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可可 李佳 李想 程硕 张军 李育
[摘 要] 为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和目标,将课程思政元素与内分泌生理学具体教学过程进行有机结合,从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内分泌激素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内分泌-神经-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等多个教学环节,融入具体的思政教育内容,达到提升学生从事中医药工作的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和科学素养的教学效果,为内分泌生理学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提供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也为内分泌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新思路和策略。
[关 键 词] “三全育人”;内分泌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35-0053-04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高校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把思想政治(简称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并且提出课程思政要和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对于中医药院校的学生来说,生理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为后续病理学、药理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内分泌生理学是生理学的一个主要分支,内分泌系统在机体的生命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更好地将“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和目标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培养德才兼备的中医药人才,本教研室教学团队在内分泌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以期为“三全育人”视域下的内分泌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新思路和策略。
一、“三全育人”视域下内分泌生理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及课程思政设计
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医学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与医学实践密切联系。内分泌生理学是生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讲述化学物质对生命活动的调控。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以及兼有内分泌功能的器官组织共同构成,通过激素传输信息调节靶细胞活动的系统,该系统与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相互配合,共同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由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谱发生了重大转变。本教研室授课对象多为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上学期的学生,处于该阶段的学生求知欲强、富有热情,但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塑造,需要教师的引导[3,4]。我校的内分泌生理学课时紧张,知识点复杂且庞大,教师在短课时内往往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讲授,而对培养学生从事中医药类工作的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和科学素养等的思政教育有所欠缺。因此,我校教学团队对内分泌生理学的多个知识点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围绕人文素养、职业素养、科学素养等方面,从社会热点、身边故事、科学家故事等内容着手,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身心健康意识、爱国主义情操、科研和创新思维、团结协作精神和法治意识等,将课程思政元素积极融入具体的知识点当中,为实现“三全育人”理念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二、内分泌生理学教学中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与实践
(一)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
机体常见的内分泌腺包括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胰岛等,而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器官包括下丘脑、肾脏等。我国于21世纪初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为止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居民生活压力和饮食等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日益提升[5]。以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为切入点,增强学生身心健康意识以及从事医学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肥胖
肥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体内调节能量代谢的各类激素异常有关。2014—2018年期间,一项对270万35~75岁人群的调查显示,男性和女性的腹型肥胖率约33%,预估全国约1/3人群为腹型肥胖[6]。教师可给学生讲述以下事件,“15岁花季少女为爱减肥,患上神经性厌食症,50天不吃东西只喝水,身高165厘米但体重仅有24.8公斤,就医前患有休克、呼吸衰竭、低血糖症、甲状腺功能减退、极重度营养不良、脑萎缩等14种疾病,最终全身所有器官受损衰竭而亡”[7]。通过这则案例,和学生一起分析并讲解该少女呈现14种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将内分泌生理学的相關知识点融入其中。同时,告诫学生不要有容貌和身材焦虑,要有健全的身心健康意识,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糖尿病
糖尿病是因胰岛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相对不足或绝对不足或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而引起的以高血糖为主的一类慢性疾病的总称,其主要分为1型和2型。1980—2017年期间,我国进行了多次糖尿病患病率的调查。其中在2015—2017年期间,对我国大陆的75880名18岁以上成人的横断面调查显示,基于WHO诊断标准,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2%;而基于美国糖尿病协会诊断标准,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2.8%。据估算,目前我国大陆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数高达1.298亿[6]。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提问学生身边是否有人罹患糖尿病,接着引导学生回答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降低的“三多一少”症状。紧接着再分别从葡萄糖利用降低、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增加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糖尿病患者“三多一少”的原因。通过这种问题启发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和学习兴趣,以及未来从事医学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内分泌激素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
