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晶晶,汪晴晴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福建厦门 361005)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在当前我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的经济发展转型期,发展绿色低碳农业、推广气候智慧型农业模式成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低碳农业模式强调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农业资源和物质投入,增加农业系统中物质的循环再生和能源多级利用,以获取更多优质农产品,减少废物排放。低碳农业模式的推广与采纳,有助于应对和化解日益严重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和农地不足问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农户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主体,分析农户低碳农业生产模式的采纳行为,有利于完善现有的推广方式,更好地引导农户接受低碳农业生产方式,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理论依据。
目前关于低碳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文献主要基于传统的成本收益、效应评估等外在视角,较少将农户作为互动个体开展研究,如果农业绿色转型所带来的福利效益不能获得农户内在的认知与响应,那么推行低碳农业模式的效果将被削弱。因此,总结农户对外部低碳农业需求的响应特征及可能存在的阻碍因素,展开农户低碳经营行为的机制与路径分析,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本研究从农户行为视角出发,重点挖掘农户心理层面认知因素对其采纳低碳农业模式的作用机制,根据低碳农业试点区实地调研数据,应用计量模型探讨影响农户采纳低碳农业的深层次因素,探讨现行推广逻辑面临的挑战与可能的解决路径。结合既有文献和研究目的,构建农户采纳低碳农业技术的激励机制分析框架。基于Logistic 回归模型,从行为激活机制、发生机制、约束机制3 个方面深入挖掘影响农户采纳行为的深层次因素。在此基础上,根据典型案例的调研资料进一步分析比较近海和内陆不同地区低碳农业采纳行为及其影响机理的差异,最后总结研究发现与启示。
低碳农业本质上是循环经济理论一个具体的载体和实践模式,对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低碳农业关键在于将全产业链生产方式应用在农业中,培育绿色农产品以及实现废物的循环利用,减排甚至零排[1]。低碳农业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平衡,实现农业长久绿色发展[2]。农户采纳行为是低碳生产技术创新链中的“最后一公里”,受到研究者的关注。部分学者站在新古典经济学视角,重点关注资源禀赋、生产特征因素和市场盈利预期对农户生产技术转型的影响[3-6],认为资源禀赋差异会对低碳农业技术采纳行为产生显著影响[7-9]。另一方面,绿色农产品认证费高昂、生产周期长、农户对生态农业价值和前景认识不足等因素也会抑制农户对低碳农业技术采纳的积极性[10-12],并且市场收益对农户采纳低碳农业模式的推动效果要远高于激励政策的推动作用[13]。因此,需要在循环农业参保和绿色农业补偿等方面进一步控制采纳风险[14-17]。
另有部分学者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提出制度因素会对农户生产行为造成影响,认为农户遵从外部制度是其深入思考的结果,例如尽管农户使用有机生产模式具有明显的经济收益,但传统生产模式下可以便捷地获得生产信息、农作物销售渠道和金融机构相关贷款等规制合法性,因此农户愿意遵循传统模式[18]。另一方面,政府监管,政府补贴等外在制度环境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具有强正相关关系[19],说明农户会主动寻求制度合法庇护[5-6]。
