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雄兵
南通市崇川区港闸医院手足外科,江苏 南通 226001
临床中,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属于骨科多发且严重的骨折病症之一,常见于老年人群,且女性罹患率普遍高于男性[1]。据有关文献记载,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通常位于桡骨远端 2~3 cm 处,并伴有下尺桡及桡腕关节损伤,故对患者危害较大,须及时予以手术处理[2]。既往临床多采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但实践证实,该术式创伤性较大,患者常存在强烈的应激反应,加上术后易出现关节强直、骨折畸形愈合及腕关节障碍等一系列并发症,延缓术后康复进程,故效果不甚理想[3]。近年来,单臂外固定架逐渐受到临床关注,且将其用于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中。该技术可通过外部机械力量与骨骼自身刚度避免发生骨折移位、肌肉收缩,同时供以腕关节韧带稳定且持久的张力,以此在最大限度上确保腕关节周围稳定,故反馈普遍良好[4]。但仅单纯依赖于外固定无法彻底治疗该疾病,且常伴随桡神经浅支感觉区障碍。鉴于此,经研究有学者提出,联合微创手术进一步修复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创伤性较小,并有助于稳定骨折端,恢复腕关节,可达到最佳疗效。基于此背景,本研究随机选择2020年1月—2022年6月南通市崇川区港闸医院手足外科收治的50 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单臂外固定架结合微创手术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本院手足外科收治的50 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阿拉伯数字分配法,列出流水号为1~50 所对应的治疗分配表进行分组处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男11 例,女14例;年龄35~69岁,平均(51.26±5.24)岁;病程2~11 h,平均病程(4.32±1.27)h;骨折分型:C1 型2 例、C2 型7 例、C3 型16 例。观察组中男12 例,女13 例;年龄33~72 岁,平均(51.35±5.20)岁;病程3~11 h,平均病程(4.53±1.21)h;骨折分型:C1 型3 例、C2 型7 例、C3型15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取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纳入标准:①均经影像学检查可见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②均已年满18 周岁;③均为新鲜骨折;④均知晓本研究每一项内容,并签署知情协议书。
排除标准:①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②存在肿瘤性疾病者;③合并肝、肾等其他脏器功能严重异常者;④合并精神症状疾病者;⑤存在严重软组织损伤者。
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具体方法为:①待患肢消肿后(骨折5~7 d 后),常规消毒铺巾,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②于上臂1/3 处(上段)应用气囊止血带,从远端桡骨侧入路,选择腕屈肌桡侧处作一切口,切开皮肤,逐层分离,充分暴露筋膜、旋前方肌以及骨折端。③牵引复位至正常长度、尺偏角及掌倾角,克氏针予以临时固定,C 臂机查看复位情况,确保无误后置入钢板,固定螺丝。④再次查看复位情况,达到理想效果后冲洗、缝合伤口,无菌敷料包扎。
观察组:单臂外固定架结合微创手术。具体方法为:①骨折24 h 内开展手术,防止骨折再次移位。②局部浸润麻醉(若患者疼痛感剧烈或骨折情况严重,可予以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屈曲患肢肘关节,一术者握住前臂上端,一术者握住腕部桡骨远端掌侧,同时作对抗牵引(2~3 min),矫正侧方移位及短缩。③克氏针(直径2.5 mm)撬拔、分离碎骨,恢复解剖对位,矫正不平整关节面。④确保复位稳定,单臂桡骨远端外固定架行外固定,置于桡侧,克氏针(直径1.5 mm)经桡骨茎突斜穿过尺侧皮质,到达骨折间隙,必要时螺钉(直径4.0 mm)固定。⑤C 形臂机查看复位情况,确保对抗牵引,外固定针(直径4.0 mm)于腕背侧进入骨折近端及第2 掌骨,妥善固定腕关节。
两组患者均在肿胀消退后(约3 d)开展相关康复锻炼,拍X 线片7 d/次;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按时更换敷贴;术后持续跟踪随访1年。
1.4.1 治疗效果 以Dienst 关节评分[5]为评估标准,结合两组患者手术1年后临床体征对比治疗效果,①优:患处未再感到疼痛,活动自如,握力正常,掌屈、背伸等活动度减少<15°;②良:患处偶尔感到疼痛,但并不明显,剧烈活动时存在一定受限,握力基本正常,掌屈、背伸等活动度减少15~<30°;③中:患处常感疼痛,日常生活及工作受限范围较大,握力较前有所恢复,掌屈、背伸等活动度减少30~<50°;④差:未达以上任一标准。总有效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
