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亦凡,邢丰,冯国安
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血液科,江苏盐城 224100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为获得性自身免疫疾病,多为自身抗体致敏的血小板(platelet, PLT),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所致,该类疾病在发病后,多程度严重。自发性出血属于该病在发病后的主要表现,且症状的严重程度存在较大的个体化差异[1]。调查显示,多数患者在诊断后12 个月内,可表现出自发性PLT 水平减少症状缓解,25%以上的患者可发展至ITP。体内的血液循环中,PLT 的数量受产生数量、进入血液循环数量、被破坏数量等因素影响。促进PLT 生成、抑制PLT 过度破坏机制,为目前对ITP 实施治疗的关键。现阶段的临床治疗指南中指出,IPT 实施治疗的一线治疗方式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接受促血小板生成类药物、罗米司亭、脾切除等作为基础二线治疗[2]。患者接受二线治疗的主要原因为合并出血症状与风险、确诊为难治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缓解病情以及围术期管理等。随着ITP 治疗的不断发展,如何选择最佳的二线治疗药物,依旧存在较大的挑战。本研究经一线治疗失败后的ITP 患者应用艾曲波帕实施二线治疗为研究目的,选取2022 年1月—2023 年3 月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收治的40 例ITP 患者进行研究,并对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择本院收治的经一线治疗失败的40 例IT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 例。对照组中男13 例、女7 例;年龄为20~58 岁,平均(37.92±2.41)岁;病史1~12 年,平均(4.25±0.29)年。治疗组中男14 例、女6 例;年龄为23~60 岁,平均(37.89±2.42)岁;病史1~13 年,平均(4.26±0.27)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要求,患者及家属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参考《血液内科学》第三版,患者符合ITP 诊断标准;②一线治疗后无效或者是复发;③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满足临床研究需求。
排除标准:①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严重功能损伤者;②合并恶性肿瘤者;③合并其他可致血小板水平异常疾病者;④ 对本次治疗药物不耐受者;⑤合并精神疾病史者。
对照组采用汉利康利妥昔单抗(国药准字S20190021;规格:10 mL:0.1 g/瓶)进行治疗,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每星期进行一次,疗程22 d,共计给药4 次。每个化疗期第1 天用药,初始状态下的静脉滴注速度控制在50 mg/h,在给药1 h 之后,需要每隔30 min,按照50 mg/h 的标准增加给药,直至达到400 mg/h 的标准为止。在确定患者已经逐渐适应后,将起始状态下的给药速度控制在100 mg/h,同样每隔30 min,按照100 mg/h 标准增加给药,直至最大400 mg/h 的标准为止。
治疗组采用艾曲波帕(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70387;规格:25 mg)进行治疗,通过口服方式给药,用药的起始剂量设定为25 mg,1 次/d,连续用药4 个星期。在用药后,以血小板计数水平的变化情况,对个体化用药剂量及时调整。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5、血小板计数。清晨取空腹血液标本,在1 000 r/min 的条件下进行离心,半径大小为10 cm,持续时间为20 min,分离得到血清之后,以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主要包括CD3+、CD4+、CD8+,以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测定。
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血小板计数水平达到100×109/L,且没有出血等相关症状出现。有效:治疗后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水平≥30×109/L,但没有达到100×109/L,至少为基线血小板计数水平的2倍,但未出血。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甚至发生恶化[3]。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比较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后复发率。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脱发等。
选择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及率(%)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治疗组干扰素γ 水平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5 和血小板计数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5、血小板计数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5、血小板计数比较(±s)
组别对照组(n=20)治疗组(n=20)t 值P 值白细胞介素-5(ng/L)治疗前0.99±0.15 0.97±0.09 0.511 0.612治疗后1.25±0.16 1.92±0.08 16.750<0.001干扰素γ(ng/L)治疗前18.62±2.09 18.97±2.13 0.525 0.603治疗后15.16±2.01 11.43±1.68 6.368<0.001血小板计数(×109/L)治疗前58.43±2.76 59.06±2.14 0.807 0.425治疗后81.75±12.62 124.13±10.75 11.433<0.001
治疗后,治疗组CD4+、CD3+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对照组(n=20)治疗组(n=20)t 值P 值CD4+CD8+CD3+治疗前35.03±2.46 35.09±2.54 1.341 0.188治疗后40.68±1.61 46.61±1.70 9.684<0.001治疗前29.26±2.75 29.27±2.81 0.921 0.363治疗后28.50±3.16 22.23±2.49 6.369<0.001治疗前46.32±3.86 46.08±3.70 0.201 0.842治疗后49.16±2.25 52.83±1.51 10.447<0.001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和治疗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后复发率比较[n(%)]
ITP 指的是,由于血小板的生成量不足,或存在缺失等原因,而导致出现的一种免疫性疾病[4]。由于该病患者机体的免疫介导机制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导致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对血小板予以过量释放,导致不同程度的血小板水平降低,严重时可造成皮肤黏膜出血。一般临床针对该类疾病的治疗,多经糖皮质激素治疗,但该类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并不理想,多需开展二线治疗[5]。
一般会由于患者确诊为难治性疾病、存在明显出血风险或症状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患者需要接受二线治疗,而二线治疗中,药物治疗为最佳选择[6]。利妥昔单抗属于二线治疗过程中的一种常用药物,其为抗CD20 单克隆抗体,在二线治疗中的应用较为广泛[7]。但正常生理状态下,B 淋巴细胞会携带CD20 分子,因此,自身血小板有一部分也存在被清除的风险,因此实际应用效果往往不是十分理想[8-10]。
艾曲波帕属于可以通过口服途径给药的一种非肽小分子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类药物,该类药物同样也是目前临床对ITP 实施二线治疗的一种选择[11]。非肽小分子促血小板生成素可以对血小板生成进行调节,并且其作用机制,几乎涉及巨核细胞发育过程当中的每个环节。药代动力学显示与剂量呈现明显线性关系,消除半衰期在21~32 h 之间。有研究显示,艾曲波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血小板水平,并且减轻患者出血的程度,停止或者是减少ITP 伴随治疗中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例如上呼吸道感染、头痛、腹泻、鼻咽炎、转氨酶升高等。长期应用的数据不多,有成人临床研究显示,并未增加血栓的发生风险,由此反映出,该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明显,安全性较高[12-14]。有研究显示,应用该药物治疗后,T 细胞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白细胞介素-5 水平明显升高,干扰素γ 水平有所降低,并且显示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15]。本次研究中,治疗组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5、血小板计数以及CD4+、CD8+、CD3+指标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与以上研究结果相似,由此反映出,相较于利妥昔单抗,艾曲波帕治疗ITP患者的效果更为明显,可显著提高患者免疫力。有文献报道,采用艾曲波帕实施二线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5%,本次研究中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两者比较本次研究稍高,经分析其可能与本次研究样板容量较小有关。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研究可说明,经一线治疗失败后的ITP 患者应用艾曲波帕实施二线治疗,能够帮助改善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5、血小板计数、免疫功能等相关指标,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防止病情在治疗后复发,使治疗总有效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