还有学者从技术扩散视角研究农户采纳新模式的影响因素,认为新技术可获得性是农户经营低碳农业的前提,专业合作社、村委会、科研院所是农户获取技术支持的重要渠道[20-21],合作社对农户采纳低碳农业经营模式具有引导作用。Genius 等[22]进一步认为,低碳农业模式的推广依赖于社会网络的作用,农户处在由血缘、社会组织关系、地缘位置等构成的稳定关系网中,有利于社会规范的发展和传承。因此,与政府强介入型的管制约束相比,激活社会规范等软约束机制对促进绿色生产转型更为高效[23-24]。社会规范是指区别于法律和条款等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都认可的、内化并严格遵守的一种无形的行为规范,体现为群体的价值观[25]。有研究表明,农民、政府机构以及环境组织有效合作有助于社会规范的激活,提升农户保护环境的内在责任感,促使农民从事绿色生产[26]。农户有时会舍弃实物回报以求遵守规范,社会规范的作用远大于外部监管机构的作用[27]。尼日利亚社区绿色生产转型失败的部分原因就是该项目未能考虑到当地重视个人主义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规范,从而排除了社区有效合作的可能性[28]。
总体上,现有低碳农业农户采纳意愿与行为的相关研究涉及资源禀赋、技术推广、制度环境、社会规范等多个角度,但多数研究侧重从单一影响因素出发,较少全面评估低碳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另外,大部分研究从外在客观因素考察其对农户低碳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鲜少从心理层面分析微观农户个体受财政补贴激励下的低碳经营方式转变路径,对于“双碳”目标下农业低碳发展的多元实现机制的研究较为缺乏。因此,本研究从行为心理学视角,设计农户低碳农业采纳行为的激励机制分析框架,从行为激活、行为发生机制和约束机制3 个方面挖掘影响农户采纳行为的深层次因素,更好地从微观个体的行为视角解析绿色农业技术扩散的影响机理,有助于在宏观上形成对低碳农业政策推广面临挑战的全面理解,为地方政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结合上述文献分析提出文章的分析框架(如图1 所示)。
图1 农户采纳低碳农业模式激励机制
根据研究框架,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 政府通过组织培训提高农户对低碳农业价值与效益的认知,会激发农户低碳农业技术采纳行为。
若农户对低碳农业技术有更多的认知和了解,例如低碳技术与传统种养做法的区别,如何操作,需要的成本和预期效益如何,市场供需状况等,能够增加农户接受这项技术的几率,更有可能激发农户低碳农业技术采纳行为。
假设2: 通过组建农户合作组织,建立示范户,利用邻里间社会网络能够诱导农户采纳行为的发生。
村庄是一个熟人社会,基于亲缘、血缘和地缘关系形成的各种人际关系社会网络能够帮助新技术的采纳与扩散。当熟悉的社会关系网中,已有农户采纳低碳农业生产技术取得了成功,将产生示范效应,诱导更多的农户参与进来。
假设3: 政府技术传播渠道越畅通,技术获取成本越低会正向影响农户的采纳行为。
政府宣传推广低碳农业生产技术时,信息越准确,传播效率越高,农户获取低碳农业技术相关信息的成本就越低,更有可能参与技术采纳。
假设4: 政府政策补贴越精准,市场监管越完善会正向激励农户的采纳行为。
推广低碳农业技术的政策补贴不应该是“撒胡椒面”,政府针对性地补贴给真正有意愿采纳低碳农业技术的生产者,并出台有效的监管措施,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不法分子,能提高农户对该政策的认可度和新技术采纳的预期收益,稳定投资者的信心,正向激励农户的采纳行为。
假设5: 金融贷款政策越完善,农户转型资金压力越小将正向影响农户的采纳行为。
低碳农业技术的市场支持网络越健全,如银行、中介机构、信用社等提供充足的信贷优惠措施和多元化的保险组合套餐,能够帮助农户降低转型的资金压力,正向影响农户的采纳行为。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作者对中国农业农村部圈定的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区开展的实地调研,涉及福建、安徽、江苏3 个省的多个市县[29]。其中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包括由案例点统计局提供的统计年鉴数据,各乡镇政府提供的《农业统计年报》,以及案例点农技推广站、县农业农村局、村居委等政府部门提供的内部数据资料。根据行政村空间分布密度、人口规模和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差异等,通过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选取试点区67 个行政村,选择对家庭情况比较了解的中年户主作为抽样调查对象。基于2021 年7—8 月的预调查,课题组于2022 年5—7 月分别对福建、安徽案例点的13 个乡镇共56 个村集中发放问卷500 份,共获取475 份有效问卷。为保证问卷回收率与质量,采用访员问答式方法填写问卷。同时为深入了解案例村情况,对每个样本村进行了关键人物访谈(重点农户、低碳技术带头人、党员或村干部、合作社社长等),时间约为每人40分钟。访谈提纲及问卷内容涵盖农户家庭基本情况、农户生计资本、低碳农业认知、制度环境、社会规范、行为选择等多个部分。
