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娜 钟严琰 杨可凡 马艳
祈福胜地,太极武当,幸福生活,民之所向。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时代,武当山特区工委守住“大山大水大人文”,带领全区3个办事处、39个区直职能部门、31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近6万名常住居民贯彻“五共”理念,全力以赴擘画“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的壮阔图景,交出党建引领、绿色发展、人民幸福的武当答卷。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推动武当山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之策。”十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武当山特区党工委书记师利龙这样说。
织密基层治理共同缔造“一张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营造见义勇为社会氛围,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武当山特区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基层治理的要求,以构建党委领导下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商共治的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为着力点,进一步优化基层治理单元,扩大基层组织覆盖,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切实营造了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共同缔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局面,推动特区基层治理上了新的台阶,富美乡村、和谐村居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筑牢基层战斗堡垒。以3个办事处、39个区直职能部门、31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为底座,深化改革,推进创新,扩大基层组织覆盖,在农村建立了“办事处党委—行政村党支部—村民小组党小组—湾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在城市建立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
做实基层,做强“头部”。办事处党(工)委是基层治理的头部,“头部不强,四肢不活”。按照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积极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充实补强办事处党(工)委领导班子,先后从机关选派8名优秀年轻干部进入办事处领导班子,把8名在办事处工作时间长、年龄较大的干部调整到机关工作,对办事处党(工)委领导班子进行了“强身健体”。
完善架构,锻强“躯干”。大力实施“三个一批”工程,积极动员一批有事业心、有家乡情怀、有带动能力的中青年回村(社区)任职,大胆起用一批优秀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年轻干部到村(社区)任职,精心选拔一批新提拔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到社区挂职,大力培养视野开阔的党组织书记队伍,提高了基层治理能力。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积极吸纳志愿者、民警辅警、基层医务工作者、律师、兴趣小组负责人等担任社区工作者或志愿者,充实了基层治理工作力量。
健全组织,壮实“腰部”。在城区老营社区、老营宫村、溜西门村等社区和城中村的25个小区全覆盖建立功能性党支部26个,选派23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3名国有企业老党员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从居住地党员中择优选配党支部委员71人。
扩大覆盖,延伸“触角”。在群众居住的楼栋全覆盖建立党小组,把物业服务企业中的党员、业委会中的党员、机关企事业单位下沉的党员、居住地的党员吸纳进党小组,真正实现党的组织体系延伸到边到底。
发挥作用,打通“毛细”。摸清村(社区)辖区内所有党员底数,动态更新党员基本信息库,实行党员中心户包保联系群众制度,明确楼栋长、党员中心户等400人。推行共产党员户挂牌亮身份亮承诺,设置社会治理党员示范岗,推动无职党员认领“环境卫生协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文明新风引导员”等岗位,实行党员分类积分管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筑牢基层工作基础。积极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理顺街道职权事权,持续推动资源、服务、平台“三个下沉”。建立联通市直40余个部门、3个办事处、33个村(社区)的特区政务服务“一张网”,在老城区人流量集中的地段设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厅,三级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达99.8%。
深化资源保障下沉。规范设置街道党工委,推动编制资源向街道倾斜,增设3个直属事业单位,增核事业编制40名。落实人员经费保障,将财政所、林业站、国土资源中心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10名人员,划入街道所属事业单位,人员经费、工作经费全部由特区财政保障到位。
深化公共服务下沉。积极推动街道党的建设、综合治理、城市管理、市场监管、应急管理、劳动保障、公共卫生等各类网格“多网合一”;持续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将社保、医保、就业、民政、户籍等38项高频服务事项下沉到办事处和村(社区)。
深化智慧平台下沉。建成武当山智慧旅游(城市)运行中心,将应急指挥调度、公共安全、旅游监管、森林防灭火、防汛地灾、文物保護等信息化资源共18套系统纳入智慧旅游运行中心平台,并与十堰城市大脑平台进行了对接。目前,已接入全区2000余路视频监控图像,并通过视联网会议系统连接了3个办事处和33个行政村(社区),实现了街道、村(社区)与部门政务信息系统数据资源共享。
筑牢包联帮扶机制。坚持将“双报到”作为深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针对武当山流动人口多、小产权房多的特点,因地制宜把2个社区、5个城中村全部纳入“双报到”工作范围,进行整体谋划、整体推进。结合“双报到”“户户走到”“五亮五共”等活动,全区42个机关企事业单位,50余名特区两委领导和区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带头下沉7个社区(城中村),1922名党员干部到社区(城中村)报到,主动亮明身份、接受群众监督。
