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蓓 冯钊赞 邝慧玲
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佛山 528248)
高胆红素血症是临床新生儿科常见疾病。患儿大多为足月新生儿,其出生后由于胆红素生成过多及胆红素排泄减少引起高胆红素血症[1]。孕期胎儿体内红细胞可进入母体循环,当母体自身缺乏胎儿红细胞所具备的抗原时,该情况可导致母体产生与之相对应的血型抗体,该抗体进入胎儿循环后则会诱发胎儿红细胞聚集及破坏。胎儿出生后短期内皮肤及虹膜出现黄染表现,如缺乏及时、有效的诊断及治疗,不仅会对其免疫功能、神经功能、心肌细胞及肾功能发育造成影响,严重者可在胆红素毒性作用下发生胆红素脑病,对其生存造成威胁。临床学者[2]指出,新生儿溶血病极易引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故在早期应开展溶血三项检查工作,深入分析母亲IgG 抗体效价变化,尽早诊断治疗从而确保母儿健康。但实际工作开展中,可能受内外在因素导致诊断结果受到影响,因此明确影响诊断结果的因素尤为重要。本院将2022年7月—2023年3月期间出生的85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新生儿均接受溶血三项检查及母亲IgG 抗体效价检查,并对阳性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观察,现整理内容报道如下。
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2022年7月—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5例,其中男45例、女40例,年龄4小时~12天,平均(6.4±1.3)d。纳入标准:(1)单胎,母亲孕37~42周;(2)新生儿临床资料完整;(3)新生儿家属明确研究主题,自愿配合并签订知情同意书;(4)经临床综合诊断,符合《实用新生儿学》中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溶血诊断标准[3]。排除标准:(1)孕期经检查合并严重残疾或先天发育问题;(2)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3)出生后合并颅内出血、感染及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
所有新生儿均接受溶血三项及母体血型抗体效价检查,其中溶血三项包括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释放试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抗体释放方法:56 ℃水浴10分钟,热释放法,检测母体产前型抗体效价数据。选取2 mL新生儿血液标本,乙二胺四乙酸盐抗凝全血离心,分离血浆及红细胞,进行检测,检测仪器包括长春博研FYQ型免疫微柱孵育器、TD-A型血型血清学用离心机、上海精宏DK-420型电热恒温水浴箱,试剂包括长春博迅抗人球蛋白检测卡、上海血液生物人ABO血型反定型用红细胞。新生儿溶血三项正常值正常值不超过15 mg/dL。正常情况下这三项应该都是阴性的,只要有任何一项的阳性,我们就可以判定这个新生儿就有溶血的发生,可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症。
记录患儿出生孕周、性别、日龄、母亲怀孕次数、母亲分娩方式、母亲IgG 抗体效价及血红蛋白水平、总胆红素水平指标,观察上述因素对溶血三项检测阳性有无影响,并开展影响溶血三项检测阳性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85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一般资料情况。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情况观察 (n=85)
不同血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溶血三项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7,P=0.652)。见表2。
表2 不同血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溶血三项阳性率比较 [ n(%)]
不同母亲IgG 抗体效价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溶血三项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07,P<0.001)。见表3。
表3 不同母亲IgG 抗体效价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溶血三项阳性率比较 [ n(%)]
高胆红素血症是目前临床新生儿常见问题,新生儿出生后其体内胆红素水平无法在短期内恢复稳定,当胆红素水平高于正常值时便会导致皮肤及巩膜出现黄染表现。据临床资料记载[4],新生儿在临床检测过程中如存在胆红素偏高表现,导致胆红素水平升高的原因相对较多,包括宫内缺氧、出血、感染、新生儿与产妇血型不合等,部分患儿则是由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胆红素代谢无法满足正常需求诱发疾病风险。而新生儿溶血作为新生儿科急症之一,大多为新生儿与母体血型不合引起,母体内在形成血型抗体过程中诱使新生儿出现免疫溶血病变,患儿大多存在不同程度黄染表现、贫血、肝脾肿大及水肿等症状,随疾病进展可不断累及肝脏,威胁其健康及正常发育[5]。
近年来,随着国家二胎、三胎政策的不断开放,社会面选择再次妊娠的人群大量增加,一定程度导致新生儿科新生儿患高胆红素血症、溶血症等疾病的概率不断上升,如缺乏有效诊断及治疗,则会严重威胁其健康及家庭[6-7]。目前临床针对高胆红素血症溶血症患儿多采用溶血三项检验工作进行诊断,即: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抗体释放试验,结合检验结果明确疾病状态及严重程度。但实际检验工作开展过程中,从患儿血液提取至检测结果至少需要1~2 d,检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受到影响而出现假阴性情况,影响临床诊断及后续治疗工作开展[8]。且通过观察其他医疗机构儿科部门中来看,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短期内即发现存在病理性黄染或血红蛋白进行性降低表现,如存在上述情况时才表明可能存在溶血症,进而转移上一次级医院后对其开展溶血三项,经检测结果反馈阳性后确诊。在开展直抗试验时,新生儿红细胞膜上已经受IgG抗体影响存在致敏反应,经体内抗人球蛋白产生聚集反应从而表现为阳性。而部分患儿则由于红细胞上原有A(B)抗原数量较少,与其进行结合的抗体也相对较少,该情况可导致结果存在一定的弱阳性或阴性[9]。游离试验则是通过观察新生儿血液中有没有与其自身红细胞不相容的ABO以外的抗体或者IgG 抗-A(B)抗体,该抗体来源于母体,该现象可导致阳性情况发生,新生儿自身在出生后其血液中存在较多的游离IgG血型抗体,在随着娩出后时间不断延长,检出率则越来越低,该现象可导致临床出现误诊或漏诊情况[10]。在本研究中,85例新生儿均有高胆红素血症,经溶血三项检验结果表示85例中有63例为检验结果阳性,发生率为(74.12%),处于较高水平,其原因可能与二、三胎政策放开后多次妊娠及经剖宫产分娩增多,产妇随着年龄增加接触外界环境中广泛存在的A型及B型抗原或类似抗原的机会变多,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溶血症风险进一步增加。且围绕溶血症检验结果阳性与母体产前体效价开展的分析指出,其阳性与母体产前抗体效价有明显的相关性,随着母亲IgG 抗体效价比值不断升高,其对应阳性率也在不断提升。进一步检测结果可对间接胆红素水平及新生儿尿液情况进行观察,如间接胆红素指标异常且尿液呈现酱油状,则表明新生儿存在溶血情况,需立即介入治疗。
综上所述,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患溶血病风险较高,通过溶血三项检验结果可进一步明确疾病状态,其检验过程中可侧重观察出生孕周、母亲怀孕次数、母亲分娩方式、母亲IgG 抗体效价、血红蛋白水平、总胆红素水平等情况,上述因素可一定程度导致检验结果阳性,尤其是母亲IgG 抗体效价变化,与检验阳性结果有明显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