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龙

2024-01-15 00:00:00冯桂平
十月·少年文学 2024年10期
关键词:菖蒲韭菜爸爸

三月三蛇出山,九月九蛇钻土。

农历三月初三,爸爸总要跟蒲君讲,这天是大蛇讨口封化龙的日子,所谓“乘风化龙”,就是指这件事。

爸爸讲,山里的蛇并非都能化龙,只有两种蛇有这种潜力和仙缘。一种是黑蛇,就是“黑乌梢”,可以化为黑龙。一种是黄蛇,小名“懒黄汉”,可以化为黄龙。

当这两种大蛇修行足了,就于三月初三这天出现在人类的视线里,假若第一个看到它的人称它为龙,这样感叹一句:“好大一条龙啊!”那么它就能乘风化龙。假若第一个看到它的人称它为蛇,惊叫:“啊,大蛇!”那就抱歉了,它今年没法化龙,只能再修行一年,明年三月初三出来重试。这叫“讨口封”。

蒲君曾问爸爸,讨口封这事有什么道理?爸爸解释说,大蛇修行日久,道行高深,就能显出神龙法相,人见了它自然想到的是龙。

蒲君不能理解,不过,爸爸是村里知识最渊博的人,他的话准没错。

三月三,蒲君准备去蒲沟掐韭菜。临出门前,爸爸认真叮嘱:“蒲沟里蛇多,黑龙、黄龙尤其多,见了它们,千万别忘记称‘龙’啊!”

“知道啦!”蒲君抓起竹篮,大踏步往蒲沟走去。

说起蒲沟,与蒲君颇有渊源。它是蒲君家旁边的一条小山沟,不深,沟底平坦,溪泥沉淀成泥潭,多生菖蒲。

蒲君生于农历四月十四,爸爸说,这天是菖蒲的生日。菖蒲是文房清供,案头清供是君子之心,菖蒲与兰、菊、竹类似,都是清雅的君子。爸爸因此给儿子取名“蒲君”。

爸爸还说,菖蒲是仙草,很多道家典籍都记载了服用菖蒲成仙的故事。

爸爸所说的这些,村里人压根没听过,要不他是村里公认知识最渊博的人呢!

因为跟菖蒲有不解之缘,蒲君喜欢蒲沟,甚至连蒲沟里的蛇都不太害怕。

进入蒲沟,蒲君一路小心翼翼,瞻前顾后,唯恐脚畔突然滑出一条大蛇。如果真有蛇出没,那得定睛细看,辨认清楚,总之不能草率处之。

走完蒲沟底,没见到蛇,蒲君略微放松,沿着七扭八拐的小道往上爬,边走边掐韭菜。拇指宽的韭菜都生在灰色石坡上,嫩得一掐就见水,香气扑鼻,真好啊!

蒲君沿路掐到山梁上,又往回折返。提着半竹篮分量不轻的韭菜,心里惦记的是韭菜鸡蛋水饺、韭菜盒子、韭菜炒腊肉等,馋得都快要流口水了,蛇的事也就抛在脑后。

快走到沟底时,溪畔出现成片新发的菖蒲苗,绿油油的,像韭菜叶一样可人。

蒲君突然看到,不远处有一小块临水的平地,地上生长着几丛绿叶,既像肥韭菜也像菖蒲苗。

上午的一缕阳光斜射过来,正好笼罩在那块平地上,那几丛韭菜或菖蒲青翠欲滴、闪闪发亮。

蒲君不由自主朝那里走过去。水畔的菖蒲和野草杂生在一起,还有很多枯枝、荆棘隐藏在绿丛里。蒲君一边防着脚下—不愿踩倒一株菖蒲,一边仔细辨认那几丛绿叶,想确定它们到底是韭菜还是菖蒲。

当他走近,伸手去触摸那几丛几乎已经确定是菖蒲的绿叶时,突然发现它们旁边的低洼地,盘着竹筛大的一条懒黄汉,正低低仰着头,警惕地盯住他。

“啊……好大的蛇……”

蒲君被吓得不由自主惊叫一声,飞跳起来,踉跄后退三五步,几乎魂飞魄散。

懒黄汉被蒲君过激的反应惊吓到,懒洋洋地散开躯体,朝斜上方的树丛里爬去。

这条懒黄汉实在太大了。

蒲君从小见过许多种类的蛇,懒黄汉也见过几条,邻居家还出过一条三斤多的懒黄汉呢,可所有他见过的蛇,跟这条懒黄汉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这条懒黄汉几乎跟蒲君的小腿肚一样粗,头上的黑色“王”字有鸡蛋那么大,而且那黑字嵌在金黄色中,格外醒目。

