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彤的夏天

2024-01-15 00:00:00吴新星
十月·少年文学 2024年10期
关键词:彤彤芳草蛟龙

杨柳枝巷的深处有一处石库门,石库门上有字迹,写的什么已漫漶不可考,依稀能辨出笔画朴拙。石库门自成一个小世界:重门叠户,一连三进,深不可测。这里以前定归属大户人家,后来不知怎么败落了,房子也分居各姓。厢房边上有一条备弄。这备弄从第一进大厅一侧起,一直通达最后进。备弄两旁都砌上了高墙,约有两层楼这么高,因此传声效果特别好。日暮黄昏时分,只要喊一声“吃饭来”,谁家的孩子跑得再远也听得到。

院落之间有天井。院落里的住户喜欢把饭桌搬到外面来,一边消受习习凉风一边慢慢享用晚饭。相熟的还会捧着饭碗串串桌,聊聊天,或者对别人家的厨艺点评一番,或者善意地开开玩笑。比如看到人家桌上有红烧肉,说一句:“嚯,大热天还吃得下油腻腻的东西,真好胃口。”人家听了也不生气,反而也会“怂恿”来尝一块。

彤彤的外婆住在第二进的西厢。彤彤外婆早把饭桌端到外面来了,彤彤帮着外婆分筷子、搬菜碗。今天饭桌上有“糟钵头”—“糟钵头”就是在小缸里糟上毛豆、萝卜,外婆糟得很脆,彤彤最爱吃。

微风中送来别家菜肴的香味和交谈声、说笑声。融融的院落晚餐图中忽然传来“呸呸”的咳吐声,有个女声问:“霉干菜里吃到小石子了吧?”男的还没吐干净,含糊不清地道:“应该是,‘咯嘣’一声呢,好像还被我咬碎了。”那女声越发响了:“沙子?沙子还算好呢!要是吃了一嘴狗毛、猫毛,早裹到肚子里去了!”

别人听了这话犹可,多半会把它当作一句玩笑,在彤彤听来确是另一种意味—她想到了她随口说的一句解释……事情就发生在今天下午。外婆去午睡的当儿,彤彤可不想睡,便独自坐在窗棂前翻看画报。看着看着,天井里忽有“噗噗”的声响,急若骤雨。彤彤真以为变天了,朝窗外一看,天色并没有什么异样。仔细听,却有压抑的笑声。彤彤一开门,却见一个头戴柳环的男孩从鼻子底下跳起来。原来他刚才蹲在门首哩!

两人彼此吓一跳。彤彤问:“你躲在这里做什么?”男孩扬扬手中的弹弓:“嘘,我在和哥哥玩呢!”彤彤见时,他右手还攥着一把螺蛳壳,往前一望,天井正中的一株芭蕉点点小洞如虫啮。彤彤一看就明白过来,心下心疼那芭蕉,便故意说:“我外婆让我来看看,她说是哪个小孩吵着她睡觉了,可要过来打一顿。”那男孩被彤彤的话唬住了,捏紧弹弓往后撤。他跑得太快了,不提防撞到了身后架起来的一面匾箩。匾箩里晒着霉干菜,那霉干菜便倾泻而下了。匾箩滑到地上,骨碌碌滚出丈远,“啪”的一声倒在地上。

芭蕉丛中闪出一人,叫了一声“快跑”,便过来拉上弟弟的手一溜烟地跑开了。彤彤才反应过来,天井中正对着冲出一个拿着蒲扇、穿着及膝碎花睡裙的妇人—姓麻,因为性格泼辣,人送外号麻辣婶,见此情景,惊呼起来:“哎呀,我的霉干菜!”环顾四下,见彤彤倚门而立,便似得了救命稻草,忙问:“小姑娘,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彤彤愣了一下,随口说:“我刚才看见有只猫从这里跳过去了。”麻辣婶用蒲扇拍了一下腿侧,恨恨地骂:“作死!”转身从屋内拿了笤帚,一面扫一面口内喃喃不绝。彤彤本来还想着要不要帮她的忙呢,见此情状也就悄悄地退到门后了。

彤彤本以为这件事就此告一段落,谁想晚饭的时候麻辣婶又提及。巧的是这院子里真有一猫。那猫一看是名贵品种:一身雪白,绿琉璃似的两只眼睛,要是它静止不动,真令人怀疑是不是从苏绣上走下来的。

猫的主人是个与彤彤外婆年纪相仿的老妇人,姓夏,彤彤叫她夏家外婆。彤彤老觉得夏家外婆跟这个年纪的人不一样。外婆曾告诉她夏家外婆年轻时是一所女校的教书先生。难怪!

