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开发与实践
——以门头沟西达摩村为例

2024-01-14 06:35刘海英魏云洁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达摩豆腐研学

张 谛 刘海英 魏云洁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法与管理学院,北京 100042)

0 引言

随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研学旅行将乡村旅游与教育相结合,开拓乡村旅游和探索学习的新方式,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乡村研学旅行是推动农旅教产业融合的重要手段和重塑乡土文化的有效途径[1]。北京门头沟区西达摩村位于太行山余脉与燕山南麓接合部,凭借其独特的山地自然风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为开展乡村研学旅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通过分析研学旅行在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结合门头沟西达摩村地方文化和实际情况,设计开发与实施西达摩村特色研学课程,期望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新的思路,为西达摩村乃至其他具有类似特征的乡村提供可行的发展模式。

1 门头沟西达摩村乡村研学旅行发展背景

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西达摩村位于京西旅游胜地百花山自然保护区东北,地处永定河流域的绿色生态走廊,占地10.95 km2,海拔500~650 m,山场广阔,植被繁茂多样,村内河流长年不断流,在北方山区较为少见。西达摩村距北京市中心38 km,附近正在建设的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预计在2024年建成通车,建成后将大大缩短西达摩村至北京市区的通行时间,进一步改善区域交通状况,提高当地乡村旅游的交通便捷性。2019年12月,西达摩村被列入国家林业和草原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2]。目前西达摩村的基础设施持续升级改造,以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乡村研学旅行作为一种结合教育与旅游的新形式,一方面,利用西达摩村的优势资源,为学生提供实地体验和学习机会;另一方面,助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2 乡村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需求分析

2.1 教学目标分析

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指出,研学旅行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学校在贯彻落实这项重要举措时,希望通过研学旅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批判性思维[3]。2017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开展研究学习,要学生“在观察、记录和思考中主动获取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4]。在研学旅行课程中,学生面对真实的情境,需要思考如何应用、调整或改变所学的知识来适应新的环境,从而增强自主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2 课程内容需求分析

2.2.1 生态研学维度

门头沟的自然环境为生态研学旅行的开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丰富的生态系统,从小溪的流水声到密林里的虫鸣,都能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大自然和生命的活力。乡村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应关注到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探索和观察,引导学生在山中徒步,用记事本和画笔记录下途中所见的植被、动物和昆虫,进一步探索生物的习性、生存环境和在生态链中的位置。通过实地乡村生态研学,提高学生对生态平衡和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知,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2.2 文化研学维度

西达摩村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与历史资源。课程设计关注到对西达摩村落历史的探索,通过讲解达摩祖师的故事和参观壁画,使学生了解村落的建立、发展以及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如当地的特色美食清水豆腐,就承载了传统乡村技艺和文化内涵。乡村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从文化的维度展现乡村居民的智慧和勇气,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历史的脉搏和文化的魅力,体验当地居民与土地、自然和社会的紧密联系。

2.2.3 社会与劳动实践研学维度

社会与劳动实践研学是乡村研学旅行中最具人文关怀的部分,它强调学生与当地村民的深入互动,以真实体验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理心和人文素养。在乡村研学旅行课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参与乡村的日常生活、农事活动,如种植、养殖和劳作等,还可以通过与村民的互动,了解当地的历史、传统和变迁。这种实践体验,能够加深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和尊重。

2.3 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分析

2.3.1 学生的需求分析

通过谈话与问卷,调研学生的需求:①期待有趣的研学体验。中小学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渴望探索和体验的阶段,传统“走马观花”式的旅行往往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他们追求的不仅是观看和游览,而是期待能够深入探究,可以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充分交流、有趣有意义的研学活动。②期待了解和体验不同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乡村研学旅行不是简单地游览风景名胜,而是深入乡村,与当地村民面对面交往,参与当地日常活动,真正感受当地生活方式,拓宽视野,从而促进学习和文化交流。③期待挑战性的任务和项目。乡村研学旅行中的挑战性任务和项目,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测试和提高能力的平台,更强化了团队合作。学生面对未知和复杂的任务,需要通力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2.3.2 家长的需求分析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中小学生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家长需要寻找可替代“补习”的产品,一定程度上对乡村研学旅行产品有了更多需求[5]。在安全的前提下,家长期待通过乡村研学旅行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体验机会,培养独立性和责任感,获得宝贵的成长经验,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家长关注的不仅仅是增长学识,更多的是在乡村研学旅行中积累人生经验和拓宽视野。

3 乡村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开发

3.1 课程设计思路与框架

乡村研学旅行课程依据学生的年级、背景和学习需要进行整体设计。教师在深入了解西达摩村地理环境、生态和特色文化的基础上,围绕生态研学需求、文化研学需求、社会与劳动实践研学需求,开发乡村研学旅行课程的框架与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乡村研学旅行课程的框架与内容

