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定先锋
——中国现代专业服装设计师张蒨英

2024-01-15 11:37崔露薇
传记文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新装国货中西

崔露薇

张蒨英时装照

张蒨英(1910 —2005),最为人熟知的身份是国民党元老张静江之女、爱国医学家林可胜之妻,但她本人的成就却常被忽略。张蒨英于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两度赴美学习服装设计,成为那一时期鲜少接受过专业设计学院教育的服装设计师之一。她还在上海和纽约开设了自己的专业服装设计公司,其中开设于上海的锦霓新装社更是成为当时服装高级定制的先锋。张蒨英以注重搭配、关注细节的精良设计收获了国内外顾客的赞誉,并引领中国服装走向国际。

张蒨英的服装设计事业

张静江与第一任夫人姚蕙共生育了五个女儿,张蒨英[1]是最小的一个。她1910 年出生于法国,1917年随父母迁居美国纽约,1923 年回中国,进入上海知名贵族女校中西女塾就读。

张蒨英对于服装设计的兴趣是在家庭环境的滋养中产生的。家中的艺术氛围十分浓厚,年幼的她就经常与姐姐们用五颜六色的花布在彼此身上围绕打结,相互装扮,模仿时装模特[2]。成衣在20 世纪20 年代的上海还并不普及,张蒨英年少时的衣服都是定制的,这种定制服装的经历也使她对服装设计产生了兴趣[3]。

张蒨英(左)与大姐张蕊英(右)陪同陈洁如(中)赴美留学,图片刊登于《上海画报》1927 年第265 期

1927 年8 月19 日,张蒨英与大姐张蕊英陪同蒋介石前妻陈洁如一同赴美留学。抵达美国后,她就读于纽约Fine and Applied Arts School,学习服装设计[4]。该校是现美国知名设计学院帕森斯的前身。1931 年,张蒨英学成归国,并于1936 年在上海静安寺路国际饭店四零五号开设“锦霓新装社”[5],但大约只经营了不到一年的时间。1937 年,张蒨英离沪赴瑞士,锦霓新装社也就终止营业。之后,张蒨英又转迁纽约,再度进入Fine and Applied Arts School 学习服装设计。1938 年毕业后,她在纽约开办了一家名为“Cosmopolitan Creation”的服装设计店[6]。在20 世纪40 年代的纽约服装设计界,张蒨英已颇具名气,多次受到美国报刊的报道,并参与纽约时装表演活动,受到知名时尚界人士的青睐。

1944 年夏,张蒨英于纽约抗日救国慈善募款晚会上与林可胜相识,两年后二人成婚。婚后,张蒨英为辅助丈夫工作而逐渐放弃个人事业。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是张蒨英开展服装设计事业的主要时期,虽然时间并不长,但是由于她特殊的成长背景、专业的学习体悟,以及国内外两地执业的经历,使得她成为当时服装设计领域的独特代表人物之一。

锦霓新装社的“高定”经营与自我定位

1931 年,张蒨英从纽约学成归国后,原本并无经营服装设计公司的打算。她学习服装设计本就是一种兴趣,父亲张静江对她十分宠爱,极为富裕的家庭条件并不需要她外出谋生。张蒨英创办锦霓新装社的原因是周围亲友得知她于美国专习服装设计,便常常请她设计衣服。久而久之,慕名而来的人就越来越多,她便决定创办一家服装设计公司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锦霓新装社的名称“锦霓”二字为张蒨英英文名字的发音,公司英文名称和商标即为张蒨英英文名字的缩写Tsing gi[7]。

张蒨英有两位合伙人,一位是永安百货公司董事长郭标之女郭婉莹,一位是留美归国的Clara Chan女士。郭婉莹是张蒨英在中西女塾的同学,后毕业于燕京大学心理学系,擅长与人交际,因此担任锦霓新装社的营业主任;Clara Chan 女士则担任秘书负责公司的管理[8]。

1936 年11 月,锦霓新装社开始营业。为扩大影响力,该社于11 月4 日至6 日连续三天下午5 点至7 点在国际饭店三楼举行时装表演[9]。这三天的演出在上海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吸引了众多中外来宾,大部分为女宾。演出氛围轻松舒缓,来宾品尝着香甜的蛋糕和咖啡,聆听着悦耳的音乐,在闪烁的灯光中,一中一西两位模特轮流登台展示八套中、西秋装[10]。所展示的服装“不论中西,都别有一种风格。尤其对于颜色的配合,更能别出心裁,适合各人的个性”[11]。