夏家外婆住在一进的东厢。她虽没有把饭桌端到外面吃,但她不可能没有听见—夏天各家窗户打开,再幽深的屋宇声音都能“穿堂入室”,只要那声音够响亮。

“啪—”一声清脆的巴掌声,紧接着是麻辣婶的大嗓门:“哎哟,是只花脚大蚊子。留什么不好偏留芭蕉,阴森森的,不招蚊子才怪!”

天井中的那株芭蕉,当初有人想把它除掉的—这样能腾出更多的空间,但夏家外婆竭力劝阻,这才留了下来。这件事彤彤也知道。因为彤彤小时候折过芭蕉当伞,被外婆说了。外婆说这芭蕉是夏家外婆的心爱之物,于是就说了她怎么爱护芭蕉的事。今天麻辣婶两件事都夹枪带棒地针对夏家外婆,明耳人一听就能听得出来。

彤彤有些担心夏家外婆。要是夏家外婆出来回应,肯定不是麻辣婶的对手。彤彤紧张得停止了咀嚼。好在自始至终东厢那边都没有动静。彤彤觉得此事皆因她而起,有些对不住夏家外婆。

吃了晚饭,照例要乘一会凉。夏日时分,此时最为惬意。凉风习习,直欲使人乘风而归。天井敞亮、宽阔,最是乘凉的好去处。大家都喜欢到大天井来。

其实除这个天井外,还有一处小天井,在第二进和第三进之间。小天井幽深狭小,左右各有一个,被称为“蟹眼天井”。蟹眼天井几乎没什么人乘凉,显得清幽静谧。

夏家外婆却喜欢。她常搬了一把竹椅,独自坐在椅上,手中的蒲编团扇时不时轻轻挥动着,她的旁边还有把椅子,上面搁着一台无线电,无线电传出评弹的腔调。她的白猫静静地趴在脚边。

彤彤寻到蟹眼天井,夏家外婆果然在。彤彤悄悄走到她身边。她的猫警觉,“喵呜”了一声。夏家外婆发现了来人,顺手把无线电关了,腾出椅子来,说:“是彤彤哪,吃过饭了?”彤彤一面回答着,一面在她旁边坐下了。彤彤想说什么,却不知如何开口。夏家外婆闲闲地问她外婆是不是还忙着。一语倒是提醒了彤彤:要是待会儿外婆也过来了,更没机会了,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跟夏家外婆说了。末了,彤彤垂首道:“夏家外婆,今天我撒谎了。要不是我那句话,也不会有之后的事情。”夏家外婆嗐了一声:“这算什么事啊?不用道歉。”彤彤惊诧地问:“夏家外婆,您难道没听见……难道没生气?”

“听见了,”夏家外婆依旧和颜悦色地说,“就当是一阵风吹过耳朵就好了,有什么好生气的?有时候自己还牙齿咬着嘴唇呢,何况邻里邻居的,有点儿小矛盾总是难免的。谁要是把它放在心上,那就大大地不值了。”

夏家外婆的话让彤彤内心一动。她也想到了一个“小矛盾”—是今天发生的、她和一个玩伴之间。彤彤每次来外婆家,都会和一个叫馨馨的女孩子玩。今天早饭后馨馨找彤彤来穿珠子。馨馨有个旧了的梳头镜箱,里面满是各色的珠子:大的小的、圆的扁的,看起来熠熠有光。彤彤夸赞了一声好看,馨馨就让她自己穿一个,权作送她的礼物。馨馨选了一种呈透明的水蓝色的珠子穿起来。刚巧另一个女孩芳草来彤彤家借东西,见了珠串,心下羡慕。馨馨多半是舍不得再送人,借故走了。彤彤见芳草很尴尬,故意说自己穿得小了,把它送给了芳草。午后,彤彤外婆给彤彤熬了酸梅汤。彤彤外婆熬制的酸梅汤比外面买来的强—买来乌梅在小砂锅里反复熬煮,直熬到乌梅肉熬尽化开,再用滤网滤渣。彤彤喝完了,特地用搪瓷杯灌了一杯,想给馨馨送去。不想在石库门的过道上碰到了馨馨,馨馨说是要去买骆驼棒冰,很婉转地拒绝了彤彤,此外还丢下一句:“彤彤,我把心爱的珠串送你,你却转手送了别人,你把我当成你的朋友了吗?”彤彤百口莫辩,一颗心如手中的酸梅汤一般,沁着凉意……