当懒黄汉消失在树丛下,蒲君的心脏狂跳还未平复,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下了重大错误,于是又着急紧张得脸红起来。

这么大的一条懒黄汉,在三月初三这天出现在人类面前,一定是来讨口封的。

刚才,蒲君应该称它为“黄龙”而不是“大蛇”。

醒悟自己犯下了错误,蒲君一时间手足无措,杵在原地,目光呆滞地盯住懒黄汉隐身的树丛。

它出现得太突然了。蒲君的注意力被脚下和那几丛菖蒲所分散,手差点儿触碰到它头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猛然间看到它,换谁都要惊慌失措的。

受点儿惊吓不要紧,如果只是“啊”的一声尖叫,或者说些别的话也行,为什么偏偏要说“好大的蛇”四个字呢?旁边又没人,这句话完全是多余的。

蒲君愤恨自己太愚蠢。那么大的一条黄龙,得经受多少风霜,经历多少险难,熬过多少日月,才修行到这种程度,多不容易啊!竟然因为自己随口的一句话就错失良机,多么令人惋惜啊!

爸爸讲过,懒黄汉和黑乌梢的寿命都不长,当它们修行到可以出来讨口封的年龄,如果运气不好,总是被人呼为“大蛇”,或者三月初三这天总碰不到人,那就可惜了一身修为。只有极少数大蛇有运气乘风化龙。

蒲君决定等它。如果它再次出现,蒲君就改口以“龙”称它。但那条懒黄汉钻入树丛之后,再也没有出来,没给蒲君补救的机会。

如果不小心把龙错称为蛇,后面再改口还能补救吗?爸爸也没讲过这一点。

等了很久,蒲君绝望了,怏怏地走回家,悄无声息把韭菜篮子放进厨房,然后坐在屋里发呆。

妈妈包的韭菜鸡蛋饺子香喷喷,一家人边吃边赞,还不忘夸奖蒲君的功劳,可蒲君完全没胃口,吃韭菜鸡蛋饺子味同嚼蜡。

爸爸发觉蒲君神态异常,像丢了魂似的,就问他遇到什么事。蒲君如实讲了事情经过。

“嗨,这也不算什么事!”爸爸轻松地说,“遇到大蛇,你张口就称它为‘蛇’,这说明它修行不够,道行还不高深,所以无法显出神龙法相。”

“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爸爸自信地说,“如果你遇到一位得道高僧,他慈眉善目、面相如佛,即使不开口不作声,你也能感觉到他修为很高的。同理,你遇到大蛇,是龙是蛇并不完全是你的事,它给你的感觉决定了你想说什么。”

“可它毕竟长得那么大,太不容易了,错失这次机会太遗憾。”

“明年的三月初三,你再去那里看看,也许它在原地等你呢。”

“好吧!”

爸爸的安慰使蒲君心情好转了些。这事儿烙印在他心头,时时念起。

下一年的三月初三,又是一个风清气朗的好天气,阳光明媚,绿草葱茏,树木萌芽。蒲君早早来到去年见到大蛇的地点等待。

朝阳越过山头,把温暖的光芒打在翠绿如玉的菖蒲叶上,溪沟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蒲君感到欢喜,可等啊,盼啊,几乎等了大半天,日移影迁,草惫花倦,却不见大蛇的身影。

蒲君有些伤心,默默离开。

又一年过去,又到了三月初三。这一年的三月初三却不是晴天,原本属于清明节的小雨推迟了几天,拖延到三月初三才抛洒下来。

尽管内心有些绝望,蒲君还是撑一顶伞来到蒲沟老地方,等待那条大蛇的出现。

雨滴不断,时而如丝如缕,时而如豆如珍珠,从高高的空中落下,落入漏斗形的山谷,温柔地敲打着睡眼惺忪的乔木,呼唤它们清醒,顽皮地叩击着生机蓬勃的草叶,仿佛在与它们嬉戏。

雨水浸润着肥嫩的菖蒲叶,像是为青瓷镀釉,为绿玉包浆。

蒲君站在大蛇出没过的小块平地上,目光一寸寸地扫过身边每一个地方。雨滴顺着伞滑下来,在他身边形成一个珍珠圈。菖蒲叶在珍珠的敲打下轻微摇晃着。

可惜,这样的天气,大蛇不会轻易出现。

就这样过了一年又一年,很快,蒲君上初中了。

小学是在村里上的,初中要去镇上。上初中后的第一个三月初三这天,蒲君在镇上的学校教室里度过,没法回蒲沟去等待。

这一天,他在教室里度日如年。

过了一个多月,四月十四,蒲君的生日,他年满十二周岁了。家里特地为他举办了一场小型庆祝活动,一些亲戚朋友都赶来庆贺。

原来,蒲君小时候身体弱,多病,路过的先生说,蒲君十二周岁以前多灾多难,过完十二周岁的生日后,一切都会好起来。

如今,蒲君正式迎来十二周岁的生日,他的身体越来越好,长得高高白白的,而且性格温顺,聪明上进,学习成绩非常好,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父母长辈别提有多高兴了。

