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移动学习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4-01-12 07:18闫玉娟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意愿终端

刘 爽,倪 丹,闫玉娟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 长春 130052)

一、研究背景

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在不同阶段、不同场景的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使得知识获取更加便捷、教学模式更加多样,促使教育领域发生了许多积极的变革。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推动教育教学多元化、多样化,加强数字教育环境下的教学研究。”[1]纵观数字化学习发展历程,从最初的远程学习到后来的e-learning,再到现在的移动学习,学习方式的不断变革使得全民教育和终身学习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截至2023年6月,全球使用移动终端数量已超过83亿,为移动学习提供了有效载体,移动学习逐渐成为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2]。移动终端具备便携、高度智能化的特点,拥有丰富的多媒体体验和人性化的交互体验,辅以日益专业化的内容资源平台,为教师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使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并被引入学习活动中,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3]。高校教师作为具有较高学历和研究能力的知识分子,其专业化发展水平是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移动学习的数字化学习方式以及随时随地、人人可学的特点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中逐渐突显出优势。 然而,在全球信息化的背景下,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不得不面对技术、产品、理念更新换代的挑战[4],先进性和可用性等特征不会促进用户主动使用技术。现有研究表明,许多学习者已经非常熟悉移动学习,但他们还没有准备好或者积极地将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部分移动学习用户会选择中途放弃,这对移动学习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研究高校教师移动学习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理论基础

(一)移动学习

现有研究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对移动学习给出定义。从国外研究成果来看,移动学习是学习者借助能够有效呈现学习内容并提供师生双向交流的移动计算设备,随时随地进行的一种学习,具体而言,移动学习是指借助移动设备的、跨情境的、进行社会和内容交互的学习[5]。从国内研究成果来看,移动学习是指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和无线移动通信设备获取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服务的一种新的学习形式[6]。总结大多数研究者对移动学习的定义,移动学习支撑的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强调移动性、访问性、即时性、情境性、普遍性、便利性,让学生能够使用移动设备学习、体验、探索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资源,并与之互动。简而言之,移动学习是指借助无线网络和便携式移动通信设备,实现随时随地获取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教育信息,方便交流和互动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移动学习与教师专业发展

移动学习在改变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和促进全球范围内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办了移动学习周,提出移动技术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以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全民教育的目标[7]。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移动学习可以促进当前教师教育的范式转变。回顾世界范围内移动学习在教师教育领域应用的相关研究,Baran指出,当前关于移动学习与教师教育的研究已经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增长趋势[8]。从此类研究结果来看,移动学习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于在职教师而言,移动学习在学习方式方面比传统教师培训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移动学习的便捷性和交互性也有助于在职教师及时获取学习资源,在工作之余更频繁地参与专业学习,促进他们更有效地发展、分享和反思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9]。移动学习是有益的,关于移动学习和教师教育的文献普遍认为移动学习是扩展教师学习经验的有益方法。移动学习作为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主要场景,教师必然经历被动适应、主动改变、创新应用的过程,其学习形式、方法、体验、绩效及专业化发展将随着技术的迭代而不断演进,并进一步驱动教育场景下的技术开发与应用。

(三)技术整合与接受模型

技术整合与接受模型(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简称UTAUT)是Venkatesh等人于2003年在8种不同模型实验组合的基础上提出的,这些模型均以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为基础,用于解释新用户对新技术的接受和使用意愿。UTAUT模型建立在4个潜在变量的基础上,即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和促进条件,作为使用行为的决定因素,衡量技术使用的接受程度[10]。该模型已成功应用于调查高等教育环境中技术接受程度的研究。

2012年,Venkatesh等人在UTAUT模型基础上进行了拓展,提出了UTAUT2模型,从消费者的角度系统探讨了影响技术接受和使用的因素[11]。UTAUT2在已有的4个变量的基础上增加了3个变量,即享乐动机、价格价值和习惯,最终构成了用户使用意愿和对技术接受程度的决定因素。

至此,UTAUT2模型主要包括以下结构:一是绩效期望:个体在某一活动中通过使用技术获得的感知好处,是决定相关技术的采用和最终使用的关键要素,并且已被证明是使用某项技术的最强预测指标。二是努力期望:个体使用某项技术或产品的容易程度,是使用新技术意图的关键性因素。三是社会影响:周围人、社会媒体等对个体使用新技术的影响程度。四是促进条件:个体在使用技术或产品过程中能够获得的组织或技术基础设施的支持程度。五是享乐动机:即感知乐趣,指个体从使用一项技术或产品中获得乐趣的内在动机。六是价格价值:个体在使用该技术时对收益和成本的感知与权衡。七是习惯:个体形成的对技术与系统的惯性行为的程度。八是行为意愿:个体意愿去完成特定行为的可测量程度。

