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庆洲
梁思成先生指出,中国古建筑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即台基、屋身和屋顶[5]。
屋顶则由板瓦、筒瓦覆盖,用瓦条、砖或脊筒子垒砌屋脊。屋脊除了满足防雨漏的功能外,还须满足心理上对平安的追求以及艺术上美的要求, 于是各式脊饰应运而生,屋顶成为展示脊饰艺术的舞台。
梁思成先生早在1932年发表的《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6]一文中,就看出山门正脊上的鸱尾,与明清的龙吻很不同,想探索其鸱尾是否辽代原物。梁先生在1951年发表的《敦煌壁画中所见的中国古代建筑》一文中,对敦煌十八窟壁画中的鸱尾以及大雁塔门楣石上的鸱尾以及四三一窟檐的正脊和鸱吻作了一段评论[7]。
刘敦桢先生发表在1932年的为(日)田边泰式著《〈‘玉虫厨子’之建筑价值〉并补注》的中文译文也涉及鸱尾的问题[8]。
梁、刘二位先生已经很重视脊饰探索,但尚未有暇进行深入研究。
为了复原唐构南禅寺大殿的脊饰,祁英涛先生下大功夫开展了对中国古建筑脊饰的深入探索。
一、南禅寺大殿的发现和大殿瓦顶脊饰的修复
南禅寺大殿位于山西省五台县李家庄,重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是国内已知年代最早的木结构建筑物。殿进深、面阔各三间,单檐歇山顶。这座大殿于1953年山西全省普查中被发现,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报南禅寺大殿可能为唐代建筑,经过著名文物保护专家陈明达、杜仙洲、祁英涛等实地考察,确认该建筑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唐代木结构建筑。1972年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组织力量,由祁英涛主持维修方案设计,柴泽俊负责工程实施。1974年8月开始施工,1975年8月工程告竣[9]。
南禅寺大殿的瓦顶经历代重修,现存除部分原来筒板瓦件外,脊兽皆为清代式样。为了恢复唐代建筑的风貌,瓦顶脊兽必须是唐代式样。因此,必须探索正脊两端的鸱尾和戗脊两端的兽头的样式。
祁英涛先生首先整理脊兽的历史资料,特别着重收集唐辽时期的式样,分析其比例变化的规律。依据两条原则确定式样:一是总体比例依据唐代的普遍通则;二是细部花纹尽量以最近区域的纹饰进行选用,以符合地方风格[10]。
正脊两端,唐代初期多用鸱尾,唐中期开始出现了张口吞脊的鸱吻的形象,但大多数仍为鸱尾。据此,南禅寺大殿仍采用鸱尾的式样,具体形象参照近年出土的渤海国上京的鸱尾式样,通身平素,鳍条里圈加宝珠8枚,高宽尺度依照殿身高度及一般鸱尾比例,经过用原大模型在现场试装后, 定为高140厘米,总宽122厘米 。垂脊依一般唐代式样,采用兽面纹。戗脊头不施走兽[11]。
二、祁英涛先生《中国古代建筑的脊饰》是研究古建筑脊饰的里程碑式的力作
由于祁英涛先生对脊饰作了深入的探索,于1978年发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脊饰》[12],主要内容有:早期的脊饰、鸱尾的演变、正脊正中的装饰构件、垒脊的式样、垂兽戗兽及其他。文末他说明此文为研究唐代南禅寺大殿脊饰复原而作此研究,重点放在隋唐,故明清脊饰未列文中。
在文中,祁先生引用了许多考古的成果,也有许多引用了历史文献的记载。文中共绘有10幅插图(图1—10)。
祁英涛先生的论文可谓图文并茂,是研究古建筑脊饰的力作,是當时文物古建筑学界最系统、深入研究中国古建筑脊饰的论文。文中广泛地引用了历史文献,如后汉赵晔撰《吴越春秋》《晋书》《北史》《陈书》《唐会要》《旧唐书》《新唐书》《营造法式》《靖康湘素杂记》《倦游杂录》等十多种。至于各地考古发掘出土的墓葬、壁画、汉画像石、石窟寺、石刻、碑刻、石棺、陶屋及古建筑现存的脊饰,日本唐招提寺鸱尾等等,无不涉及。可见祁英涛先生多方求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资料,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才写出了这一篇高水平的论文。可以认为,该文是古建筑脊饰研究的一座里程碑。
祁英涛先生对我国文物古建筑的保护有多方面的重要贡献,本文仅追述他为复原唐建南禅寺瓦顶脊饰而深入探索古建筑脊饰,不仅使南禅寺瓦顶脊饰重现唐代风采(图11),还于1978年发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脊饰》这一研究力作,为中国古建筑脊饰的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今年是祁英涛诞辰一百周年,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脊饰》这一力作发表45周年。谨以此文表达我对于祁英涛先生的崇敬之情和对祁英涛先生的永恒的纪念。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古城防内涝的智慧和经验研究”资助项目(项目号:51878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