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南京市委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战略安排和目标任务,明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方向路径,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开局之年的关键时点,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对江苏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并作出重要指示,为全省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实践指引。我们必须深入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深切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和南京发展的关心厚爱,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努力绘就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的南京图景。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
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南京拥有两院院士数、万人发明专利量等“四个全国前三”“八个全省第一”,高企数量达9068家,5年增长3倍,连续4年位居全球科研城市第8位,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跃升至第2位。我们将用好这些创新家底、产业优势,坚持走求实扎实的创新路子,争创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在科技与产业创新上谋求新突破。一是优化创新布局,激活科教产才资源。整合创新载体、产业集群、人才平台等资源,构建“一院两带五园”创新布局。“一院”就是联合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一批全新机制的市场化研究所和企业联合创新中心;“两带”就是建设创新策源功能强大的环紫金山科创带、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的江北新区产业创新带;“五园”,就是依托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等平台,形成更多创新浓度高、转化能力强的区域性产业创新节点。二是推动四链融合,构建完整创新生态。以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强化创新各环节衔接、各要素耦合。支持紫金山实验室更多参与重大任务,组建紫金山科技产业发展集团加速产业化应用,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创中心等构建科技攻关矩阵。打造10家以上国际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和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畅通成果转化渠道。用好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政策,积极探索“股权投资+资本运作+产业服务”新模式,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科创的支撑作用。推动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聚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力争到2025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突破450万人,高层次人才占比超过10%。三是建设产业强市,壮大创新产业集群。聚焦“2+6+6”主攻方向,实施产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形成一批有规模、有竞争力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电网等产业国际竞争力,加快打造万亿级产业地标;推动集成电路“全链发展+芯机联动”、人工智能“算法创新+场景赋能”、生物医药“原药研发+高端器械”,建设“新能源汽车友好型城市”;抢占未来网络、第三代半导体等6条新赛道,布局一批元宇宙平台型企业,积极创建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
积极融入全省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建设,
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
南京地处“一带一路”交汇点、长江经济带关键节点、长三角地理中心,有条件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上发挥枢纽作用、支撑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近年来,我们借力国家重大开放战略叠加优势,持续提升城市开放能级,每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近千亿美元,服务外包居全国第二,跨境电商占全省四成,113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宁落户。在全省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建设中,我们将进一步升级开放平台、拓展开放空间,增强对全省协调发展的带动力、都市圈中心城市辐射力、国际资源要素链接力。一是推动区域城乡协同发展。主动融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加快沪宁产业创新带、宁杭生态经济带、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建设。推动南京都市圈“东进、西融”,以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带动宁滁同城化建设和宁镇扬同城化发展,成立都市圈产业链联盟,扩容都市圈高频公共服务通办事项,更好地支撑全省“1+3”重点功能区布局。推动中心城市动能再造,提升副城新城承载能力,抓好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促进要素双向流动、资源互通共享。二是增强门户枢纽聚合功能。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拓宽禄口国际机场客货运对外通道,构建南京站、南京南站、南京北站、禄口机场站“四站”联动格局,增强南京港江海联运功能,推动中欧(亚)班列扩量增效,加快“信息高铁”算力共同体建设,努力成为长三角重要的资源配置中心。三是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用好自贸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政策,对标RCEP、CPTPP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建设,实施“全球数字服务商”计划,精准化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大力招引外资总部型机构、高端服务业业态,加快塑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品牌,充分激发开放平台协同联动效应,把国家级新区、经开区、自贸区、综保区等打造成南京对外开放创新的主战场。
着力建设更有温度更加美好的幸福城市,
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上走在前
實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城乡居民生活过得更加美好”的殷切嘱托,近5年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75%以上,在全国最早实现养老、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险种的市级统筹,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指数连续5年全省第一,13次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南京将继续聚焦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期待,深入实施公共服务倍增、全龄友好包容等工程,推动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一是稳步增加居民收入,让群众更有获得感。深化中等收入群体壮大行动,构建知识、技术、数据等创新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机制。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积极稳妥推进集体建设农地入市,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优化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服务,完善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等保障制度。二是均衡布局优质服务,让群众更有幸福感。聚焦“一老一幼”,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业和银发产业,建设国家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完善多元化托育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均衡布局,提升集团化办学水平,加强普通高中学位供给,推进医联体、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强化完整居住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建好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三是持续完善保障体系,让群众更有安全感。按照“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多层次”的要求,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健全长期护理险制度。持续完善住房保障供给,努力让新市民和青年人安居乐业。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和残疾人福利保障工作,确保现代化道路上不落一人、不丢一户。
