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莹
法国哲学家德勒兹在他的回顾性概述中,对当下人工智能进入电影后的影像进行了总结,认为产生转变的三个节点:一是影像空间的转变,从单纯的影像到信息的汇聚;二是电影银幕的变化;三是受众对影像的感知延伸到触觉,这些变化使得电影场景中的美学重构与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1]事实上,电影是一个集合体,它有能力将作品中的各种不同元素组合成一个整体,以表达一种意义。这个整体是基于一个构成完整表述的模拟性主体来表达美学。换句话说,电影鼓励观众发挥想象力,强调世界不是封闭或命定的系统。[2]电影技术和审美艺术并不是人类固有境遇的产物,而是超越这些固有境遇的一种方式,使人类能够进入一个具有无限可能性的美学世界。电影通过创造虚构的故事和图像,触发观众的情感和思考。通过电影,观众可以融入到故事的世界中,与其中的角色产生共鸣,可以体验到不同的情绪和体验。电影还能通过影像的美学表达和技术手段的运用,创造出视觉上的奇观和艺术的享受。总的来说,电影场景是一种超越固有境遇的方式,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能够启发想象力、表达意义和探索无限可能性的艺术形式。自从人工智能技术进入电影行业以来,电影场景所呈现的美学面貌发生了深刻的重构和变革。深入研究电影场景中美学的重构与传播,可以进一步探索电影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之路,并为未来电影创作提供更多的创新路径。
一、影视美学的现实关注
(一)美学理论与电影美学
美学理论是研究美的本质与美的体验的学科。它探讨了人们对美的感知、审美情感以及审美价值的形成过程。电影美学将这些美学理论应用于电影艺术领域。而在美学理论中,有几个主要流派,其中之一是客观主义,它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与观察者的主观感受无关。客观主义认为有一些普遍适用的美的标准,这些标准可以在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被认同。[3]另一个流派是主观主义,它强调美是观察者的主观体验,与观察者的感知和情感相关。主观主义认为美的价值是个体化的,每个人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观点和趣味偏好。在电影美学中,可以运用这些理论来分析电影的艺术价值和美感。客观主义的观点可能关注电影的技术质量、创意和结构等方面,而主观主义的观点则关注电影对观众的情感共鸣和个人体验的影响。此外,美学理论还包括其他重要概念,如美的表达、美的表现手法、美的符号和意义等。在电影美学中,这些概念可以帮助人们理解电影的艺术手法、叙事结构、意象和主题等方面。
美学理论与电影美学相互关联。通过哲学的视角来理解和分析电影艺术的美感和审美价值,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入地欣赏和探索电影带来的视觉、情感和思考的体验。
(二)人工智能技术与电影场景重构
人工智能技术对电影场景的重构提出了新的可能性。首先,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让观众更深入地体验电影场景。比如,在虚拟现实技术的支持下,观众可以亲身感受到电影中的惊险场景,仿佛置身其中。这引发了关于真实与虚拟的哲学思考,人们开始思考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以及虚拟体验是否能够提供与现实相同的情感和体验。其次,电影场景的重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拓展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供更加逼真和精确的特效制作。电影中常见的特效包括人物的变形、场景的改变和特殊效果的增加等。传统的特效制作通常需要复杂的手动操作和精确的计算,但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利用机器学习和计算机图形学等方法,实现更加精确和逼真的特效制作。例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模拟出更真实的光影效果、物理反射效应和粒子效果,从而提升电影的观赏体验。[4]
二、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影场景中的美学重构实践
(一)虚拟场景创作
电影制作领域常利用虚拟场景创作实现美学重构。虚拟场景是通过计算机生成的数字化环境,实现完全在虚拟空间中展现,并且在影片中与实景场景相融合,以提供视觉上的奇观和美感,帮助电影导演实现对现实世界的再造。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计算机中精细建模和渲染出各种奇幻或未来的场景,创造出观众从未见过的美学景象。例如,《阿凡达》电影中的潘多拉星球就是通过虚拟场景创造的,展现出神奇的生物和绚丽的风景。