3.2.1 因变量
本研究因变量“农民是否采纳低碳循环农业模式”是一个典型的二元决策问题,选用二元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民实际采纳低碳循环农业的影响因素,农户实际已采纳记为1,将未采纳记为0。
3.2.2 自变量
(1)行为激活机制:根据假设1,选取组织培训、经济效益认知和生态认知3 个变量作为激活变量。
(2)行为发生机制:选取政策补贴、同群效应、树立示范户和组织程度即是否加入合作社分析假设2 和假设4。
(3)行为约束机制:根据假设3 和假设5,选取技术获取难度、金融机构贷款获取难度及市场监管等分析农户行为约束机制。
3.2.3 控制变量
选取年龄、受教育程度、政治面貌、风险偏好代表农户个人特征,生计分化指标衡量农户生产经营特点,通过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获取公路空间分布并与村庄空间位置进行匹配,利用ArcGIS 软件提取农户到当地县城的距离反映农户区位状况,提取农户与最近水源地的距离反映资源充裕度。表1 为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
本研究因变量农户对低碳循环农业模式的采纳行为为二元变量,故选用Logistic 模型分析农户采纳低碳农业经营行为的影响因素。
式(1)中:y为农户采纳循环农业模式行为的发生概率,α、β、γ、θ、σ为待估系数矩阵,X、Z、W分别为行为激活机制、行为发生机制、行为约束机制中有关影响因素的变量矩阵,R为一系列控制变量矩阵,ε为随机扰动项。
4.1.1 多重共线性检验
首先选取旋转因子载荷系数中超过0.8 的因子并剔除相关性系数高的个别变量,共得到10 个自变量,对数据进行异常值检查和共线性诊断。综合全部变量的估计结果,共线程度均在合理范围内(VIF <10)。表2 报告了变量相关系数矩阵。
表2 变量相关系数矩阵
4.1.2 实证结果
表3 显示了农户采纳低碳农业行为的影响因素回归结果。模型(1)~(3)是依次加入行为激活机制变量、行为发生机制变量、行为约束机制变量的结果,模型(4)是3 个机制变量进入回归的最终结果,模型(5)是针对模型(4)中的变量进一步做了边际效应分析。
表3 农户采纳低碳农业行为的影响因素
行为激活机制中“组织培训”因素、“经济效益认知”分别在10%和5%的置信水平上通过检验,而“生态认知”因素未通过检验,假设1 部分成立,这与农户生态认知薄弱的现状相吻合。行为发生机制中“政府补贴”“邻里效应”“组织程度(是否加入合作社)”和“树立示范户”等因素显著为正,假设2 成立。行为约束机制中“技术获取难度”和“获取金融贷款难度”两个因素负向影响农户采纳行为发生,而“市场监管”因素正向影响农户采纳行为,假设3 至假设5 成立。与模型2 相比,模型4 中的政策补贴对农户低碳农业经营行为影响程度增加,且显著性增强,生态认知影响始终不显著,且邻里效应变量在1% 置信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影响程度增加。说明在控制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政府补贴越精准完善,邻里效应越强,农户对于低碳农业技术采纳概率越大。
观察边际效应结果可知,政策补贴的边际效应为0.164,且在5%统计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政策补贴的精准程度每提升一级,农户对低碳农业经营采纳的概率将增加16.4%。同时邻里效应的边际效应为0.128,且在1%统计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邻里效应强度每提升一级,农户采纳低碳农业经营模式的概率将增加12.8%。原因可能是农户面对低碳农业模式时具有强烈的实用主义和规避风险倾向,乡邻使用结果和口碑是农户决定是否采纳的重要参考。农户能观察体验到的新模式带来的效果越明显,越有可能成为实际采纳者,政策补贴作为采纳的直接收益将给农户传递正面、积极的信息,有利于提高农户采纳信心。此外,观察控制变量的边际效应可以发现,年龄变量的边际效应为0.005 且在10%统计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年龄每年长一岁,农户对于低碳农业行为采纳的概率将减少0.5%。政治面貌的边际效应为0.103 且在10%统计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党员农户相较于非党员农户,对于低碳农业行为采纳的概率将增加10.3%。