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乎提·艾吾力 杨 扬
(吐鲁番市高昌区气象局 新疆 吐鲁番 838000)
在人们的普遍思维里,农业是靠天吃饭的。一年风调雨顺,农业就有好的收成,反之就会出现低产甚至农作物绝收,其实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气象与农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了解气象知识可以适当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通过对气象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精准的分析,让气象为我们从事的农业生产服务,将会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1.1 做好气象实时监测。通过对分布在各地的区域气象站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做好跟踪分析,同时将气象业务人员下派到广大农村中,让其根据各地实际气候,结合周围气象站实时监测的数据进行动态分析,帮助农户顺利开展农业生产。
1.2 提高气象预报精准度和传播速度。大数据分析一要实现精准,二要传播速度快。同样,在气象预报中这两个基本准则也是适用的。因此就要求预报员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提供更加精准的气象服务,特别是春播、秋收等关键节点,就更需要精准的气象预报。同时将气象预报信息快速传播到乡村,让农民提前采取应对办法,将天气原因导致的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1.3 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气象仪器设备。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现有的技术装备不能满足当前的气象服务时,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气象观测、预报设施设备。借助先进仪器更好的对气象实行动态监测,特别是确保山区、干旱区域农民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气象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生产。
1.4 做好农户的培训工作。从事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民,因此每年举行2~3 次乡村气象信息员的培训工作,保证每村覆盖1~2 名气象信息员,信息员通过农村小喇叭、微信等网络平台传播气象信息,在有条件的区域邀请气象业务人员对农民开展气象科普知识宣传,将具有当地气候特点及常见的气象灾害知识传播给农户,让农民能够掌握好多种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以便及时做出防范措施。
气候因素对农业生产具有较大的影响,气温、湿度、降水、风、光照等因素构成了农业生产条件,因此这些因素出现极端变化时,对农业生产的灾害是不可估量的,最后直接影响农民丰产增收。
2.1 干旱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干旱是指降水量不足的气象灾害,主要出现在我国西北、华北区域,使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发育,导致枯叶、落花落果,对农作物产量造成严重不利影响。
2.2 持续低温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众所周知,农作物生长的关键就是光合作用,一旦长时间出现雾霾低温天气,很容易阻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将会给农作物带来冻伤,影响农产品产量和品质。
2.3 连续阴雨对农作物的影响。判定为连续阴雨天气需要满足2 个条件,一是持续降水超过5 d;二是降水量超过30 mm。可想而知这类天气对农作物会带来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南方地区,连续降雨在梅雨季节经常出现,而这个时期正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节,一旦遇到连续阴雨天气,雨水过多加上低温、光照不足,就会造成农作物受涝而死,出现绝产绝收。
2.4 洪涝对农作物的影响。雨水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作物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一旦过量便会形成洪涝,对农作物造成极大的伤害,使农作物面临绝收的危害。洪灾引发的泥石流又将会对农作物生长的环境造成颠覆性伤害,不但会让农作物绝收,而且对后续农作物的耕种土壤带来难以估量的侵害。
2.5 降雪对农作物的影响。人们常说瑞雪兆丰年,但是就像雨水一样,降雪过量也会对农作物带来极大的伤害。降雪对农作物的伤害在北方更加突出。大雪后的积雪将会给蔬菜、果树大棚带来光照不足和压塌的危害,对露天农作物来说过厚积雪容易引起低温冻害、植株折断,因此,强降雪不仅会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同样会给农业基础设施带来不小的影响。
3.1 建立综合性气象信息服务站。农民第一时间收到气象预报信息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基础设施建设到位。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乡村气象信息服务站点,并对农牧业、林果业、交通等多个领域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建立大数据共享平台,让农民朋友通过手机就能实时了解当前气象状况和预报信息,指导农业生产有续开展。
3.2 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机制。防范于未然,气象工作人员要汇总乡村气象信息员提供的历年来某一时段出现比较频繁的灾害信息,提醒农民提前防御,以便减少农业生产损失。比如南方地区出现连续阴雨天气时,及时做好开沟排水工作[1];西北地区极端旱情出现时,根据现有条件及时开展人工降水作业;大风、台风前应做好防风、防火措施,用科学技术手段辅助从事农业生产。要健全灾害防御机制,充分利用先进的设施设备对当前气象进行风险评估,进一步强化对基层农业的服务。
3.3 提高农民防范意识。天灾人祸总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我们尽力将灾害消灭在萌芽阶段,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气象部门要多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气象宣传,提高农民对气象灾害的认识,从内部激发农民做好自我防范的意识,让农民朋友从以往的“要我防范”转变到“我要防范”。要进一步提高气象预报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积极研究应对各种气象灾害的办法,以采取最佳的防御措施来降低灾害损失。
3.4 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有很多气象灾害其实是人为造成的,比如说砍树造成泥石流,随意堵塞塘口、挖土会造成河床不稳定引发洪水等等,诸如此类的现象,都会直接地影响农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农民朋友的思想认知教育,提醒大家要按照自然固有的规律开展农事生产。要合理的利用水、土地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从而降低诱发气象灾害的因素。
3.5 加强交流合作机制。气象汇聚了多个学科的知识点,从地理、化学到大气物理学等等,知识点面比较广,要掌握农业气象相关的知识,了解农业生产的相关情况,另外还要涉及到大数据、遥感平台等多领域。因此,农业气象观测工作的难度系数比较高,这就要求参与农业气象工作的人员都要具备高水准的专业技术和先进的科学管理经验和能力[2]。各气象观测服务站点要与周围站点多进行灾情、技术方面的交流和数据分享,促进与农业气象相关联的业务工作共同发展。同时要加强与农业、林果业等相关部门的协作,尽最大努力减少气象灾害。
3.6 完善联动机制为农民朋友兜底。各级政府要向农民朋友积极推广农业保险,同时在遇到大的气象灾害时积极向社会筹措补救资金,在合理评估灾害损失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给予农民生活保障。降低气象灾害给农民基本生活带来的影响和灾害引发的负面新闻影响,保护好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总之,气象预报工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工作环节,因此,为使气象预报更好的服务于农业发展,需不断提升农业气象的服务水准[2]。虽然天灾是可怕的,但是只要我们积极做好防范,建立健全防御体系,完善气象服务系统,做好宣传引导,合理利用先进设施设备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就能推动农业生产稳步向前发展[4],就能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使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