课程内容分为四个专题:①信息获取,与村民进行交流,参与日常生活,如助农、参与田间活动等;②生态和地理,组织户外探险,如徒步、观察植物和动物、生态环境保护活动等;③红色体验,模拟红色情景,开展体验式革命传统教育;④饮食文化,安排与当地村民的深度互动,包括参观村里的传统工艺场所、共同制作传统食物、参与当地节日活动等。此外,课程还设计了团队挑战活动,如宝藏寻找、团队建设游戏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3.2 课程专题设计开发

3.2.1 信息获取专题

本专题设计“你真的相信百度吗?——采用不同信息获取手段对西达摩进行探索以杜绝信息垄断”活动。学生首先将材料“西达摩新概况”对照百度百科信息,讨论百度百科的准确性、实时性及详细程度;然后通过数据调查、走访、交谈等方式进行调研,将不准确的数据和信息标记在《西达摩村研学手册》的相应位置并更新信息。

专题活动设计的核心是促使学生对普遍使用的在线资源(如百度百科),进行深入、批判性的审查,并与实地考察相结合。教师指导学生对比在线资料与实地收集的数据,探讨网络信息的局限性和潜在误导,提高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增强他们的实地调研技能和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学生们通过亲自走访和与当地居民交谈,深入了解西达摩村的文化、历史和日常生活,从而获取宝贵的乡土生活经验。

3.2.2 生态和地理专题

西达摩村位于北京西部深山区,森林覆盖率近94%。黄栌、枫树、爬山虎、火炬树等红叶植被占比较大,为研学活动提供了丰富且直观的自然资源。学生置身大自然中,自然而然地对周围环境产生好奇。通过观察植物,学生的好奇心被进一步激发,探索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本专题围绕不同知识内容,设计三个活动:①“赏红正当时——探究树叶变色的科学原理”活动。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树叶会有这么多颜色?”。学生将收集的落叶剪碎后放入杯中,倒入酒精再放入洗脸巾,静置一夜,第二天早上观察洗脸巾发生的变化,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思考现象产生的原因。简单的动手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观察村里的小溪,你有没有发现什么?”活动。学生观察分析提供的四张西达摩村小溪四季照片和河流水系分布图等资料,对比西达摩村与上达摩村地理位置、河流流速、流向。为印证观察结果,学生可以实地探访、走访村民以寻找证据。活动的设计采用了探究式学习方式,教师鼓励学生从浅入深地提出问题并自行寻找答案,培养观察、分析和独立思考能力。这种亲近自然、结合实践的学习方式不仅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还培养了他们的自然保护意识。③“观察河流下渗的过程,动手做一个水循环模型”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环境中的现象,结合科学知识进行实地探究。学生首先通过实地观察西达摩村的河流,直接感受并理解河流形态的变化,然后通过制作水循环模型,从宏观到微观深入了解水循环的过程。

3.2.3 红色体验专题

本专题设计“西达摩村抗日战争通信联络点遗址调查研究”活动。活动分为两个环节:①“成为通信兵的那些年”激发学生兴趣。根据教师提供的红色遗址资料,学生分析当年通信联络点建立的必要条件,一是山区部署,视野广阔且隐蔽;二是声音传递,具有“山中通”的能力。结合西达摩村抗日战争通信联络点遗址及地图,学生模拟作为通信兵应该如何对通信联络点进行选址。②结合历史与实地体验,深化学生对战时通信兵的理解。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资料,初步了解通信兵在战时的重要性和职责。学生实地考察地形地貌,结合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针对通信联络点选址问题,开展深入讨论。这种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真实、更深入地体验和理解历史事件,感受当时决策背后的复杂考量。

3.2.4 饮食文化专题

本专题设计三个体验活动:①展示全国知名的豆腐美食,将文思豆腐、麻婆豆腐、客家酿豆腐、清水豆腐锅、油煎长沙臭豆腐、油煎徽州毛豆腐、锅塌豆腐的图片呈现在学习材料中,学生通过连线识别豆腐的种类,初步认识不同地域的豆腐菜肴;②通过设计“魔豆腐”变戏法环节,探索不同豆腐菜肴背后的饮食文化,通过观察给定的表格信息及地形参考图,思考四种(客家酿豆腐、文思豆腐、蟹粉豆腐、清水豆腐)豆腐菜肴形成的历史、地形、气候与物产条件,帮助学生建立跨学科的联系并整合不同领域的内容;③通过以上四种豆腐做成的菜肴食材,归纳当地特有物产,参观清水豆腐制作工坊并动手参与制作品尝,引导学生探索豆腐与产地的历史、地理、气候与物产之间的关系,深入理解饮食文化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环境紧密相关。