虚拟场景还能够提供更大的创作自由度。相比实景场景,虚拟场景可以轻易改变,导演可以尽情发挥创意,实现想象力无限的美学构思。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快速生成大量独特的虚拟场景,让电影的故事和视觉更加丰富多样。虚拟场景还可以提高电影制作的效率和降低成本。传统实景场景的搭建和拍摄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而虚拟场景可以在计算机中进行模拟和实现,避免了实际场地的限制和建设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后期特效制作的时间和成本。
人工智能技术下的虚拟场景创作实现了电影美学的重构,通过创造奇幻、未来和独特的场景,提供了更大的创作自由度,并且提高了制作效率和降低了成本。这一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电影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二)视觉风格增强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下,电影制作可以通过视觉风格增强实现美学重构。视觉风格增强是指利用計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算法,通过改变电影的色彩、光影、纹理等视觉元素,增强电影的表现力和美学特色,从而提升电影的美学品质。通过视觉风格增强,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电影制作人实现美学重构的目标。首先,它可以通过识别电影中的视觉元素并进行分析,以确定适合电影主题和表达需求的视觉风格;其次,它可以应用图像处理、图像生成和风格迁移等算法,改变电影的色彩、光影和纹理,以增强电影的表现力和独特性[5];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影制作中通过视觉风格增强实现美学重构,通过分析和处理电影素材,改变电影的色彩、光影和纹理等视觉元素,以增强电影的表现力和独特性。
(三)智能剪辑与合成
智能剪辑与合成是利用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算法,对电影素材进行智能分析和处理,从而实现更加精准和独特的剪辑和合成效果,提升电影的美学品质。例如电影《刺杀肯尼迪》中,人工智能技术被应用于智能合成。电影情节需要还原1963年肯尼迪总统遇刺事件的现场,而现实中的相关场景和情节已无法重现。因此,通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合成能力,导演和特效团队可以利用真实场景和演员的素材,并结合计算机图像合成技术,实时合成出逼真的遇刺事件场景,使得电影更加真实、引人入胜。
智能剪辑与合成可以帮助电影制作人实现美学重构的目标。首先,它可以自动分析电影素材中的情节结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通过智能剪辑生成更富有张力和节奏感的剧情。其次,它可以利用计算机视觉算法,对现实场景和特效进行智能合成,创造更加绚丽和逼真的视觉效果。[6]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影制作中通过智能剪辑与合成实现美学重构,可以自动化分析电影素材,生成更精准和独特的剪辑和合成效果。这种技术的应用为电影制作带来了新的创作手法和美学效果,同时也引发了观众和评论家对电影创作和艺术性的讨论。
(四)即时特效处理
即时特效是指使用计算机图形和视觉效果技术,将现实世界中的实景和演员与虚拟场景、人物或特效元素进行实时融合,从而呈现出更加引人注目、惊艳和独特的美学效果。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应用在即时特效处理中,以增强电影的视觉效果和美学品质。首先,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中的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算法,可以对现实世界中的实景进行实时分析和识别。[7]这样一来,可以实现实景与虚拟场景的无缝融合,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视觉效果。例如,电影《复仇者联盟》系列中的战斗场面就运用了即时特效,将实景演员与虚拟战场和特效元素完美结合,创造出宏大的超级英雄对战场面。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用于即时特效的模拟和生成。通过学习和分析大量特效素材,人工智能可以自动推测特效元素的运动轨迹和外观,从而实现更加准确和逼真的特效生成。不仅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添加虚拟元素,还可以改变或增强实际物体的性质,创造出极富创意和独特的美学效果。例如,电影《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中的汽车追逐场面就大量运用了即时特效技术,通过对实际汽车的改变和增强,呈现出了狂野和奇幻的世界观。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影制作中通过即时特效处理实现美学重构,可以实现实景与虚拟场景的无缝融合,以及生成逼真和独特的特效元素。
(五)数据驱动的情感分析