受访者的生计分化因素对其采纳行为会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表明农户生计兼业化程度越深,此时农田更多用来抵御风险,其生存保障功能凸显,人们对其经济效益预期降低,由此造成低碳农业采纳行为的积极性不高。生计分化变量的边际效应为0.047,且在5%统计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生计分化的程度每提升一级,农户采纳低碳农业技术的概率将减少4.7%。值得注意的是,区位条件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对于交通便利程度较好的农户来说,更容易与市场接轨,因此采用新模式的收入可能高于其他地区,因此农户采纳新模式的概率更高。
本研究通过样本分组、替换被解释变量和更换回归模型等多种方法进行检验,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2.1 低碳农业推广模式检验
农业技术的推广应充分考虑地区异质性。根据不同区县低碳农业推广方式进行分组:近海区依托众多合作社、渔业协会等第三方组织自发而成的民间力量,促进低碳农业技术的传播,这不仅达到环境保护目的,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政府推广资金压力较大的问题,是一种较为灵活的“造血式”推广方式(共213 个样本)。内陆区主要依托行政力量,靠拨发财政补贴和资源倾斜来推广农业低碳经营模式,可以认为是一种“输血式”推广方式(共262个样本)。对两组样本分别进行Logit 和Probit 回归,如表4 所示。
表4 不同低碳农业推广模式检验
表4 回归结果与总样本数据相比,除系数大小发生一些变化外,显著性水平基本是一致的。更换模型后,模型1和模型2部分核心变量的显著性一致,表明实证回归结果是稳健的。不难发现,对于“政府补贴”“金融贷款难度”和“组织程度”等因素,“输血式”和“造血式”样本的系数和显著性有较大差异,再次验证“输血式”低碳农业推广样本更依赖政府推广力量,而“造血式”低碳农业推广样本更偏重市场和第三方组织的推广力量。在采纳行为的约束因素方面,两个样本组的技术获取难度、金融贷款获取难度显著为负,市场监管显著为正,表明政府组织技术培训,拓宽技术传播渠道,降低技术获取难度和完善绿色农产品的市场环境是提高农户采纳低碳循环农业行为积极性的重要途径。
4.2.2 替换因变量检验
为更好地对农户低碳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统计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将被解释变量替换为“是否注册过绿色农产品品牌”再次回归。表5列(4)和(5)可以看出,主要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回归结果与之前的结论基本相同,部分核心变量除了系数有少许变化,显著性上基本无变化,表明回归结果依旧稳健。
表5 农户注册绿色农产品品牌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3 种低碳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机制中,行为激活机制强调培训和技术学习,培训方式主要通过政府外包给企业或个人的方式开展,目的是宣传推广饲料和农药,鲜有实质性内容。少数部分培训会有技术专家授课,但是讲授过于书面,不切实际,因此影响了农户的采纳积极性。此外,当地政府技术培训组织数量极少,名额都是在县级单位提前分配给部分生产大户,普通农户无法享有。因此可以选取乡村意见领袖或德高望重的村民先行接受高质量培训,由其承担起培训知识传播的桥梁性作用,由点到面,逐步铺开,保证村民的接受度,激发乡村内在自我造血更新能力。
行为诱导机制主要是通过合作、示范和补贴方式激发邻里效应,是一种正向反馈机制。调研发现,农户间相互合作较为少见,大户和小户之间的示范效应关联性不强,没有参考意义,应该通过意见领袖承担示范标杆的作用,主动联系农户群体,加强互助学习。关于补贴,存在程度不同的资源错配问题,需要加以完善。在“造血式”低碳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中,当地政府补贴只分配给示范户或示范基地,而这些示范户往往是原本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生产大户。在“输血式”推广模式中,由于当地县政府创设产业扶贫资金,只针对贫困户采纳循环种养农业模式,每亩可获得资金200 元的补贴,导致只有贫困户转换的积极性更高。有必要考虑如何将新模式进一步扩散到非贫困户,提高普通农户采纳的意愿,通过意见领袖将村民们分散的需求集合起来,根据循环种养经营模式转换产生的机会成本实行有效的农业生态补偿政策。