从中外来宾到中西模特,再至展示的中西服装,都说明了锦霓新装社的目标客户群体的国际化。在锦霓新装社成立之初,电影明星黄柳霜(黄阿媚,1905—1961)就请张蒨英设计了多套服装,此后更成为了张蒨英的忠实客户和终生好友。观看锦霓新装社第一天服装表演的来宾还有沪上名媛唐瑛[12]。

张蒨英设计服装一定要视客户的身高、体形乃至性格。如果客户有要求制作的款式,而她认为与客户的身段气质并不相符,她会劝客户另改式样或拒绝为其设计。因此,锦霓新装社的经营方式为定制,每件衣服的价格都不相同,但其定价在当时的上海高级服装市场上并不算特别高。那时上海少数由外商经营的时装公司采用外国料子设计一套衣服的价格基本为一二百元[13]。而锦霓新装社以国货材料设计的服装价格在50 至80 元,以外国材料设计的服装价格则在百元左右[14]。

当时,永安公司素以高工资在上海著称。1931 年其高级职员中最高待遇的管理层的平均工资在194.9元[15],而1937 年前夕,张蒨英每月开销大概200 元[16]。由此可以得知,即便是在上海高级服装公司中,锦霓新装社的定位也属一流,其经营方式可以称为高级定制。

国货服装设计行业中的高定先锋

1937 年5 月7 日,上海绸缎业同业行会、电机丝织厂业同业公会、湖社委员会[17]发起会议商量恢复组织服制研究会。除布业、绸缎业、丝织业同业人员参会外,会议还邀请了几位与服装设计行业相关的重要人士参与商讨,其中开办专业服装设计公司的人员有金仪翔、张蒨英和叶浅予[18]。可见,当时上海由中国人开办的服装公司中,以张蒨英的锦霓新装社、金鸿翔和金仪翔的鸿翔时装公司以及叶浅予的上海时装研究社较为知名且最专业。同为国人开办的优质服装公司,但锦霓新装社与鸿翔时装公司、上海时装研究社相比,在设计与经营定位上有所不同。

鸿翔时装公司的创始人金鸿翔(1894—1969),13 岁时进入中式裁缝店,后又拜上海知名红帮裁缝为师,学习西装制作。1914 年,他前往哈尔滨跟随东北师傅学习冬装制作,后又赴俄国学习俄式服装的制作技术。1917 年,于静安寺路863 号开办鸿翔西式服装店。1928 年,在南京西路863 号扩大门面,并改名为“鸿翔时装公司”。鸿翔时装公司被认为是国人创办的第一家西式女子时装公司,其通过报纸广告、明星宣传、服装表演、橱窗展示等方式,经营日盛,后又于南京路586 号开设分店。为更好地把握西方潮流,制作更合理的西式服装,还聘请了外籍设计师汉希倍克、律兰[19],成为行业标杆。

鸿翔公司对于时尚风潮的把握大多通过订阅《美开乐》等外国时装杂志,顾客可通过杂志选择自己心仪的款式,请鸿翔制作,大多以成衣方式销售。而张蒨英并不大赞成顾客跟风时尚、模仿潮流的行为,“中国的太太小姐们好像还并不注意到,她们的衣服总是看别人穿着怎样的衣服,觉得好看模仿着做着穿的”[20]。而对于西式服装以及时装潮流的把握,张蒨英完全根据自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以及对风尚的感知,因此锦霓新装社的服装设计做到了完全独创。而张蒨英是独立执业的设计师,因此锦霓新装社出品的服装全由张蒨英设计完成,是其个人设计风格与理念的体现。

叶 浅 予(1907—1995)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更多以漫画家的身份出名。他1921 年入杭州盐务中学,在校期间热衷临摹石印本山水、花鸟及时装仕女画。阅读学校图书馆订阅的上海《大陆报》使其对漫画产生兴趣。1925 年,他入职三友实业社,任门市部广告绘图员,绘制广告牌,与月份牌画家郑曼陀等相识。1926 年,他离开三友,入职中原书局,任教科书插图员,其间为常熟一家戏院绘制布景。同年年底,从中原书局离职后,他任花布印染厂设计员,开始向《三日画报》投稿。后与张光宇、丁悚等沪上漫画家相识,开始以漫画创作工作为主[21]。1930 年,他任云裳公司服装设计师。1931 年,与缝纫家周挹农在上海福煦路460 号创办上海时装研究社[22]。

