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绍超
一、精选探究内容,明确探究目标
地理程序性知识(又称操作性知识),是回答“怎么做”的问题,像有关操作、步骤、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如在野外怎样定方向、当地正午太阳高度的测量等涉及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技能、方法策略形成的问题是适宜用来探究的。策略性知识是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即地理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的知识,它也是一种程序性知识。不过,一般程序性知识所处理的对象是客观事物,而策略性知识所处理的对象是个人自身的认知活动,主要涉及对地理概念、规律、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后两类知识单靠老师的讲解很难为学生所掌握,只能通过学习者的亲身参与、探究或实践才能逐渐被体验或内化。如“月相变化规律”,这类知识是内隐的个人化的知识,通过学生的观察记录获得亲身体验才能为学生所掌握。这种从实践中获得的地理知识,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也更容易被应用到实践当中。因此,这类地理知识更适合通过探究的方式来学习。
二、开展地理实践,培养探究能力
地理实践不是某个固定过程、方式的重复和再现,它的本质在于探索。探索过程包括发现问题,设立假说,收集资料、信息、数据,处理资料数据,以实验等方法验证假说,以及制作模型等操作活动。例如“大气温室效应”的学习,可要求学生利用身边可以找到的材料(如透明塑料袋、塑料薄膜、玻璃瓶等)和温度计,做一次模拟大气温室效应的小实验,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叙述温室效应的表现,接着可以让学生绘制示意图,说明温室效应的产生过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展开讨论,分析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最后师生共同总结。这样的活动对于学生的探索能力、研究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于养成科学的研究习惯,形成热爱和尊重科学的态度,是非常宝贵的机会。
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实验室、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进行地理实践活动。如进行野外考察、地理调查、参观地况地貌、气象观测、天象观测、水文观测、环境监测等。走出去,我们才会发现,学生的求知欲望是那么强烈,学生的探索能力才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学习效果远远超过了传统课堂教学。
三、设置地理情境,探究地理现象
要拓宽探究学习的空间,强调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创设大量贴近学生、貼近生活、贴近社会、探究性强的问题情境。如关于天气现象的探究、城市噪声危害的探究等,鼓励学生从自然、社会以及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中寻找有价值的探究课题,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深刻的体验,提高学生独立获取、运用科学方法收集并处理信息的能力,不仅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而且还使学生加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认识。
情境的创设,可以是一则新闻、一幅图片、一个现象、一种观点、一个模型、一个故事、一组问题等。有老师在《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中,多次利用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问题:用图瓦卢国家的变化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图瓦卢的岛屿被海水淹没的原因;用“中国野象分布的变迁”和树干年轮的横切面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全球气候的变化;用楼兰古国消失的原因分析让学生感受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这些情境的设计能够使学生从生动的案例中非常轻松地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他们能够高效学习。
四、学以致用,形成地理意识
新课标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许多“活动建议”都需要联系本地实际开展地理活动。
在“天气与气候”相关内容的“问题和练习”中可以补充:天气预报中,在电视屏幕上为什么云由西向东运动呢?学生分析:夏季,我国降水主要来源于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输送水汽。既然如此,电视屏幕上云运行的方向就应该是由东向西运动,这岂不是矛盾?于是,我让他们看“北半球的大气环流图”,从图中可以得出结论:在大气环流的下部,也就是近地面层,北半球有三个风带。云就形成于这个高度。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大部分在盛行西风带的下方,因此,近地面天气系统受高空西风的引导,由偏西向偏东运动。
又如选择性必修1“地球的运动”,对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学生难以理解,可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楼间距的问题来探究:①在溆浦(27[°]N),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面倾角应控制在什么范围才能获得最多的太阳光热?②实际上,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面倾角是固定不变的,这是为什么?③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为什么?④某房地产商,要在溆浦40米高的西湖流金广场北面建一栋新楼房,要保证北面楼房的底层在一年中每天都有日照,南北楼房间距最少是多少?这样把地理与生活联系起来,启迪了学生活学活用地理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五、及时总结归纳,掌握探究方法
要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学会学习,探究的方法包括如何确定探究的主题,如何制订探究的计划,如何表达探究结果等。
(一)教会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
因疑而探,只有能够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才会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那么,该怎样提出问题呢?追根溯源,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于一些地理事物、地理现象要了解其形成过程,探求其形成原理,理解其分布规律,需要提出“为什么”的问题;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当某一条件、某一地理要素、某一地理现象发生变化,对其他要素和环境整体会产生影响,从而提出“会怎么样”的问题;不同地理事物之间有差异,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地理现象是有差异的,同一地理现象在不同学科中的解释也是有差异的,这样还可以提出“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的问题,针对人类已经面临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提出“怎么办”的问题,等等。
(二)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迁移原理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
迁移原理是调整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有效途径。地理学科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紧密,因此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要适当复习已有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判断、推理,认识地理现象中客观存在着的地理规律。
(三)指导学生运用地理语言表达探索结论的方法
运用文字叙述探究结论是对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考量,运用地理的语言——图象去阐述、分析、判断地理现象,来进行表达探究能力的提高和再创。绘图时,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维,创新的火花在不知不觉中迸发。如学习“时区和区时”这一内容时,为了帮助大家掌握时区的划分方法,我们在极点投影图中划分时区、标注各时区中央经线。在学习地球的结构时,学生们画了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运用让学生描图、绘图、图文互释等方式进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简化地图、动手绘图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而且独立发现了一些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地理规律,这一自我认知的过程远比教师直接传授的效果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