行为约束机制在不同推广模式的样本组也有差异。“造血式”低碳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村庄是通过县农技站、村宣传栏等方式,农户获取技术信息也主要是向村里生产大户学习或模仿意见领袖的做法。在“输血式”低碳农业技术推广地区,农户一方面从政府专业农技站、村居委获取技术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加入合作社、渔业组织协会获取信息,进一步降低信息获取成本。其次,资金压力是农户转型生产中普遍的难题,能否获得金融机构贷款也就成了部分农户的关注重点。近海地区农户获取金融贷款的难度系数显著小于内陆地区,主要源于当地渔业局为推广低碳农业模式同农业银行合作,针对当地农户发放专项贷款(例如惠农贷),大大降低农户改变生产模式的资金压力。
再次,多数案例地在绿色农产品的市场监管方面都存在问题。由于稻虾产业链发展不完善,产品市场不规范,缺乏正规鉴定机构及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市场上稻米质量良莠不齐,稻虾共养模式生产的优质生态稻无法获得市场主导价格,收益不高。这时就需要意见领袖带领大家维护自己的权益,要求有关方加强监管,避免“劣稻驱逐良稻”的现象出现。
为更好地探究影响农户采纳低碳农业技术的成本因素,基于实地调研数据,选取近海和内陆两个案例点代表“造血式”和“输血式”两种低碳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对农户采纳低碳循环种养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收益进行比较分析。表6 展示了两种模式下农户的成本与收益。循环种养农业模式以稻虾共作模式为例,传统生产模式主要是水稻种植、池塘精养小龙虾。农户采纳循环种养低碳农业经营模式的亩均产值包括出售生态农产品(水产品)的收入、循环模式带来的农药化肥投入减少节约的成本,参与农业产业链延伸带来的额外效益;亩均成本包括农业劳动力人员成本、整修池塘费用、购买农机设备费用、苗种药物成本、技术知识的学习成本、与农产品收购商谈判的交易费用。
表6 农业低碳循环种养模式与传统种养模式的收益比较
相比于福建诏安县农户的农田平均规模,长丰县作为安徽省重要的粮食生产供应区,受制于粮食生产功能区保护要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稻虾共作农田规模的扩大。从亩产值来看,池塘集约型小龙虾的产值最高,其次是低碳循环农业模式稻虾共养的产值,最后是水稻种植的亩产值,这说明传统的水稻生产盈利能力不足,农作物产值偏低,因此有必要在稳粮的前提下追求更高的作物产出。结合亩均成本和亩均利润上,可以看出,池塘精养小龙虾是一种高投入高收益的生产模式,但是高密度养殖所带来的病害高风险也不容忽视。传统种植水稻则由于作物产值低,导致盈利性偏低。最后,通过与其他模式的比较,不难发现稻虾共养模式的风险大大降低,收益较高,虽然略低于池塘集约化养殖模式,但能满足粮食产区功能,通过养殖小龙虾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当地农民实现稳粮增收。
基于不同的低碳农业推广模式,可以进一步发现,内陆区“输血式”低碳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是一种单一的政府垂直推广方式,短时期内促使农户由传统水稻种植转向高效生态的稻虾综循环种养新模式,但不难发现其存在两点较大弊端:一是由于政府目前将稻虾种养新模式作为一种产业扶贫方式进行推广,但政府倡导推行循环农业模式主要是为了促进农业生产的低碳化,而不仅仅是完成扶贫任务,因此要考虑如何将新模式进一步扩散到非贫困户,提高普通农户采纳的意愿。二是这种“输血式”低碳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具有极强的财政依赖性,造成当地政府行政成本攀高。可见,政府发力的方向亟需进一步改变,将以往完全依赖政府财政补贴来扶持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向推动农户自愿性采纳转变(见图2)。
图2 内陆区低碳农业模式推广改进方向
不同于内陆地区单一的政府垂直推广方式,近海区样本组多主体网络型推广更具可持续性。这得益于两点:其一,有众多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渔业保护协会等农民自身社会经济组织并积极吸纳社员,社内或协会有严格的社内和协会公约,明确当地村民从事生产的规范和处罚条例,并且推行社内资源技术共享,降低社内成员转型采纳新模式所耗费的生产、交易成本,有助于促使农户采纳行为的发生。其二,沿海发达地区,人们的思想更为开放,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更强,并且诏安县当地农户非农收入占比更多,对政府财政依赖性更小,也更愿意加入合作社学习新技术和新模式来改进生产方式。