上海时装研究社的服务对象是全国妇女界,其经营方式也以成衣制作为主。为扩大知名度,该社还计划创办一本类似《Vogue》的时装杂志《上海时装》,其内容主要为对各种时装样式如大衣、斗篷、旗袍、晨服、午服、晚服、礼服等的图文介绍,但可能由于经营时间过短,该计划未能实现。由此也可看出,叶浅予的兴趣更多倾向于以纸质媒介为导向的绘画和出版。上海时装研究社经营期间,叶浅予为宣传该社,多次在《玲珑》杂志发表时装画,时装画也是其服装设计的主要表现形式。

叶浅予:《实用的装束美》,刊载于《良友》1927 年第13 期

而锦霓新装社的营销方式基本为刊登照片和时装表演[23]。相较时装画,照片和时装表演对服装样式、质感,以及上身效果的体现更为真实和准确,也更能吸引客户的注意。因此,当时由国人开办的专业时装设计机构中,锦霓新装社的服装设计专业度较高,对中西时尚潮流把控度较准。

中西融合、因人制宜的服装设计理念

20 世纪20 年代是上海服装文化的重要转型期,上海服装从单纯模仿引介西式服装,转变为探索中西结合具有本地特点的服装样式[24]。30 年代,服装的中西融合已经达到比较合理的地步。但对于中、西服装材料、样式以及服装与穿衣者之间的关系,张蒨英认为仍有许多需要注意、改良以及革新的地方。

锦霓新装社是张蒨英服装设计实践和理念的集中展现,致力于设计能为更多中外客户所认可的表现以美的视觉感受,合理地集中西特点于一身的服装。但对于中西服装的融合,时人常常囿于中西服装孰优孰劣这个问题。对此,张蒨英的看法是,只要式样好,与穿衣者身段相配,能增加穿衣者的气质,使人看起来更美丽,那不论中、西,都是好的服装[25]。但是她也认为中西服装确实都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良。如服装式样方面,她便认为“西装的式样大都太花巧了,中装的式样却又太呆板”[26],如果将两者折中一下,即得一种中西相融、美丽大方的服装。这种中西融合、博采众长的设计理念不仅顺应当时人们对服装的需求,也满足了审美的趣味。

20 世纪30 年代末至40 年代,张蒨英迁居美国,这种中西融合的理念使其服装设计在纽约时尚界独树一帜。她开办的服装设计店“Cosmopolitan Creation”,其名便有融东西方文化,创设计之新的含义。1939 年10 月,纽约《太阳报》以专题形式报道了张蒨英的服装设计,认为其独具风格,显示出浓厚的中国风。1943 年,纽约报界称张蒨英为第一位在纽约执业的中国专业服装设计师。1945 年3 月8 日,张蒨英在纽约时装发布会上赢得美誉,其设计的婚纱借鉴了中国传统服装设计的形式。此外,中西融合的服装设计理念也使张蒨英收获了更多国际客户的青睐,如《Vogue》杂志的首位女性时尚摄影师Toni Frissell(1907—1988)便是其忠实客户,并成为其终身好友[27]。因此,张蒨英中西融合、博采众长的设计理念,使中国服装得以转化,以更符合国际审美的方式进入西方主流服装设计界。

对于中西服装的改革,张蒨英以旗袍为例,提出意见。她认为旗袍式样需要加以变化,以免千篇一律,色彩及质料也需要改良。特别是颜色,她提出要“随时而异,随地而异,随人而异”[28]的要求。这与其高级定制的方式也完全相应。与张蒨英同期的服装设计家叶浅予也提出这种因时、因地、因人的服装设计理念。叶浅予的服装设计会明确根据穿衣者的身份、穿衣的场合以及穿衣的时节进行设计。如他发表在1927 年第31 期《良友》的四套服装设计,就有根据具体活动场景即因地而设计的家居服,有根据特定时节因时而设计的旗袍,还有根据特定年龄即因人而设计的青年女装[29]。因此,这种“因人制宜、设身处地”[30]的服装设计理念已经成为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服装设计界一流设计师的共识。且由于是高级定制,张蒨英会与每一位客户沟通,因此她不仅做到了“量体裁衣”,更是将每一件衣服都设计得“因人制宜,设身处地”。

