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国是始建于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原称为鲜虞,后称中山。中山国民是姮姓白狄的别种,最初居于河北平定,后迁平山。战国时期,中山国曾一度为赵所灭,中山桓公复国,建都灵寿(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战国晚期,中山国跟随齐宣王伐燕,夺取了大片领土与战利品。一九七四年在平山县三汲公社出土的中山王鼎,與同时出土的方壶与壶并称“中山三器“,就作于伐燕战役之后,是战国青铜器的重器。中山王鼎既呈现出当时高超的青铜冶铸技术,也为书法界逐步认知接受,成为重要的书法取法资源。
关于王鼎的铭文工艺,河北省文物研究古所的发掘报告认为是刻铭,并说:“刀法娴熟,横竖刚直,圆弧匀畅,刀锋细锐,构字秀丽,粗细、深浅匀称,是工匠高超技艺和锐利金属工具相结合的产物。刻字前先轻轻地划出横竖格线。格线细如毫发,时隐时现。“苏荣誉和李耀光通过深入研究,发现文字不符合刻铭的特征,进而认定为铸铭。
著名文字学家、书法家商承祚很早就认识到中山王鼎铭文的书法价值。他指出:“关于两器书法亦应重视,特别在文字结构与安排,于铭文中独树一帜,是因秀劲整齐所致。每行字不问其笔画繁简,都写得一样大小,如二笔的十字,二十二笔的澹法字即其例。正因如此,形成两种行气,一是直行的直气,一是横行的横气,在上下左右相互关照之中,显得更为谨严而美观,为历代铜器铭文中所仅有者,说明当日已重视书法,而刻手亦不是一般的工人,类似今之篆刻家,所以利落稳健,在秀劲中见功力。我因受两器书法和行气的影响,从此在书法执笔落墨时,两种行气皆关注,精神面貌有所改变。正因中山国历代重视人才和学术、文化、艺术,等等,全面发展,国家得以强盛。“需要指出的是,“中山国历代重视人才和学术、文化“的说法,与史实不尽相符。据丛文俊说:“中山人原本骁勇善战,被魏统治期间,儒学也被带入并且接受,在加速其华夏化的进程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山王鼎铭文结字整饬端庄、线条匀一圆美,装饰性较强,明显受到晋系书风的影响,也体现了战国时期中山国民机巧的心智、丰富的想象力,以及难得的创新精神。在战国晋系文字中,“中山三器“的铭文的书刻水准无疑是最为高超的,每一个字的间架结构都很讲究,既婀娜多姿,又遒劲阳刚。分章布白虽然规整严肃,但行与行之间、字与字之间却能顾盼生姿,虚实辉映。与当时流行的鸟凤龙虫书相较,“中山三器“铭文的装饰很是克制,如丛文俊所说:“三器铭文共千余字,有鸟形者仅「於」「顾」等个别字,并且都是本像鸟形的偏旁,和增加外饰的鸟书是两回事。“克制的装饰,让“中山篆“一洗尘俗之气,更加工稳空灵,雍容华贵。
中山王鼎铭文沉稳秀媚,布局雅致精巧,线条洗练清新,造型精美秀劲,让观者耳目一新。(叶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