数据驱动的情感分析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中的自然语言处理和情感识别算法,对观众在电影中的情感反应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从而改善电影剧情、角色塑造和情感表达,提升电影的美学质量。通过对观众的评论、社交媒体上的讨论和心理生理数据的监测,人工智能可以自动分析观众对电影中角色、剧情和情感表达的喜好和反应。这些数据可以帮助电影制作人更好地理解观众的情感需求,调整电影的内容和表现方式,以实现更好的美学效果。电影《飞驰人生》通过数据驱动的情感分析技术,收集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的情感反应,并基于这些数据进行剧情调整。通过分析观众的情感偏好和反应,制作团队发现观众对喜剧元素和激烈、励志的情节有较高的喜爱度。因此,在后续的电影制作过程中,他们增强了喜剧元素的呈现,并加入了更加挑战和励志的情节,以进一步满足观众的观影需求。
同时,数据驱动的情感分析还可以帮助电影制作人更准确地把握观众的情感体验和情绪。通过分析观众的心理生理数据,如情绪变化、心率和皮肤电反应等,人工智能可以辅助电影制作人了解观众在不同剧情和情感表达下的情绪反应,从而调整电影的剪辑、音乐和氛围等方面,以增强观众的情感体验。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影制作中通过数据驱动的情感分析实现美学重构,通过自动化收集和分析观众的情感反应,帮助电影制作人了解观众的情感需求,并相应调整剧情、角色和情感表达方式,以提升电影的美学品质。这种技术的应用可以为电影创作带来客观的观众反馈和指导,加强电影与观众之间的情感连接。
三、人工智能技术下电影场景中的美学传播
(一)电影场景光影美学传播
光影美学是电影艺术的核心之一,它通过精心构思和运用灯光、色彩、阴影等元素,传递情感、营造氛围、塑造人物形象。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的进步,为电影制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在人工智能技术加持下,电影制作实现更精准的光影表达。传统电影制作过程中,光影效果需要通过摄影师的经验和技巧来控制,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学习和分析大量的电影场景数据,提取出其中的模式和规律,从而辅助摄影师完成更准确、更出色的光影布局。例如,《星际穿越》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展现了太空中浩瀚宇宙的美。电影中的特效团队使用模拟光线追踪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生成的算法来计算星光在太空中的传播和反射,呈现出逼真的太空场景和光影效果。
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帮助电影制作团队实现更高效的后期处理。传统的电影后期制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特别是在对光影效果的调整和修复上。而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对大量电影素材的学习与分析,自动识别并修复不理想的光影效果,提高制作效率和质量。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电影制作团队实现特效的智能合成,将虚拟元素与实景场景融合得更加自然,为观众呈现出更具冲击力和逼真度的视觉效果。[8]例如由李安执导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存和信仰的故事。其中大部分片段是發生在海洋上的,人工智能技术被应用于海洋场景的制作中。通过这项技术,电影展现了海洋中波涛、浪花和灯光的细节,以及主角与孟加拉虎的相处,让观众沉浸在电影的奇幻氛围中。
(二)视觉效果与特效美学传播
人工智能技术对电影场景视觉效果与特效美学传播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在以前的电影制作过程中,特效制作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和后期处理,时间和成本都非常高。而有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特效制作不仅变得更加高效,而且还具备了更多创意的可能性。
人工智能技术使得特效的制作更加快速和高效。在传统的特效制作中,艺术家们需要手动绘制和处理每一帧的特效画面,耗时耗力。而如今,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学习大量的电影画面数据和特效技术,自动分析场景中的特效需求,并生成高质量的特效图像。这样一来,特效制作的速度大大提升,不仅减少了制作成本,还能更好地满足电影制作的时间节点。例如《复仇者联盟》系列电影中,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特效制作,以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快速生成大量的特效素材,如爆炸、碎片和特殊能力的呈现,使得超级英雄们的战斗场面栩栩如生。