此外,张蒨英还大力推荐服装设计采用国产面料。她对当时社会上普遍认为中国面料无法制作时装的看法持否定意见,并声称以她个人的经验用国产面料制作的衣服一样成功,因此倡导大家不要轻视国货产品[31]。锦霓新装社出品的服装确实主要以国货材料设计制作,如在开业第二日的时装表演中,除展示一件洋货材料制作的服装外,其余服装均为国产面料制成[32]。该社1937 年登报宣传的春季主打款也为国产丝绸料子设计制作[33]。此外,张蒨英捐赠给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的一件于1925 年至1943 年间设计制作的裙子也使用了国产手工纺织的丝绸面料[34]。

作为开埠最早、商业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上海成为“新鲜的、西方精神的、工业消费文化的扩张和交互性的展示窗口”[35]。进入20 世纪,上海民众对于洋货的追捧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高级服装市场中设计师与顾客更是偏好洋货,如沪上由西人开办的高级服装公司“绿屋夫人”,即便“定价绝昂,称‘老虎肉’”,但生意依然兴隆,往来顾客络绎不绝[36]。张蒨英具有浓厚的海外成长与教育背景,锦霓新装社也是与绿屋夫人相似的沪上高级服装公司,但为何张蒨英要主张采用国货面料?

张蒨英1925 年至1943 年间设计制作于上海的“女士裙装”,手工丝绸面料,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藏

首先,这与时代背景与社会风潮有关。为抵制20 世纪上半叶国内民众热衷消费洋货的行为,民族工商业团体发起了国货运动,于30 年代达到高潮。1934 年被称为妇女国货年,1935 年被称为学生国货年。张蒨英也对国货运动持积极支持的态度。其次,张蒨英倡导使用国货面料也是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考量。锦霓新装社与各国货工厂都有合作,面料均以批发价购入[37],设计制作成本低,服装利润高。最后,则是出于个人的社会责任感。锦霓新装社的外国客户要多于中国客户[38],采用国产面料有利于国货时装的推广与出口。40 年代初,张蒨英在美积极参与展示中国文化的各类活动,中国服装或以国货面料制作的服装成为展示的主要方式。1941 年,在纽约援华晚会中,黄柳霜就身着张蒨英设计的礼服,该服装面料就是国产绸料[39]。

张蒨英中西相融、博采众长的服装设计理念顺应了服装设计发展的时代要求。她坚持量体裁衣、因人制宜、设身处地的设计理念引领了当时高端服装设计的发展。她对使用国货面料设计时装的积极实践与倡导探索了中国时装设计发展的道路,为国货时装赢得了广泛声誉。

整体搭配、注重细节的服装设计特点

锦霓新装社的高级定制业务除服装设计外,还包括各类配饰的设计,如手皮包、皮鞋、手套、帽子等。张蒨英认为配饰对于服装设计来说极为重要,“有了很好的衣服,如果附属品拣选得不调和,那么给人的印象也不会好”[40]。锦霓新装社出品的配饰都由张蒨英设计,再经工匠手工制作,反复推敲打磨后最终成型。如由同孚路京货铺子精心制作的书形的手提包、由檀木制作的散发香味的梢子,以及鸡皮质感的手皮包和由象牙制作的龙形纽扣等,这些配饰的共同特点为极具东方风韵。张蒨英捐赠给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的中式裙扣便是这种东方韵味配饰的代表。

裙扣采用了传统盘扣的形式,盘扣的襻花面由线形缠绕的图案表现的应是原产于北美洲的向日葵形象。且扣子的设计与裙子的设计也相互呼应。裙子的整体造型采用了旗袍的形式,但腰部以下更贴近敞摆的西式裙装,是一种改良旗袍的设计方式,因此整体视觉表现还是东方特征的。这种中、西服装造型或装饰特征的融合,正是张蒨英所倡导的设计理念。

1994 年,《世界周刊》记者采访已84 岁的张蒨英时,令其印象深刻的便是张蒨英身着自己设计的服装与配饰。那件配饰十分特别,是由1993 年(鸡年)邮票制作的一条项链,充满“中国味”[41]。由此可知,张蒨英始终践行着整体搭配的理念,且配饰设计始终注重保持中国特色。