夏家外婆一直耐耐心心地听彤彤讲完,微微一笑说:“有些事,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想就想通了。彤彤,你是个善良的孩子,你怕芳草尴尬就把手串给了她,但你有没有从馨馨的角度考虑过,她正是因为很在意你这个朋友,所以才会生气。”这一番话令彤彤豁然开朗。彤彤道:“夏家外婆,我知道了,我会找馨馨向她说明的。”

此时夜色渐浓,抬头望,天井上的夜空如同一只镶嵌着深蓝绒布的梳头镜箱,繁星点点,有如散落的珠子;弦月半弯,有如银篦。夏家外婆看了会儿月亮,幽幽地说:“月亮上来了……多美的月亮。月亮总会令人想起一些人和事,月亮上写满了回忆。”

彤彤笑了:“夏家外婆,您好像在念诗呢。”夏家外婆也自嘲地笑:“上了年纪的人哪,就喜欢回忆,喜欢感慨。对了,彤彤,给你讲个故事吧,说到月亮突然想到的。”彤彤很惊喜:“好呀,我最喜欢听故事了。”夏家外婆圆转话头:“说故事呢也不是故事。彤彤,你注意过那面墙没有?”夏家外婆说时手一指。

彤彤顺着夏家外婆的手指看去,指的是小天井的北墙。北墙上有一幅圆形的砖雕,用了高浮雕的手法,传神地突出了一条蛟龙:瞠目探首,龙爪飞扬,把身下的水云翻腾得波涛层叠。

彤彤点点头。她想起以前外婆曾带着她逛过园林,见过各式图案精美的砖雕,便没有太多的惊奇。彤彤还觉得这龙雕刻得张牙舞爪的,看起来有点儿狰狞相。同是想象中的神物,彤彤更喜欢与龙并称的凤。凤的外形温和美丽,让人一见倾心。彤彤就把心中的疑惑跟夏家外婆说了。

夏家外婆先肯定彤彤:“你的想法很不错,凤是瑞鸟,古人认为时逢太平盛世,便有凤凰飞来。凤常和龙一起。但凤从属于龙,所以龙的意义更加非凡。”

彤彤还是嘀咕着:“我觉得凤更好看。”

夏家外婆笑了:“龙的美是另一种美。你可别草草看龙的样子,它的每一部分都有象征:突起的驼头表示聪明智慧;鹿角表示社稷和长寿;牛耳寓意名列魁首;虎眼表现威严;蛇身长而灵活;蜃腹光滑而柔软;鹰爪勇猛有力。龙变化无穷,神通广大,它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

夏家外婆一番话,让彤彤听住了,她对龙有了新的兴趣,便央求夏家外婆再说一说。夏家外婆重新回到北墙上的龙:“北墙上的龙叫蛟龙……”才起了个头,彤彤又忍不住问:“为什么叫蛟龙呢?是它的名字吗?”夏家外婆便说与她:“那是龙的种类,龙有很多种—隐栖在河川的叫蛟龙;有一种状如牛的叫夔龙;有一种状如蛇的叫螭;有一种龙头鱼身的叫鱼龙……还有很多,一时也说不完。”夏家外婆顿了顿,又继续道,“我们还是说北墙上的蛟龙。这蛟龙有神异处,有一年大旱,这墙上的蛟龙便上了屋,龙一上屋就下雨了。龙威力非凡,这可不得了,直下得房屋都摇晃了。大家一开始还挺高兴,龙王布雨了,一看下得这么大,又愁坏了,纷纷跪下来乞求。蛟龙这才又重回到了墙上。”

彤彤听得半日合不上嘴,好一会儿,才问:“夏家外婆,您说的就是这墙上的龙?”夏家外婆很肯定地说:“是呀,就是这条龙的故事。”说得彤彤迷迷瞪瞪的:“真的有这件事?”夏家外婆朗声笑起来:“傻彤彤,当然是个传说啦!不过真有这个故事—还是本古书上写的。”

这么一说,彤彤还是觉得不可思议:“书上真的写下来了?”

