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闻的“曲线美”

2024-01-12 05:53柯杨
新闻爱好者 2023年12期
关键词:角度

【摘要】文似看山不喜平,新聞表达亦如此。视角是不是独特、表达是不是新颖、传播点找得准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件新闻产品新闻价值挖掘得是否充分,以及能否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从新闻表达的“曲线美”切入,结合新闻实践中的成功案例,对什么是新闻的“曲线美”、新闻表达“以曲代直”、新媒体产品怎样借助“曲线美”成功抵达用户等方面展开分析论述。

【关键词】曲线美;角度;主题宣传;新媒体产品;传播点

曲线美,被视为源于自然界的美,素来与艺术创作高度关联,比如书法讲究曲直相生,建筑追求曲径通幽,舞蹈展现婀娜多姿等。清代袁枚在《与韩绍真书》中写道:“贵曲者,文也。天上有文曲星,无文直星。”文似看山不喜平,其实在新闻表达中,曲线美也有着相当广泛的运用空间,甚至决定了一件产品的成败。

新闻的“曲线美”体现在哪些地方?对于新闻表达来说,用曲说代替直陈,能起到怎样的作用?新媒体产品怎样借助“以曲代直”,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本文将结合实例一探究竟。

一、新闻的“曲线美”与独特视角、新颖表达密切相关

2023年10月18日,《河南日报》“中原风”版面刊发了一篇文章《小米 小车 小曲》,记者行走位于一河两地的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挖掘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的相似性、规律性。

党的二十大后首次国内考察,习近平总书记选择了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在考察中他饱含深情地谈到,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

人们对红旗渠精神、延安精神耳熟能详,跟相关主题的宣传报道不绝于耳不无关系。怎样抓住“一脉相承”这个关键词,进一步展现、阐释好这两种伟大精神?河南日报社记者另辟蹊径,借由两地共有的三种细微载体——一碗小米汤、一架木质车、一曲劳动歌,带领读者走进热血沸腾的延安十三年和红旗渠建设时期,倾听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一句句朴实的大白话,自然而然得出这样的结论:两地精神一脉相承,源于它们都忠实传承伟大建党精神所赋予的精神基因,包括崇高的理想信仰、执着的初心使命、坚定的革命精神、彻底的牺牲精神、顽强的奋斗精神等。

像文章《小米 小车 小曲》一样,小切口反映大主题,是新闻写作的常见手法,也是新闻表达“曲线美”的典型体现。“曲指”,就是在表达时不直接指称对象,或不直接说出某事物,而是换一种曲折的说法,让人明白其所指。借用这一修辞手法的释义,新闻的“曲线美”不妨这样定义:新闻表达中,通过曲折的视角展示报道对象、展现报道主题,由此带给人们美感。

在实践中,新闻的曲线美主要有以下3种体现: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在第3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光明日报》推出的长篇报道《神山村三日》,被誉为“小山村折射大变化,小细节抒发大情怀”的代表作。调研组走进井冈山市茅坪镇神山村,在走访、倾听、感知中,探寻神山村从人迹罕至的偏僻小山村,到如今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实现惊天巨变的密码。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前文已经提及,此处我们重点谈谈“大”和“小”的选择及关系问题。正是由于记者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指引、党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这样的“大主题”心中有数,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内容、意义和影响有着清晰的认知,同时善于寻找神山村这样集革命老区、偏远山区特点于一身,接续奋斗锐意进取颇有典型意义的“小切口”,微观而不渺小,具象而不琐碎,全局与个体、宏大与细微、厚重与轻盈很好地融为一体,才成就了这篇获奖作品。

以实代虚,虚实结合。2023年七夕当天,新华社推出的全媒体产品《快来看,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情书有多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它以“文字+图片+动图”的方式,讲述了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朝,商王武丁和王后妇好这对“模范夫妇”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妇好伤风了,她会生病吗?”“妇好的牙痛缓解了吗?”“妇好最近身体虚弱,请祖先保佑她早日康复。”……商王武丁时期的数万片甲骨中,涉及“妇好”的卜辞就有200多条,字字牵挂,句句相思。七夕素有“中国情人节”之称,无需直陈爱情有多动人心魄,把这样一个缠绵悱恻的历史故事搬到手机上,就能起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效果。不仅如此,通读全篇,还能学到不少跟甲骨文、商王朝、殷墟有关的历史知识。这件产品以实代虚、以形传神的手法运用,着实令人赞叹其策划之妙、角度之巧。