1.4.2 关节功能 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1年)采用腕关节患者自我评估量表(Patient-rated Wrist Evaluation, PRWE)[6]及Gartland-Werley 腕关节评分系统[7]评估腕关节功能状态。其中PRWE 量表共包含15 项条目,总分100 分,得分越高,腕关节功能越差;Gartland-Werley 包含主观感受(6 分)、腕关节各方向活动度(5 分)、术后并发症(5 分)以及残余畸形(3 分)4 个维度,满分19 分,得分越高,腕关节功能越差。
1.4.3 并发症发生率 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关节炎、关节僵硬、钉道感染以及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关节功能状态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关节功能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关节功能对比[(±s),分]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观察组(n=25)对照组(n=25)t 值P 值PRWE治疗前65.18±4.71 65.22±4.74 0.030 0.976治疗后(30.56±3.62)*(39.51±3.51)*8.875<0.001 Gartland-Werley治疗前16.27±1.88 16.16±1.74 0.215 0.831治疗后(8.42±1.70)*(11.46±1.26)*7.183<0.001
两组患者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关节炎、关节僵硬、钉道感染以及神经损伤发生率均稍低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在临床,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约占全身骨折的10%~15%左右,多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引起,通常表现为关节部位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8]。有关文献记载,既往临床所采用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不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持久性,术后骨折易再次发生移位,且常出现畸形愈合、功能障碍等不良并发症,故推崇度不高[9]。近些年,随着医疗技术不断深入,微创手术因其弥补了传统开放术式具有的创伤大、并发症多等不足之处,现在临床被得到广泛应用,且已成为外科手术发展趋势[10]。基于此,单臂外固定架结合微创手术应运而生,且疗效确切,现已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方面起到了无可比拟的作用。
以此为背景,本研究给予对照组患者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单臂外固定架结合微创手术治疗,经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虽相差不大,但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稍高于对照组80.00%(P>0.05);且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作为传统术式,术者虽可通过骨块复位恢复关节面正常生理状态,从而达到改善腕关节功能的目的,但该术式创伤性较大,固定方式相对不稳定,故术后并发症较多。而撬拔复位法指的是联合外固定,通过骨质解剖结构及腕部韧带张力,促使骨折复位,保护骨膜完整性,恢复血液循环修复能力。观察组应用的单臂外固定主要通过自身张力预防肌肉收缩或骨折移位,从而促使骨折复位。外固定支架虽具有创伤性小、操作便捷、价格低廉等优势,但易发生成角畸形,且关节面恢复较差[11]。因此笔者辅助应用经皮克氏针闭合复位术以弥补这一不足,以此尽最大限度确保关节面完整,提高复位稳定性。同时该复位术对肌腱损伤较小,且取出方便,无须再次住院。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其需对患处解剖复位,手术步骤相对较多,术中出血量较大,常易累及周围血管及组织。因此,观察组术后恢复效果普遍优于对照组。另外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观察组关节炎、关节僵硬、钉道感染以及神经损伤发生率均稍低于对照组。与姚恩洋等[12]学者研究结果,在实施了单臂外固定架与微创手术联合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印证。这也进一步说明了相较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单臂外固定架结合微创手术也具有一定的弊端。因此,笔者建议临床医师在术中尽量选择无溃烂、无破损皮肤做切口,且应熟练掌握骨折解剖结构,不断提升自身复位技术,避免术中出现神经血管损伤等不良情况,同时需指导患者尽早开展肢体功能锻炼,以此促进疾病康复。
综上所述,单臂外固定架结合微创手术对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且安全性尚可,具有推广作用。但本研究存在患者地域存在局限性、样本量较少等不足之处,在后期需进一步增加样本量,进行大范围、多中心的研究试验来提高结果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