人工智能技术为特效的创意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传统的特效制作主要依赖于艺术家的创意和技术实现能力,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学习和分析大量的电影和图像数据,可以生成新颖独特的特效创意。例如,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自动生成不同的怪兽造型、特殊能力和环境效果,为电影创作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模拟不同的物理效果,如火焰、水波等,使电影场景更加逼真。例如《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的特效制作一直处于技术的前沿。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特效更加精细。通过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自动识别并渲染出星际飞船、光剑和外星生物等特效元素,使观众沉浸于星际大战的世界之中。
(三)电影剧情与情感表达的人工智能分析与美学传播
当代电影制作可以通过强大的算法和大数据的支持,实现快速且准确地分析电影中的情节走向、角色关系以及结构构建。可以识别关键事件、转折点和高潮,帮助制片人和导演了解剧情走向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从而提供改进和优化的建议。情感是电影中最为重要的要素之一,它能够触动观众的内心并激发共鸣。人工智能技术中的深度学习和情感识别算法,对电影中的人物情感进行准确的解读和分析。它可以捕捉到人物的情感变化、紧张氛围、幽默感等情感细腻的表达,帮助制片人和导演更好地把握情感的力量,使电影更具感染力和影响力。例如由皮克斯動画工作室制作的动画电影《机器人总动员》,通过可爱的机器人角色传达了许多情感和道德价值观。人工智能技术被用于创造机器人角色的表情和动作,使得观众能够与这些角色产生情感共鸣,并思考关于环境保护和人类价值观的议题。
美学传播是将艺术和传播相结合,通过电影向观众传递美的感受和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在美学传播中的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例如《机械姬》这部科幻电影讲述了一个关于人工智能和情感复杂性的故事。影片中的人工智能机器人通过学习和进化,开始展示出自我意识和情感表达能力。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既强调了机器人本身的复杂性,也反映了人与机器之间的情感互动与探索。
四、人工智能技术下电影场景中美学的传播挑战与突破
(一)逼真度与情感共鸣平衡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影场景中的美学传播面临着挑战和平衡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挑战之一是逼真度与情感共鸣之间的平衡。一方面,逼真度是指电影场景的真实感和视觉效果的逼真程度。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更加逼真和精确的特效,将虚拟元素与实景场景进行融合。然而,过度追求逼真度可能使电影失去了艺术表现力和想象空间。观众可能会感受到一种冷漠和疏离感,难以产生情感共鸣;另一方面,情感共鸣是指电影场景能够引起观众情感共鸣和投入感的能力。通过创造令人动容的情节、塑造鲜明的角色和营造恰当的音乐氛围,电影可以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然而,如果人工智能技术过度夸张或刻意营造情感效果,观众可能会感到过度制造和不真实,无法产生真实的情感共鸣。电影制作中更应该了解观众需求和反馈,从观众的角度出发来平衡逼真度和情感共鸣。通过观众反馈的收集和分析,人工智能对电影进行优化和调整,更好地满足观众的期望和情感需求。
(二)虚空意象与现实审美互通
电影场景中的美学传播也面临着虚空意象与现实审美互通的挑战与突破。虚空意象是指电影中创造的虚拟场景和非现实元素,如科幻片中的未来世界或奇幻片中的魔幻环境。这些虚空意象的创造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更加逼真和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然而,虚空意象在传达情感和建立观众共鸣方面可能面临挑战。虚拟的场景和元素需要与观众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和价值观产生关联,才能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现实审美是指观众对真实场景、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等现实元素的审美需求和偏好。电影作品中的现实场景和情感表达需要能够满足观众对真实感和情感共鸣的期待。[9]然而,由于实际拍摄过程中的局限性和预算限制等因素,常常无法达到观众对现实审美的期待。