“白纸黑字哦!”夏家外婆把扇子合在嘴边,像个老小孩一样和彤彤说。

“我好想看一看啊!”彤彤向往至极。

“别急,是我早些年看到的,不知被我搁在哪儿了,等我找出来再给你看。”

这晚的所闻,成了这个夏天彤彤最觉神奇有趣的秘密。临睡前,彤彤迫不及待地与外婆分享,她恨不得此刻还要跟馨馨说。外婆见她兴奋的样子,爱怜地捏捏她的鼻子:“我看这龙呀,不是刻在北墙上,是刻在你的心上了。”彤彤这才不好意思地笑笑,作罢了。

女孩子之间,似乎有一个不成规矩的定例:谁要是和你分享秘密,谁就是很在乎你的人。隔日,当彤彤找到馨馨,起先给她道歉的时候,馨馨还有点儿淡淡的;及至彤彤说要跟她分享一个秘密的时候,馨馨立刻换了一副态度:“什么秘密?”彤彤就把关于北墙上蛟龙的故事详述与她,结语中带了一丝遗憾:“你不知道夏家外婆说起来更好听呢,她知道得可多了—她还说故事书上有这个呢,还是本古书。”说得馨馨惊奇不已:“我们这院子里的事书上都有记录?彤彤,下次你去找夏家外婆,记得叫上我。”彤彤想了想:“过几天吧,夏家外婆说她忘记这本书搁哪儿了,得找找。”

因为有个共同的秘密和约定,彤彤和馨馨重新成为好朋友。

夏日漫长,一日日单调而重复,在吱呀吱呀的蝉鸣中、在踢踢踏踏的木屐声中,也一日日悄悄地过去了。在重复单调的日子里,夏家外婆的那本书、北墙上的龙的故事,成了彤彤和馨馨的期盼和乐趣。

夏家外婆的书一时没找到,有一个新的消息却像穿堂风一般,穿过封火墙、穿过矮闼门,在每个人的心湖上吹起一阵阵涟漪—有专家考证,这座院子原是明代一位礼部尚书的旧邸。上头发了文件,院内的居住人员都要在过年前搬迁。每家每户都会拨下一笔搬迁费……

自这消息一出,夏夜乘凉的时候,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真想不到,这里竟然是尚书住过的。”

“难怪呢,我们院子里这一进一进的房子,还有墙上那些漏窗,后院的雕龙。老早还有几块太湖石呢,后来不知搬到哪里去了。”

“我们这些平头百姓,也享受过了尚书的待遇,哈哈哈。”说这句话的是麻辣婶的丈夫。麻辣婶立刻给他一个白眼:“瞧把你美的,要不再给你配几房姬妾?”麻辣婶的丈夫马上噤了声。大家都吞声笑起来。

一个绾着发髻的老太太叹了一声:“在这里也住了一辈子了……平常来个客人,总觉得屋里地儿小,转不开身子,现在说一下子要搬离这里了,还真是舍不得!”

有个穿对襟绸衫的老者唰啦抖开纸扇道:“您老就别舍不得了,文件上不是说得清清楚楚吗?搬离了这里,可以拿着搬迁费买个新房。您哪,就盼着享享清福喽!”老太太还是挥挥手:“我可不想着住新房。新房有什么好,我女儿家住的就是新房,一家一户关起门来过日脚,连个走动的地方和说话的人都没有,可有什么意思?”

老太太此言一出,院子里顿时寂然。是呀,大家同住一个院子,低头不见抬头见,多么的热闹、喧腾,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搬离了这里,以后各自找落脚点,轻易间也碰不到一起了。一种别离的伤感情绪像月光,轻轻洒落在小院。

“没关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天涯都能比邻,何况在我们这个小城?说不定哪一天就能来个偶遇呢!”

这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句句给人一种慰藉。彤彤不用找也知道,这是夏家外婆说的。嗯,夏家外婆,她不是一向喜欢那个小天井吗?什么时候也来大天井这边了?

人群中又谈论起来了。大家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有人打算回老家,那里有自己的牵挂;有人打算去跟女儿住,顺便可以给女儿带孩子;有人打算在镇上买个临水的小房子,晚上的时候枕水而眠……

彤彤微笑着听着大人们的谈论,她也想着自己的打算:要是在过年前搬迁,她说不定在寒假的时候还能来外婆家,还能见到小伙伴……想到以后可能见不到馨馨了,她有一种分外珍惜之感。