研究表明,UTAUT2模型对使用意愿的解释力较UTAUT从56%提高到74%,对使用行为的解释力从40%提高到52%,在现有的技术接受模型中,它是对个人接受和使用技术的行为最具有解释力的模型。 UTAUT2的提出虽然仅有十余年,但根据谷歌学术平台统计,截至目前该模型已获得15067次引用,并在信息系统及其他领域广泛使用,已被证明是可靠和有效的。

三、研究过程

(一)研究采样

在专业调查网站——问卷星上发放问卷,为期约3周,回收问卷507份,其中有效问卷473份,回收率为93.3%。为了让受访者更好地理解移动学习,在问卷中给出了移动学习的定义和案例。样本描述性统计见表1。

表1 样本描述性统计

(二)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是基于UTAUT2模型设计的调查问卷。问卷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包含性别、年龄、学位、教龄和职称。第二部分为移动学习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调查,经与专家多次讨论,针对高校教师移动学习意愿的研究主题,对变量进行了调整,删除了价格价值变量,最终由七个变量组成,分别是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促进条件、享乐动机、习惯和行为意愿,包含23个题项。量表均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由低到高表示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的变化。其中,绩效期望用于解释高校教师认为使用移动终端将使他们在学习中取得更好成绩的程度。努力期望用于解释高校教师对移动终端使用的难易程度的期望水平。社会影响用于解释高校教师身边重要的人,例如,朋友、同龄人、同事等,认为他们应该在学习中使用移动终端的程度。促进条件用于解释高校教师认为有足够的组织和技术基础设施来支持在学习中使用移动终端作为支持性学习工具的程度。享乐动机用于解释高校教师在学习中使用移动终端所带来的乐趣、愉悦、享受。习惯用于解释高校教师先前移动技术使用经验对惯性行为的影响程度。行为意愿是高校教师在学习中打算并继续使用移动终端的程度。

研究采用SPSS 24.0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问卷总体克隆巴赫Alpha值为0.965,KMO值为0.954,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中,近似卡方为11176.442,自由度为325,显著性p<0.000,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三)研究结果

根据调查所得数据,进行 Pearson 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各变量均呈显著相关(见表2),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中,统计量F=186.992,p<0.001, 调整后R2=0.703,VIF值在2.079至3.005之间(见表3)。基于以上分析结果,判断模型合理,拟合度较好,且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但是努力期望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不显著,因而最终得出回归方程:高校教师移动学习行为意愿=1.037+0.285×绩效期望+0.278×社会影响+0.156×促进条件+0.209×享乐动机+0.286×习惯。

表2 相关分析结果

表3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1.绩效期望、社会影响和习惯对高校教师移动学习行为意愿有较高影响。具有高绩效期望的高校教师比低绩效期望的高校教师更有可能使用移动学习,这表明高校教师有强烈的自我提升和个人职业发展期望,并通过移动学习实现自己的目标。同时,社会影响对教师移动学习行为意愿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表明高校教师移动学习意愿是受到他们的同事、朋友、学生等周围人的影响,当他们意识到重要的人支持他们时,他们更倾向于在学习中使用智能终端开展学习。有移动学习习惯的高校教师往往有更强烈的行为意愿,这表明个人移动学习习惯可以使学习者发展更深层次的认知、体验和感知。

2.促进条件和享乐动机对高校教师移动学习行为意愿有显著影响。当教师具备一定的移动学习知识基础和技术基础时,就能产生强烈的使用意愿。同时移动学习的内容或形式越有趣,移动学习行为意愿越强。

3.努力期望对高校教师移动学习行为意愿影响不显著,由此可知当前移动学习借助的相关软硬件操作的便捷性并不会真正对高校教师移动学习行为意愿产生重要的或主要的影响。已有相关研究表明,高校大学生移动学习行为意愿也不受努力期望的影响[12]。综合以上分析,这样的结果可能与当前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智能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移动终端紧紧围绕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体验,趋向终端与服务一体化,极大程度上满足用户对便携和随时上网的需求。

四、结论与建议

首先,绩效期望对高校教师使用移动学习的意愿有显著影响。因此,当高校教师开始移动学习时,应明确告知他们移动学习对其知识和技能提升的积极影响与价值。开发者在设计内容时,应充分了解移动学习需求,并据此开发合适的学习资源,及时根据过程性评价推送适切的学习内容。其次,由于高校教师使用移动学习的意愿受社会影响较大,而高校又是其主要工作环境,因此高校应重视移动学习带来的巨大教育价值,应该创设有效的移动学习环境。同时,高校还应重视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相互影响,可以通过制定相关制度文件,组织相关的培训与经验分享活动,积极提高高校教师移动学习的倾向性和参与性,通过积极的反馈策略强化教师移动学习行为的持久性。最后,高校教师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是移动学习行为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高校管理者应思考提升教师移动学习能力的方法,形成有效促进教师移动学习的机制,积极引导教师改变学习方式。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意愿终端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多功能北斗船载终端的开发应用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ABB Elastimold 10kV电缆终端及中间接头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