对此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虚空意象的逼真度。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利用计算机视觉算法和图像处理技术,为虚拟场景和元素增加更加逼真的细节和质感,以增强观众的沉浸感和情感连接,强调现实场景的表现力。尽管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创造出各种虚拟意象,但制作人也可以通过珍贵自然景观、历史遗迹等现实场景的展示来满足观众对现实审美的需求。对于现实场景,制作人也可以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后期处理,增强其视觉效果和美学表达。紧密联系观众的情感体验。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情感分析功能,了解观众对虚空意象和现实审美的情感体验和反应,从而调整电影的创作和表现方式,提升观众与电影场景之间的情感共鸣。
(三)沉浸式体验助推情感升华
沉浸式体验是指观众在电影中完全投入到情节和场景中忘记自身存在的一种感受。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增强的视觉效果、空间声音、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创造更加逼真和身临其境的电影体验。然而,为了达到情感升华的效果,电影场景的制作需要在沉浸式体验中平衡虚拟和真实元素,以便让观众情感更深地融入剧情和场景中。为了解决沉浸式体验助推情感升华的挑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视觉和听觉效果。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应用于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技术,为电影场景提供更加逼真和身临其境的视听效果。例如,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算法和空间声音技术,创建更细腻、绚丽的视觉和听觉体验,将观众深入融入到电影场景中,创造沉浸式剧情和角色情感。制作人可以利用情感分析、人脸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分析观众的情感状态和反应,以便调整电影剧情和角色情感的表达。通过创造与观众情感共鸣的剧情情节和角色情感,加强观众对电影的情感投入。结合交互式体验与观众参与。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观众与电影之间的交互式体验,使观众参与到剧情中,以推动情感升华。例如,观众可以通过手势、语音或其他方式与电影中的虚拟场景或虚拟角色进行互动,从而增加沉浸感和情感共鸣。
结语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影场景构建中的应用为电影制作提供了更多样化和创新性的可能性。通过计算机生成图像技术和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能够快速生成不同场景,满足导演的创意需求,打破传统制作过程的限制。通过色彩处理、灯光设计等技术的应用,能够智能识别情感主题,调整影像以增强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沉浸感,提升视觉体验的独特性。通过情感分析、剧本生成和人物行为模拟等技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观众的喜好和情感需求,创造出更具吸引力和张力的故事情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将会有科技与艺术更多领域的融合互通,必将进一步推动电影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为观众带来更丰富多彩的电影世界。
参考文献:
[1]张立娜,陈旭光.“算法作者”的创作思维与美学原则——算法时代电影工业美学之伦理转向[ 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3):65-75.
[2]柳国伟.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媒体领域的应用[ J ].电视技术,2023(05):181-184.
[3]梁思远.数字技术下“电影-元宇宙”工业模型搭建:逻辑支撑与实践校验[ J ].电影文学,2023(03):35-42.
[4]郭春宁,陈涛.科幻电影的超语言转向:人工智能的“具身化”叙事[ J ].当代电影,2022(08):30-35.
[5]孙天宇,胡伟屹.基于AI技术的电影修复探索与研究[ J ].电视技术,2022(07):212-214.
[6]陆赟.技术在进化:元宇宙电影中的人工智能[ J ].电影文学,2022(11):66-70.
[7]武琦.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形象的影像解构与哲学思辨[ J ].电影文学,2022(03):44-49.
[8]孙勇.人工智能技术在影视传媒领域的应用研究[ J ].电视技术,2021(11):153-156.
[9]刁基诺.人工智能在媒介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实践与辩证思考——以人工智能在电影产业的应用为例[ J ].当代电影,2021(11):89-95.
【作者简介】 郑 莹,女,云南丽江人,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电影文化、动画、数字新媒体艺术创作及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