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背景下湖南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研究

2024-01-12 16:23:09朱向军陈芳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3年20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目标新基建规格

朱向军 陈芳

[摘 要]在“新基建”背景下,湖南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首先深入探讨“新基建”背景下湖南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内涵和特征。其次,分析“新基建”对湖南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的多维拓展和培养规格的提升与精细化上。最后,提出“新基建”背景下湖南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具体内容,培养目标方面包括全面掌握土建核心知识和技能、拥有适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综合素质、具备国际视野和开放合作精神;培养规格方面需细化和明确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即知识深度与广度的规格、技能与操作能力的规格、问题解决与创新能力的规格等,旨在为湖南及其他地区的高职院校在“新基建”背景下的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新基建”;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湖南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20.075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3)20-0236-03

0     引 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推动国家进步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新基建”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不仅包含传统的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还涉及5G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在此背景下,土建类专业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支撑,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亟待研究和优化,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新需求[1]。

湖南省作为中国中南部的重要省份,经济发展活跃,拥有众多高职院校和丰富的教育资源。然而,湖南的高职土建教育在应对“新基建”带来的挑战时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如课程设置滞后、教学手段单一、与产业需求脱节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湖南土建人才的培养质量,还制约湖南在“新基建”浪潮中的作用和地位。对此,本文旨在研究“新基建”背景下湖南高职土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通过深入分析“新基建”的要求,明确湖南高职土建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并探讨符合“新基建”需求的培养规格,以期为湖南高职土建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1     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内涵和特征

1.1   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与特征

人才培养目标是在一定教育理念指导下,教育对象在知识、能力、素质和态度等方面应达到的预期目标[2]。首先,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这包括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人才培养目标应符合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即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良好的综合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再次,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对工程人才的要求,包括在“新基建”背景下对土建类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技术水平和应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的要求。此外,人才培养目标还必须符合工程人才培养和成长的规律,即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的循序渐进,以及个人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最后,人才培养目标应与高等学校的办学层次和具体办学条件相适应,兼顾湖南地区的实际情况和资源优势,以更有效地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

1.2   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内涵与特征

人才培养规格是指在教育培养过程中,经过学校的培养和个人的努力,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质量标准[3]。首先,知识掌握方面。人才培养规格应明确毕业生应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包括土建工程基本理论、工程设计、施工技术等,并对新兴领域如绿色建筑、智能建筑等有一定的了解。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土建工程与电子信息、新材料科技、生态环境等学科的交叉越来越深入,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还需具备一定的跨学科知识,以促进项目的多元化和高效发展。其次,应用能力。规格应要求毕业生具备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的能力,一方面,毕业生应具备完整、系统的设计思维,能够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进行方案设计、结构选择以及材料配置。另一方面,毕业生还应具备高效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确保工程进度与质量的双重目标。此外,现场安全管理、质量控制以及与各方沟通协调也是施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能力。最后,创新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面对工程问题时,毕业生应具备独立思考、分析问题、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的能力。这一能力在“新基建”背景下尤为重要,因为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往往要求工程师具有更强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新基建”对湖南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影响

2.1   培养目标的多维拓展

“新基建”作为一种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模式,主要聚焦于数字经济、智能化、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在此背景下,湖南高职土建類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受到多维拓展的影响。首先,“新基建”的一个核心方向是数字化和智能化,这使得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建筑工程和管理。学生需要在数字技术、智能化解决方案以及与之相关的新工具和技术上有更高的敏感性和掌握程度,教育教学中也会更多应用数据分析、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拓展,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完成学业后更好地适应工作场景的变化,同时也具备在数字化和智能化环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4]。其次,“新基建”强调了基础设施建设的综合性和多样性。在传统的土建类教育模式下,学生主要学习关于建筑结构和材料的知识。然而,“新基建”要求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理解建筑本身,还需要了解其如何融入更大的城市和区域环境中。例如,交通系统、通信网络和能源设施等方面的知识对土建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这要求人才培养目标在横向上进行拓展,覆盖到更广泛的领域[5]。再次,随着“新基建”中智能交通和物联网等领域的发展,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的学生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跨学科知识。这意味着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在纵向上进行拓展,使学生不仅在土建领域有深入的了解,而且能够理解和应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如计算机科学、交通工程、通信技术等。最后,随着“新基建”项目的增加,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的学生也需要具备更强的项目管理和协作能力。在复杂的“新基建”项目中,各种因素如时间、成本、质量、人力等需要项目经理、工程师、建筑师等进行有效的协调和管理,这要求土建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中加入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的相关内容。