张蒨英1925 年至1943 年间设计制作于上海的“女士裙装”上的中式纽扣,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藏

张蒨英的褶皱设计,图片刊登于《健康家庭》1937 年第1 期

张蒨英的服装设计除强调使用配饰、整体搭配外,还特别注重服装的细部处理。她常采用流苏、压褶等方式增强服装的层次感和节奏感。如她1937 年春设计的一款裙装,在胸部和袖子上都缀满了短短的流苏,裙子的底色会随着穿着者的走动从流苏摇摆的缝隙间露出来,形成具有优美的、律动的效果[42]。同年的另一件春装也在袖口部分采用了流苏的设计。这件裙装的里衬部分还采用了压褶的处理方法,多层的褶皱从外裙侧边开衩处露出,形成内外不同肌理的变化,使得整件衣服的设计更具层次感[43]。

张蒨英十分喜爱服装的褶皱设计形式,她的多件服装设计都采用了褶皱的处理方式,其中一件礼服裙装更采用了通体褶皱的设计[44]。裙子的肩部采用两层压褶的形式,像是展开的荷叶。裙摆也完全是褶皱的形态,会随着穿者的走动而摇曳,犹如层层微波。

1941 年,张蒨英于美国毕尔狄慕(Biltimore Hotel)大旅社演讲中国服装对美国当年女士春装的影响,阐明所谓中国式样是一种借鉴改良中国传统服装样式的表现。她举例说自己设计的“华伞”服装式样便是受到张家杭州故居中的《荷叶出水图》的启发[45]。大约“华伞”便是该礼服裙所呈现的层层褶皱的服装设计形式。

同年,在纽约援华晚会中,黄柳霜身着张蒨英设计的礼服,该礼服设计的亮点也是拖地裙摆的褶皱设计。礼服的主体面料应为国货绸料,因此服装呈现一种华丽的光泽,具有视觉张力。但拖地裙摆采用浅色纱质面料,褶皱设计形态富有一种典雅的视觉效果。主体服装的光亮、夸张,被优雅的褶皱裙摆柔化,使服装整体呈现一种精致优美的感觉。该礼服设计也获得了此次时装表演的一致好评。

张蒨英对褶皱形式的探索体现的不仅是对服装造型的把握,还体现出对不同服装面料的肌理应用。与日本时装设计师三宅一生探究“褶皱”元素在服装设计中应用与表现的可能相比,张蒨英的服装“褶皱”设计探索早了半个世纪。

张蒨英作为中国现代接受过西方专业设计院校训练且独立执业的服装设计师,由于中西兼备的成长与学习经历,使她坚持中西融合、博采众长的服装设计理念,这种理念始终贯穿她的设计生涯。她的服装设计以中西融合为主要特点,体现东方韵味,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注重整体搭配,强调配饰的重要作用。关注细节表现,采用流苏或褶皱等设计来增强服装的视觉层次及变化。

由于张蒨英坚持量体裁衣、因人制宜、设身处地的服装设计理念,因此锦霓新装社的经营方式为完全定制,故成为国人经营高级时装定制的先锋。锦霓新装社经营期间,张蒨英尤为注重采用国货面料进行服装设计。这种倡导不仅是对时事的顺应,更推动了国货面料、国货时装的普及。

张蒨英在实际工作中还十分注重整体搭配与服装细节。因此,她设计的服装不论以整体欣赏还是局部观之,都非常出彩,在海内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1937 年,时人评价张蒨英的服装设计打破了新生活运动朴素着装的观念,吸引了大批顾客,甚至还影响了一批人开始从事服装设计[46]。20 世纪40 年代,张蒨英在纽约开店执业,为中国服装形式、材料等在欧美服装市场的普及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张蒨英不仅激发了当时服装行业的发展,促进了服装设计的现代转型,并引领了中国服装设计的国际化,成为一位走向国际时装界的中国服装设计师。

猜你喜欢
新装国货中西
千年国货奶茶店
路上那些记忆中的国货老物件
影響中西的波希戰爭
国货之光
新年穿新装
mothercare:新年将至,快来搭一套美美的新装吧!
“味其道”与“理其道”(一)——中西诗与思比较谈片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
开关的新装
怀旧时尚国货经典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