压实包联责任。组织包联单位定期参加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强化派出单位联村帮扶作用。推动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各施所长,帮助群众实现“微心愿”、搭建“微平台”、释放“微能量”、递送“微服务”。深化医疗、教育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创建医疗、教师、警务等专业服务队伍11支,累计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及文明劝导服务近百次、爱心义诊活动50次、宣传消防安全知识600余人次。特区两委领导班子成员以上率下带领全区党员干部下基层走访6743次,解决问题335个。
优化考核评价。实行单位党组织书记在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会议上报告包联社区工作,党员在年度组织生活会上报告服务社区情况的制度。在对干部考察时,征求所在办事处和村(社区)意见,考察座谈范围扩大延伸到居住地党员干部。2023年,向22个重点村重新审定选派了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把驻村干部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提拔使用、晋升职级、评定职称的重要依据,提高了基层群众对下沉服务的评价考核权重。
武当山特区以党的领导有效落实、群众基本需求有效满足、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基层群众自治有效开展为目标,通过延伸自上而下纵向到底的治理机制,完善由内而外横向到边的工作格局,建立了覆盖全面、参与广泛、运行高效的组织架构和一贯到底、执行有力、规范有序的治理体系,为各方有序参与基层建设、管理和服务提供了基本保證。
坚持思想引领齐力共画“同心圆”
让群众在思想上认同、方式上理解、行动上统一是实施共同缔造的关键。武当山特区坚持以“思想引领”为先导,以“组织带动”为基础,以“志愿服务”为抓手,积极开展“文明新风大家传、政策法规大家讲、民生实事大家议、矛盾纠纷大家调、先进典型大家评”活动,从“房前屋后”的小事做起,撬动群众参与热情,以“鸡毛蒜皮”的矛盾化解,激活群众参与动力,让群众完成从“你和我”到“我们”,从“要我做”到“一起做”的思想转变和行为方式转变。
用宣传发动。采用灵活多种的方式,广泛深入宣传,最大范围和最大限度发动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深度参与共同缔造。成立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和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医疗健身、助学支教、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等8支志愿服务支队,在全区搭建起“1+8+N”的志愿服务队伍体系,积极开展户户走到、敲门入户行动,广泛发动群众,引导群众共同谋划治理蓝图,凝聚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用文化熏陶。2022年11月,武当山城市书房开门迎客,邀请读者走进书房,共享阅读。2023年1月,武当山城市书房党支部成立,每周以支部为主体组织开展8场文化沙龙,其中,“小手拉大手”“小小图书管理员”“我们的节日”等文化沙龙影响1000+青少年儿童参与活动、爱上阅读,活动融入“共同缔造”理念、推广武当文化,让孩子反向引导家长,让共同缔造走得更加深远。去年年底溜西门村开展了“两个1”活动:读书一天1块钱、停车一天1块钱。其中联合城市书房开展的“读书一天1块钱”活动,激发了居民尤其是孩子们读书的热情,共同打造了有温度的城市文化空间。
用服务激发。让群众感受清清楚楚的变化、获得实实在在的实惠是调动群众最高效的方式。建立红色书吧、妇女儿童之家、人大代表工作室等功能场所,组建志愿服务队定期帮扶村内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以及特困群体等,培育“爱心义剪”“文明实践 心向阳光”“扶残助残”“企业店小二”等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凝聚共同缔造的强大合力。
用活动融合。群众文化活动是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的有效方式。在春节等传统节日,特区发动社区居民组织民俗表演队开展庆祝活动,在武当山特区的主街道给全区人民拜年。民俗拜年活动吸引了广大居民参与,旱船、龙灯、舞狮、抬花轿等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精彩纷呈,起到了以文化润民心、让传统再生辉的作用。
完善“五共机制”发动群众“一起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千家万户是社会治理的一线,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更是能否守住民心的关键所在。
决策共谋聚民意。广泛动员群众参与,通过在村务公开栏、村民聚集地张贴宣传画报、播放视频等方式,宣传共同缔造内涵,组织村民代表到周边县市区美丽乡村实地参观学习,激发了村民“主人翁”意识。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健全“家门口”诉求服务体系,将村(社区)两委干部“办公室”前移,把院落会、湾组会、红色议事会搬到群众“家门口”,和群众点对点讨论,面对面交心谈心,了解村民需求和最为关注的村庄问题,增进了群众理解。完善群众议事机制,健全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红白理事会等议事协商制度,鼓励村(居)民对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保障村(居)民有序参与“共同缔造”活动。依托“党建+邻里中心”,设置群众意见簿,建立“有事找党员”制度。规范开展物业服务,搭建社区、物业和小区业委会三方联席议事平台,通过会议讨论、网络协商等多种方式,共同研究解决方案,点燃了左邻右舍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今年以来,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00余条,收集群众“微心愿”200余个。
发展共建聚民力。改善人居环境,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人居环境建设,推出系列“全民齐动手,共赢新环境”活动,干部带头干、群众跟着干,实施房前屋后“微治理”,协商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居家养老、停车充电、供排水改造等重难点问题,让老旧小区换了“新颜”。推广“时间银行”“家庭积分”等措施,建立积分榜、公示榜、光荣榜等,培育群众勤勉自律、互信互助、共建共享的精神,激发村民参与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工作的热情,使群众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以“以奖代补”项目撬动居民全面参与“众筹”,以主动出资、拼盘经济、投工投劳等方式参与路面黑化、制作灯箱等项目工程,打造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各类资源投入的基层建设模式。