但也不能忽视“造血式”低碳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现有政府项目资金补贴门槛设置过高,采纳循环农业模式的农田生产规模达到在100 亩以上的大户才能享有20 万元的项目补贴,故应鼓励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通过土地流转方式扩大生产规模,优先采纳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享受规模经济,从而带动更多的农户进行采纳。第二,由于当地缺乏品牌意识,许多采纳新模式后生产的水产品价格在市场上和传统模式生产出来的水产品价格差异不明显,因而挫伤农户转向采纳循环农业模式的积极性。故政府应该多提供市场支持性服务,在海水区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品牌认知度。建议当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在渔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组织和新型农民大专班学员中率先组织开展新模式下水产品的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及品牌建设。同时完善市场监管机制,严格制定质量标准,建议当地渔业部门连同市场监管部门牵头管控,严格检测把关市场上已有的生态水产品牌,筛选出合格的绿色水产品,整改下架不达标的劣质水产品,严防部分农户以次充好破坏优质水产品的市场地位。
本研究基于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区的实地调研数据,构建农户低碳农业技术采纳行为激励机制框架,从行为激活机制,发生机制,约束机制3 个方面挖掘影响农户采纳行为的深层次因素;并以低碳农业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为例开展进一步的讨论,验证前文的实证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低碳农业模式下农户采纳行为兼具自发性(行为态度→采纳意愿→采纳行为)、诱导性(采纳意愿→社会规范→采纳行为)和约束性(知觉行为控制→采纳行为;规制性制度环境→采纳行为)三重行动逻辑,反映农户采纳行为决策过程的复杂性。其次,农户采纳行为影响机制进一步可提炼为行为激活机制、发生机制、约束机制等3 个方面。农户生态责任意识、经济效益认知和技术培训变量会促使采纳行为发生。农户采纳行为受到政府政策补贴、邻里效应、示范户和合作社引导的正向影响;也会受到生产技术获取难度、风险、成本限制、市场环境等的负向影响。“输血式”低碳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更依赖政府财政力量,而“造血式”低碳农业技术推广做法更偏重社会推广力量。第三,低碳循环农业与传统生产模式相比,具有更高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但也伴随着更复杂的生产技术、更高的资金要求。案例点存在推广主体力量失衡问题,在“输血式”低碳农业技术推广样本中,内陆区样本政府力量占于上风,造成财政支出巨大,行政资源浪费,而近海区样本则是第三方非营利组织等社会力量强于政府力量,政府在行业准入,质量监测和产品溯源等规范化、制度化的监督程序上,还需发挥更大的作用。两个样本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政府补贴资源错配、培训不到位、市场监管不完善等问题。
第一,针对农户低碳农业技术采纳意愿高,但实际执行少的现状,强化农户对农业低碳技术的生态认知,激活个体内在生态责任感,激发其行为响应的内生动力。通过对传统生产模式下农药、化肥、地膜等对农业环境产生巨大污染的生态教育宣传,激活农户内在个人规范,树立社会公约,培养低碳农业生产示范户,诱发农户低碳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具体来说,包含以下措施:
(1)政府精准施补,完善农业环境保护生态补偿政策。建立公共财政为主的农业减排增汇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探索除现金、物化补贴以外的多元化补偿方式,同时扩大补贴发放范围,避免局限于示范村和示范基地。相关部门针对实际生产规模、不同生产主体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如家庭绿色农业种养计划,通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低碳农业生产方式的现场指导,推行农产品低碳标准化生产,同时可考虑实行低碳农产品认证制度,从多方面激励农户采纳低碳农业生产方式,不应采取“一刀切”的做法。
