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欣 彭少明 朱永楠 李卓成
摘 要:为有效评估河南省水资源供需水平和水资源消耗强度,量化评价区域水资源利用状况,将能值理论与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相结合,构建三维能值水生态足迹模型,评价了2008—2020 年河南省能值水生态足迹广度和深度度量的水资源利用时空变化,预测了河南省2021—2030 年人均能值水生态足迹。结果表明:时间尺度上,研究期内河南省多年人均能值水生态足迹广度为0.07 hm2、能值水生态足迹深度为1.76,总体变化趋势呈M 形,在2013 年、2019 年达到峰值,分别为2.42 和2.68;空间尺度上,人均能值水生态足迹与能值水生态足迹均显著正相关,其中人均能值水生态足迹广度南高北低,能值水生态足迹深度南低北高;预测2021—2030年河南省人均能值水生态足迹仍呈缓慢增加趋势,2030 年将增大到0.117 hm2。
关键词:能值理论;水生态足迹;空间自相关;灰色预测;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 j.issn.1000-1379.2023.12.014
引用格式:李嘉欣,彭少明,朱永楠,等.基于能值理论的河南省三维水生态足迹评价与预测[J].人民黄河,2023,45(12):76-82.
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也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系统评价并量化区域水生态足迹是合理配置水资源、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1992 年William Rees 创立的生态足迹分析法,用统一的消费标准度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1] ,被广泛应用于人地关系及区域可持续能力核算。学者们围绕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2-3] 、区域功能差异[4] 和区域比较优势[5] 開展了大量研究,将以能量分析为核心的能值分析理论与生态足迹分析法相结合[6] ,从热力学与能量传递规律的角度对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诠释[7] 。目前,国内水生态足迹研究多集中在分析区域水生态足迹、水生态承载力[8-9] 、水生态赤字和水生态盈余[10] 的动态变化,虽然能够核算人类水资源消费对自然水资源流量资本的占用,但无法判断对其占用程度或对存量资本的消耗程度[11] 。三维生态足迹模型[12] 通过引入生态足迹广度和深度指标,将生态足迹的研究向纵向扩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被广泛应用于国家[13] 、省市[14] 、城市群[15] 等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