推陈出新,形成反差。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科技创新主题的宣传报道分量越来越重。诸多创新要素中,怎样报道好企业这一创新主体?一位资深新闻人这样启发一线采编人员:那些企业“谢绝参观”的内容,往往是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彰显记者思考力、发现力的很好视角。的确如此,采访中遇到“谢绝参观”,通常人们都会绕道而行,但如果抓住这个常人回避的角度深挖,更容易发掘采写出令人感兴趣的新闻。逆向思维“就是遇到事情倒过来想一想,从相反的方向和角度来观察问题,从而发现人家没有注意到的新鲜事物,或者别人不曾采用的表达方式”[1]。“谢绝参观”便是逆向思维、“反弹琵琶”式的典型操作,从反差、反常的角度切入,展现他人所未见,是化旧为新、把熟悉题材做出新意的好办法。

其实,新闻的“曲线美”并不深奥难解,很大程度上是由记者观察的视角、新闻报道的角度所决定的。新闻宣传业内人士喜欢用“横看成岭侧成峰”来形容角度的选择对于新闻报道的影响,角度不同,呈现的方式、起到的效果就有不同。因此,细心观察、潜心钻研、悉心体会,寻找独家角度,往往成为优秀记者精练业务的“必修课”。

二、“曲说”新闻能起到增添韵味、深化主题、调动情绪的作用

曲则有情、曲则生韵,完美呈现新闻的“曲线美”,能让宣传报道散发出独特的魅力,摆脱“千篇一律”,令人眼前一亮,从同类题材中胜出。这也是不少情况下,曲说比直陈显得更为“高级”的原因所在。

对于“曲说”的作用,中外名家都有着深刻认知。譬如老子有句名言:曲则全,枉则直。英国军事家利德尔·哈特在《间接路线战略》一书中写道:“从战略上说,最漫长的迂回道路,常常又是达到目的的最短途径。”广义上讲,“曲说”不仅适用于个人的修养和生活,也适用于社会的治理和发展,当然也包括新闻的表达和呈现,无论是以文图为主的纸媒内容,还是技术赋能的新媒体产品,都能借助“曲说”起到点亮文字、深化思想等作用。

反转叙事,使故事更加精彩。河南农业大学退休教授王泽霖,最近这两年成为中央、省、市等各级各类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这位古稀老人因为前后两次捐款闻名,他将毕生科研转化结余的收入8208万元全部捐给学校,助力建设P3实验室后,他又捐出300万元个人奖金,支持青年人才科研创业。然而这位新闻人物的“看点”不止于此,他本人生活简朴,能步行不骑车,能骑车不坐公交车,能坐公交车绝不打出租车,这种对自己小气、对国家大方的行为,形成了很大反差。有的媒体充分挖掘这种反差,在报道中通过反转叙事,让一位专注和热心科研事业,毫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科学家形象跃然纸上。比如央视新闻刊发的《8000多万!对自己“抠门”一生,为这事却“挥金如土”》,《大河报》刊发的《河南“抠门”教授,原来如此可爱可敬》等,仅看标题就让人预感到,这会是一个细节满满、相当精彩、可读性强的好故事,从而勾起人们的阅读兴趣。

由点及面,让主题更为深刻。新闻行业内有句俗语,“宁要一锥子,不要一锤子”。意思是说,“一锤子”对人的影响有限,不如“一锥子”一下就能扎出血来。这句符合压强原理的俗语,意在告诉采编人员,采写报道、制作产品时要聚焦、聚焦、再聚焦,改变接触面,很可能就改变了对新闻价值的彰显、对主题深度的开掘,也就改变了报道和产品影响力的大小。在新闻实践中,大家惯常使用从点到面、点面结合的报道手法,找准大众感兴趣、好理解的点,细究、追问、深剖,把鲜活的点与整体的面有机结合起来,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工作性、回归新闻性,使观者在更短时间里领会作者深意。相反,如果从面上来到面上去,浮光掠影、泛泛而谈,很容易让人感觉枯燥,索然无味。正如业内人士所说:“新闻报道的深度受新闻报道角度的制约,好的绝佳的报道角度,会将新闻的深度拉长,使新闻报道的内容厚重而详细,增进受众对新闻内容的了解。”[2]