(2)充分发挥合作社在推进低碳农业模式过程中的引导作用。首先,鼓励农村建立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农民互助合作社,提高合作社吸纳贫困户的能力,完善合作社的分配机制,对积极采纳低碳农业的社员进行表彰,对农业生产中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谴责、监督或者举报,约束农户的非绿色生产行为。在合作社内树立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困难互助的规范理念,以降低农业模式转型生产的机会成本和风险。
(3)注重生产精英户在生低碳农业推广中的领头羊作用。重视制定精英户的遴选标准,对于教育程度较高、生产规模较大、生产经验较丰富、社会责任感较强的农户应优先推选为精英示范户。构建“农业技术人员+精英户/生产大户+辐射带动户”的推广模式,优先将先进、有限的低碳农业技术资源和培训给予示范户,再通过示范户掌握之后二次传播给周围农户,让更多农户认识到生态农业模式的增产增效作用。优先给予示范户补助资金,适当提升示范户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完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第二,拓宽技术传播渠道,加强技术培训,联合金融机构,进一步减少对农户低碳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约束。具体包括:
(1)拓宽技术传播渠道,降低新模式下农户获取技术的难度。利用农村信用社、农产品销售机构等与农户接触频繁的涉农机构和组织进行技术传播;完善现有基层农技推广组织的服务质量,积极培养乡土人才、土博士,配备技术指导人员,及时给予农户技术咨询和指导,提高基层服务的普惠性,做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通过广播、电视、微信朋友圈等媒体中介传播农业技术,使农户快速掌握生态农业模式生产要领,降低农民获取技术的障碍。
(2)加强技术培训,降低农户采纳低碳农业经营模式的风险。通过完善多层次、多样化的技术培训方式,用好地方教材和地方人才,定期举办真正高效优质的绿色农业培训,降低低碳农业新模式的风险,而不是将培训外包给企业,造成资源浪费。其次,与保险机构合作,提供政策性农业保险,如长丰县政府与国元人寿合作的政策性保险主要针对农产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五月病”,减少当地农民对技术采纳后果的担忧,极大地提高了农民低碳技术采纳的积极性。
(3)联合金融机构,降低农户采纳低碳农业技术的资金压力。政府部门牵头出台针对采纳低碳农业技术的专项贷款扶持资金,比如在近海区诏安县,当地县渔业局为推广循环种养农业模式,同农业银行合作,针对当地农户出台了专项贷款——惠农贷。通过专项贷款扶持计划,可以减轻农户转型前期巨大的资金压力,有效地提升当地农户采纳低碳循环农业模式的积极性。
第三,针对市场环境不健全问题,完善与低碳循环农业相匹配的规制性制度环境,为农户低碳技术采纳提供合法合规性支持。首先,政府要完善绿色农产品注册鉴定机制,树立绿色农产品标准,做好市场监管,避免市场上出现传统生产模式下用过药物的农产品以次充好的现象。其次,建立餐桌农产品追溯机制,实现绿色农产品的溢价,激发农民采纳低碳农业技术,生产绿色农产品的积极性。政府要积极同各大电商企业、批发商合作,完善农产品销售渠道,确保农户生产的绿色农产品能够及时销售。再次,应简化项目补贴申请流程和手续,通过智慧农业大数据综合平台,将以往线下办理的业务转为在线办理,节约农户的生产时间。
第四,构建多元化政策主体协同推动机制,积极发挥第三方组织如农技站、合作社、专业协会、农业科技公司和家庭农场等的作用,形成有效率的社会网络。发挥社会资本的促进作用,通过“合作社+农户+基地”“合作社+公司”等多元模式推动产业链增值建设,政府做好支持性的市场服务,如信息提供,技术咨询、低碳技术孵化和人员培训等,将更多公共财政精准投放到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建设中,通过技术共享、风险共担以降低小农户采用低碳经营方式的门槛与成本。
未来研究应着重关注小农户在农业低碳发展方面的作用与贡献,重点探究分工经济下小农户融入农业低碳产业链的可行路径与分工模式,识别归纳小农户转变低碳生产方式的障碍与激励,规划设计区域内小农户碳交易参与机制与碳收益分配策略等[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