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记者笔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024-01-14 01:49龚燕杰
红岩春秋 2023年12期
关键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安事变贝特

龚燕杰

詹姆斯·贝特兰(1910-1993)出生于新西兰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1932年,贝特兰考入英国牛津大学,毕业后留在伦敦从事新闻工作。1936年1月,他以英国《每日先驱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来到北平燕京大学进修。在此期间,他与埃德加·斯诺夫妇成为朋友。全民族抗战爆发后,贝特兰积极支持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事业,与宋庆龄、廖承志、伊斯雷尔·爱泼斯坦等一起创建了保卫中国同盟。虽然贝特兰是新西兰人,但新西兰属于英联邦国家,且抗战时期贝特兰以英国记者身份在华活动,甚至于1941年出任英国驻中国大使馆新闻参赞,因此称他为英国记者是合适的。

实地调查 探索真相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贝特兰凭借职业记者敏锐的洞察力,关注到各方对于当天早晨蒋介石在西安被扣留一事的反响,开始迅速搜集相关信息与材料。但是,各方传来的消息真伪难辨,让西安事变蒙上层层疑团。为调查事件原貌,他即刻放下手中的工作,奔赴西安。

12月27日,贝特兰到达西安,开始长达40余天的走访工作。其间,他结识史沫特莱,与她探讨西安事变的政治影响;他采访张学良、杨虎城等将领,了解他们发动兵谏的缘由与诉求;他参加各种形式的群众集会,聆听社会各阶层对此次事件的看法。经过走访和调查,贝特兰对西安事变的详情和错综复杂的局势,有了更加直观、深入的认识。为了向全世界传播西安事变的真相,他和史沫特莱一起打破封锁,在西安广播电台用英文向世界作了相关播报。随后,贝特兰根据采访到的资料和亲历见闻,完成了一部旨在客观和详实报道西安事变真相的作品《中国的危机》,1937年在英国出版。1939年,该书中译本在上海出版,书名为《中国的新生》。

《中国的新生》共有20章。贝特兰将自己从北平到西安的见闻和访谈作为主线,以报告文学的形式,采取叙述与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向世人揭示西安事变的原因、经过和影响。他在书中写道,西安事变对于中国共产党“完全是个意外”,事发后张学良立刻派人联系中共,欢迎其代表赴西安,并邀请中共代表公开参加各种会议和活动,讨论国内局势发展方向。他客观地记述了事变后的局势以及中共和平解决事变的方针,尤其公正地评价了以周恩来、博古和叶剑英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决定性意义。

贝特兰不仅在书中描述事变中的“大人物们”,也通过实地走访,采访了漩涡中心的“小人物们”。他访问东北军和西北军的普通士兵,这些士兵坦白说:“‘双十二以后,情形好得多了,红军愿跟我们一同抗日,我们都是武装同志……我们跟红军打了十年血仗,我们打得越久,越知道我们是兄弟。”贝特兰与当地银行家和商人进行了交谈,从他们那里得到红军“比许多政府军好得多”的评价。他还采访了与红军有过接触的回族群众,回族群众表示红军执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不少人已经加入红军。此外,贝特兰与西安的外国人及传教士进行了交流,一名法国天主教徒告诉他,红军没有惊动他们。而这一切都与中共的政策有着密切联系,贝特兰认为:“为集中力量实践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他们不再反对一切强国。在最近几个月内,他们实践着明确的企图,要使一切友邦关心并支助他们统一战线的纲领。”

这一时期,贝特兰观察国共两党的谈判、斗争以及合作,成为他审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主要的角度。他将《中国的新生》最后一章定名为“中国统一战线万岁”,强调组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造访延安 寻求答案

七七事变后,贝特兰更加关注中国的抗战形势。随着北平沦陷,他对战事感到非常失望。根据之前在西安的经验,他认为要真正了解这场战争,寻求抗战制胜之道,应该与中国共产党及八路军在一起。

1937年8月底,贝特兰撤离北平,绕道山东来到西安。在西安逗留期间,他接到一封由延安发来的邀请电报。由此,贝特兰开始了近五个月的延安和华北前线采访。

抵达延安后,贝特兰多次在翻译吴良平的陪同下来到毛泽东的房間,进行采访工作。他有无数的问题,如关于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和中共的抗战纲领等,他认为:“国民党的政治倾向在战争开始的几个月仍然是保守的……对于暴风雨似的抗战时代的支柱——统一战线,还不免有点‘勉强追随的样子……国共重新合作是奇怪的,间接的(道地中国式的)方法,给一般人留下了许多没有回答的问题。”因此,贝特兰急切地想从“中国共产党最权威的发言人”毛泽东那里得到答案。

毛泽东解答了贝特兰的疑惑,归纳起来大致回答了四类问题。

第一,中共是如何认识中日战争的。毛泽东说:“战事爆发之前,共产党就再三警告过全国,对日战争不可避免,一切日方所谓‘和平解决,一切好听的外交辞令,都不过是掩护备战的烟幕。我们再三指出,为了发动一个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必需加强民族统一战线和实践革命的政策。”毛泽东指出,由于日本侵华将直接损害英美等国在华利益,因此我们是可以争取列强一起反抗日本的。