机体常见的内分泌激素包括胰岛素和糖皮质激素等。以内分泌激素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为切入点,培养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思维、团结协作精神、爱国主义情操和法治意识等。
1.胰岛素
胰岛素作为机体唯一降血糖的激素,是糖尿病的首选治疗药物。胰岛素的发现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和学生分享班廷发现胰岛素的传奇故事,并且班廷与麦克劳德因共同发现胰岛素而荣获192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8]。值得一提的是,诺贝尔奖的评奖历史中,成果的完成到获奖的平均时间是12年,而胰岛素的发现从成果完成到获奖只有不到2年的时间,足以证明该项成果对人类医学发展的重要性,且班廷在获奖时年仅32岁。此后,科学界对胰岛素的研究致力于纯化动物胰岛素、调整药效时间、结构测定和化学合成、人源胰岛素的合成等。在胰岛素的传奇故事中,特别强调我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和有机化学研究所及北京大学化学系的科学家通力协作,于1965年9月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构和功能与天然胰岛素一致的牛胰岛素,并具备获得诺贝尔奖的潜力[8]。通过引入上述科学家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科学素养、勇于创新、团结协作和爱国主义情操。
胰岛素制剂的类型、种类、注射部位、注射技术、胰岛素抗体及个体差异均可影响胰岛素的起效时间、作用强度和作用持续时间。以剂型为例,注射用胰岛素携带及注射不便,贮藏环境要求高,皮下注射可引起疼痛、不适、感染等多种相关不良反应,加速了口服胰岛素的研发进程。与传统的注射胰岛素相比,口服胰岛素改变了吸收途径,减少了注射用胰岛素易引起低血糖的风险,有用药便捷性和更好的依从性等优点[9]。诸如诺和诺德、赛诺菲等国际著名的医药公司都曾致力于口服胰岛素的研发,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表明口服胰岛素的研发和生产工作仍然面临一定的困难和挑战。通过口服胰岛素研发的相关介绍,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能切实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有同理心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GC)主要受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HPA)轴的调控。教师在讲授GC的生理功能及药理作用时,可以通过库欣综合征和艾迪生病等案例分析,使学生深刻体会并理解GC对全身各系统的影响。GC参与糖、脂肪、蛋白质和水盐代谢,同时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过敏、抗休克等药理活性。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特别地和学生强调,过量使用GC会引发机体的一些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如骨质疏松和肌萎缩、类固醇性糖尿病、诱发或加重胃溃疡、引发或加重感染、诱发精神症状及停药后的不良反应等[10]。因此,告诫学生当GC用于治疗某些疾病时,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全身整体情况,如监测患者的血糖浓度、定期检查患者的骨密度、关注患者有无消化道溃疡等。在讲完GC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后,教师应给学生普及关于GC在食品和化妆品中禁用的法律常识。《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早已经将GC列为禁用物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但仍然有一些不法商家利欲熏心,在护肤品或食品中违规添加GC,告诫学生要规范化和合理化用药,使学生意识到医疗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增强法制意识。
(三)内分泌-神经-免疫系统相互作用
内分泌、神经和免疫三大系统相互联系,共同配合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当其中某一系统失衡时,将会引发相应疾病。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居民生活压力和饮食等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提升外,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病率也在日益提升。阿尔兹海默症(又名老年痴呆)、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对内分泌系统有一定的影响。以内分泌-神经-免疫系统相互作用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精神。阿尔兹海默症,一种以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主要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其患病率也在逐年提升。据统计,老年痴呆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比一般人群高4~5倍。抑郁症,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精神障碍类疾病。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并发糖尿病的风险也在增加,部分抑郁症患者的葡萄糖耐量受损。抑郁症患者血清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提升,表现为HPA轴功能亢进。抑郁症与甲状腺功能异常还有一定的关联,通过纠正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可以用于治疗抑郁症。抑郁症患者下丘脑-腺垂体-性腺轴功能紊乱,表现为活性下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围绝经期抑郁症发病率在提升。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血清雌激素水平下降或功能脑区雌激素受体活性降低[11]。内分泌系统的紊乱也会导致一些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生。例如处于围绝经期的女性,伴随着雌激素水平的降低,其患抑郁症的风险增加。此外,糖尿病患者并发痴呆、抑郁症的风险也在增加。通过上述举例,引导学生树立健全的身心健康观念,以及学会从整体角度去思考某一病理现象。此外,神经-内分泌系统异常也会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11]。如内分泌激素生长激素和催乳素等可以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当HPA轴功能亢进时,会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失衡,引发神经炎症,进而促进抑郁症等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生。通过上述内分泌、神经和免疫三大系统相互作用的讲解,使学生意识到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符合马克思主义系统整体观原理,在今后从事医疗和科研工作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四)中医药治疗内分泌系统紊乱相关疾病的科学研究进展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藥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结合中医药院校的特色优势,给学生介绍一些中医药治疗内分泌系统紊乱相关疾病的科学研究进展,实现科教融合的教育理念。