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毅
党外知识分子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力量和宝贵人才资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江苏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新征程上,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把全省党外知识分子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处理知识分子问题的历程,可以看出,什么时候处理得好,党和人民事业就蓬勃发展;什么时候处理得不好,党和人民事业就容易遭受挫折[1]。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关键是要学会同党外知识分子打交道,特别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这样才能把党外知识分子这个阵地守好。进入新时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新的时代任务和历史使命,必须团结包括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形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一、做好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
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2]。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体现到坚持和加强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等各个维度。党外知识分子是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一战线各界代表人士的源头,也是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力量。当前,绝大多数党外知识分子对党的政治制度和执政能力都比较认同,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较高认同,对我国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但与此同时,也有少数党外知识分子心存疑虑,热衷于关注与主流不同的声音。这些思想认知上的摇摆、偏差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教育引导,将进一步滋生不良情绪和负面思潮,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扩大党的执政基础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加强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党外知识分子不断增强政治辨别力,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是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现实要求。党的二十大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实现这一伟大目标,需要包括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知识分子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民族复兴的最宝贵资源。当前,党外知识分子在统一战线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做好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更加凸显。加强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激励他们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力量,既是事关全党全局的重要工作,也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要举措。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长期积累的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特别是物质利益原则被强化,人际关系趋利化倾向以及社会消极腐败现象的滋长蔓延,都直接冲击着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加之西方敌对势力正加紧实施西化、分化我国的政治图谋,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蓄意诋毁我国政治制度,抹黑党和政府形象,并抓住重要时间节点竭力炒作攻击。一些境外媒体片面夸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将个别具体问题叠加放大,企图唱衰我国发展前景,这些都使当前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非常复杂的局面。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的成长背景更加复杂多样,不仅有计划经济年代成长起来的老一代,也有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不仅有本土培养的,也有从海外留学归来的;不仅有科教文卫体等传统领域的,也有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同时,他们的思想也更加多元多样,各种思潮混杂,各种观点交织。有的思想容易波动,有的很难融入主流意识形态。及时了解掌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动态,帮助其理顺情绪,化解认知偏差,正视时代发展变化带来的差异和影响,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性特征,是维护新时代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必要举措。
二、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群体的
基本特点及思想状况
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群体主要成长在改革开放之后,他们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历史变迁,亲身经历了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辛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交融日益加深,成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最大变量,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党外知识分子群体思想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使他们呈现出一系列的新變化和新特点。一是规模迅速扩大。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党外知识分子已从过去的少数精英分子成为当今社会的普罗大众。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专以上学历人口中,党外人士约1.74亿,比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增加近一倍,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2.05%。二是分布更加广泛。虽然从总体来看,党外知识分子仍然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等大中城市和东部经济发达省份,但从地域分布来看,在中小城市乃至农村,以及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党外知识分子群体也有广泛的分布。三是构成更加多样。除了在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等知识分子比较密集的传统领域,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也集聚了大量的党外知识分子,且出现了大量的自由职业者,如网络作家、自媒体人、网络主播等。四是思想更加多元。与老一辈知识分子相比,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普遍更加强调个性解放、自由竞争,崇尚多元价值理念,更加看重自我价值,更为重视收入、待遇和成长生活的环境等“利己性因素”。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在政治态度、价值追求、社会参与、组织归属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时代特征。
在政治态度方面:总体健康向上,同时存在隐患。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对祖国发展和民族复兴高度关注,充满强烈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但有时在认识上仍存偏差,政治判断力有待提升。在对国内政治态度方面,绝大多数党外知识分子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党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进行自我革命,党和国家面貌焕然一新,得到广大党外知识分子的普遍认同。但也有少数党外知识分子在日常交流或通过网络微信等平台,发表一些不恰当的言论。在对国际政治态度方面,少数党外知识分子对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仍然比较推崇,但同时也对我国综合国力越来越强、国际话语权显著增强等表现出明显的自豪感。特别是全球新冠疫情之后,从“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鲜明对比中,深刻感受到中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对世界政治有越来越清晰的认识。
