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支气管镜联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2024-01-15 05:57尤葆茹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福建泉州362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22期
关键词:创序支气管镜血气

尤葆茹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 (福建 泉州 362000)

内容提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电子支气管镜联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到本院接受诊治的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样本,分别为常规组28例与研究组28例,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电子支气管镜联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对比组间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于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来说,应采用电子支气管镜联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的方式予以干预,能够对患者的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指标进行有效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临床治疗效果,对降低患者PCT与hs-CRP等炎症因子水平指标具有积极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且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患者大多会合并呼吸衰竭,对患者身心健康以及日常生活均造成了不良的影响[1,2]。机械通气治疗是目前主要治疗慢阻肺患者的手段之一,这种干预措施的功能是帮助患者可以更顺畅的换气及通气,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这种干预措施可以降低患者出现二次插管的几率,但部分患者在接受干预后会出现一些依赖性,进而对患者的预后恢复造成消极的影响,因此目前临床上主张以电子支气管镜联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的方式进行治疗。为了探究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电子支气管镜联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干预的效果及对患者hs-CRP水平的影响,本实验中选择56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开展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实验选择2021年9月~2022年9月本院收诊的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56例,随机将所有实验对象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8例。在常规组中,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38~72 岁,平均(53.38±1.28)岁,病程1~12 年,平均(7.32±1.12)年,研究组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37~71 岁,平均(53.41±1.32)岁,病程2~12 年,平均(7.33±1.22)年,组间患者经过临床基线资料比较,结果显示数据具有相似性(P>0.05)。

纳入标准:①纳入中的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②均合并呼吸衰竭;③对研究内容与目的详细了解后签署知情同意书;④积极配合治疗并自愿加入研究;⑤意识思维、接受能力与表达能力正常。

排除标准:①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②合并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者;③配合度不佳的患者;④基线资料不全的患者;⑤因各种因素导致的交流障碍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化痰、平喘以及抗感染等基础药物治疗,并对患者心电图参数以及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同时定期进行肾功能及血常规检查。

常规组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干预:指导患者呈仰卧位,对其进行插管上机,使用的呼吸机为西门子MAQUET Servo-s,辅助-控制模式是本次实验的模式,当患者能够自主呼吸后,就可以更换模式,更换的模式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的模式,并对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及临床表现进行密切观察,并按照临床实际情况将调整呼吸机参数。当患者在治疗期间已经处在肺部感染窗时,则需将气管内插管进行拔除,之后调整其他模式,即无创正压通气模式,将面罩帮助患者将其佩戴好,并打开无创呼吸机(飞利浦伟康BiPAP Focus),设置初始吸气压力为8cmH2O,并结合患者的耐受力将吸气压力调整为10~15cmH2O,并将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监测,结合具体情况调整参数,待患者病情有所好转后,将吸气压力调整至5cmH2O,在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且能够正常呼吸后撤下呼吸机,同时需要定期对患者的血气指标进行检查。

研究组患者采用电子支气管镜联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其中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治疗方式与常规组相同,患者在此基础上+电子支气管镜共同干预:在对患者手术前需对其实施做好最基础的检查,告知患者在手术前的4h禁饮禁食。对患者实施雾化吸入麻醉,并对患者吸出痰液,使用的工具为电子支气管镜(日本富士EB-530T),并使用200mL的氯化钠注射液与90mL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混合液为患者进行肺泡灌洗,每次清洗肺泡的用量为30mL,每周3次,所有患者均接受14d的干预。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①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标准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情况及各项指标改善情况进行评估,分为有效、显效及无效。显效:患者的临床表现消失,且神志清醒、各项指标已经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临床表现、神志较为清醒以及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未达如上标准为无效;②炎性因子水平。对不同组别患者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进行检测,其中主要包括血气降钙素原(Blood gas procalcitonin,PCT)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等;③血气指标。包括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ulse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aCO2)、动脉氧分压(arteri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PaO2)以及血氧饱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SpO2)等;④组间肺功能指标。主要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FEV1/用力肺活量(orced vital capacity,FVC)以及FEV1/预计值等指标;⑤组间生活质量。包含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睡眠质量以及社会交往等指标[3]。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组,数据比较(P<0.05),见表1。

