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作文需用好的三种思维

2024-01-14 07:17王发彦
关键词:母爱比喻整体

王发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表达与交流”板块中指出:“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为写作奠定基础。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力求有创意。”要达成这一目标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师生付出多方面努力。但是,在日常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三个方面的作文思维。笔者把这三方面的作文思维简要概括为:一个比喻,一个发现,一级台阶。

说作文是一个比喻,并不是说作文中必须写一个比喻句,而是说可以把自己要写的这篇作文先比作一个大西瓜,并把这个大西瓜分成左右两半,一半是整体构思,另一半是具体材料。也就是说,一篇作文动笔前,自己先要有一个整体构思,这篇作文要表达什么中心,往什么方向走,达到什么高度。有了这个整体构思后,就要考虑用局部表现来完成整体构思。如以“家乡的名片”为题作文,整体构思为描写家乡的特色,表达对家乡的自豪感。局部表现为家乡的某段历史、某一风俗、某位名人、某种小吃、某段街市等。(如下图所示)

可见,整体构思即指文章的中心。局部表现就是用哪些具体材料去表现中心。所谓一个比喻说的其实就是中心与材料的关系。但无论想表现什么中心,都要注意材料的详略和细节描写。如以歌颂“母爱”为中心,作家史铁生在《秋天的怀念》一文中这样写道:“可我却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飄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可见,在这样的细节描写中,母爱已超越了健康,超越了自我,超越了一切。

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要把想写的事件放在一个大背景上去写,如上述事件发生的“大背景”就是母亲的肝病已经很严重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写母亲忍着疼痛央求“我”去北海看菊花的情景,让读者充分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可见,“一个比喻”有两点要求:一是要有大的全文构思,即文章要表现什么中心,要有局部的具体表现;二是详略要得当,细节描写要到位,要用细腻的描写来引发读者的共鸣,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描写能力。

说作文是一个发现。发现什么?就是要发现材料中的原因、具体表现和结果之间的关联。无论作文中的细节小到什么程度,也要有相应的原因和具体表现,最后呈现出相应的结果,这是写作时的基本要求。请看下面这句话:“我喜欢看足球。”这句话中没有原因,也没有具体表现,只有结果。可让学生补出原因:我喜欢运动,特别是足球运动,自己经常看足球,也参加了学校足球队。具体表现:我经常废寝忘食地看转播,一边吃饭一边看,甚至夹错菜,不睡觉,第二天勉强去上学,课堂上双眼呆滞,面黄肌瘦。在这样的基础上,再根据生活实际进行想象扩充细节,那么学生对这篇习作也就心中有数了。

用上面所说的一个比喻和一个发现两种作文思维来扩充下面这句话:“妈妈给我做饭”(中心——母爱)。原因:为了让病中瘦弱的“我”吃好、喝好,母亲无论多忙,总是抽出时间给“我”做饭,虽然爸爸也给“我”做,但妈妈总是不放心。具体表现:星期五那天,妈妈下班回家,本来很不舒服,但看到瘦弱的“我”,还是拖着疲惫的步伐走进厨房……(重点写妈妈吃力做饭的过程)结果:“我”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因为有母亲相伴。

值得注意的是,作文时有些细节可以根据生活实际去扩充,但无论怎样扩充,都必须由中心来决定。如上面写妈妈做饭是为赞美母爱,若重写饭菜色香味如何美妙,那就偏离中心了。

可以说,一个发现,就是要善于从原因及具体化两方面去把作文扩充开,不要只写结果,这样写作就容易多了。

但是,在实际写作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整体构思有了,相应的材料也有了,但总觉得材料不能很好地表现中心,二者之间有差距,如此成文,结果可想而知。这时就需要在作文中寻找一级台阶来帮助学生跳过去。如文章中心(整体构思)——成功需要毅力。材料:写自己在困境中拼搏,最后获得了成功。这显然不佳,此时,可借助台阶先简要写全红婵练习跳水,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最终成了杭州亚运会冠军,然后再联系自己的经历写,这样就避免了上面所说的问题。

可见,一级台阶就是在作文中善于借助对他人、他事及他物的叙述描写来提升自己想写的材料对主题的表现力。

有了这三种思维,加之经常让学生练笔,相信学生一定能写出令人满意的作文。

猜你喜欢
母爱比喻整体
比喻
母爱大于天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母爱
母爱的另一面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比喻最爱
什么是比喻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