进一步厚植城市气质彰显人文魅力,
在增进文化自信自强上走在前
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首个“世界文学之都”,南京历史底蕴深厚、文化科技发达、社会文明程度高,拥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各级文保单位925处、登记备案博物馆60座,每10万人中大学文化程度人口达3.52万。我们将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秉持开放包容,大力推动古都神韵与国际风尚交相辉映、人文魅力与时代活力竞相迸发,奋力书写城市文明高度发展的新篇章,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探索新经验上展现南京担当。一是打造以科学理论凝心铸魂的英雄之城。大力傳承雨花英烈事迹、渡江胜利精神等红色基因,活化利用现存的160余处革命遗迹,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与时俱进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创新、文化创新,为“第二个结合”提供更多南京注脚,切实以信仰之光照亮新时代奋斗之路。二是打造以传统文化润城化人的历史名城。做好长江文化、大运河文化、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研究阐释和价值挖掘,推进城南、明故宫等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保护利用,推动明清城墙、海上丝绸之路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做好文物、文化遗产的传承活化,让城市文脉薪火相传。三是打造以开放文化彰显气韵的博爱之都。宣传推广“博爱谦雅、大气包容”的人文特质,打造与之呼应的文化地标、城市徽标、宣传标语等形象符号,办好“中国南京周”等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用好“世界文学之都”“国际和平城市”等品牌,持续提升文化传播力、影响力。四是打造以创新文化勇立潮头的人文绿都。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充分整合文化、生态和旅游资源,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核心示范区,保护性建好明外郭(秦淮新河)人文绿带,扎实做好“极美南京”等城市形象传播。培育市民可亲近、可参与、可展示的文化新空间,使南京成为近悦远来、诗意栖居、浪漫生活的美好家园。
推动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和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走在前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南京始终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空气质量在省内率先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连续4年居全省第一,单位GDP能耗近5年累计下降近20%。我们将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精心呵护“山水城林”相融的生态格局,促进南北“都市田园”与中部“田园都市”相得益彰,力争2025年全面建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30年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35年成为美丽中国样板城市。一是做好转型发展的“降碳”文章。着力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空间结构,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打造低碳科创平台,推广负碳、零碳、低碳新技术,积极发展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清洁能源等绿色低碳产业。探索运用“碳普惠”机制,实施“绿色伙伴”计划,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二是做好污染防治的“减污”文章。开展新污染物防治工作,深化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同治理,抓好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减排;构建“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处理”的水环境系统治理体系,持续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严格污染地块开发利用准入管理。三是做好品质提升的“扩绿”文章。坚定不移地抓好长江大保护,一体推进长江禁渔、江豚保护、湿地矿山修复,稳步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守护好“鹰飞豚跃”的生态名片。因地制宜地增设口袋公园、郊野公园,统筹生态廊道、景观视廊、通风廊道和城市绿道布局,塑造“一带十片、两环多廊”空间结构,积极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南京有效实践。
全面提升特大城市安全韧性水平,
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
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2023年,南京全市群众安全感达99.3%、创历史新高,被中央政法委确定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我们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加快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做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努力成为特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样板。一是打造城市运行的智慧化平台。建立健全市、区、街镇三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组织架构和全市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加快构建“一网整合数据、一屏能观全局、一体应急联动、一线解决问题”的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格局,推动城市治理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由被动处置型向主动发现型转变,以治理数字化赋能治理现代化。二是提升基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实施“精网微格”工程,推动警务、安监等网格与综合网格融合,实现网格联动处置率、民生相关政务服务事项便民服务中心(站)办理率“两个100%”,做到“哨点建在网格上、服务送到家门口”。持续放大新时代“枫桥经验”城市版效应,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加快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建设。构建“吹哨报到”四级联动响应体系,推动基层治理从“行政末梢”向“治理枢纽”转变。三是增强应急管理的现代化能力。健全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动态升级应急管理“181”综合信息化平台,推进街镇“应急管理—消防”一体化建设,尽快实现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强化防洪排涝设施、油气长输管道、燃气管道等安全维护,推进实施城市生命线“1+8”专项方案,加大“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走在前、做示范”的省会担当,坚持干字当头、闯字为先、实字为要,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南京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刘景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