生日这天,家里欢天喜地,人人脸上都洋溢着笑意,唯独蒲君有心事,脸上弥漫着一股莫名的惆怅。

那条大蛇还盘踞在蒲君心底。它历经磨难,修炼得道,就像蒲君熬过多灾多难的十二周岁一样。可是,它出来讨口封时,却被蒲君败了运势……

蒲君想着,在家里坐不住了,悄悄溜进蒲沟。

骄阳似火,不过,因为是下午,阳光已从蒲沟撤离,空气稍有点儿燥热,但不至于让人感到难受。蒲沟绿树成荫,菖蒲成势。蒲君走在溪沟边,完全被葱茏的绿色所掩藏。

蒲沟里竟然没有蛇,连一条普通的小蛇都没有。他以前守过的地方,菖蒲、青蒿、苦蒿和藤蔓植物竞相生发,把裸露的地面完全遮挡住,人都没法走过去。

蒲君怅然若失,还有些不甘心,找了个平坦的坡台,坐下来,盯着低处发呆。

不知坐了多久,他竟然打起盹来,然后就躺在柔软的草丛上睡着了。

他刚睡下没多久,感觉身边有动静。只见一位老人从沟底缓缓走上来。

那位老人来到蒲君身边,缓缓坐下,笑眯眯盯着蒲君。他头戴菖蒲叶编织的草帽,脸色金黄,眉毛花白,双手干瘦。

蒲君见他面容和善,就不觉害怕。再细看他头顶,在菖蒲叶下竟然藏着两只褐色的短短的角。

“您是谁?”蒲君问。

“我是谁,你会知道。”老人回答,“我是来感谢你的人。”

“感谢我?”蒲君不解,“为什么要感谢我呢?”

“在我出来讨口封时遇到了你,这是我的仙缘。”

蒲君顿时又羞又急,因为他已经猜到身边这位老人就是那条懒黄汉大蛇变化的。他的话证实了这一点。

“我……对不起!”

“我要感谢你,因为你是蒲君,是接引人得道成仙的仙草药引。我能遇到你,是我辛苦修来的仙缘。”

“可是,我……”蒲君还是羞愧。

“谢谢你,因为有你的祝福,我才能乘风化龙。”老人说着,缓缓站起来,“我要走了,无所报答,只能向你简单说一声谢谢。我也会祝福你,珍重!”

说罢,老人转过身去,步履有些蹒跚地往沟底走去。

蒲君着急得想站起来,结果一挣扎,梦就醒了。

他缓缓坐起来,睁开眼,看着老人刚才消失的方向,很惊讶,但目光恍惚。

刚才的梦境太真切了,老人走到那个拐弯处,触碰到一株青蒿,青蒿便摇摇晃晃。蒲君眯眼看那里,竟然真的有一株异常高大的青蒿。

他越发感到不可思议,又站在原地发呆。

突然,他注意到沟底的溪潭中,菖蒲、薄荷、苦蒿和其他野草正缓缓向两旁分劈,大约有两三米长的一绺,草株颤颤巍巍,分劈的动态一路前移,如鱼破浪。蒲君凭经验知道,只有大蛇经过的时候,草丛才会出现这样的景象。

那得是一条多大的龙悄悄路过啊!

猜你喜欢
菖蒲韭菜爸爸
“割韭菜”用英语怎么说?
英语世界(2023年11期)2023-11-17 09:24:46
端午节令,明辨菖蒲
基层中医药(2020年6期)2020-09-11 06:35:42
用菖蒲水洗头(环球360)
环球时报(2020-06-30)2020-06-30 05:16:50
室雅菖蒲清
旅游(2018年6期)2018-06-08 11:15:18
风云变幻——赫章韭菜坪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3:36
莴苣和韭菜
我和爸爸
中华家教(2017年2期)2017-03-01 16:29:25
爸爸
琴童(2016年12期)2017-01-16 11:15:38
养菖蒲
中华手工(2016年9期)2016-11-10 11:56:07
爸爸冷不冷
37°女人(2016年7期)2016-07-07 18:5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