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草
我们这里的人爱吃饺子,逢年过节、家里改善生活或款待客人都少不了饺子。改革开放后,本地集市餐饮繁荣起来才出现了馄饨摊。没多久,心灵手巧的母亲就在家做出了“高仿版”的馄饨。
母亲自己擀馄饨皮,调馅,再用紫菜、大骨头、大把胡椒粉熬一锅汤。馄饨煮熟后,盛碗里,舀一勺骨頭汤,再撒一丢虾皮、一丢香菜碎,淋点香油,味道一点不比馄饨摊上买来的差。
馄饨比饺子多一道熬汤的工序,母亲嫌麻烦。除了点炉子试火时,一家人围着火炉吃一次馄饨,其余日子,母亲还是包饺子顺手。至于吃馄饨嘛,得看她心情,一般一个冬天吃不了几次馄饨。
母亲刚学会包馄饨的那年腊月某天,天气极寒,胡同里的胖婶家传来了哭声,胖婶的丈夫张叔因为意外离世。
一连三天,胖婶都不吃一口饭,大家都劝胖婶多少吃点,孩子还小,这个家现在就靠她维持,不吃饭,她倒了,孩子谁来管?听到这话,胖婶又倒在床上呜咽起来,馒头递到她嘴边,她也咽不下去。
第四天,胖婶能起床给孩子做饭了,亲戚们才各自回家。邻居们都相处得不错,谁家做了饭,也给胖婶家送一份,但胖婶还是没胃口。胖婶不吃肉,母亲琢磨了半天,决定给胖婶包素馅馄饨。
母亲用芹菜、胡萝卜、香菇、豆腐调成馅包了馄饨,又熬了一锅紫菜蛋花汤,端到胖婶家。啥时候胖婶想吃了,母亲再用她家炉子帮她煮馄饨。馄饨需围着炉子,趁热呼呼啦啦喝上一碗,味蕾才舒坦。晚上,母亲回来后,终于松了口气,说胖婶喝了一碗馄饨,总算能正常吃饭了。
隔日遇到胖婶,她果然有了精气神儿,馄饨的功劳不小。
次年春天,胖婶开始在自家园子里养鸡,鸡苗、饲料和养殖技术都由母亲提供。我家在山上开了好几年养鸡场,母亲带着胖婶养鸡,她很快就上手了。
后来,我才知道,那年腊月,母亲去送馄饨时告诉胖婶,可以跟着她学养鸡,既能照顾孩子,又能赚到钱。母亲还送了胖婶几本养鸡技术的书,让胖婶先看,有不懂的地方就问她。
母亲说,失去家里的顶梁柱,是一个家庭的大灾难。痛苦固然是巨大的,但活着的人日子如何过下去,则是更大的难题。灌输再多鸡汤,劝别人想开,不如切实为其接下来的生活,提供出路和帮助,一个人只要解决了生活问题,其余的伤痛,治愈起来只需时间。
手把手带胖婶养鸡赚钱,这便是母亲包在素馅馄饨里的最好“调料”。
编辑 曹宏萍 271828661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