表1.不同组间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2 组间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无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性明显(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s)

表2.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s)

组别n PCT(ng/mL)hs-CRP(μg/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 28 4.65±1.54 0.21±0.05 22.56±1.65 17.51±1.32常规组 28 4.56±1.76 0.54±0.02 22.59±1.58 19.22±1.41 t 0.203 32.426 0.069 4.684 P>0.05<0.05>0.05<0.05

2.3 组间血气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血气指标水平比较无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血气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性明显(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对比(±s)

表3.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对比(±s)

组别n PaO2(mmHg)PaCO2(mmHg)SpO2(%)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28 51.73±5.54 92.09±6.25 70.21±2.24 35.43±1.31 70.92±5.23 97.04±5.32常规组28 51.72±5.45 73.68±6.24 70.23±2.31 54.13±1.32 70.95±5.31 81.98±5.18 t 0.006 11.030 0.032 53.207 0.021 10.732 P>0.05<0.05>0.05<0.05>0.05<0.05

2.4 组间肺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无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性明显(P<0.05),见表4。

表4.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n FEV1(L)FEV1/FVC(%)FEV1/预计值(%)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28 1.49±0.24 1.86±0.12 52.82±1.32 63.34±1.22 63.12±1.23 72.12±1.25常规组28 1.51±0.25 1.61±0.14 52.83±1.24 56.25±1.13 63.33±1.32 66.13±1.21 t 0.305 7.174 0.029 22.560 0.615 18.219 P>0.05<0.05>0.05<0.05>0.05<0.05

2.5 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性明显(P<0.05),见表5。

表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

表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

组别n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睡眠质量社会交往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28 63.31±1.21 82.53±1.24 62.24±1.41 84.24±1.12 66.51±1.13 87.34±1.45 65.21±1.32 86.34±1.24常规组28 63.25±1.22 76.24±1.32 62.21±1.31 73.64±1.11 66.42±1.32 74.34±1.55 65.31±1.22 79.31±1.25 t 0.184 18.377 0.082 35.570 0.274 32.409 0.294 21.127 P>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3.讨论

COPD属于临床上一种常见病与多发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患者一旦发病,就会表现出呼吸困难、气短、咳痰以及慢性咳嗽等,对其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造成消极的影响。患者出现慢阻肺的原因较多,如支气管哮喘、环境因素、遗传因素、职业性粉尘、慢性支气管炎、空气污染以及吸烟等。慢阻肺患者还极易伴发呼吸衰竭,一旦并发呼吸衰竭会导致患者呼吸功能受到影响,严重时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需及时加以治疗[4,5]。对于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来说,在为其进行治疗时应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肺部功能以及消除气道炎症反应为主要治疗原则。在以往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则主要以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手段,这种干预方式可维持患者气道压力,加快体内肺泡内的氧气量,促进血液氧合效率,进而缓解患者的呼吸衰竭,但临床实践表明,这种治疗方法也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患者容易产生依赖性等,因此目前临床上主张以电子支气管镜联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电子支气管镜可以在肺癌等肺部疾病的检测中起到较好的效果,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检查工具,同时还可以应用于气管内支架的放置以及气道内异物的清除[6]。

本次研究将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与电子支气管镜联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电子支气管镜联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干预的研究组,其治疗有效率(95.56%)显著更高于常规组(71.43%)。炎性因子水平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PCT与hs-CRP水平明显更低。比对组间患者血气指标,研究组患者的PaO2、PaCO2以及SpO2等指标优于常规组。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中得出,研究组患者的FEV1、FEV1/FVC以及FEV1/预计值等指标优于常规组。生活质量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在进行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在经过不同的治疗后,研究组更优。

综上所述,在为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时,需采用电子支气管镜联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的方式进行治疗,其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猜你喜欢
创序支气管镜血气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活检对于肺外周病变诊断价值
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回顾性分析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高海拔地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适应证
右美托咪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作用
经支气管镜活检联合刷检对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
痰热壅肺证肺炎患者纤维支气管镜象表现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