优选优质的地方文化资源,使其成为教学内容的重要构成,构建融合的前提,创新教学方法,增进融合的过程,提升思政教师的文化水平,为融合的推进铺设具有可行性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