建设共管聚民智。推行“代表群众选、项目代表定、建设群众帮、建后大家管”工作法。加强认领共管,开展门前三包活动,明确村民对宅前屋后承担三包责任,做好房前屋后美化、绿化工作。公共区域安排专职清洁员,由党员带头认领,负责监督维护。推行网格管理,将城区划分为33个网格,厘清网格员职责边界,扎实做好信息采集、人口管理、治安防范、服务群众等重点工作。创新基层治理,充分发挥“社会e治理”平台作用,建好用好社会治理工作室。落实“一村一(辅)警一法律顾问”制度,培养一批“法律明白人”,巩固提升“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成效。
效果共评聚民声。落实党务、村务、财务等公示公开制度,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便民服务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全面公开,请群众看进度、评质量、看效果,听取群众意见。组织开展环境卫生常态化评议评比,成立由“社区干部+群众代表+社区学生”三方代表组成的评价队伍,在每月的第三个周末开展“门前三包”环境评比、不文明行为曝光,实行环境卫生、志愿服务和文明家庭积分兑换制,切实转变群众生活习惯。开展星级文明户、学法用法示范户、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积极选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婆媳、最美人物等先进典型。结合“群众议、代表议、多方议”的方式,通过“周末议事会”“板凳议事会”“夜谈会”等村民议事平台,定期组织群众对村级治理、产业发展等工作成效进行评价和反馈,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充分发挥村民群众“唱主角”的作用。
成果共享聚民心。发挥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党建+邻里中心”、红色驿站等功能作用,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助推小区邻里关系持续升温,打造“有温度的小区”。通过聘请公益性岗位、鼓励企业吸纳就业等方式,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关注低保户、特困供养户、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落实失地农民养老补贴政策,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聚焦群众需求共同办好“民生事”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抓好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增进民生福祉,是群众所需,亦是党心所系。近年来,武当山特区根据省委、市委要求,把深化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作为共同缔造活动的重要抓手,统筹党委、政府和社会、群众力量,积极解决农村垃圾清运、快递进乡村、适老化改造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走出符合武当山特区实际的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的新路径。
聚焦群众办实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的跷板。特区两委和各办事处、区直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基层联系点走访调研,对接群众诉求,征求群众意见,精准摸排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三个清单”,纳入问题117个,领办小区治理、环境整治、政策宣传等方面实事2000余件,解决路灯修复、停车位划定、墙面修补等民生实事810余件。改建2个爱“新”驿站,为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避暑取暖、歇脚充电、饮水就餐等暖心服务;特区公安局老营派出所“流动户籍室”走村入户上门为群众办理户籍业务,全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切实解决了山区群众办理户籍难等问题。
聚焦企业优服务。特区行政审批局积极推行“一对一”的贴心帮办代办便民服务,变“群众跑”为“我来跑”,政务服务的质效更加凸显;特区税务局“春风服务队”上门为企业宣传税惠政策,为企业送去量身定制的税费政策大礼包;特区招商中心选派优秀党员干部深入项目现场担任“店小二”,为项目落地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扎实开展“双千”活动,全区55名干部包联59家企业,积极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见效,为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添加动能。
聚焦共享惠民生。推动乡村建设“六件事”,使共建成果最大限度惠及村民群众,引领乡村治理向善向美。营造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建成近100公里“四好”农村公路,并对268公里农村公路养护服务实行全部市场化改革,改善了特区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状况;创造清新洁净的人居环境,建成46套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完善一批垃圾清运基础设施,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完成64座农村户厕改造任务。打造敬老慈幼的服务环境,为58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办理大病保险,安排70余名特困老人到特区福利院进行集中供养;开设“幸福食堂”,破解辖区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分散特困老人等特殊群体“吃饭难”问题。启动第三期棚户区改造,完成600多户危房改造,让棚户区、老城区里的群众居住更舒适、生活更美好。
共同缔造是党员和群众的“双向奔赴”,只有健全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体制机制,让群众亲身感受到政策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激发起村民群众主动参与热情,形成“要我干”到“我要干”,“看着干”到“亲自干”的工作局面,凝聚黨群合力,体现群策群力,才能办好群众大大小小的事,持续建设文明“新武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