4 乡村研学旅行课程实施

4.1 前期准备

4.1.1 场地调研

在乡村研学旅行活动前,教师团队要前往西达摩村进行现场考察。例如在水循环模型实验活动中,针对河流的观察,要实地探查河流的位置、流向、两岸环境等,判断河流是否稳定、是否存在潜在危险(如滑坡、深潭等),并确定最佳的观察点位置;针对实验场地,查看是否有适合开展实验的开放空地,确保地面平整、无大风和其他干扰。

4.1.2 材料准备

在乡村研学旅行课程中,教师团队需要为每位学生配备《研学手册》,并根据课程内容自制教具。观察对比类活动需要为学生准备与照片匹配的地图资料,方便学生进行对比观察。水循环模型实验活动需要提前准备透明玻璃缸、废旧空塑料瓶、迷你电钻、蓝色墨水、雾化器等所需材料。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必须准备一些额外的备用材料。在前往西达摩村前,可进行一次预实验,确保所有流程都能够顺利进行,并确定所需材料的准确数量。

4.1.3 沟通协调

为了确保乡村研学旅行的顺利进行,事前与当地村民的沟通协调至关重要。教师团队要了解村庄的基本情况,与当地村委会、文化保护单位以及具有特定知识或技能的村民进行深入交流,确保对即将进行的研学活动有所了解,并能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例如,村委会安排村内的传统手工艺人与学生互动,或者邀请当地的历史知识传承者来讲解村庄的历史故事。

此外,还需要考虑实地研学期间的各项后勤保障,包括交通、餐饮、住宿、安全管理等。教师团队提前与村里的餐馆和民宿进行沟通,确保能够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了解当地的医疗资源分布,制定紧急情况下的应对预案等。这些细致的沟通和协调工作,不仅能够提高研学旅行的效果,还能确保学生的安全和舒适,使他们能够在一个安全、有序的环境中学习和探索。

4.2 注重评价与反思,开展小组讨论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自己的体验和理解时,也会学习其他同学的观点和解释,有助于从多个角度理解和看待问题,从而深化和加固所学知识。作为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及时关注学生遇到的困难,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同时,小组讨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合适的环境,学生可以从讨论中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获得鼓励和支持。

4.3 完成课程总结,形成教学闭环

乡村研学旅行课程内容设计要有一定的导向性与规范性,注意活动实施前、中、后环节的完整性,突出重点,不能“有头无尾”,实践活动不能流于形式[6]。研学指导教师要及时带领学生回顾研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指导学生思考从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如河流地理的基础知识、实地调查的方法、实验操作的技巧等;鼓励并引导学生分享在活动中的感受,如对西达摩村的印象、与村民的互动体验、在团队合作中的角色等。

5 乡村研学旅行助力乡村振兴

5.1 助力提升经济效益及村落知名度

研学旅行活动的住宿、餐饮、交通和活动等费用,可为乡村带来直接的经济收入和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可为西达摩村乃至门头沟区带来大量的研学客流量,提高当地村落的知名度,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5.2 促进旅游服务质量整体提升

为了满足研学旅行的要求,乡村需要提高住宿、餐饮和服务质量。导游、交通和文化体验活动等其他服务质量也可以得到提升。一是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如班车、自行车租赁等,使游客能够更方便地探索与浏览乡村;二是培训本地居民成为知识丰富的导游,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体验,提升游客的参与度和满足度。

5.3 活化和传承传统村落文化

通过乡村研学旅行活动,学生可以学习和体验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手工艺,从而更加尊重和珍视这些文化遗产。对于重要文化资源,如文化遗址、革命文化资源等要进行分级保护,遵循保持原风貌的保护原则,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营造原汁原味的旅游景观,突出真实性[7]。通过乡村研学旅行活动的传承与保护,促进当地保护和传承自身文化及传统,提升文化遗产修复和保护意识。

5.4 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乡村研学旅行活动,学生可以了解和体验当地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研学活动的经济收益可用于发展和推广可持续旅游农业模式,如生态农业、绿色旅游等。通过乡村研学旅行活动,西达摩村可以与更多的外部机构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获取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促进可持续发展。

6 结束语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开发与实践具有深远意义,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还为乡村注入新的活力,推进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然而,在课程设计开发与实施的实践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如资源配置、地方文化的深入挖掘、西达摩村的配套设施、安全管理等问题。未来建议进一步加强乡村资源与学校教育的对接,注重课程与乡村文化、经济、生态的整合,推进地方特色与学科知识的融合,实现乡村振兴与教育创新双赢。

猜你喜欢
达摩豆腐研学
豆腐
一口一个洞:达摩鲨
达摩祖师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学做豆腐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二十五,打豆腐
拌豆腐三春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