这种感觉,于馨馨也是,彤彤感受出来了—有天馨馨甚至把整个的梳头镜箱都搬来了,说要给彤彤留个纪念。彤彤吓一跳,有点儿难以置信:“这么多,全送我?”馨馨真诚地说:“是呀,我表姐家是开珠子店的,没有我再问表姐要。”彤彤忙摆手:“我过段时间也要回自己家了,这么些珠子给我也是白放在我外婆家,我就再挑一串好了。”馨馨便说:“那也好。”

彤彤便往镜箱里挑水蓝色的珠子。馨馨打趣彤彤:“你真是喜欢蓝色,你索性把这种蓝颜色的都挑走好了,省得我看见它想到你。”可不是?彤彤上一次穿的也是这种颜色的珠子。

想到那串珠子,馨馨轻轻地向彤彤建议:“要不把芳草叫过来?”彤彤一听,真觉喜出望外:“真的?”馨馨慧黠一笑:“老太太纳鞋底。”见彤彤呆愣愣的样子,她又慢悠悠接下句:“千针(真)万针(真)。”

彤彤一咬牙:“好呀馨馨,看我今天怎么收拾你?”说着捏拢五指在嘴边哈气,馨馨素来禁不得痒,便直讨饶:“算我说得不好,我赔你一箱子的珠子。”彤彤这才一笑丢开,自去叫芳草不提。

这一日芳草得了她自己选定颜色的珠子,还听到了小天井北墙上的龙的故事。龙的故事像一根神奇的穿珠线,把三个女孩子紧紧地绾在一起。

馨馨和芳草都很想听夏家外婆讲故事,就央着彤彤带她们一起去。彤彤看她们的心急样,故意道:“你们怎么不自己去?”馨馨先打退堂鼓:“夏家外婆看上去好像—”彤彤正色说:“夏家外婆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你跟她接触多了就知道了。”馨馨和芳草对视一眼:“你看我们常住这儿的,还没她了解得多。”彤彤也笑:“现在了解也不晚呀!”

三人哈哈笑起来,一同去找夏家外婆。不巧她家正有客哩!三人想后退,夏家外婆笑吟吟招呼:“来来来,你们一块儿坐坐。”桌上放着蕉叶式的果盘,一颗颗葡萄紫莹莹的,上面好像薄薄蒙了一层霜。夏家外婆随手摘几个,一一递到女孩子们手里。女孩子们偷偷打量着来客:是个瘦高个的年轻人,穿着白衬衣,脸上架着眼镜。后来夏家外婆介绍,这是她原来的学生,现是一家报社的记者。他本是想来走访一下这座宅院,没想到意外碰到了原来的老师。

夏家外婆陪着她的学生把宅院的角角落落都走了一遍,有什么相关的旧事奇闻也一一讲给他听(当然也讲给三个女孩子听)。那个记者不时拍几张照片,一面感慨地说:“真没想到,隔了这么多年,还能听老师讲课。”夏家外婆忙摇手:“这算哪门子的课?都是瞎聊。”

末了,夏家外婆顺便请她的学生拍一张合照—几乎全院子的人都来了,大家选了个拍照地点,就在二进的大天井内。照片洗出来后,效果出奇的好:映着晚霞柔和的金光,衬着翠色离披的芭蕉叶,显得光影自然、人景如画。

夏家外婆很细心,洗出来后照片挨家挨户送了一份。

彤彤手里,除了有这张大合照,还有另外的一张—是她和馨馨、芳草一起拍的,她们手牵手站在北墙前,壁上的蛟龙回首遥望着她们。彤彤想起夏家外婆说的,龙寓意祥瑞、幸运。夏家外婆要把这份祝福送给她们。

还有一张卡片,卡片上用清隽的字写了一段话:

咸丰十一年大旱,墙龙上屋,暴雨数日不止,大厅摇撼,士人跪祷之,三日,方复归墙,雨止,大厅稳。

—[清]顾震涛《吴门表隐》

彤彤捏着卡片,像是捏住了夏天最神秘美丽的一个密码。

猜你喜欢
彤彤芳草蛟龙
芳草满天涯文
当代作家(2023年3期)2023-04-23 00:14:07
蛟龙出海
宝藏(2021年10期)2021-11-22 07:30:24
海底蛟龙093A畅想
设置小目标,甩掉自卑感
科教新报(2020年19期)2020-06-04 19:10:03
案例二 “花儿”绽放的历程
蛟龙,蛟龙!勇者无敌
蛟龙出海
宝藏(2018年1期)2018-04-18 07:39:30
体育梦想 芳草起航
机机器器人人爱爱隐隐身身
——科技新闻报道需注意
我是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