第二,中国抗战目前取得的成效和暴露的问题。毛泽东告诉贝特兰,目前中国抗战的成绩很大,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本质上是革命性和民族解放性的战争,具有正义性,可以团结中国各阶层各民族,改变以往四分五裂的状态。毛泽东指出,中国抗战存在的核心问题是国民党政府不敢放手发动群众,只搞军事上的“单纯防御”,正面战场才会节节败退,国土沦丧。

第三,关于怎样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毛泽东谈到,首先要组成一个真正的统一战线政府,敢于发动群众参与战争。其次,要真正改善人民生活,搞好战时经济,才有实力进行长期抗战。最后,在军事上正规军的作战和民众的游击战配合起来,改变“单纯防御”的方式。

第四,关于国共关系。毛泽东指出,最近15年以来,国共之间的关系是中国政局的决定因素。中共为缔结民族统一战线而作出让步,取消反对国民党的政策,停止没收土地、分配土地的政策,这些都是为了消除中国两大政党之间的敌对行为而做的努力。另一方面国民党也承认了共产党、八路军和陕甘宁边区的合法地位。贝特兰回应毛泽东,他在西安时已经感受到中共政策的变化,赞成国共加强合作。

毛泽东特别强调:“所有这些政治和军事的问题,共產党所提出的纲领上已经指出过了。这些都是合于三民主义、三大政策和总理(孙中山)遗嘱的精神。只有把这些政策实现,我们的抗战才能胜利。”贝特兰记录下毛泽东的每一句话,事后评价道:“这位曾经被国民党认为死敌的毛先生,非常诚恳地提出许多实际的意见,其中每一句话都可以从孙中山主义找到依据。”

贝特兰在延安期间,毛泽东与他多次深入交谈,还在采访中首次提出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三个基本原则,即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他们的谈话记录,日后成为贝特兰作品《华北前线》的重要内容。

前线采访 深化认识

1937年11月初,贝特兰告别延安,开始第二阶段采访计划——到山西前线考察。他原计划赴太原转八路军总部,但出发不久得知太原失守,从而改道去临汾,途中偶遇周恩来。周恩来告诉贝特兰,北方的战事不会只是单独的游击战,八路军能成为抗战的脊梁,只要八路军能够动员并武装民众并肩抗战,华北的战事就决不会像日军所希望的那样在短期内结束。

贝特兰经过艰苦跋涉,终于找到八路军总部。他见到朱德、彭德怀等八路军主要领导人,提出有关抗战的各种问题。朱德回答了他,并介绍了华北战况和八路军的情况。在简短而又高效地访问八路军总部后,贝特兰提出去最前线采访。之后,他奔赴绥远前线120师驻地。

1937年12月中旬,经过两周多的跋涉,贝特兰到达120师司令部,受到贺龙、萧克等人的热情欢迎。贝特兰在师部停留20多天,对根据地的文化生活印象颇深。他认为,八路军把文艺表演作为通俗易懂且有趣的政治宣传手段是十分高明的,这样可以有效动员根据地群众参加抗战。

1938年1月,贝特兰离开师部,前往120师359旅采访。他每天都收到前线传来的各种消息,对战争的认知不断加深,他特别留意王震旅长和刘子奇参谋长的谈话。贝特兰发现,尽管日军具有武器装备优势,但八路军却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战术,例如山地游击战、突袭战等。王震告诉他:“游击战就是对付新式军队也是很有效果的。它跟我们自己的主力军配合起来,则收效当然特别大;但它也能独立进行。”王震接着说:“我们已经能够组织好几千民众,鼓励他们,扩大民族抗战的范围。这一点到底是抗日战争的决定因素。”通过考察,贝特兰叹服中共动员、组织和武装群众的能力,他坚信这点是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方法,也是抗战获得最终胜利的关键。

贝特兰结束采访行程后,根据一路收集的资料和素材,写成《华北前线》一书。该书客观公正地介绍了延安和华北前线的真实情况,于1939年在英国首次出版,后引进国内在上海和香港翻译出版。

从《中国的新生》到《华北前线》,贝特兰在实地调查走访中,不断深化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认识。首先,他提高了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理解。从西安到延安,再到华北前线,贝特兰逐步意识到统一战线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联合中国各个阶层的抗日政治联盟。不管是何种身份或职业,都必须投入到抗战洪流之中,调动全中国所有阶层的力量。其次,他对统一战线的理解从单一的政治层面,延伸到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尤其对毛泽东提出在抗战中要坚持“改善人民的生活”的主张印象深刻。贝特兰观察到,只有改善民生,才能获得持久抗战的能力。此外,他对中共采取以群众“看得懂”的方式,用文化文艺宣传服务于抗战动员由衷地称赞。

贝特兰的两部作品都以游记和访谈的形式呈现,真实记录了全民族抗战爆发前后中国各阶层的情况,对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发展作了生动的反映,肯定了中共动员全民族坚持抗战的功绩,从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为中共及八路军争取国内和国际的支持与援助发挥了作用。

项目基金:2022年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资助项目,编号:NBZL007

作者单位: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

编辑/杨洋

猜你喜欢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安事变贝特
On the Effects of English Subject Educ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西安事变前后张学良与蒋介石的纷争
罗登贤与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聂荣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践行与发展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党的建设——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共产国际中国问题研究小组评析
最美妙的40%
英语加油站
张学良谈『西安事变』
美国当代女性艺术家贝特西.达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