激发情绪,为传播插上翅膀。在新媒体平台上,情绪对于产品传播起着重要作用。翻看每年的普利策新闻摄影奖,不难发现获奖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能极大激发调动人的情绪,有的引人深思,有的令人伤感,其中既有愤怒的宣泄、无声的控诉,也不乏温柔的凝视、美好的瞬间。在此仅举一例,摄影师Earle Bunker拍摄的Homecoming(中文译为《归来》)。这张照片记录了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士兵罗伯特·摩尔中校,经过16个月的部署后返回家中,在火车站被亲人迎接的场景:中校拥抱着他的七岁女儿,他的妻子掩面哭泣,可爱的小侄子在旁边看着这一幕。这张摄影师蹲守良久才拍摄下来的照片,尽显“曲说”之妙:画面上每一个人物都没有露出正脸,尽管看不到他们或欣喜或激动或好奇的表情,但那父亲俯身拥抱、女儿踮脚亲吻、妻子捂脸哭泣的动作,瞬间就能把饱满的感情传递给观者。和画面中的人物一起哭过笑过之后,对于战争的反思就如潮水般涌来。这种紧紧抓住情绪、迅速产生共鸣的上乘之作,自然能够获得由衷的、自来水式的点赞转发,在新闻史上留下永恒的一笔。

三、找准“传播点”挖掘“曲线美”,有助于提升新闻价值优化传播效果

进入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成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主战场、主阵地、最前沿。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新媒体产品成为内容生产的主要构成,形式手段、平台渠道的创新势在必行。怎样让新媒体产品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不妨从增添“曲线美”的角度,多做一些思考和探索。

随着传播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传统媒体在最近这几年,经历了转型最复杂、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摸索、反思、收获、成长,越来越多的媒体人注意到,要想策划制作出一件成功的新媒体产品,必须找准传播点在哪里,而传播点的寻找,不仅与传播效果高度关联,也符合新闻价值内涵扩展改变的轨迹,换句话说,对互联网传播规律吃得越透,传播点找得就越准。

众所周知,作为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新闻价值包含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真实性等要素。在社交媒体环境下,时新性要素已经被即时性所取代。此外,事实本身是否具有社交性和分享性,也成为新闻价值大小的新标准。一个事件中,那些能表明自己价值观和态度、能表达个体情感的信息,就是引发网友分享欲的“点”,也就是新媒体产品的传播点。把传播点提炼出来,不仅能让大众普遍感兴趣的社会新闻更具传播性,还有助于实现“硬话软说”,促使重大主题宣传、“四季歌”式新闻抵达用户,可以说是对新闻曲线美的很好展现。

这方面的实例比比皆是。2023年10月25日,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3名航天员组成的神舟十七号乘组首次亮相。人民网官方微信号迅速推出一篇文章,标题为《01这段话,狠狠共情了!》,把传播点放在指令长汤洪波接受中外媒体记者集体采访时所说的一句话上:“曾经积贫积弱的神州大地,现在却是这个星球上最亮最美的地方。”从这句话切入,展现国家富强、科技进步带给航天员、带给每一个人的自豪感。同样是这家媒体,其微信视频号发布的28秒短视频,标题却是《汤洪波形容航天员有多警醒:即使睡着了也要睁着一只眼睛》,相比而言,这样的标题更加“平易近人”,吸引力更强,更容易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分享欲。文图表达为主的平台和视频平台,用户群体的喜好有所不同,但这两种呈现方式、两个鲜活标题,都是找准传播点、挖掘曲线美的具体体现。

传播点和重大主题宣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拉一根绳牵出一头牛”来形容。要让重大主题宣传避免说教味儿,真正做到让老百姓爱读、爱看、爱听,就必须让“硬话题”实现“软着陆”,曲说显然比直陈效果更好。找到传播点,就相当于找到了表达主题、抵达用户的桥梁和纽带。值得关注的是,新媒体产品和传统媒体的文字报道,二者的传播点有相通之处,也各有特点。后者以讲故事、写细节为主,前者更倾向于找各种“点”,比如引人发笑的笑点,戳人心窩的泪点,令人失望或愤怒的槽点,普及相关知识的知识点,活用各类网络梗的流行点,言之有理认同度高的思想点,等等,它们都是让网友主动点评转、让主题宣传更具感染力和影响力的“解锁键”。

四、结语

“曲线美”展现得当,完全可以成为新闻产品脱颖而出的利器,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实际操作时不宜一叶障目、以偏概全,更不能胡乱联系、生搬硬套。什么样的切入点最能传情达意,什么样的传播点最能吸引浏览?曲说和直陈怎样把握分寸、有机融合?变化万千,贵在自然,新闻界老前辈在业务上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告诉我们,不断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练就过硬本领,才能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不着痕迹尽显美感。

参考文献:

[1]刘海贵,尹德刚.新闻采访写作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5.

[2]韩庆权.浅析报道角度与新闻深度[J].新闻传播,2013(2).

作者简介:柯杨,河南日报社高级记者(郑州 450008)。

编校:王志昭

猜你喜欢
角度
神奇的角度
角度与构思——张固《独秀山》及其他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换一种角度思考生活
角度不同
人啊
要懂得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书法
换个角度
如何选择报道角度
从内部审计的角度探索跟踪审计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