在价值追求方面:有浓厚的家国情怀,但注重个人的价值。与老一辈党外知识分子相比,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在有传统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的同时,普遍更注重个人价值的体现。特别是在“出国潮”“留学热”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选择回国发展。一方面是出于对祖国的情感,愿意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另一方面,也看重自我價值实现的重要机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实施的一系列积极的知识分子政策,在全社会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让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庆幸赶上了学以报国、建功立业的好时代。
在社会参与方面:民主意识和参与积极性较强,但政治能力有待提升。新时代绝大多数党外知识分子关心社会发展,能将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统一起来看待,同时对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能够理性看待,相信党和政府能够客观公正处理。但也有少数党外知识分子仍然缺乏从政治上看问题的能力,容易被国外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和媒体裹挟,有的对社会发展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习惯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组织归属感方面:渴望有组织关心,但不愿接受组织约束。当前越来越多的党外知识分子希望能通过加入民主党派等组织,反映自己的利益诉求,实现政治参与价值。有的更愿意加入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留学人员联谊会等相对松散的团体组织,融入身份更为相近的群体。与此同时,“体制外”是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的又一显著特征,大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正活跃在各个领域,其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与传统领域的党外知识分子相比,他们加入各类组织的态度更积极,但目的各异,需求也有所不同。有的是为了寻求与政府打交道、开拓业务的名片,有的是为了获取更多政治安排的机会,且一旦愿望不能实现,参与组织活动的积极性迅速下降,并不愿受组织的管理和约束。
三、做好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3]党外知识分子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重要传播者,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方面,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压实各级党委的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宣传、统战等党的工作部门和基层党组织齐抓共管的局面。另一方面,要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作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经常性、反复性的教育引导,使他们从思想深处自觉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的认同,自觉拥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把握工作方针,正确处理好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党外知识分子作为统一战线12类工作对象之一,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处理好多样性和一致性的关系。一是要尊重多样性。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群体有巨大差异性,价值追求多样,思想活动独立多变,必须准确把握其群体特征和个性特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分类施策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能急于求成、一劳永逸,必须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二是要坚持一致性。就是要坚持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引导党外知识分子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头脑,指导行动,培育造就新时代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三是用好工作原则。按照“求同存异”的工作原则,增强政治能力,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对哪些需要求“同”,哪些可以存“异”,必须头脑清醒,原则底线明晰。
积极“组织起来”,扩大思想政治工作覆盖面。一是组织形式要多样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行业划分越来越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群体差异性越来越大,很难通过少数几种类型的组织就将他们全部组织起来。各级党委在继续发挥好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等组织的作用基础上,应当按照“以需求为导向”的思路,探索支持建立满足各类新阶层人士群体归属感的“自组织”,把他们积极组织起来,团结起来。二是要提升组织凝聚力。组织的作用不能只流于“形”,仅仅满足于联系了多少成员,而要在“神”上下功夫,不断增强组织的聚合力。通过优化组织功能,提升组织服务能力,使成员在组织中既有业务上的获得感,也有精神上的归属感和人生追求的价值感。三是要加强党对“自组织”的领导。“自组织”往往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由于机制灵活,各成员参与积极性高,在成员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大、号召力;另一方面,也容易在管理上剑走偏锋,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必须加强对各类“自组织”的领导,建立各类功能型党组织,确保“自组织”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提升工作精准度,切实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做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工作对象的特点,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精准性、实效性。一是要培育土壤,用正能量影响人。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2]这一科学论断,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牵引,让党外知识分子始终浸润在主旋律、正能量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向上向善的思想自觉。二是要理论引领,用道理说服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4]。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用创新的理论阐释时代的问题,帮助广大党外知识分子解决认识上的困惑,使他们在思想上彻底接受党的主张,从而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力量。三是要厚植感情,用好作风打动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与广大党外知识分子耐心交流,以理服人,绝不能劈头盖脸扣帽子,以势压人。对极少数坚持错误观念的人,也要以极大的耐心,争取他们的转化,真正做到在思想上尊重、感情上厚重、工作中倚重党外知识分子,能容人之异、容人之短、容人之失。四是要思政上网,用正确舆论引导人。互联网时代不仅使舆论的生成方式、传播方式和话语体系产生了根本性变革,也使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更多的冲击、渗透和侵蚀。要强化忧患意识,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不断创新网络宣传方式,做好网上党外知识分子的舆情引导,既有“键对键”的交流,也有“面对面”的沟通,不断巩固思想共识、筑牢思想基础。
总之,做好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党外知识分子的群体特征、思想状况,不断与时俱进、探索创新,着力提高思想政治引领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努力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扩大统一战线的同心圆,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33.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6.
[3]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23.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统战部副部长)
责任编辑:刘景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