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多种器官的损害、功能紊乱和衰竭,出现如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多种糖尿病并发症。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孙伟教授团队联合法国巴黎公立医院研究团队,共同开展的国际临床研究《黄葵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被评为“2022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该项目确证了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规范化、高级别循证证据验证了黄葵胶囊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走上国际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2]。中日友好医院李平教授团队前期通过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证实,糖肾方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的作用特色,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具有肾脏保护作用[12],该项研究也被评为“2022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桂枝汤类方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围绝经期综合征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内分泌系统难治性疾病[13]。针灸可以通过调控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发挥抗抑郁作用[14]。通过列举上述科学前沿发展动态,实现科教融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研思维,增强学生学习中医药的热情,为促进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三、“三全育人”视域下内分泌生理学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与评价
本教研室团队成员在内分泌生理学教学中积极探索和融入课程思政,采用课堂讲授、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案例分析、翻转课堂、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融入多种思政元素。教师课后利用腾讯会议、雨课堂、问卷星、慕课网等多种线上工具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利用微信公众号向学生进行内分泌生理学知识的科普;同时利用QQ、微信和邮箱等,及时解答并回复学生提出的问题。另外,课后积极组织学生进入社区进行健康情况调查和健康知识宣讲、去医院进行参观和交流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线上和线下的联动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让学生“早临床、早科研、早社會实践”,体现出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笔者通过统计分析2023年春季全校学生内分泌生理学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发现笔者所教授班级的平均分高出全校学生平均分的10%。同时,笔者对所教授班级的40名学生发放匿名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超过95%的学生认为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和科学素养有很大的提升。近几年来,参加与生理学科有关的国家、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在2018—2022年间,学生共计获得6项与生理学科有关的国家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四、结束语
“三全育人”视域下,对内分泌生理学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本文以肥胖和糖尿病等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胰岛素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内分泌-神经-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等具体的知识点为例,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即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应该将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和科学素养等渗透进学生心中,做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学生,努力践行“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培养德才兼备的中医药学子,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及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唐紫薇,成立.课程思政在内分泌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3,39(13):2315-2318.
[3]陈琳,郭瑞,唐娟娟,等.翻转课堂在生理学课程思政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22,24(2):81-83.
[4]邱爱珠,徐晔青,欧阳翌国.“三全育人”视域下“123”课程思政模式构建:以“生理学”课程思政改革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3(2):181-184.
[5]张莉,李易姿,刘玉阳,等.膳食和生活方式炎症分数及其与代谢疾病研究进展[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23,34(2):7-11.
[6]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22, 37(6):553-578.
[7]那个为爱减肥的广东少女走了[N].钱江晚报,2023-5-24.
[8]张崇本.拯救生命的伟大发现:纪念胰岛素发现一百周年[J].生理科学进展,2022,53(2):156-161.
[9]马品品,熊向源.高分子纳米材料用于口服胰岛素递送体系[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23,43(Z1):43-53.
[10]乌·乌日娜,苏日古嘎,孙志强.糖皮质激素药物系统应用的副作用及规避对策[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15,32(3):248-252.
[11]李乐瑶,赵宏伟,齐冬梅,等.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在焦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精神医学杂志,2022,35(2):207-211.
[12]中华中医药学会.2022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J].江苏中医药,2023,55(4):9-10.
[13]邓小鸽,冯志海,辛珂,等.桂枝汤类方治疗内分泌疾病临床应用举隅[J].中医临床研究,2021,13(3):117-119.
[14]温馨,王路,侯廷慧,等.基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探讨针刺治疗抑郁症机制[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5(3):1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