2.2   培养规格的提升与精细化

在“新基建”背景下,湖南高职土建类专业在培养人才方面面临着规格提升与精细化的需求。首先,湖南地区的“新基建”项目往往具有高技术和复杂性,如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等。这些项目对工程质量和技术水平的要求很高,直接推动了对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人才技能水平的要求提升。对此,湖南高职院校在培养土建类专业人才时必须提高教学和实践的标准。其次,“新基建”中的项目多以创新为特点,对于解决具体问题具有针对性,这使得土建类专业的教育需要更加精细化地关注各个领域和技能。在“新基建”背景下,学生可能会面对不同类型的工程问题,这就要求他们掌握全面的知识体系,同时具备灵活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与此同时,培养规格在细节上也要变得更加严谨,包括对学生的评估体系、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等。此外,“新基建”强调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对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的精密程度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使得湖南的高职院校在培养规格上必须提升,以适应这些新技术的要求[5]。过去在测量和施工方面的精度要求可能相对较低,但在数字化和智能化背景下,对工程建设精度的要求大大提高。与此同时,“新基建”背景下工程建设与管理更加复杂,使得湖南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需要调整培养规格。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土建知识和技能,还需要理解项目管理的复杂性,包括合同管理、风险管理等,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应用。最后,由于“新基建”涉及的技术和理念往往是全球范围内的前沿动态,湖南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国际视野,了解和学习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规格上考虑如何将国际标准和经验融入教学内容与

实践。

3     “新基建”背景下湖南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具体内容

3.1   人才培养目标

一是需要学生全面掌握土建核心知识和技能。湖南高职土建类专业应培养学生全面掌握土建工程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包括但不限于工程测量、工程材料、土木工程结构、施工技术等。这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使他们能够在“新基建”领域从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等工作。二是拥有适应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综合素质。“新基建”不仅包括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涵盖了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湖南高职土建类专业需要调整课程设置,其中主要包含新兴技术和理念,如数字化建造技能、智能工程管理能力、绿色建筑理念等。同时加强实践教学,以便培养学生适应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三是具备国际视野和开放合作精神。在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关注国内的工程项目,还要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国际上的最新技术和标准。因此,培养目标还应包括培养学生具备国际视野和开放合作的精神,能够在国际合作项目中发挥作用。四是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新基建”背景下,面对复杂和多变的工程环境,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学生需要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因此,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对新技术、新方法探索的兴趣,并教会他们运用系统思维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五是培养学生处理地区特色工程问题的能力。湖南省具有独特的地理和文化特点,土建类项目往往涉及山地工程、水利工程和历史文化保护等。因此,高职土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包括培养学生处理地区特色工程问题的能力,让他们了解和掌握与湖南地区特定环境和文化相关的土建工程知识和技术。六是强化学生在土建领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新基建”强调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土建类专业的学生应具备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土建问题的能力。对此,高职院校应在教学过程中加强BIM、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工具和技术的训练,使土建类专业的学生能够有效运用这些工具和技术解决土建工程问题。

3.2   人才培养规格

“新基建”背景下,湖南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制定,需細化和明确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达到的质量标准,适应“新基建”的技术变革和湖南地区的发展需求,制定的规格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知识深度与广度的规格。在知识深度方面,强调学生应掌握土建领域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如工程力学、材料科学和结构工程。而在知识广度方面,应强调学生需要了解与土建相关的多个领域,如环境工程、项目管理和智能建筑技术。制定明确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以确保学生在毕业时达到所需的知识深度和广度。二是技能与操作能力的规格。制定针对技能和操作能力的规格,强调学生应具备土建类专业所需的基本技能,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绘图、工程测量和建筑施工技术。为此,可以通过建立模拟实际工作环境的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和应用知识。三是问题解决与创新能力的规格。制定的规格应包括学生在解决工程问题和创新设计方面的能力。可以通过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参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同时鼓励他们运用创新思维来寻找问题解决方案。四是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的规格。土建项目往往需要团队的协作。制定的规格应强调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团队项目和演示,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在团队中有效工作,以及如何清晰地传达他们的想法和解决方案。五是实习标准的规格。土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规格制定中应明确规定学生的实习要求。例如,可以规定学生必须完成一定小时数的工程实习,实习地点应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标准,并且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完成一定的实际工程任务。六是学术研究与持续学习的规格。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学生需要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规格制定应强调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并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此外,强调学生应具备持续学习意识,以适应行业的快速

发展变化。

主要参考文献

[1]程宜康.对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若干认识[J].职业技术教育,2016(31):21-26.

[2]陈新民,周朝成,任条娟,等.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探析:基于特色创建的思考[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38-42.

[3]何宗花,裘汉琦,陈利.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及其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08(26):10-12.

[4]张炳生.工程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模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6):38-39.

[5]肖仁政,王作兴.高职教育土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9-13.

[收稿日期]2023-04-15

[基金项目]2021年度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科教联合项目“新基建背景下湖南高职土建类特色专业群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研究”(2021JJ60017)。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目标新基建规格
近3成苗企难以维持!规格越大越亏,2022如何让泥鳅赚钱?
当代水产(2022年6期)2022-06-29 01:12:08
闭月羞花
宝藏(2021年6期)2021-07-20 06:12:22
关于“新基建”下信息通信高校学科发展的探讨
山钢日钢1.2mm极限薄规格带钢的生产实践
山东冶金(2019年1期)2019-03-30 01:35:30
远东智慧能源 掘金“新基建”风口
英才(2019年2期)2019-03-26 02:29:52
2019,“新基建”竞争吹响号角
环球时报(2019-01-24)2019-01-24 04:30:34
外媒拿中国在西沙“新基建”说事
环球时报(2017-03-16)2017-03-16 06:42:28
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考试周刊(2016年88期)2016-11-24 14:45:59
浅谈中职学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
职业(2016年11期)2016-11-23 20:48:22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浅谈
财会学习(2016年19期)2016-11-10 05:4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